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080-2022 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53∕T 1080-2022 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53∕T 1080-2022 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53∕T 1080-2022 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53∕T 1080-2022 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62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080—2022

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技术规程

2022-05-20发布2022-08-20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108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DB53/T1080《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技术规程》与NY/T1592《非洲菊切花种苗等级规格》、NY/T3707

《非洲菊切花等级规格》、SB/T11098.3《鲜切花拍卖产品质量等级第3部分:非洲菊》、DB53/T1011

《非洲菊切花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共同构成非洲菊切花生产的标准体系。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河汇鑫园艺科技

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

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单芹丽、杨春梅、李绅崇、瞿素萍、吴旻、汪国鲜、吴丽芳。

I

DB53/T1080—2022

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切花非洲菊(Gerberahybrida)无土栽培的地块、设施、定植、生产管理和切花采收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274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NY/T1592非洲菊切花种苗等级规格

SB/T11098.3鲜切花拍卖产品质量等级第3部分:非洲菊

3术语和定义

GB/T627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滴灌系统dripirrigationsystem

利用管道系统及控制器定点、定时、定量地供应植物所需要的水及养分的供给装置,包括过滤器、

灌溉施肥机、母液桶、电磁阀、PVC管路、PE支管、滴头及滴箭等。

3.2

水肥一体化water-fertilizerintegration

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配成母液,借助压力灌溉系统,通过可控管道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植株根部的

水肥管理方式。

3.3

控根容器root-controllingcontainer

能调控植物根系生长的容器,容器内壁有一层特殊薄膜,且容器侧壁凸凹相间、外部凸出的顶端开

有通气孔。

3.4

固体基质solidmatrix

能够支撑固着作物根系生长的物质,包括泥炭、蛭石、珍珠岩、椰糠和锯末等。

3.5

供液时长durationoffluidsupply

每次供应营养液的时间长度,以min表示。

1

DB53/T1080—2022

3.6

缓苗期recoveringstage

从定植到长出新叶的时长。

3.7

功能叶functionalleaf

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健康叶片。

4地块和设施设备

4.1地块选择

选择年均气温13℃~18℃,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向阳通风、排灌方便的地块。

4.2设施设备

肩高4m以上的温室(或大棚)、滴罐系统和施肥系统等设施设备,适宜非洲菊生长、达到水肥一

体化设施的要求。

4.3滴罐系统维护

每运行一个季度后,清洗滴灌施肥系统的母液(肥料)罐底部的残渣、过滤网、滴灌管、滴箭和滴

头接口。

5定植

5.1品种和种苗选择

根据栽培面积和市场需求选择品种。种苗质量应符合NY/T1592的要求,选择生长旺盛、叶色正常、

根系发达、无畸形、无病虫危害症状、苗龄一致的健康组培苗。

5.2定植容器和基质

选择口径15cm~20cm,高30cm~35cm的控根容器,内装混合固体基质的体积比为泥炭;椰糠:

珍珠岩=6:2:0.5或泥炭:椰糠=3:1。

5.3定植时间

宜3月~5月份定植。

5.4定植密度

根据非洲菊品种的冠幅大小,调整株行距的大小为:株距30cm~35cm,行距35cm~45cm。

5.5定植方法

种苗植株浅栽,根颈露于基质表面1.0cm~1.5cm,每株幼苗的栽植深度保持一致,用手将根部压

实。定植后及时浇水。定植3d~15d后,根据幼苗生长或成活情况补苗。

2

DB53/T1080—2022

6生产管理

6.1温湿度调控

调控温湿度为:白天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40%~65%;夜间温度10℃~15℃,空气相

对湿度60%~85%;高温不超过28℃,低温不低于7℃。

6.2肥水控制

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使用成品水溶性肥料或全价营养液:

a)常用营养液配方参见附录A。配制成A罐和B罐和C罐三种母液,全价营养液的A罐母液加钙

盐和铁盐等,B罐母液加磷酸盐和硫酸盐等;成品水溶性肥料的A罐母液和B罐母液分别只加

1种水溶性肥料。C罐母液加40%的硝酸溶液;

b)根据肥水检测结果、植株生长情况和季节进行配方调整,夏季控制氮肥施用量,花期提高磷、

钾和硼肥的施用量,非洲菊缺素症状及调控方法参见附录B;

