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_第1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_第2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_第3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叠词之妙:感受并分析开头十四字叠词营造的声韵美与意境美,理解其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作用。

2.析抒情之法:掌握词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的运用,能准确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效果。

3.悟愁情之深:通过解读意象和背景,深入理解李清照晚年所承载的深沉的个人之愁(丧夫、漂泊)与家国之痛(亡国)。

4.识婉约之风:通过本词的学习,初步了解李清照婉约词派情感内敛、含蓄蕴藉、音律谐婉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词中叠词的艺术效果;解读“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体会其如何共同构建“愁”的世界。

难点:理解李清照晚年“愁"的复杂内涵,即个人不幸与家国命运交织的深广忧愤。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在你的印象中,‘愁’是什么样子的?用几个词语或一幅画面来形容。”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引出“愁"的抽象性与可表达性,自然过渡到李清照如何将“愁”具象化。)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词派代表词人。其词以宋室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生活优裕,词风清丽、明快,多写闺阁生活与相思别愁。

后期:遭遇国破、家亡、夫死、颠沛流离,词风变为沉郁凄怆,多寓怀乡念旧与孤寂悲凉之情。

2.写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南渡后的晚年作品。当时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亡国之恨);志趣相投的丈夫赵明诚病逝(丧夫之痛);在辗转逃亡中,她与丈夫收集的金石书画大量丢失(沦落之苦);自己重病缠身,子然一身(孀居之悲、染病之郁)。所有这些个人与时代的苦难,共同凝结成了这首《声声慢》中无法排遣的深愁。

(三)初读感知,确立“愁"绪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

2.提问:“你认为词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词人情感?”

3.明确:“愁"字是全词的词眼(一字立骨)。词末“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直接点明。

(四)文本研读,解构“愁"之密码

核心任务引领:词人是如何来写愁的?(提示:从抒情方式、意象选择、个人遭遇入手)

环节一:手法探微——叠字的艺术

1.聚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提问:这十四个叠字从哪几个方面抒写心情?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3.师生共同明确:

动作层面:“寻寻觅觅"–心神无主,若有所失的怅惘动作。

环境感受:“冷冷清清”–寻觅无果后,环境的空寂和身体的寒冷感。

心理心境:“凄凄惨惨戚戚"–内心无法言传的悲苦、惨痛与哀伤。

作用:①富有音韵美,朗读起来,愁肠百结;②由外而内,层层递进地揭示出凄苦内心世界;③为全词定下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环节二:手法探微——抒情的密码

1.知识卡片:明确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

2.直接抒情:

提问:请在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开头十四叠字;结尾“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分析结尾句:“欲说还休"之势下,实为情感的总爆发和全盘托出,表明其愁非一个“愁”字所能概括,极言愁思之深重复杂。

3.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提问:围绕“愁”,词人选用了哪些意象来借景抒情?

学生找出: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分组或逐一对意象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为画面拟名(如“淡酒急风图”、“秋雁南飞图"等),并分析其如何承载愁情:

淡酒急风图:“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淡酒":非酒淡,乃愁情太重,酒力不足以抵御,是主观感受,显处境凄凉。

“风急”:风猛且寒,既写身体之冷,更写内心之凄惶。链接杜甫、马致远诗句,明确“风"常渲染愁情。

秋雁南飞图:“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是离愁、音信的象征。链接其《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昔日雁带来的是思念,如今雁空过,夫君已逝,音书永绝。物是人非,倍增伤感。

黄花憔悴图:“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菊花)象征孤傲、高洁,亦喻容颜憔悴。链接其《醉花阴》“人比黄花瘦"。此处黄花凋零满地,既叹花之憔悴,更悲自身之孤独飘零、无人眷顾。

雨打梧桐图:“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链接李煜、白居易、温庭筠诗词)。

细雨是愁思(丝)的象征。

点点滴滴"既是雨声,也是词人内心泪滴心碎之声。此景将环境的冷清与心境的孤苦融为一体,营造出冷清凄美的意境。

(五)探究“愁”因,深化主题

1.提问:结合创作背景,李清照的“愁"仅仅是个人之愁吗?

2.引导学生总结“愁”的内涵:

丧夫之痛(个人)

孀居之悲(个人)

漂泊之苦(个人与时代)

亡国之恨(家国)

故国之思(家国)

3.明确:这首词的“愁"是个人不幸与时代苦难紧密结合的产物,沉痛而深广。

(六)课堂小结

总结全词主旨:词人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运用精妙的叠字和一系列饱含愁情的意象,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境,将个人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与深沉的家国之痛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是婉约词中抒写愁情的巅峰之作。

(七)作业布置

1.(基础)背诵并默写全词。

2.(选择一)评析《声声慢》中叠词或意象的运用,自拟题目,写一篇文学短评。

3.(选择二)试以“怎一个愁字了得”为题,写一篇关于《声声慢》的文学短评,聚焦其“愁"的表达艺术。

四、板书设计

声声慢李清照(宋)

词眼:愁

如何写“愁”?

一、直接抒情

开头十四叠字:动作→环境→心境(定基调)

结尾一句:总括、深化(愁极难言)

二、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