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北京和平街一中高三(上)开学考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Mn55
第一部分单选题
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B.笊、瓶用作“人造太C.偏二甲腓用作发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
射“天宫二号”的火
于新能源汽车阳''核聚变燃料为能源使用
箭燃料
A.AB.BC.CD.D
2.NaHSO«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下列对于NaHSOa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NaHSO4是盐B.NaHSO4是酸式盐C.NaHSCh是钠盐D.NaHSO」是酸
3.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Fe(OH)3胶体②蔗糖溶液③有尘埃的空气④CuSO4溶液
A,®<2)B.①③C.②③D.②④
4.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HNO3B.Ba(OH)2C.K2s。4D.Cu
5.F列产生固体的实验中,与物质溶解度•无•关的是
A.向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析出沉淀
B.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过量NH3、CO2,析出沉淀
C.冷却熔融态的硫黄,析出晶体
D.冷却苯甲酸的热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6.侯氏制碱法部分工艺流程图如图,卜处说法不止确的是
CO,
碳
精制酸
吸澄清NaHCO3
化NaCO
蜘I-氨,,沉淀一烧23
食盐水
母液
A.精制饱和食盐水呈.中性
B.吸氨过程中混合液的pH升高
第1页/共18页
C.母液呈强酸性
A
D.燃烧时2NaHC0iNa2CO3+CO2t+H2O
7.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zO?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n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羟基中含有IONA个电子
B.常温常压下,18g比0中含有NA个水分子
C.1molL”的(NH4»SO4溶液中含有NA个SO;
D.ImolNa被完全氧化为Na2O2,失去2NA个电子
9.5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海水提澳过程中,用氯气氯化苦卤得到浪单质:2Br+Cl2=Br2+2CF
B.用绿研(FeSO4-7H2O)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C4Og转化为
3+3+
C产:6Fe2++C1q;+14H-=6Fe+2Cr+7H2O
C.用5%小a2so4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Ba2+:SO;+Ba2+=BaSO4
2+
D.汨Na2c0,溶液将水垢中的CaSO,转化为溶于酸的CaCO,:Ca+COt=CaCO3J
10.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及分析不合理的是
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及分析
+
A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OH+H=H2O止确
B向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CO^+2H'=CO2T+H2O错误,碳酸钙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3+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H2T正确
+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2H=CO2?4-H2O错误,碳酸氢根不应拆开
A.AB.BC.CD.D
11.Na2cO3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溶液中各种盐的浓度变化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2页/共18页
A.Na2cO3溶液,NaHCOa溶液均呈碱性
B.曲线1表示Na2c03,曲线2表示NaHCO3
C.“0〜a”发生的反应主要是:Na2CO3+2SO2+H2O=2NaHSO3+CO2
D.Na2sO3溶液吸收SCh的反应为:Na2SO,+S02+H2O=2NaHSO3
12.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2molA(g)2molB(g)
反应过程
A.hnolA式g)和Imo叫(g)的内能之和为qkJ
B.该反应每生成ImolAB,放出能量方kJ
C.该反应每生成2个AB分了,吸收能量(a-6)kJ
D.反应A2(g)+B2(S)=2AB(g)吸收的能量>(。-6)kJ
13.实验表明:少量的「可以催化H?。?分解。下面图1是催化过程的机理,图2是有、无「存在下H?。?
