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5月气象与气候学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试题:北半球和南半球各自的月平均气温与冰雪覆盖面积呈___关系选项A.正相关选项B.反相关2.试题:描述最高温和最低温所处月份是否与一般规律(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相等使用的气温标准是()选项A.大陆度选项B.气温年较差选项C.气温日较差选项D.年温相时3.试题:对流层在低纬的上界高度是()km选项A.13-14选项B.19-20选项C.17-18选项D.15-164.试题:当江淮流域进入梅雨季节时,副高脊线位于()°N选项A.30选项B.20选项C.25选项D.20-255.试题:()地点气温日变化大选项A.高原边缘选项B.山顶选项C.平原选项D.盆地中部6.试题:晴天夜晚至清晨,低层大气的垂直湍流运动通常将热量向输送。选项A.A和B都错选项B.上选项C.A和B都对选项D.下7.试题:地面温度的升或降主要决定于()选项A.太阳高度选项B.辐射差额选项C.太阳辐射选项D.有效辐射8.试题:中央气象台规定,寒潮来临时,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选项A.10选项B.9选项C.8选项D.119.试题:北半球摩擦层中,高压中心周围的梯度风。选项A.顺时针吹并由中心向外辐散选项B.顺时针吹并向中心辐合选项C.逆时针吹并向中心辐合选项D.逆时针吹并由中心向外辐散10.试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选项A.大陆冬季为冷源选项B.海洋冬季为冷源选项C.海洋夏季为热源选项D.大陆夏季为冷源11.试题:印度的乞拉朋齐降水类型是()选项A.台风雨选项B.地形雨选项C.对流雨选项D.锋面雨12.试题:对流层在低纬的上界高度是()km选项A.19-20选项B.17-18选项C.13-14选项D.15-1613.试题: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选项A.地形多种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选项B.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选项C.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选项D.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14.试题:地转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因此,等压线越密集,地转风速选项A.不变选项B.越大选项C.不确定选项D.越小15.试题:由于海陆分布等影响,实际大气环流模式中常形成所谓的大气活动中心,其中夏季活跃于北半球大洋上的活动选项A.冷高压选项B.极地高压选项C.副热带高压选项D.热低压16.试题:锋面气旋通常又称为温带气旋,从水平方向看,自低压中心分别向前伸展出一条、向后方伸展出一条。选项A.冷锋、暖锋选项B.均为暖锋选项C.暖锋、冷锋选项D.均为冷锋17.试题: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时,西太平洋()选项A.海平面不断下降选项B.海平面不断抬升选项C.气候干旱选项D.海水上翻18.试题: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最高地区是()选项A.西藏选项B.青海选项C.新疆选项D.黄河流域19.试题:通过大气的太阳辐射被吸收的仅是()选项A.可见光选项B.紫外选项C.红外和紫外选项D.红外20.试题:某气层气温直减率为1.2C/100m,则该气层稳定度为。选项A.中性选项B.绝对稳定选项C.绝对不稳定选项D.条件性不稳定21.试题: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选项A.四川盆地选项B.台湾岛、海南岛选项C.华北平原选项D.云贵高原22.试题:南半球赤道信风的方向是()选项A.NW选项B.SE选项C.NE选项D.SW23.试题:通过大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为()%选项A.55选项B.45选项C.50选项D.4024.试题:就整个地-气系统来讲,辐射差额的多年平均值()。选项A.为负选项B.为0选项C.为正25.试题:北半球冷气团南下变性时,不仅使所经之地降温,同时冷气团逐步升温,气温直减率,气层趋于。选项A.减小、稳定选项B.减小、不稳定选项C.增大、稳定选项D.增大、不稳定26.试题:我国下列地区中,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选项A.华北平原选项B.塔里木盆地选项C.黄土高原选项D.内蒙古高原27.试题:“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选项A.大气逆辐射选项B.CO2选项C.尘埃选项D.水28.试题:平均而言,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区是选项A.热带选项B.极地附近选项C.副极地选项D.温带29.试题:()地点气温日变化大选项A.平原选项B.山顶选项C.高原边缘选项D.盆地中部30.试题:“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选项A.大气逆辐射选项B.尘埃选项C.水选项D.CO2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试题:冰雪覆盖会对另一洲,另一半球___、___、____、面产生影响选项A.大气环流选项B.气温选项C.降水选项D.高度2.试题:天文辐射主要决定于()。选项A.日地距离选项B.太阳高度选项C.下垫面性质选项D.白昼长度3.试题:海陆与大气热量交换的差异包括什么()选项A.大气冷热源差异选项B.海陆热力性差异选项C.海陆面积大小产生的差异选项D.显热潜热交换差异4.试题:雪线高度的影响因子选项A.平均降水量选项B.平均气温选项C.平均高度选项D.平均热量5.试题:下列属于气候系统的属性有()选项A.水分选项B.热力选项C.静力选项D.动力6.试题:冰雪制冷因素有哪些选项A.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甚大。选项B.大气逆辐射微弱。选项C.冰雪表面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能力很微弱。选项D.融冰化雪还需消耗大量热能。7.试题:0-90km范围内,大气是由()组成的选项A.杂质选项B.CO2选项C.水汽选项D.干洁空气选项E.O28.试题:对于太阳辐射的吸收,低纬高于高纬的原因是()选项A.高纬冰雪覆盖广,反射率大选项B.高纬热量易亏损亏损选项C.天文辐射的本身差别选项D.大气环流作用9.试题: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有()选项A.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影响气温和环流选项B.提供水汽选项C.形成反馈作用进而影响大气温度选项D.提供热量10.试题:()大气活动中心是半永久性的。选项A.印度低压选项B.北美高压选项C.夏威夷高压选项D.冰岛低压三、判断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试题:中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试题:水中杂质愈多,其饱和水汽压值愈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试题:蒸发面下凹愈深,其上面的饱和水汽压愈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试题:雾凇和雨凇是地表的水汽凝结现象,不是天气现象。