c)使用时将A液、B液和C液均匀混合稀释,通过施肥机调节pH值为5.5~6.0,控制EC值

为1.0ms∙cm-1~1.8ms∙cm-1,缓苗期间,冬季低温及夏季高温时间,EC值为1.0ms∙cm-1~

1.4ms∙cm-1;缓苗期后,EC值为1.4ms∙cm-1~1.8ms∙cm-1;

d)每天供液2次,冬季或阴雨天每次供液时长为3min~4min,夏季晴天每次供液时长为5min~

6min,春季和秋季的晴天每次供液时长为4min~5min。

6.3叶、花调控

生长期合理控制叶、花:

a)除幼苗期外的整个生长期,将重叠于同一侧的多余叶片摘除,每个分株留3片~4片功能叶;

b)如果植株中间部分的新生小叶密集,而功能叶相对少,则适当摘除中间部分小叶;

c)在初花期,摘除尚未达到5片功能叶的幼苗花蕾;

d)在盛花期,保留在发育程度上有梯度的花蕾,当同一时期同一植株发育程度无梯度的花蕾具

有3个以上时,按去劣留优的原则摘除多余花蕾。

6.4病虫害防治

6.4.1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同时配以药剂处理。

6.4.2农业措施

采用如下农业防治措施:

a)选用抗病品种,栽植无病虫种苗,种苗每两年更换一次,浅植;

b)避免连作;

c)清洁生产区域,及时清除棚内外的杂草;

d)发病时增加通风,发病初期及时清理病虫害危害的叶片或花朵,及时清除带病植株和基质。

6.4.3基质和容器消毒

3

DB53/T1080—2022

栽种过的基质,定植前,每盆基质施用98%棉隆微粒剂1.5g~2.5g,或施用35%威百亩水剂50倍~

70倍液,施药后保持基质湿度60%~70%,盖厚度0.04mm以上的塑料膜密封15d~20d,揭膜后透气15d

定植。或定植前7d,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浇灌定植

穴,每穴用药液150mL~200mL。栽种过的容器,先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600倍~800倍液消毒控根容器,换新土后再定植。

6.4.4物理防治

放置黄粘板和蓝粘板诱杀白粉虱、蚜虫、蛾类、蓟马、潜叶蝇和红蜘蛛等害虫。两块粘板之间的距

离为2m~3m,下端高于植株顶部15cm~25cm为宜。

6.4.5化学防治

选用低毒、少残留、不易挥发、高效的化学药剂,轮换施用。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C。

7切花采收

7.1采收成熟度

采摘的成熟度以2度~4度为宜,成熟度划分按照SB/T11098.3执行。

7.2采收时间

采收时间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7.3采收方法

采摘时应用手抓住花茎中下部来回旋折或向外方向拉掰,使花枝从基部折断。

4

DB53/T1080—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非洲菊无土栽培母液配方

非洲菊无土栽培母液推荐配方见表A.1。

表A.1非洲菊无土栽培母液推荐配方

推荐配方A罐B罐

硝酸钙Ca(NO3)2·4H2O54.5kg硝酸钾KNO342.6kg

硝酸铵NH4NO39.8kg磷酸二氢钾KH2PO413.6k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Na2Fe-EDTA1.212kg硫酸镁MgSO4·7H2O24.0kg

硼酸H3BO3480g

配方1(适宜全生长期)

硫酸锰MnSO4·4H2O246g

硫酸锌ZnSO4·7H2O60g

硫酸铜CuSO4·5H2O15g

钼酸Mo03·H2O11.7g

硝酸钙Ca(NO3)2·4H2O76.0kg硝酸钾KNO343.0kg

硝酸铵NH4NO36.0kg磷酸二氢钾KH2PO417.0k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Na2Fe-EDTA1.3kg硫酸镁MgSO4·7H2O24.5kg

硼酸H3BO3190g

配方2(适宜全生长期)

硫酸锰MnSO4·4H2O120g

硫酸锌ZnSO4·7H2O120g

硫酸铜CuSO4·5H2O15g

钼酸铵(NH4)6Mo7024·4H2O10g

配方3(适宜苗期)水溶性肥料-11-36-11+2MgO+TE75kg水溶性肥料-钙镁肥2.5kg

配方4(适宜营养生长期)水溶性肥料-16-16-16+2MgO+TE75kg2.5kg

水溶性肥料-钙镁肥

配方5(适宜开花期)水溶性肥料-9-9-34+3MgO+TE75kg1.2kg

水溶性肥料-硼肥

C罐:40%的硝酸溶液100kg。

注:A罐、B罐和C罐均配制为1000L的母液,A罐和B罐各配方为非洲菊常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100倍的浓缩液。