分解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A.H2O2分解是放热反应
B.i发生反应:H2O2+F=IO+H2O
C.反应速率:ii<i
D.加入r不会改变H2O2分解反应的焙变
14.向少量AgNOj溶液中佟44口△足量下表中的试剂,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
试剂
①NaCl溶③NaBr溶④Na2s20%溶⑤KI溶⑥Na2s溶⑦浓硝
②氨水
液液液液液酸
第3页/共18页
(3)下列关于空间站内物质和能量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反应B的能量变化是电能一化学能或光能一化学能
b.物质转化中0、H原子的利用率均为100%
c.不用NazCh作供氧剂的原因可能是NazCh不易实现循环利用
(4)用CO2(g)+2H2(g)=^C(s)+2H2O(g)代替反应A,可实现氢、氧元素完全循环利用,缺点是使用一
段时间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o
16.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等)为原料制备PbO,实现铅的再生利
用。流程示意图如下:
PbO
盐酸、NaCl溶液ns,过量NaOH
Pb°2-
含豺_.加热,浸出液及.、一)滤液磬
1二滤液2
废料粉碎溶浸,趁热过滤结晶
母液
资料:i.25℃时,KSp(PbCL)=1.7x10-5Ksp(PbSOj=2.5x10-8
2-
ii.PbCl2+2CP^[PbCl4]AH>0
⑴溶浸:Pb、PbO2.PbO2.PbS(\均转化为[PbClJ,
①上述流程中能提高含铅废料中铅的浸出率的措施有粉碎、加热和O
②Pb转化为PbCL的反应有:Pb+2HCl=PbCl2+H2T,。
(2)结晶
①结晶时所得PbCl2中含有少量Pb(OH)Cl,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②同母液中补加一定量盐酸,可继续浸取含铅废料。重任操作的结果如下:
循环次数01234
铅回收率/%85.493.595.897.198.2
PbCI2纯度/%99.499.399.299.196.1
循环3次后,PbC%纯度急剧降低,此时向母液中加入(填试剂),过滤,滤液可再次参与循环。
(3)脱氯
PbO在某浓度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结合图a,简述脱氯的操作:。
20406080100120
温度/℃
图a
第5页/共18页
17.以菱钵矿(主要成分为MnCCh、CaCOj.MgCCh、SiCh和少量FcCO?等)为原料提纯MnCO=的一种流程
示意图如卜。
已知:i.浸出渣C的主要成分为Si02、CaCCh、FezO?.
ii.常温时,部分物质的Kp如下表所示:
物质
MnCOsMn(OH)2MgCChMg(OH)2
1362
Kip1.8X10/11.9X106.8X10-5.6X10'
iii.ImokL」的NH4HCO3溶液pH*8,c(COj-)^3.3XlO^molL'1
(1)将菱锦矿“研磨”的目的是。
(2)写出MnCCh在“氯化焙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的NH4HCO3溶液“沉镭”时浸出液pH对产品中钵元素的质量分数和镐的回收率的影响
%(
)
褥
邳
回
§
品
6.06.57.07.58.0
pH
产品中锌元素的质量
注:隘的回收率=xlOO%
浸出液B中镒元素的质量
①“沉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②分析浸出液pH=X时,MnCCh产品中存在的杂质可能是,说明判断依据。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5)检测产品中镒元素的质量分数,取agMnCCh产品溶于100mL硫酸和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取10mL加
入稍过量的NH4NO3溶液,使MP氧化为[Mn(PO4)2]3-。待充分反应后,加热使NH4NO3分解。冷却后用
bmol・L」(NH4)2Fe(SO4)2溶液标准液滴定,消耗cmL(NH4)2Fe(SCh)2溶液。
①产品中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O
②若未充分加热,则会使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18.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苓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莓的活性。黄苓素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第6页/共18页
oo
OHO
黄苓素
已知:
催化剂
®R-Br+CHjONa加热>R-OCHj+NaBr
0
co一定条件)
③][+IIR-CH=C-C—R”+H2O(R、R'、R''为危基或H)
瑟L0一£tR'—CH.—C-R"
~R,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所含的官能团为,A-B的反应类型为o
(2)B-D中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o
(3)E与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4)H分子中有三个六元环状结构,其结构简式为°
(5)下列关于黄苓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所有碳原子均为sp?杂化
B.能与Na2cCh溶液反应,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存在含苯环、碳碳三键和叛基的同分异构体
D「HT黄苓素”反应中通入N2的目的可能是防止黄苓素被氧化
(6)有文献指出,C的另外一种合成方法如下:
I---1I---1IIII催化剂I---1
|D|+|I|+CH3-C-O-C-CH3-------「Gk2cH3coOH
