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江苏春季高考语文学业考试总复习:专题11 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_第1页
2026江苏春季高考语文学业考试总复习:专题11 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_第2页
2026江苏春季高考语文学业考试总复习:专题11 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_第3页
2026江苏春季高考语文学业考试总复习:专题11 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_第4页
2026江苏春季高考语文学业考试总复习:专题11 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名篇名句默写

目录

明晰学考要求...................................................................1

基础知识梳理...................................................................2

考点精讲精练...................................................................3

实战能力训练...................................................................4

学考要求:

1.背诵高中语文课标指定的60篇古诗文,理解文句(诗句)内涵。

2.清理60篇古诗文句中的通假字、同音字、生僻字及同音异形字,防止写错别字。

教材要求背诵篇目(段落)助记

0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02曹操《短歌行》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

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

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03《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

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

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04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0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06《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

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07韩愈《师说》(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

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

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考点精讲讲练

【真题讲解】

(2022江苏学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竹杖芒鞋轻胜马,。(苏轼《定风波》)

(4)渔舟唱晚,(王勃《滕王阁序》)

(5)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

,。”

【真题演练】

(2023江苏学考)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2),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3),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4),讲信修睦。(《礼运》)

(5)“莲”自古以来便因其清姿素容、淡淡清香、千姿百态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

古诗词中描写莲的诗句有:“,”。

实战能力训练

1.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

(1)锦瑟无端五十弦,。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

瑟》)

(2)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3)满地黄花堆积,,?(李清照《声声慢》)

(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一)》)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世间行乐亦如此,。(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师者,。(韩愈《师说》)

(5)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韩愈《师说》)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3)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

(4),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

(5)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师者,。(韩愈《师说》)

(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苏洵《六国论》)

(6)江山如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奏疏”这种文体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魏征在给唐太宗的

《谏太宗十思疏》中谏言:“臣闻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

(2)杜甫晚年登高,常心生感慨,所写诗句中既有年老多病之叹,也暗含家国之忧,如《登

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

(3)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手法独到,起句“,,凄凄惨惨戚戚”,运用

十四个叠字,层层渲染了词人孤寂凄清的心绪。

(4)《赤壁赋》中“,”两句,传达了客人希望与神仙相交、同明

月永存的美好愿望。

(5)《劝学》中,蚯蚓能在地下来去自如,是因为它“”,而螃蟹“”,

是因为它用心浮躁,这表明了专心的重要性。

(6)“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