()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试题:气候大陆度是指气象学上为了定性地表示各地大陆气候性的程度,采用气候大陆度为指标来衡量。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6.试题:暖洋流表面使空气增温增湿,大气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利于雾的形成。对()错()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7.试题:大气中各种云状的产生,主要是空气上升运动的形式不同所造成的。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8.试题:海洋性气候降水类型以气旋雨为主,变率小;大陆性气候的降水类型也以气旋雨为主,但变率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9.试题:平流层中水汽、尘埃含量少,是因为此层远离地表。()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10.试题:天文辐射能量的分布是完全因纬度而异的()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11.试题: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12.试题: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13.试题:当低压系统或锋面移到山地时,导致气旋雨或锋面雨雨时延长,强度增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14.试题:北半球冬季比南半球热。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15.试题:夏半年与冬半年天文辐射的差值是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加大的()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16.试题: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与坡向和高度有密切关系()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17.试题:青藏高原地面气温日、年较差大对吗?()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18.试题:海陆风白天从陆地吹向海洋,夜晚从海洋吹向陆地()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19.试题:霜冻是地面物体表面上的白色固体凝华物。()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0.试题:黑体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随温度升高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1.试题:温度愈高,黑体的放射能力愈强,波长愈长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2.试题: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焚风。()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3.试题:海洋性气候下年降水量大于大陆性气候下年降水量()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4.试题:一天当中夜间气温最低()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5.试题:潜热输送几乎全在近地面2~3km的大气底层。对()错()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6.试题:气流经过崎岖不平的地形区域,摩擦力的影响产生湍流上升运动,在其他条件适宜时,往往形成低层云或层积云,产生少量降水()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7.试题:海洋上,对流雨可出现在寒流表面,一般在冬季夜间或清晨()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8.试题:随着纬度的增高,气压变化的振幅减小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9.试题:对流层中温度、湿度分布不均是因为地表性质不同而产生的()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0.试题:潜热输送几乎全在近地面2~3km的大气底层。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1.试题:天文辐射的最大值全年处于赤道位置()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2.试题:低层是高压,高空一定也是高压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3.试题:阴天由于散射辐射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比晴天多()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4.试题:大气逆辐射是指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的大气辐射()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5.试题:相对湿度数值愈小,表示当时空气饱和程度愈远()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6.试题:温度愈高,气压数值愈高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7.试题:同样的地形条件下,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山地气温有很大差异,一般情况都是随着地方海拔高度的加大,气温下降。()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8.试题: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阴天小()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9.试题: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高,夏季则偏低。()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0.试题:凸起地形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大,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较小()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1.试题: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由于空气质量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流体的连续性原理),从而形成强风,这种风称为峡谷风。()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2.试题:影响雪线高度的影响因子只有平均气温。