I与NaHCC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其结构简式为—(不考虑立体异构)。
19.某小组对C%0的性质进行研究。
已知:CuCl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CuCI寸无色,[Cu04]2-黄色。
(1)预测Cu的性质
①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
第7页/共18页
②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Cll?。属于金属氧化物,可能和酸反应。
(2)探究Cu2。和酸的反应
实验加入的试剂现象
固体缓慢溶解•,一•段时间后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蓝,液面上方出现
12mol/LHNO
‘红棕色气体
21mol/I.H2SO.溶液逐渐变蓝,试管底部有红色固体
固体先逐渐变成灰白色,继续加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较长时
32mol/LHC1
间保持无色
46mol/LHCl固体迅速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1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的原因o
②写出实验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3中灰白色固体溶解的原因o
④查阅资料:。2可以将盐酸溶液中的[CuC%]—氧化为[Cud,广,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对比
实验3和4,分析实验3中[CuC[]未被氧化的原因:
假设1:c(H1较低,。
假设2:c(C「)较低,[Cud?1的还原性较弱。
补充实验证实假设1和假设2均成立。
序号实验加入试剂现象
I,试剂a溶液变黄
C=3
II同一实验3b溶液变黄
日反应后溶液
a是。b是。
(3)检验Cu2。
实验室久置的CL。呈暗黑色,设计实验证实C%0未完全变质(填实验操作和现象)。
第8页/共18页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选题
1.【答案】B
【洋解】A.甲醇低温制氢气过程中,甲醉分解生成新物质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
题意,A错误:
B.汽、瓶用作核聚变燃料时,发生的是原子核内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研究的范畴(化学变化中原子
种类不变),符合题意,B正确;
C.偏二甲腓用作火箭燃料时,与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错
误;
D.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作为能源使用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
符合题意,D错误;
故答案选B。
2.【答案】D
【详解】A.盐是金属离子或核根离子(NHJ)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由NaHSS在水溶液
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可知,NaHSCU是盐,故A正确:
B.由NaHSCh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可知,NaHSO4是酸式盐,故B正确;
C.由NaHSCb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Na'可知,NaHSCh是酸式盐,故C正确:
D.酸是指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由NallSCU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可知,
NaHSO4是酸式盐,不是酸,故D错误;
故选D。
3.【答案】B
【详解】①Fc(OH)3胶体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②蔗糖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发生丁达尔效
应,③有尘埃的空气具有胶体的成分,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④CuSOq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发生
丁达尔效应,综上所述可知,①③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B。
4.【答案】D
【详解】A.HN03的水溶液能导电且是化合物,所以HN03是目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Ba(OH)2的水溶液或熔融态的Ba(OH)2都导电且是化合物,所以Ba(OH)2是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K2s04的水溶液或熔融态的K2SO4都导电且是化合物,所以K2so4是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Cu为单质,所以Cu不属于电解质,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5.【答案】C
【详解】A.向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氯离子浓度增大,使氯化钠结晶析出,减小了氯化钠
的溶解,与物质溶解度有关,A不符合:
B.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过量NH3、CO2,牛成核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由干碳酸氢钠在该条件
