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边塞征战诗 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边塞征战诗 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边塞征战诗 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边塞征战诗 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边塞征战诗 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边塞征战诗知识点+练习题

知识点主要内容

序号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

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

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边塞征战诗派特指唐朝开元、

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边塞征战诗流派,主要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代表作家

1

的定义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

唐代的边塞征战诗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初唐一一劲健与悲壮;

盛唐一一雄浑与自豪;中唐一一苍凉与幽怨;晚唐一一萧飒与悲

苦,先后承革。宋代的边塞征战诗歌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

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1、描绘边塞战争的场景或画面,如《破阵子•为陈同甫斌壮词以

寄之》。

2、被排挤的孤寂;慷慨悲壮,豁达情怀。如《使之塞上》。

3、赞美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如

《雁门太守行》。

边塞征战诗

24、表现戍边将士壮志难酬的悲愤。如《渔家傲・秋思》。

的思想内容

5、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控诉。如《十五从军征》。

6、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

7、抒写将士和亲人间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极其不幸遭遇。

8、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厥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对和平的向往。

战争中使用的物品。如金鼓、旌旗、铁骑、烽火、羽书、角弓、

胡马、铁衣、戈、剑、箭、戟、斧、刀等。

边塞征战诗边塞的地名。如磺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

3

的常见意象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辽、陇。

边塞的民族。如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

边塞的风光。如大漠、沙、瀚海、风霜、严寒、白草、枯蓬、烽

第1页共10页

烟、长城、黄沙、秋月、雪山、孤城、飞雁、边美等。

少数民族的乐器。如羌笛、琵琶、胡笳、画角、芦管、角、鼓。

音乐。如梅花落、关山月、雨雪曲、杨柳曲、出(入)塞曲等。

时代特点例子

边塞诗多抒写为国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回?(王翰《凉州词》)

壮志豪情。基调壮黄沙白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盛唐

丽,明快、昂扬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I'.,但不回避战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艰苦。(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国势开始衰微,昂“磺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

边塞征战诗

4扬向上中多了几分看。”(李益《从军北征》)

的时代特征

中晚悲壮、悲凉、感伤。“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

唐诗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

人。”(陈陶《陇西行》)

外侮不断,国难当“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头,诗中多了报国斑。”(陆游《书愤》)

宋朝

无门的愤懑、悲凉、“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和惆怅。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情感例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描绘边塞雄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奇壮丽的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

特景观

边塞征战诗歌送武判官归京》)

5

的常见情感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

描写艰苦激楼兰。(李白《塞下曲》)

烈的戍边生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

活弓刀。(卢纶《塞下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

第2页共10页

军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王昌龄)

对家乡亲人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的思念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哲上凌

愿意戍守边

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

关、渴望建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

立业,不惜为

军行》)

国捐躯的豪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

情壮志

楼兰。(李白《塞下曲》)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

亥岁》)

厌恶连年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

事,批评边将

西行》)

无能,反对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

治者的穷兵

塞》)

默武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

歌行》)

慷慨从戎和久或思乡的矛盾

体会边塞征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战诗中的种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种矛盾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类型例子表达效果

边塞征战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常用的表现

融情入关。(王昌龄)(正衬:凄清单调的

6手法及表达

景、以景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景——思乡、幽怨的

效果

衬情大漠。(李顽)情,奇异壮阔的景一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一豪壮、昂扬的情;

第3页共10页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如: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边塞诗鉴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8技巧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

忆李将军!(高适)

鉴赏流程:

提出观点一一内容分析(景物特点)一一诗人情感(诗歌主题)

——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第5页共10页

中考古诗词分类阅读真题演练

六、边塞征战诗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

少年行(其一)

(唐)王昌龄

西陵①侠年少,送客过长亭②。

育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③急,单于寇井品④。

气高轻赴难⑤,谁顾燕山铭⑥。

注释:①西陵:汉代帝王陵墓大多在京城长安西北,故称西陵。②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

舍,供行人休息或送别之用。③羽书:即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指有战事发生。

④井听:今河北井隆县。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以路险难行著称。⑤赴难:赶赴危难或国难。⑥

燕山铭:乂称燕然铭,即燕然山铭。指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泛指歌颂战功

的文字。

12,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白马如流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信便骑着白马飞驰而过的情态。

B,“寇”,名词用作动词,写单于侵犯中原,战事紧急。

C,这首诗刚健豪迈,读来让人热血沸腾。

D,这首诗写一位少年在长亭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13、你从“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2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①,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释】①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

9.(1)诗人对军中将士有什么情感?(2分)

第6页共10页

(2)“牧马群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2分)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9T0题。(5分)

【甲】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从军行(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洗河北,己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①(tdo)河:水名,在今甘肃,流入黄河。

9.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说过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结合《雁门太守行》全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3分)

10.【甲】【乙】两首诗歌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2分)

四、古诗阅读(4分)

从军行①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②,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①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于“边塞”一类。②呼

延将: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

7.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句中的“百战”“碎铁衣”表现战事频繁,主人公身经百战,铠甲已经破碎,可见

第7页共10页

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B.“城南已合数重围”写守边将土的险恶处境:边城被围,退路受阻。严峻的局势为后

面表现将领的英勇做了铺垫。

C.“突营射杀呼延将”具体描写将领的英雄形象,在突围的战斗中射杀敌方大将,表现

其“三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勇猛气概。

D.全诗没有一字的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叙述事情,交待过程,让人看到一位运筹帷

幄、智勇双全、大破敌军的英雄将领形象。

8.品析诗歌中“独”字的妙处。(2分)

五、古诗阅读。(4分)

硬中作①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②,辞家见月两回I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③

(唐)岑参

醉后未能别,待醒方送君。

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

(选自《高适岑参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释】①这首诗是岑参赴安西途中经过大沙漠时所作。磺(qi):沙漠。②天:形容极

西的地方。③镇西:安西大都护府

12.辛文房评价岑诗超越“常情”任选上面一首诗歌,从内容、情感等角度,分析其超

越“常情”的体现。(4分)

第8页共10页

一答案、12、D

13、歌颂了游侠少年赴边报国的慷慨勇武风采,塑造了一个为国赴难、豪气冲天的少年

形象。

二答案、9.(1)表现作者对满怀豪情的将士的赞美之情。

(2)“绿”用得很好。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

字是动词化了。它不仅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

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

三答案、10.【甲】【乙】两首诗歌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

(2分9.示例: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

待,阳光照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