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试卷(附答案)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试卷(附答案)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试卷(附答案)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试卷(附答案)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试卷(附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40分)(一)拼音与汉字(10分)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4分)(1)单薄(báobó)(2)处分(chǔchù)(3)参差(cēncān)(4)投奔(bēnbèn)2.写出下列汉字的正确笔顺(3分)(1)“母”的第三笔是:________(2)“凸”的第四笔是:________(3)“幽”的第五笔是:________3.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1)穿流不息()(2)再接再励()(3)迫不急待()(二)词语与语法(12分)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1)宽敞近义:________反义:________(2)镇静近义:________反义:________5.判断下列句子的语法错误类型(4分)(1)通过这次比赛,使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他的家乡是北京人。()(3)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4)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努力学习。()6.用“温和”的不同含义造句(4分)(1)(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修辞与古诗文(18分)7.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6分)(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8.按要求默写古诗文(6分)(1)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2)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3)____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4)《石灰吟》中表现诗人坚贞不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赏析古诗《赠刘景文》(6分)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诗中“擎雨盖”指的是:________(2)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请为二年级学生设计一个理解“傲霜枝”的教学活动。二、阅读教学能力(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教学(15分)阅读《秋天的雨》片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10.请为本片段设计三个层次的提问(从信息提取到深度理解)(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分析本段的语言特点,设计一个“比喻句仿写”的教学环节(9分)(要求:包含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评价反馈)(二)文言文阅读教学(15分)阅读《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2.解释加点词(4分)(1)兔走触株()(2)因释其耒()(3)冀复得兔()(4)身为宋国笑()13.针对三年级学生,设计“理解寓意”的教学步骤(6分)(要求:结合生活实例,体现学生主体性)14.若学生提问:“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小概率事件,宋人错在把偶然当必然。那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教师应如何引导?(5分)三、写作指导能力(共20分)15.命题作文《我的拿手好戏》写作指导(10分)(1)列出三个可指导的选材方向(3分)(2)设计一个“通过细节描写突出‘拿手’”的教学活动(7分)(要求:包含具体情境、学生实践、教师点拨)16.材料作文指导(10分)材料:观察校园里的梧桐树,记录它在不同季节的变化。(1)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4分)(2)设计“运用感官描写”的写作训练(6分)(要求: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给出具体示例)四、课堂设计与教育理论(共30分)(一)课堂教学设计(15分)17.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为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方案(15分)(要求: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突出“体会语言美,学习表达方法”的语文要素)(二)教育理论与实践(15分)18.简述2022版语文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及其具体内涵(6分)19.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落实“情境识字”理念?结合实例说明(5分)20.