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6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6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6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6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6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内容速览

A高考考情・速览(三年考情分析)

A知识体系•构建(思维导图建构)

A基础知识•清单(4大知识点)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熟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A关键能力•拓展(6个能力点)

能力点一大气成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能力点二成云致雨的条件

能力点三逆温的形成及影响能力点四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能力点五等压面和等温面的判读能力点六风的判读

A素养提升•训练(模拟+真题)

高考-考---情--•速--览---->

知识点三年考情具体考点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2022上海大气垂直分层

大气受热过程2024年广东、2023广东、2022大气友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逆辐射

浙江

大气热力环流2022全国乙卷热力环流的应用

大气水平运动-风2023浙江风向判读

知识体系•构建

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干洁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空气二气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福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大气的

组成臭气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热■的吸收和释放,直接膨响

和荒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质杂质会使大气能见度变差,但乍为凝结核,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的组

成与垂直依据大气从地面向上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的差异

分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

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垂直

分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平流层气流以平淡运动为主

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

气反射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福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茂点为中心,

热削弱散射向四面g弥散

过作用

程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输射中波长皎短的紫外线

与吸收

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大大气的受

气热过程保温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把热■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运作用云层越厚、空气温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温室大棚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防霜冻

覆膜

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原理

大气热力环流

海陆风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山谷风

城市热品环流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功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影响大气水

地转偏向力使风向逐渐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胖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平运动的力1

大气的水平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对风有阻碍作用,可降低风速

运动一风

高空风与等压坡平行

风的形成

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必备知识•清单

A核心概念

大气组成、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保温

作用、逆温、热力环流、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大气的水平运动

[g知蚊点一:大气的组成与塞岫层

1.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

氧气0.93%氧气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铤气赢>一二班化碳0038%(变动)

/其他0.032%氮气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二氧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

\颔■气78%/化碳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

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

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水汽和杂质

分布作用

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

水汽上空而于干旱地区上空,现象,同时伴随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

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大气中的杂质含量,随时间、地点、天气条件而杂质会使大气能见度变差,但作为凝结核,又

杂质变化。通常,在近地面大气中,陆上多于海上,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城市多于乡村,冬季多于夏季

(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

不利影响。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具体影响。

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烽使臭氧减少;城市中人类生产生活比较密箕,导致大气中的杂质增多;人类燃烧化石

燃料(如燥炭、石油等)、破坏森林等,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2.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高度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只5-6千米:

i.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表现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空气中较大颗粒的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反射作用

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夏天白天多云时,白天的气温相对来说不会太高

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

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散射作用作用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太地面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阴面的教室或树荫下天空仍然明亮

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吸收作用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短波辐射匚=>长波辎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月

保温过程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表现

云层越厚、空气温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①大气逆辐射在白天和夜晚都存在,而且白天比晚上还要强烈,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

午后2时(14时)左右。②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

3.大气受热的三个过程

|匚二>短波辎射匚>长波辎射

反:翁蜀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耍间

射QOt大气上界z?

管\大气

耍小收地\

过程

大部分太阳

箱射到达地

面,地面吸

收太阳幅射

后增温

gf知识点三:甘融力环流

1.热力环流

(1)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2)原理

地面空气的同一水平面大气的

冷热上升或上产生气压水平运

不均下沉差动

(3)形成过程

近地面空气近地面空气

膨张上升,收缩下沉,

使上空空气上空空气密

密度增大,度减小,形

形成高气压.成低气压,

等压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近地面空气近地面空气

膨张上升,收缩下沉,

使近地面空空气密度增

气密度减小,大,形成意

形成低气压.气压,等压

等压面下凹面上凸

源・值示

气压高低的相对性

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因而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同一水平面上,高压

区的气压值大于低压区的气压值;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压的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

2.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1)海陆风

A形成过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h共

9pa

950

970

090

10

「A铲一陆

00

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

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升近地面形成一压;海洋降

温慢、气温低,海面形成温慢、气温高,海面形成

遍丞,故近地面风从海洋低压,故近地面风从陆地

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A影响及应用:使海滨地区气温FI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A形成过程——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0_________i