5

DB53/T1080—2022

B

B

附录B

(资料性)

非洲菊缺素症及肥水调控方法

非洲菊缺素症及肥水调控方法见B.1。

表B.1非洲菊缺素症及肥水调控方法

缺素种类缺素症状调控方法

叶片整体变黄,或叶色黄绿相间的花叶;首先在老叶上发生,然后逐步

向植株上部叶片扩展,花叶逐步由黄绿相间变成黄色甚至变成奶油色;

缺氮植株营养生长受到抑制,生殖发育加快,植株变小,开花快,花径变小、叶面喷施0.4%的尿素溶液。

花梗变短。

叶片发紫或成褐色,紫色由边缘逐渐向叶面扩展,直至这个叶背面。花

缺磷梗变短,花径变小。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首先在老叶上出现异常的“灼烧斑”。但叶片仍然保持绿色,严重时,叶

缺钾片向上卷曲,花梗变软,容易弯曲,甚至不能直立,老叶顶端发黄,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死,然后叶缘和叶脉之间发黄、枯死。

幼叶出现淡绿色斑点,之后叶尖附近和叶脉间出现坏死斑点,缺钙严重

缺钙时幼叶及生长点先发生枯死,坏死斑点甚至扩散在老叶上;花梗易出现叶面喷施0.6%的硝酸钙溶液。

断裂,并且常不能自立。

从老叶叶缘开始黄化,逐渐扩散发展到叶脉失绿,最后只有叶脉保持绿

色,形成网状形态,叶片变脆、弯曲、甚至发红,脉间黄化若继续扩散,

缺镁则呈褐色坏死并落叶;新叶少而小,叶柄细长,幼叶叶脉突出;花序形叶面喷施0.2%的硫酸镁溶液。

成慢,花梗细,花朵小。

缺铁在碱性和中性土壤(pH值过高)中容易发生,叶片变成淡黄色,脉

缺铁间均匀黄化,甚至几乎发白,叶脉初期保持绿色,但最终也会变色,严叶面喷施0.05%的螯合铁溶液。

重时生长停止。

幼叶叶脉间出现明显的黄白色,可看到肋骨状鲜明的斑点,叶片的一侧

缺锌发育正常,另一侧不正常,叶片向侧面弯曲,叶片变小、变厚。叶面喷施0.02%的硫酸锌溶液。

缺硼叶片弯曲、变厚、变脆,严重时生长点枯死,花序畸形,不育。叶面喷施0.012%的硼砂溶液。

缺铜幼叶弯折,植株从顶端开始干枯。叶面喷施0.01%的硫酸铜溶液。

缺钼叶片卷起,叶缘和叶基部发生干枯。叶面喷施0.01%的钼酸铵溶液。

首先出现在幼叶上,症状与缺铁相似,但叶脉边缘绿的部分更宽一些,

缺锰其花叶的程度不如缺铁严重.叶面喷施0.01%的硫酸锰溶液。

6

DB53/T1080—2022

C

C

附录C

(资料性)

非洲菊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

非洲菊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见表C.1。

表C.1非洲菊主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发病时在叶面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面布满选用甲基托布津、粉锈宁、多菌灵、异菌脲、

白粉病白色霉点。受害植株叶片凹凸不平,叶片卷曲干醚菌脂或腈菌唑等任一药剂,按产品使用说

枯。明书配制药液浓度,喷施整株。

叶片呈现出灰棕色的尘埃状真菌软毛。种植过选用嘧菌环胺、丁子香酚、嘧霉胺、百菌清

灰霉病密、栽植过深、温度过高或湿度过高且持续时间或异菌脲等任一药剂,按产品使用说明书配

长,易诱发本病。制药液浓度,喷施整株。

主要危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

选用霜霉咸盐酸盐、烯酰吗啉、霜脲锰锌、

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

噁唑菌酮·霜脲氰、甲霜·锰锌或烯酰·锰

霜霉病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

锌等任一药液浓度,按产品使用说明书配制

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

黄死亡。药剂,喷施整株。

病菌从地面根颈部侵染,受害部位变软、水渍状、选用多菌灵、百菌清、甲霜灵锰锌或杀毒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