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表为西周采诗观风制度的部分文献记载。据此可知,采诗观风制度()《礼记·王制》国语·周语上》A.蕴含了原始民主的色彩B.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正确C.体现了儒家的民本理念D.拓宽了官员选拔的途径2.秦汉时期,御史大夫虽然和丞相同列三公,但二者的地位并不平等:丞相金印紫绶,秩万石;御史大夫则银印青绶,秩中二千石。但御史大夫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拥有监察弹劾丞相的权力。据此可知,秦汉时期的三公制度()A.有效减少了决策失误B.缓解了官僚群体内部矛盾C.大大削弱了外朝相权D.有力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3.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上表的变化反映了()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豪强势力的膨胀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专制皇权的弱化4.各地。这些做法()A.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B.突显了皇帝独尊C.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完善了官僚体制第1页/共6页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统治者注重革新地方制度C.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D.中央稳定地方统治的意图6.1048—1053年,陕西转运使李参认为当地“多戍兵,苦食少”,允许农户在青黄不接时根据自己预期的)A.反映出王安石变法成效初步显现B.体现了利用金融调节经济尝试C.遏制了地方豪强土地兼并的势头D.根本上扭转了国家财政困难局面7.)A.理学遭到朝廷摒弃B.心学促进思想活跃C.学术文化全面繁荣D.早期启蒙思想萌发8.1901年《申报》上登载《振兴新学宜严杜邪说议》一文称:科场一律废八股而试时务策论,一时各省书料可用来解释()A.改良思潮影响力扩大B.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C清政府丧失文化主导权D.科举停废推动思想解放9.1912年,中华民国正在讨论中的《文官考试法》章程中原拟荐任人员均须参与考试,国务总理赵秉钧拟从宽办理,与各国务员拟定免考资格,如:建议事项曾经政府采择者;手办行稿至若干件以上并无错误者;第2页/共6页任行政官吏著有成绩者等。该做法意在()A.确保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B.维护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C.保持行政稳定性与连续性D.彰显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10.据统计,至1949年底,上海市私营企业共获得贷款500余万元,66%的私营纺织印染厂、70%的面粉厂等都得到了政府收购产品或加工订货的扶助。全市68个主要工业行业10078家私营企业的开工率,由刚解放时的25%上升到67%。这反映出当时()A.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B.中央统一调度实现了供需平衡C.人民政府完全掌握市场主导权D.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有效实施19831984年,中共中央书记处采取干部分级管理体制;1987年提出分类管理方式,干部管理范围由原先确认的下管两级调整为下管一级。这些举措()A.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提高干部队伍素质C.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D.强化党的领导监督12.官一员享有审查元老名单,决定补充元老院人选,并清除不合格者的权力。公民大会只能对议案进行表决,表示支持或反对,而无权修改或者提出新的议案。这说明罗马共和国时期()A.政体具有鲜明的僭主政治特征B.贵族与平民政治矛盾趋于淡化C.公民大会成为独裁统治的工具D.国家注重权力制衡机制的建设13.采邑和教区三个交叉层次的关系,对大多数庄园农民来说,他们既是村民,又是佃农,同时也是教民。这反映出中古西欧()A.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倒退B.封建庄园人身依附强化C.封建王权集中程度较低D.教皇权威凌驾国王之上14.14了大量的建筑,对城市空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并将改造后的都城作为自己的象征。这一现象体现出,当时法国()第3页/共6页A.近代民族国家形成B.封君封臣制度瓦解C.封建王权不断加强D.城市功能发生改变15.1921年11与监督。马萨诸塞、康涅狄格和伊利诺伊三州反对该法,马萨诸塞州还以该法违宪为由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遭到驳回。20世纪20)A.政府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B.民主共和体制遭到冲击C.各州与中央矛盾日趋激化D.政治体制影响行政效能16.下图是1949年4止入内”,飞机的机身上写着“增长的空中援助”,画成斯大林脸型的蝙蝠却从西柏林飞出来,向世人传)A.柏林东占区币制改革引发美国不满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加速了德国分裂C.冷战时军事对抗与意识形态博弈并存D.柏林危机带来空前严重的核战争风险17.1979年中国GDP是美国的6.8%、日本的16.9%、德国的20.3%;1997年中国GDP为美国的11.2%、日本的21.8%、德国的43.3%。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得益于()A.人口红利得到充分释放B.经济集约化发展的优势C.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消除D.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二、非选择题,共49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魏初年,地方官吏多为武人,又没有俸禄,劫掠、贪赃之风盛行,流民聚众反抗频频。孝文帝时,官员考课制度确立。依《尚书》确定“三载一考”原则;将前代笼统的“仰列殿最”细化为三等第4页/共6页附、开建学校等多方面政绩。五品以下中央官员的考课由尚书负责,五品以上的则由孝文帝“亲与公卿论其善恶”。——摘编自戴卫红《北魏考课制度研究》材料二英国1968年文官官职改革后,公务员的考核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的考勤考绩,另一种是年终的综合考绩。日常的考勤考绩不但与职务晋升相联系,而且是工作支付额度重要依据,后者年终进行,其内容包括工作知识、监督能力、责任心、个人道德等10项。考绩分为5个等次由考绩委员会组织考评,由部长审定。英国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与晋级、晋职挂钩,晋升一般要根据现职年资与服务成绩而定,高级人员注重功绩,低级人员注重年资。——摘编自秦涛《近现代中国公务员考绩法制研究》(1)根据材料一,分析北魏孝文帝确立官员考课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北魏官员考课制度与英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官员考课制度与英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共同作用。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朝中后期,驿站变成官员滥用权力集体腐败的场所,最终导致“四方驿递疲敝,小民困苦至极”。在此背景下,张居正在万历三年(1575公差,不许借行勘合;非系军务,不得擅用金鼓旗号”“虽系公差人员,若轿扛夫马过滥本数者,不问是驿递”。据《明实录》和《国榷》记载,条例执行后,因违制使用驿站而受处罚者多达30余人,其中革职者7人,降六级者人,降三级者8人,降一级者3人。从此以后,官员们乘舟车、住客店与一般行旅一样,自行负担旅费。多年的积弊被扫除,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摘编自秦军《“法令行而私道废”——张居正如何惩治驿递之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驿递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驿递改革的意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