白天山坡升温快,空气膨夜晚山坡降温快,空气冷

胀上升,山谷的空气沿山却下沉,顺山坡流入山谷,

坡句山顶补充,形成谷风形成山风;山谷空气被迫

抬升,并从高空向山顶流去

A影响及应用: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地,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

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和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

(3)城市热岛环流

A形成过程——“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中心区受人为热源多等因

郊区气温低,

素影响,气温高,空气膨

气压高

胀上升,形成低压

A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气流下

沉距离之外。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地区夜雨较多的原因是:夜晚,山顶空气冷却下

沉,沿山坡下沉至谷地,谷地中的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白大,谷地盛行

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

W知识点m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对风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使风向逐渐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地转偏向力

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对风有阻碍作用,可降低风速

2.风的形成

高空风近地面风

卜hPa

hPa

图示-----1------4941008--------

L风向

(北半球)―|—4961010/1

F,

受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受FI(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

受力

转偏向力)共同影响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3.等压线图中风力的判定

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下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4等压线图中风向的绘制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一般用虚线表示)。

第二步,根据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画出偏转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如果是近地面的风,偏转角

度为30。〜45。;如果是高空的风,则偏转90。,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如下图所示:

一风向

北半球近地面北半球高空

在等压线图上,如何判定近地面和高空:一般来说,近地面气压值接近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hPa),

所以等压线图上气压值接近IOOOhPa时,即为近地面;如果等压线数值只有500hPa左右,即表示“高空”。

关键能力,拓展

圄能力点_大气成分对人类《u珀娜响

1.大气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环境主要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却大可吸工业企业、生活炉在低空湿度大时,会严重降低大气能见度;进入人

染气

物二入颗灶、采暖锅炉、交体肺部会对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使细支气管和肺

粒物通运输泡的换气功能丧失

二氧工业企业、小型锅对人的呼吸系统黏膜具有刺激,易引起呼吸道急性

化硫炉、民用煤炉和慢性炎症,有致敬、促癌作用

氮氧工业企业、交通运NO.、NO会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也会对人的眼睛、

化物输呼吸道造成刺激,引起过敏或病变

科学研究发现适当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

氧气含量对流层、平流层动潜力,但当空气中氯含量过低,会导致人体呼吸

困难,扶至危及生命

紫外线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适当照射紫外线能防

紫外线太阳辐射止患佝偻病;超强紫外线会灼伤皮肤,患皮肤癌的

概率会增加

2.雾与霾

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

概念霾又称灰霾(烟霞),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

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能见度范围不同。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

相对湿度不同。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缄的相对湿度小于80%,相对湿度介于80-90%是霾和雾

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厚度不同。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左右,霾的厚度可达1-3公里左右

区别边界特征不同。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

的边界

颜色不同。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

日变化不同。雾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籁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

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

雾霾常常相伴而生,大范围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可维持数日。利于雾霾维持

产生条

的天气条件包括:一是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扩散;二是低空大气层结稳定,近地面

易出现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垂直向上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边界层积聚

gf能力点二成云致雨的条件

L常见的天气现象

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

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

雨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小水滴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

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是指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

(雪团)组成的降水

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雾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雾和云的不同在于,云生

成于大气的高层,而雾接近地表

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露点

露以卜,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的凝结。如果此时的露点温

度在0C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露

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指露点低于0)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

华而成的白色冰晶

其实也是霜的一种,雾淞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

雾淞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淞形成需要气温很

低,而且水汽乂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淞的极重要而乂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当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以下的高空时,便液化成小冰珠;气流减弱时,

冰雹小冰珠回落;当含水汽的上升气流再增大,小冰珠再上升并增大;如此上下翩腾,小冰珠就可能

逐渐成为冰直,最后落到地面

2.成云致雨的一般条件分析:

A水汽:来源于江、河、湖、海的蒸发或植物蒸腾等;

A凝结核:来自于近地面的杂质或尘埃;

A降温:空气中的水汽通过上升运动气温下降凝结

圄能力点三逆温的形成及影响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

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或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小于6r/km,气象学上称之为“逆

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成因特点

辐射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尤以冬季

逆温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最强

平流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

越接近地表,降温越快

逆温接触作用

锋面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出现于锋面附近

逆温

地形

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盆地流动出现于山谷或盆地

逆温

①图a为对流层正常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也随

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多;离地面越远,降温越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