第9页/共18页
下溶解度最小,故形成过饱和溶液而结晶析出,与物质溶解度有关,B不符合;
C.冷却熔融态的硫黄,析出晶体,发生物埋变化,有液态转变为固态,与物质溶解度无关,C符合;
D.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则冷却苯甲酸的热饱和溶液可析出苯甲酸晶体,与物质溶解度有
美,D不符合;
答案选C。
6.【答案】C
【详解】A.精制饱和食盐水中只含氯化钠一种溶质,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A正确:
B.吸氨过程中,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混合液的pH升高,故B正
确;
C.母液是析出碳酸氢钠后的溶液,含氯化钱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强酸性溶液中放出二氧化碳,所以
溶液不可能呈强酸性,故c错误;
A
D.煨烧时碳酸氢钠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反应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T+H2O,故
D正确;
选C。
7.【答案】B
【详解】A、二氧化碳使Na?。?固体变白,发生反应2co2+2Na202=0?+2Na2c0:,,CO?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过
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A错误;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发生反应2KBr+Cl2=2KCl+Br2,Cl元
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正确;C、乙烯使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与溟发生了加成反应,Br元
素化合价降低,Be被还原,乙烯被氧化,C错误;D、氨气使A1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反应过程
中化合价没有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B。
g.【答案】B
【详解】A.每个羟基中含9个电子,1mol羟基中含有9NA个目子,A错误:
B.18gH2。对应物质的量为Imcl,含有NA个水分子,B正确;
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C错误;
D.Na被完全氧化为NazCh,Na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至+1价,则1molNa被完全氧化为NazCh,失去
NA个电子,D错误;
答案选B。
9.[答案】D
【详解】A.氯气氟化苦卤得到澳单质,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A正确;
B.5。歹可以将Fe?+氧化成Fe",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
C.SO:结合Ba?+生成BaSOq沉淀,可以阻止Ba?+被人体吸收,离子方程式正确,C正确;
D.Na2cO3与CaS(\反应属于沉淀的转化,CaSO,不能拆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CO;-
=CaCO3+S(9;-,D错误;
第10页/共18页
本题选D。
10.【答案】C
【详解】A.硫酸与强碱氢氧化钠中和生成水,离子方程式正确,评价合理,A正确;
+2+
B.碳酸钙难溶,应保留化学式:CaCO3+2H=Ca+H2O+CO2T,评价正确,B正确;
+2+
C.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而非Fe3+:Fe+2H=Fe+H2T,离子方程式错误,但评价却认为正确,
评价不合理,C错误;
D.碳酸氢根应写为HCO;而非CO;:H++HCO;=H2O+CO2T,评价正确,D正确;
综上,答案是C。
11.【答案】c
【详解】A.Na2c03溶液,NaHCO3溶液滴加酚献,溶液呈红色,说明两溶液均呈碱性,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不断被碳酸钠吸收,碳酸钠减少,生成碳酸氢钠、亚硫酸钠,直到碳酸钠消耗完.碳酸氢钠
达到最大值,再吸收二氧化硫,碳酸氢钠减少,生成二氧化碳利亚硫酸钠,因此曲线1表示Na2c03,曲线
2表示NaHCCh,故B正确;
C“0〜a”发生的反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碳酸氢钠:
2Na2CO3+SO2+H2O=Na2SO3+2NaHCO3,故C错误;
D.Na2s03溶液吸收SO?,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其反应为:Na2SO3+SO2+H2O=2NaHSO3,故D正
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答案】D
【分析】反应A?(g)+B2(g)=2AB(g),lmo1A2(g)+】mo叫(g)生成2moiAB(g)吸收akJ能量,据此
分析;
【详解】A.akJ是ImolAzlgj+lmolB?(g)生成2molA(g)和2molB(g)吸收的能量,不是ImolAjg)和
ImolBjg)的内能之和,A错误;
B.该反应每生成ImolAB,吸收能量色"kJ,B错误;
2
C.根据图像判断,该反应每生成2moiAB分子,吸收能软(a-b)kJ,C错误;
1
D.A2(g)+B2(s)=2AB(g)AH=xkJmor,反应A2(g)+B2(g)=2AB(g)
AH=(a-b)kJ-mor,,固体B转化为气体B为吸热过程,故吸收的能量>(a-b)kJ,D正确:
故选Do
13.【答案】C