某学生作文总是“流水账”,请从“写作思维训练”角度提出三条改进建议(4分)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一)1.(1)bó(2)chǔ(3)cēn(4)bèn2.(1)横折钩(2)横折(3)竖3.(1)川(2)厉(3)及(二)4.(1)宽阔狭窄(2)镇定慌张5.(1)成分残缺(缺主语)(2)搭配不当(主语与宾语)(3)语序不当(应“听取并讨论”)(4)两面对一面6.示例:(1)昆明的气候很温和,四季如春。(2)张老师说话总是温温和和的,同学们都喜欢她。(三)7.(1)比喻(2)夸张(3)设问8.(1)我劝天公重抖擞(2)飞入菜花无处寻(3)可怜九月初三夜(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9.(1)荷叶(2)表达对友人的劝勉和对秋天丰收景象的赞美(3)活动设计:①出示带霜的菊枝图片,观察菊枝形态;②联系生活,说说“傲”可以换成哪些词(如“挺”“立”);③小组讨论:“傲霜枝”让你想到身边哪些“不怕困难”的人?二、阅读教学能力(一)10.示例:(1)秋天的雨给了哪些植物颜色?(2)作者把银杏叶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你挤我碰”让你感受到果树怎样的状态?如果换成“挂满枝头”好不好?为什么?11.语言特点:多用比喻、拟人,色彩鲜明,动态感强。教学环节:①教师引导:出示“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提问“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②学生活动:从文中找其他比喻句,仿照句式写“秋天的雨把______给了______,______像______”;③评价反馈:展示学生作品,重点评价“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和“画面感”,如“把桂花比作小星星”比“比作小石子”更贴切,因为颜色、大小更相似。(二)12.(1)跑(2)放下(3)希望(4)被13.教学步骤:①角色扮演:学生分小组表演“宋人守株”场景,注意动作、神态;②联系生活:提问“如果考试时只复习一道题,能保证考高分吗?”“农民伯伯不种地只等兔子,会有什么后果?”③总结寓意:用“不能心存侥幸,要主动努力”的句式,学生自己归纳。14.引导策略:①肯定提问:“你观察得很仔细!这正是寓言的关键。”②举例拓展:“比如有的同学上课不认真,想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结果成绩不好,这也是把偶然(临时记住几道题)当必然(每次都能考好)。”③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守株待兔’的现象?”三、写作指导能力15.(1)选材方向:①家务类(包饺子、炒菜);②才艺类(弹钢琴、画画);③技能类(轮滑、骑自行车)。(2)教学活动:①情境创设:播放视频《厨师颠勺》,暂停在“精准抛起又接住”的画面,提问“哪些细节让你觉得他很拿手?”(动作连贯、表情专注);②学生实践:写“我切土豆丝”的片段,重点描写“拿菜刀的姿势”“切的时候手指如何弯曲”“土豆丝的粗细”;③教师点拨:展示优秀片段,强调“慢镜头描写”(如“左手拇指按住土豆,其余四指微微弯曲成弧形,右手的菜刀一起一落,发出‘沙沙’的轻响”)比“我切得很快”更生动。16.(1)观察计划:①时间:每月第一周的周末(春、夏、秋、冬各一次);②工具:记录本(画表格:日期、天气、树干颜色/粗细、叶子形状/颜色、是否有花/果、其他发现);③方法:用手摸树皮(触觉),摇一摇树枝听声音(听觉),捡落叶夹在本子里(实物记录)。(2)感官描写训练:①示例:“春天的梧桐叶是嫩绿色的,像婴儿的手掌,摸上去滑溜溜的,轻轻一摇,叶子发出‘沙沙’的笑声。”②学生练习:写“秋天的梧桐果”,要求用“看(褐色小球)、摸(表面粗糙)、摇(里面有响声)”;③分享评价:重点看是否用了至少两种感官,如“梧桐果像小铃铛,褐色的外皮有很多小疙瘩,捏起来硬邦邦的,摇晃时里面‘哗啦哗啦’响,好像藏着小豆子”。四、课堂设计与教育理论17.教学方案示例:教学目标:①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②抓住“金巴掌”“亮晶晶”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③学习“比喻+动态描写”的方法,仿写“美丽的小路”。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语言的生动;难点——运用观察和想象进行表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3分钟):听写“水泥道、印着、排列”,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品析语言(15分钟):1.自由读3-5段,圈出描写水泥道美的词语(金巴掌、亮晶晶、彩色地毯、排列整齐)。2.重点句:“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1)提问:“为什么说像‘小巴掌’?”(形状相似,有亲切感)(2)“熨帖”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像妈妈熨平的衣服),想象落叶贴合地面的样子。(3)指导朗读:重读“金色”“熨帖”“平展”,读出喜爱之情。三、迁移运用(12分钟):1.观察教室外的走廊,提问:“如果把走廊比作什么?地砖、花盆、墙上的画可以怎么描写?”2.仿写练习:“______的______,像______,______地______在______上。”3.分享点评:重点评价“比喻的新颖性”和“细节的准确性”。四、总结作业(5分钟):背诵喜欢的段落,用今天的方法写“上学路上的美景”。18.核心素养四方面:①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语言运用:在真实情境中正确、熟练、有创意地运用语言;③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④审美创造:感受、欣赏、评价、创造美的能力。19.落实方法:①创设生活情境:如教“灶”字,展示老式灶台图片,讲解“火在土上烧”的字理;②创设故事情境:教“群”字,编故事“一只羊是‘羊’,两只羊是‘双羊’,很多羊在一起就是‘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