②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层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到最强(图c)。

③H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层便自下而上逐渐消失(图d),最终恢复正常(图e)。

4.逆温的影响

①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有利③和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作为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在我国新疆伊

犁河谷,逆温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

度,越冬果树可以免受冻害等

①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容易加重大气污染。

不利②对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天气。

③对交通的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

国版点

1.大气削弱作用的应用

►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

A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弱

气候较湿涧)]阴雨天多,污大气的

太阳能

•染物不易扩散,•削弱作

缺乏

盆地地形空气密度大用强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I)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气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气温升高,

体排放-•地面辐射增强,保温全球气候

增多增多作用增强变暖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我国北方地区利用塑料薄膜或玻璃和大气一样,太阳辐射可以进入,但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不能出去,

温室大棚生产反季从而起保温作用,可延长农作物生长时间

节蔬菜

深秋农民燃烧秸秆深秋农民利用燃烧桔秆制造烟雾,人造烟暮增加大气厚度,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

制造烟雾预防霜冻用增强,防止农作物冻害

农民利用地膜覆盖白地膜透光;地温回升快;减少水分蒸发

进行农作物种植黑地膜不透光;减少水分蒸发;白天有降温作用;抑制杂草生长

反光膜果树下铺膜,提高地面反射,使果实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增加着色度

果园中铺沙或鹅卵减少土壤表层水分蒸发;表面粗糙,减少土壤侵蚀;减少地面辐射散失热量;砂石间

石隙大,增加下渗;增大气温F1较差,有利于作物糖分积累;砂石风化可以为植物生长

提供微量元素。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地势高低地势高一大气稀薄T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人气的保温作用都弱一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一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一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T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4.与青藏高原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②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的太

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增

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

青藏高原比同纬度长江中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而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

下游平原气温低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有限,不利于热量的积累,且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

的热量多,所以年均温较低

国能力点五等压面和等温面的师R

1.等压面的判读

(1)判断气压高低

.L].,La同一水平面高压大于低压

800hPa

:C

h工

2V节二同一地点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

上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

h.X-

:B1OOOhPa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热区冷区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心箴场高空根据高度越高气压值越小的规律,等压面凸向高处(低值)的为高压,凹向

低处(高值)的为低压。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的凸出方向相反

珍热冷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低压,气温高,应为陆地;上凸处为高压,气温低,应为

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等压面下凹处为低压区,气温高,气流上升为城区,上凸处为高压区,气温较低,

判断城区与郊区

气流下沉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A等压面下凹处,为低压区,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A等压面上凸处,为高压区,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

2.等温面图的判读

等温面图与等压面图的判读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借用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随着海拔升高,等温面的温度数值逐渐降低

等温面向下凹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低:等温面向上

一~163c凸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高。如上图中甲地为低温中

、183c

心,乙地为高温中心

/"〃/〃〃/〃〃/〃〃/〃〃地面

乙夏季:陆地,等温面向_1.凸,海洋,等温面向下凹:城市市区

一等温面i般向上凸

国能力际

1.风向的判读

(1)依据等压线、风频图、风向标

北风(1。级)长竖线叫风杆,代表风向,尖头朝哪风就往哪吹;与长竖线

西部4『/东北乂(1级)

垂直的横线叫风羽,代表风速

假叽'A―1触

风向标

西南风―J'东南及

(5级)

N表示某一地区风向风速的分布,可分为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玫

风频图瑰图。在风玫瑰图的极坐标系上,每一部分的长度表示该风

向出现的频率,最长的部分表示该风向出现的频率最高

风向的判断主要通过作图法确定,即先用虚箭头做出水平气

等压线图压梯度力方向,然后顺着箭头方向,左偏或右偏30。〜45°

角。(注意高空偏转90度)

(2).从地理位置判读

由于受三圈环流的影响,在全球形成了六个风带,闪此不同纬度地区的盛行风是不同的。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的影响,乂形成了一些季风区,因此在典型的地理位置,其风向应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东亚-夏季

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南亚-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西欧--全年处在西风带中。

(3).依据风造成的某些地理现象判读

A工业区位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者两个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A沙丘:沙丘迎风坡较缓,背风坡陡(如下左图)