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3.试题:在南半球,有寒流经过的地方,等温线凸向极地()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4.试题: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青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5.试题:北印度洋季风盛行易形成季风洋流()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6.试题:加热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7.试题:一年中冬至太阳高度角最小,因此也是气温最低的日子()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8.试题:冰雪表面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能力很微弱。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49.试题:根据伊凡诺伊公式,K>100%为海洋性气候()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0.试题:在冷洋流表面,空气层结稳定,有利于雾的形成而不易产生降水()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1.试题:层状云是由空气对流上升,造成绝热冷却,使空气中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2.试题:天文辐射没有处于0的时间和地点()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3.试题:由于坡地方位不同,日照和辐射条件各异,导致土温和气温都有明显的差异。()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4.试题:大气愈厚,太阳高度角愈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少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5.试题:青藏高原的地面的气温与通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高,夏季则偏低。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6.试题: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与坡向和高度无关()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7.试题:温度愈高,黑体的放射能力愈强,波长愈长()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8.试题:大气透明度愈高,空气中所含水汽、固体杂质愈多()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59.试题:大气透明度愈高,空气中所含水汽、固体杂质愈多()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60.试题:波状云主要是由于空气大规模的系统上升运动而产生。()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答案1.参考答案:(B)说明:北半球月平均气温越高,冰雪融化,冰雪覆盖面积越小;南半球月平均气温越高,同样冰雪融化,冰雪覆盖面积越小。所以北半球和南半球各自的月平均气温与冰雪覆盖面积呈反相关。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C)说明: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在低纬地区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17-18km。4.参考答案:(D)说明:当江淮流域进入梅雨季节时,副高脊线位于20°N-25°N,所以答案选[B]。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D)说明:低层大气的垂直湍流运动在晴天夜晚至清晨时,会将热量向下输送。因为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近地面空气温度低,上层空气温度相对较高,垂直湍流运动使得上层较暖的空气下沉,将热量传递给下层较冷的空气。7.参考答案:(B)说明:地面温度的升或降主要决定于辐射差额。辐射差额是指某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收入的辐射能与支出的辐射能之差。当辐射差额为正时,地面吸收的辐射能大于支出的辐射能,地面温度会升高;当辐射差额为负时,地面吸收的辐射能小于支出的辐射能,地面温度会降低。太阳辐射只是地面获得热量的一个来源,但不是决定地面温度升或降的直接因素。有效辐射主要影响地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太阳高度主要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但不是决定地面温度升或降的关键因素。8.参考答案:(A)说明: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中央气象台规定,寒潮来临时,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同时最低气温在4℃以下,陆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所以答案选C。9.参考答案:(A)说明:北半球摩擦层中,高压中心周围空气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并且由中心向外辐散。梯度风是空气在作曲线运动时,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达到平衡时的风。在北半球高压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内向外,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指向右侧,惯性离心力也垂直于风向指向外侧,三力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且顺时针吹并由中心向外辐散。10.参考答案:(A)说明:大陆冬季气温低,向周围大气输送热量,是冷源;海洋夏季气温低于大陆,是冷源;海洋冬季气温高于大陆,是热源;大陆夏季气温高,是热源。A选项大陆夏季为热源;B选项海洋冬季为热源;D选项海洋夏季为冷源。所以正确的是C选项。11.参考答案:(B)说明: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被迫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所以降水类型是地形雨。12.参考答案:(B)说明: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在低纬地区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17-18km。13.