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正常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是3m
B.人正常的体温是40℃
C.课桌高度为1.5m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约为0.75m,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0.75mx2=1..5m,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痛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不符合题
意;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km/h=Llm/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
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cmB.12.34cmC.12.35cmD.12.36cm
【答案】C
【解析】
【详解】前三次的测量结果中准确值是相同的,只有估计值不同,这都是有效的,第四次的测量结果中准确
值与其他三个不同,所以这个记录是错误的,无效的,物体的长度为前三次记录的平均值:
12.34(772+12.36cm+12.35cm.___
----------------------------=12.35(?/??
3
3.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音色也叫音品,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
也不相同,所以可用音色来辨别,故B正确。
故选H
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
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起跑线
一送甲
///////////////////////
求乙
///////////////////////
「七
0to
:
k七
Ot0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甲乙两个人都在运动,并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
间关系的是选D.
5.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
A.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
B.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C.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
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心脏跳动频率和心脏跳动振幅是由心脏决定的,医生月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时不能改变心脏
跳动频率和心脏跳动振幅;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时,人耳和病人的心脏有适当的距离,也没有缩
短人耳和病人之间的距离,而是使病人心跳的声音通过听诊器的橡胶管传入人耳,减少了声音的分散,使声
音变得更集中,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4:8,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5,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
为()
A.4:5B.24:20C.5:6D.32:15
【答案】B
【解析】
(
【详解】已知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vn=大4,通过的路程Sm之3比由口=s一可得,甲、乙两
V/.85Z.5t
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皿=工匕=包x上=包x
t乙红蜂s乙s乙师5420
v乙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起点•----->•—>•—>•]
终点------•一•/
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从斜面释放滚下
D.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变大;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速度将越来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方向都不会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小球从斜面释放滚下,速度将越来越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先是向上沿斜面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
越来越大,故D符合题意。
AAAA
J---~>J一
J-
J一
_____
甲乙丙丁
A.甲、乙、丙、丁B.丙、乙、甲、丁
C.甲、丙、乙、丁D.丙、甲、乙、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空气受激发振动而发声,空气柱的长度决定其振动的频率,空气柱越短振动频
率越高,所以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丙、乙、甲、丁。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1.刻度尺是测的基本工具,图所示的测量中,圆筒的直径d为cm,停表的读数
【答案】①.长度②.L0D③.228.7
【解析】
【详解】[I]刻度尺是测长度的基本工具,停表是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
[2]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圆筒左端对准2.00cm,右端对准3.00cm,圆筒的直径为
cl=3.00(777-2.00(772=1.00(777
[3]图中停表小表盘的分度值是OS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接近4min,即分针示数为3min,秒针
读数大于30s;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表盘指针在48.7s,停表读数为3min48.7s=228.7s.
12.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产生的,是通过___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的,同时我们也能
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不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选填“相同”或
“不同”)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o
【答案】①.振动②.空气③.音色④.不同⑤.340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⑵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提琴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现场观众耳朵的。
[3]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
中最慢。
⑸声音的传播速度受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在气温15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3.当我们坐在沿直线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辆与我们并列同向行驶的自行车正在向后“退去”,这
是我们以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相对地面,两车行驶速度大的是_______0
【答案】①.公共汽车②.公共汽车
【解析】
【详解】[1]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由于我们随公共汽车一起向前运动,自行车与公共汽车的位置在不断地发
生变化,所以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自行车相对于公共汽车是向后运动。
[2]公共汽车和自行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都在向前行驶,在相同时间内,与我们并列行驶
的自行车正在向后退去,说明车与自行车的距离在增大,所以公共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
14.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擦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
(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聊唧卿蒯脚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1
【答案】①.音调②.响度
【解析】
【详解】对不同气孔吹气时,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
时,空气柱振动的振幅不同,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15.如因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
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答案】①.振动②.响度③.音调
【解析】
【详解】[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用的力越大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网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时,塑料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塑料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
16.如图所示,“50”表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
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min。
【答案】①.汽车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②.7.2
【解析】
【详解】[1]如图所示,“50”表示从此地到西大桥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
⑵如图所示,从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的路程为6k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匀速行驶的汽车
6km3.__.