【详解】A.由图2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产物总能量,因此H2O2分解是放热反应,A正确;
B.根据图1,i步琳为H2O2与卜反应生成10-和中间产物X(结合总反应推测X为HzO),反应方程式为
H2O2+I=IO+H2O,B正确;
第11页/共18页
C.反应速率取决于活化能,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图2中,i步骤的活化能(第一个峰的高度)高于
ii步骤(第二个峰的岛度),贝iji步骤活化能更大,反应更慢,故反应速率ii>i,C错误;
D.焰变(AH)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总能量差决定,与反应路径无关,I-作为催化剂不改变焰变:D正确;
故选C。
14.【答案】D
【详解】A.②中加氨水后氯化银沉淀溶解,生成[Ag(NH3)o]*,发生反应:
AgCl+2NHrH2O=[Ag(NHJ[+C「+2H2O,A正确;
B.沉淀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容易实现,根据实验中沉淀的转化过程,可知同温度下,溶度积Ksp
大小关系:AgCl>AgBr>Agl>Ag2S,B正确;
C.Br可与[Ag(NH)T反应生成AgBr沉淀,AgBr沉淀又可溶于Na2s2O3溶液,说明与Ag+配位的
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s?o;-、C正确;
NH3,
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Ag2s沉淀溶于稀硝酸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5.【答案】(1)-164.9
(2)①.加压、降温、提高原料气中H2的比例②.前段加热,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后段冷却,有利
于平衡正向移动,增大CO2的转化率
(3)b(4)生成物碳颗粒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影响了催化效果(或催化剂中毒)
【小问1详解】
已知:①2H2(g)+O2(g)=2H2O(g)AH=-483.6kJmo「,②CH4(g)+2Ch(g)=2H2O(g)+CO2(g)
△H=-8()2.3kJ-moL,则反应①义2-②可得反应A,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反应A的△〃=(-483.6kJmoLx2)-(-
802.3kJ-mor,)=-164.9kJmorl;
【小问2详解】
①反应A为CO2(g)+4H2(g)CH4(g)+2H2O(g),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可通过增大压强的方法
使得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CCh的平衡转化率;根据图象分析,升高温度,比0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
说明升温该反应逆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采用降温的方法也可以使得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
CO?的平衡转化率;或合理提高原料气中lb的比例,使得反应更加充分,从而提高C02的平衡转化率;
②若反应的温度过低,化学反应速率慢,不利于反应的进行,由①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温度过
高,平衡逆向移动,导致C02的平衡转化率将低,故为前段加热,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后段冷却,有利
于平衡正向移动,增大CO2的转化率:
【小问3详解】
a.反应B为HaO光解/电解得到6和H2的过程,能量变化为电能/光能一化学能,a正确:
第12页/共18页
b.物质转化过程中,有甲烷和氧气产生,因此H原子的利用率没有达到100%,b错误;
c.NazCh作供氧剂时,消耗之后无法再产生,不可循环利用,c止确;
故选bo
【小问4详解】
用CO2(g)+4H2(g)UCH4(g)+2H2O(g)代替反应A,可实现氢、氧元素完全循环利用,缺点是使用一段时间
后,生成物碳颗粒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影响催化剂效果,从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会明显下降。
16.【答案】⑴①.加入NaCI增大c(C「)②.Pb+PbO2+4HCl=2PbC12+2H2。
2-+
(2)©.[PbCl4]+H2O-Pb(OH)Cl+H+3Cr②.CaJ或BaCk
(3)向PbC%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冷却结晶,过滤得到PbO固体
【分析】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Ch、PbSO4等)为原料,制备PbO,含铅废料加入
盐酸、氯化钠、加热反应过滤得到PbCL粗品,加入过量氢氯钠溶液脱氯得到PbO,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①溶浸Pb、PbO、PbO,、PbSO,均转化为[PbClJ-,粉碎、加热、加入NaCl增大C(C1[均能增大船
的浸出^4"
②Pb和盐酸直接反应可转化为PbC%,也可以和PbO2一起反应生成PbC%;反应有:
Pb+2HCl=PbCl2+H2T,Pb+PbO2+4HCl=2PbCl2+2H2O;
【小问2详解】
①由于[PbCL/的水解,[PbClJ"+H?0=Pb(OH)Cl+H++3C「,所得PbJ中含有少量
Pb(OH)CI;
②循环3次后,PbCQ纯度急剧降低,可向母液中加入Cad2(或BaC",过滤,滤液可再次参与循环;
【小问3详解】
PbO在某浓度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脱氯的操作为向PbCl2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