参考答案:(C)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得我国东西之间交通既有不便的一面(如山脉阻隔等),但也有便利的一面(河流沟通等),C选项不准确;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和山地等,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和丘陵等,A选项不准确;地形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业经营等,我国耕地数量少主要是因为人口众多等多种因素,B选项不准确;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D选项正确。14.参考答案:(B)说明:地转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越大,所以地转风速越大。15.参考答案:(A)16.参考答案:(C)说明:锋面气旋从水平方向看,自低压中心分别向前伸展出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出一条冷锋。17.参考答案:(B)18.参考答案:(A)说明: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最高地区是西藏。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且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太阳辐射年总量高。青海、黄河流域、新疆等地的太阳辐射条件不如西藏。19.参考答案:(C)说明:太阳辐射光谱中,红外和紫外部分的能量会被大气中的一些成分如臭氧、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而可见光部分大部分可以透过大气。所以通过大气的太阳辐射被吸收的仅是红外和紫外。20.参考答案:(C)21.参考答案:(C)说明: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冷空气南下时,受山脉等地形阻挡,势力会减弱。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没有山脉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大;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等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台湾岛、海南岛纬度低,且有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所以答案选A。22.参考答案:(B)23.参考答案:(C)24.参考答案:(B)说明:就整个地-气系统来讲,在长期平均状况下,收入的太阳辐射能与支出的长波辐射能基本相等,辐射差额的多年平均值为0。25.参考答案:(D)26.参考答案:(D)说明: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且地形较为平坦开阔,没有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所以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虽也受冬季风影响,但距离冬季风源地相对内蒙古高原较远,塔里木盆地有山脉阻挡部分冬季风,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27.参考答案:(A)说明: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就像给地球盖上了一层被子,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不会过快散失,从而在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着关键作用。水、二氧化碳、尘埃等也对温室效应有一定影响,但大气逆辐射是直接体现温室效应保温作用的关键环节。28.参考答案:(A)29.参考答案:(B)30.参考答案:(A)说明: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就像给地球裹上了一层被子,使得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大部分又被反射回地面,从而产生了大气的温室效应。水、CO₂、尘埃等也对温室效应有一定作用,但大气逆辐射在温室效应中起关键作用。二、多选题答案1.参考答案:(ABC)说明:冰雪覆盖面积的变化会通过改变地球表面的反射率、热量平衡等,进而对大气环流、气温和降水产生影响。例如,冰雪覆盖面积增加会使地球表面反射更多太阳辐射,导致气温降低,进而影响大气环流模式,最终可能影响降水分布。而冰雪覆盖对高度没有直接影响。2.参考答案:(ABD)说明: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其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白昼长度和太阳高度。日地距离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白昼长度决定了接收太阳辐射的时长,太阳高度影响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路径长短及被削弱程度。而下垫面性质主要影响地面辐射等,对天文辐射影响不大。3.参考答案:(ABD)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与大气热量交换存在不同,陆地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显热潜热交换差异也很重要,蒸发等潜热交换在海洋上更显著,陆地主要是显热交换。大气冷热源差异也因海陆不同而有别,陆地在不同季节可能成为大气的冷源或热源,海洋同样影响大气的热量状况。而海陆面积大小本身并不直接构成热量交换的差异类型,它主要是影响其他热量交换相关因素的背景条件。4.参考答案:(AB)5.参考答案:(ABCD)6.参考答案:(ABCD)说明:冰雪制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甚大,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反射回去,使得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进而起到制冷作用;二是冰雪表面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能力很微弱,不利于热量的传递和交换,有助于保持低温;三是大气逆辐射微弱,大气向地面的热量返还较少,使得地面热量散失较快;四是融冰化雪还需消耗大量热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机充电宝转让协议书
- 转让别人门面协议书
- 2025年RISC-VVerilog建模技术考核试卷
- 2025年REITs市场扩容背景下资产出表处置考核试卷
- 商铺使用转让协议书
- tcp协议书解决拥塞方式
- 什么是离婚协议书概述
- 深圳居间协议书翻译
- 整体家装定金协议书
- 2025年机器视觉行业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护理部床边综合能力核课件
-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课件
- 足疗店应急处理预案
- 灭火战术课件-灭火战斗
- 少年中国说-英文版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会评价与反思教学课件设计
- 第七章-小说翻译
- 自动焊锡机烙铁头更换记录表
- SWITCH 勇者斗恶龙11S 金手指 版本:v1.0.3 最大金币 最大迷你奖章 32倍经验 最大攻击 所有材料
-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件
- Q-CR 783.1-2021 铁路通信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