最快需,小=——----------=——h=7.2min
550hnIh25
17.2017年11月18日,陇西半程马拉松顺利举行,李明同学参加了5km赛跑,他跑完全程用了
41min40s,他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m/s,比赛时,他感觉路边的路灯都在往后退,是以为参照
物。
【答案】①.2②.自己
【解析】
【详解】[1]全程的时间,=41min40s=2500s
李明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u
t2500s
⑵李明同学在比赛中向前运动,则路灯相对于李明同学位置不断后退,所以他选择的参照物是他自己。
18.在马航MH370失联搜寻的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乂叫“声
呐”),如图所示,这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若海的深度是6k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15com/s,则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返回的信号。
【答案】①.液体②.8
1脩仔斤】
【详解】[1]用超声测位仪来测量海底深度,是利用了回声测距的原理,通过声波由海底反射回来的时间来
计算海底深度,利用了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⑵接收到返回的信号所用的时间为
s2/72x6000m_
/=-=—=---------------=8s
vt1500m/s
19.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r图像,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是m/s,
在10-20s期间。在10-20S间,乙车处于状态。在0〜5s时间内,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的大小关系
u乙(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③.小于
【解析】
【详解】[1]由图像可知,当甲通过的路程为40m时,所用时间为20s,且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车
s甲40m3,
的速度是用=——=^—=2m/s
而20s
⑵由图像可知,在10・20s间,乙车的时间在增加,但路程始终在20m处不变,说明这段时间乙车处于静
止状态。
[引由图像可知,在0~5s时间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所用时间都为5s时,甲车通过的路程比
乙车通过的路程小,说明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20.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
(1)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你一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
(2)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一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
声,请你分析原因是:。
(3)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答案】①.能②.不能③.实际操作难以抽尽空气④.真空
【解析】
【详解】(1)[1]因为气体和固体都能传声,所以在钟罩底部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后,音乐声仍然能通
过钟罩软木塞和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人能听到音乐声。
(2)[2][3]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
能听到音乐声;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包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
所以音乐声会逐渐减弱,但实际操作时很难将空气全部抽尽,所以还是能听微弱到铃声。
(3)[4]由上述实验过程可知,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
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音乐声会逐渐减弱,说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三、实验题(除题后有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2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8、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C=cm,gc=s,VA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以c偏(填“大、小”)。
(5)在测量小车到达8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量A8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填“大、小”)。
(6)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8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点
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答案】(1)v=7
(2)①.小②.便于测量时间
(3)①.10.0②.I③.0.033
(4)大(5)小
(6)①.不正确②.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路程的时间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根据u=£可计算出速度,所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
t
实验原理是u二士。
t
【小问2详解】
⑴⑵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理由是: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一些,便于测量时
间。
【小问3详解】
口]艰据图中所给信息可知,小车通过AC段的路程为〃c=10.0o“-0.0c机
⑵小车通过段所用时间为FBC=I5:35:23-15:35:22=Is
⑶小车通过AC段所用时间为jc=15:35:23-15:35:2O=3s
10.0cm-,八,
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a33cmis=0.033m/s
he3s
小问4详解】
如果让小车过了4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时间偏小,根据u=e可知,在测量路程准确
t
时,平均速度VAC偏大。
【小问5详解】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量AB段的时间会偏大,根据u二士可
t
知,在测量路程准确时,平均速度UAB会偏小。
【小问6详解】
W0他的做法不正确,理由是: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路程的时间(或者所测时间偏大)。
22.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的声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
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n?