液,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冷却结晶,过滤得到PbO固体。
17.【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焙烧人人
(2)MnCO,+2NH4Cl^=MnCl,+H.O+CO,T+2NH,T
2+
(3)①.Mn+2HCO;=MnCO31+H2O+CO2T②.MgCOj③.MnCCh和Mn(OH)2中铳元素的
质量分数均大于38%,推知必有含镁难溶杂质
⑷CO2、NH3、NHQ
(5)①•丝迦xlOO%②.偏大
a
第13页/共18页
【分析】菱钵矿(主要成分为MnCCh、CaCCh、MgCCh、SiCh和少最FcCCh等)研磨后与氯化镂固体氧化焙
烧,尾气未NM和CO2,固体A加水浸铳,浸出渣C的主要成分为SiCh、CaCO3>Fe2O3,浸出液B主要
为氯化锌与氯化镁,加入碳酸氢钱沉锦,得到碳酸猛,滤液D为NHK1,气体E为C02,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将菱钵矿''研磨”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小问2详解】
MnCCh在“氯化焙烧”时与氯化俊反应生成氯化镒、C02>N%、生0,方程式为:
焙烧
MnCO3+2NH4Cl^=MnCl2+H2O+CO2T+2NH5T;
【小问3详解】
①沉钵时,氯化钵与碳酸氢钱反应生成碳酸钵、二氧化碳、水、氯化铉,离子方程式为:
2+
Mn+2HCO;=MnCO3J+H2O+CO2T;
6RX]()-6
②根据题中各沉淀的Ksp数据可知,形成MgOh沉淀时,c(Mg2+)*91O'm。1.L」;同理可
1
1Vx1()-,
得,形成MnCCh沉淀时,c(Mn2+)=-------------^xlOAnolL1;形成Mn(OH)2沉淀时,c(Mn2+)=
3.3x10-3
1.9x10-35.6xl0-12
(Ge/=1.9x10」molL“;形成Mg(OH)2沉淀时,c(Mg2+)=(埼二/=5.6molU;沉淀时所需的
浓度越小,越易形成,MnCCh产品中存在的杂质可能是MgCCh;
③已知在碳酸钵中,Mn%=——-——x100%=47.8%,在氢氧化钵中Mn%=
55+12+48
-^—x100%=61.8%,MnCCh和Mn(OH)2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均大于38%,推知必有含镁难溶杂
55+34
质;
【小问4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CO2、NH3可以回到流程沉镒循环,NHK1可以回到流程氧化焙烧循环;
【小问5详解】
①NH4NO3溶液使MM+氧化为[MMPO/r,(NH4”Fe(SO4)2溶液又能将[Mn(PO4)2r还原为Mn",则10mL
溶液中n(Mn2+)=n[[Mn(PO4)2]3']=bcx10'3mol♦m(Mn)=bcx10?molx55g/mol=0.055g,则100mL溶液中千元素
"O.O55bcx1OOmL0.55bc
的质量分数为=10mLx]00%=一;—x100%;
a
②若未充分加热,过量的NH4NO3溶液会消耗(NH4)2Fe(SO,)2溶液标准液,使得(NH4)2Fe(SO4)2溶液标准液
体积偏大,镒元素的质显分数偏大。
18.【答案】(1)①.羟基②.取代反应
第14页/共18页
⑵+4CHONa催'剂「CH307A
3yOC%+3NaBr+CH30H
Br、
0CH3
OH
F。丫'。5OhCy
choyOCH3
人C—CH=CH-+HO
⑶QL-x士匕H/2
CH300DCHjO
o
JO
(4)Ji||(5)ABCD
CH3O0
(6)〈~\-CH=CH-COOH
OH
【分析】由信息②,结合A的分子式C6H60,推得A是1J,
A和溪发牛.取代反应生成B,由黄苓素的
OH0H
结构简式逆推,B是1J;由信息①可知D是1;由信息②可知E是
1cH3
Br
OHCHO
CHSO^A/OCHSJ、,E和F生成G,G是
1_厂:根据信息③可知,F是
cCH3
CH3O0
。町丫、0叫
HO/、C—CH=CH—G和氧气反应生成H,11分子中布二个六元环状结构,根据11
CH30BJ
Oi
的分子式可知,H是|。
H0人广/
CHQO
第15页/共18页
【小问1详解】
OH
A是「人、,所含的官能团为羟基,A-B是
,反应类型为取代
反应;
【小问2详解】
和CNONa反应生成
+3NaBr+CH3OH;
OCH3
【小问3详解】
【小问4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H分子中有三个六元环状结构.其结构简式为
【小问5详解】
A.分子中有羟基、段基、酸键3种含氧官能团,所有碳原子均为sp?杂化,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吉祥航空招聘物流平台客户销售代表/主管/经理(物流公司)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兵器试验面试题及答案
- 爆破工程合同
- 官网开挖合同
- 2025年培训安全员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核酸检测合同
- 北京联通面试题及答案
- 宴会服务合同
- 甲乙双方合同
- 委托代销合同
- 临时工劳动合同(一)
- 团务基础知识一百题
- ISO9001-202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讲解、运用、推行培训教材
- GB/T 31439.1-2025波形梁钢护栏第1部分:两波形梁钢护栏
- 菌菇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科目一理论知识课堂培训课件
- 2025年夫妻离婚协议书(完整电子版)
- 2026届新高考语文背诵篇目60篇(注音版)
- 2025关于团校入团培训考试100题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试题(两套)及答案【附:教师培训心得】
- 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