①钢200.3
②0.5
③钢400.5
尼龙丝300.5
©尼龙丝40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试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试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试验,请填写表格中缺少的部分:
【答案】①.③②.⑤③.④④.⑤⑤.钢20
【解析】
【分析】
【详解】(1)HM2]验证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时,应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等,而材料不同的
3号和5号的琴弦来实验。
(2)[3]⑷验证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时,应选用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等,而长度不同的4号和
5号琴弦来实验。
(3)[5]⑹验证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选用材料和长度都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
编号为②的琴弦的材料应是钢,长度应是20cm。
23.练习: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几组装置。
图4
(1)图1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现象是
(2)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
象;
(3)图3所示,将一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
出,小闹钟的声音逐渐;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小闹钟的声音逐渐
。此实验说明了;若将闹钟换成手机后,手机(填“能”或“不
能”)否正常和外界通话,(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说明;现
有的抽气设备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这种情况下,实验结论的得出
应用的物理实验方法为。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空气做了抽真空处理,
请你从声学角度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4)如图4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
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
同;
①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
A.刚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B.刚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②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说明:音调的
高低与有关;
③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④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答案】(1)①.乒乓球被弹开②.发声的物体在振动③.把微小的振动放大④.兵乓球被
弹开
(2)①.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②.不能
(3)①.变小②.变大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④.能⑤.不能⑥.电磁波的传
播不需要介质⑦.实验推理法⑧.避免噪声干扰
(4)①.A②.慢③.低④.频率⑤.响度⑥.钢尺振动的频率太低
【解析】
【小问1详解】
[1]⑵图1中,将正在发声的音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
动。
⑶根据转换法,音叉的振动微小难以观察,乒乓球的振动明显易观察,所以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把
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⑷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发声的音叉仍然会振动,仍然会敲击乒乓球,所以乒乓球仍然会被
弹开,因此现象是:乒乓球被弹开。
【小问2详解】
⑴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右边音叉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空气传递给左边音叉,使左边音叉振动发声,与左
边音又的又股接触的泡沫塑料球会弹起来,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⑵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左右两音叉之间为真空,声音无法传播,所以不能看到此现象。
【小问3详解】
“112]⑶图3所示,将•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
出,钟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小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钟罩内的空
气越来越多,小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大;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若将闹钟换成手机后,手机与外界的通话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手机能正常和外界通话,不能听
见手机铃声,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此现象说明: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⑺现有的抽气设备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这种情况下,实验结论的
得出应用的物理实验方法为实验推理法。
⑻将两层玻璃之间空气做了抽真空处理,根据真空不能传声的原理可知,可以阻断外界的声音进来,避免
噪声干扰。
【小问4详解】
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振动而发出声音,故A符合题
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⑵[3][4]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振动的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说明: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⑸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钢尺的振幅会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会改变,
则是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⑹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钢
尺振动的频率太低,低于20Hz,不在人耳听觉频率范围。
五、计算题(请写出详细解题过程。22题5分,23题6分,共11分)
24.暑假里,小勇乘火车去游玩时,他乘坐的火车总长为180m.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
道时,他坐在车上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60s.求:
(1)此隧道有多长?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3)若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座长为600m的大桥,求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答案】(1)1200m;(2)69s.
(3)21s.
【解析】
【详解】(1)火车速度:
v=72km/h=20m/s,
隧道长:
svr=20m/sx60s=12O)m
(2)火车通过隧道通过路程:
s'=1200m+l80m=1380m,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
,s'1380m“
t'=—=---------=69s;
v20m/s
(3)火车通过大桥的路程:
sw=600m-180m=420m,
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s”420m「,
t"=—=---------=21s.
v20m/s
答:⑴此隧道长为1980m;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69s.
(3)若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600m的大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21s.
2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
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
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答案】(1)lOOkm/h;(2)600m
【解析】
S
【详解】(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00km/h
(2)火车过桥时,由S[+S2=uj2得:S[二为弓一S2二600m
26.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秒后司机听到回
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此时汽车距山崖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in/s)
【答案】350m,330m
【解析】
[详解]汽车行驶的距离为5,=v1r=10m/sx2s=20m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彩,=340m/sx2s=680m
则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4=&乜=20m+68°m=350m
22
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I,=也二8=680m-20m=330m
22
六、综合能力题(除题后有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3分)
2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
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
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
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做媒介;②声音传播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卜.的实验:如图所示,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
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选填①或②)
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猜想与假设B.得出结论C.分析归纳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O(滇字母序号)
【答案】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②.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③.小④.①⑤.
EADCB
【解析】
【分析】
【详解】(DU1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
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由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⑵⑵鼓面振动不明显,因此可以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来观察鼓面的振动,这利用了转换法。
(3升3][4]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瓶内空气越来越少,会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
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猜想①是正确的。
(4)⑸两个同学首先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然后乂提出两个猜想,然后乂通过实
验研究猜想是否正确,然后分析归纳实验现象后得出结论,所以正确的顺序是EADCB。
28.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
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
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
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H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
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
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kHz到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信号频率不
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M是o(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目.测出潜艇B
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力为。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①.10②.20③.7500m8700m⑤.不能⑥.月球表面是真空的,而真
空不能传声
【解析】
【分析】(1)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⑵先算出超声波从潜艇A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塑胶着色母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凸轮轴自动测量打刻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活动干燥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酚醛纤维密封材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6年岩心钻机市场分析现状
- 手工渔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工作总结报告3
- 设备维修电线电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年中国防水材料制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高压低噪音叶片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中数联物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安徽师范大学2023年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 《企业民主管理规定》课件
- 会展经济课件
- 传播学概论(全套课件)
- 01边坡路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技术要求
- 次氯酸钙生产工艺优化
- 1、50米快速跑
- 单次维修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