A旗形树冠:风力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树面树枝不断生长,树冠往往指向背风的一侧形成旗形树

冠(如上右图)。

A机场跑道:机场跑道方向一般与当地主要风向平行。

A大气污染浓度:一般F风向污染浓度比较大。

»火山灰厚度:顺着盛行风向,距离火山口越近火山灰厚度越大,距离火山口越远火山灰厚度越小。

2.几种特殊风的类型

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由于危害过程中各气象因子的作用不同,因

干热风

而在各地区有干热风、旱风、热风、干旱风及热干风等不同的称呼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狭谷地形时,风速加大。城市狭管效应指城市高层建筑物间距小,导致风

狭管风

力增加。因此建筑布局可加大楼间距或让楼间走廊与城市主导风向偏离一些

焚风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湿度减小。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

焚风

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可以促进春雪消融,作物早熟,也易引起森林火灾、干旱等自然灾害

龙卷风是发生于直展云系底部和下垫面之间的直立空管状或漏斗状旋转气流,是•类局地尺度的

龙卷风剧烈天气现象。龙卷风可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春季、夏季、秋季均可发生,但最常发生在春夏

过渡季节或夏秋之交。发生在陆地上叫陆龙卷,发生在海洋上叫海龙卷,又叫水龙卷。

形成于热带与副热带26c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盛行于夏秋季节,主要发生在太平洋。

台风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热带风暴发生在印度洋

离岸风离岸风是大气在水平运动过程中远离海岸(陆地)吹向海洋。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自

和向岸海洋来的暖湿气流无法深入陆地,从而对沿岸起减湿作用。向岸风是空气从海上吹向岸边,会产生

风向岸风,也称为海风,对降水的影响较大。

从山地或高原经低矮狭隘通道向下倾泻的寒冷而干燥的暴风,称为布拉风。这种风像瀑布一样从

布拉风

高山滚落下来,极冷极快,我国天山南侧和长白山地区有发生

沿着高山冰川表面向下吹的风,称为冰川风。由于冰川表面气温与周围同高度气温相比要低得多,

冰川风

近冰川面的空气密度较大,冷而重的空气团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流动,形成冰,Ill风

3.风的开发利用;

(1)风能的优缺点

优点清洁无污染,可持续利用

受气象条件限制,昼夜、冬夏差别大,能量分散;发电不稳定(可配建热电站等调节、控制,以使

缺点

电网输电平稳);开发时占地面积广,开发成本高

(2)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规范答题术语

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气压

受气压带控制下,风力小或无风

摩擦力临海的、海域宽阔的地方,摩擦力小,风力大

地形平坦,无」」地阻挡,风力大;地势崎岖,有山脉阻挡,风力小

地形狭管效应:位于峡口(或峡内)、峡谷(或海峡)的走向与盛行风风向一致,易形成狭管

效应,风力增强,风力大

素养提升•训练

(2024•广东•高考真题)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如图表示2003—2012

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t)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p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

A.降水较多B.云雾较少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2.根据有效耦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2023•浙江•高考真题)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

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

发生强烈对流,彩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而附近“执泡'」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4,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④云顶水汽蒸发,

冷却剧烈

A.①®B.C.③④D.①④

(2022•全国•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

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度/m

1000个广「广\,/////

500-kk尸/

150。一'

~~1~3~5~7~91'1131517192123

5.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氮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

可能为()

A.1时B.7时C.C时D.19时

6.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7.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A.北高南低,梯度大B.北高南低,梯度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D.南高北低,梯度小

(2023•湖北•高考真题)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

况。完成下而小题。

气压/hpa气压/hpa

10301015

1010

1005

1000

995

990

123456789101112月份月份

甲乙

610气压/hpa

608

606

604

602

600

598

8.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A.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B.武汉、海口、应萨、乌鲁木齐

C.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D.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

9.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②夏季热,气流辐散③冬季冷,气流辐合④冬季冷,气流辐散

A.@@B.①©C.②③D.②④

10.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理却度②天气状况③海拔高度④海陆性质

A.B.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河南•模拟预测)冰雹是在厚达6km以上的冰雹云中,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带着大量的水滴和冰

晶运动过程中,固化增大并降落到地表形成的。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部分省会级城市月均降雹日数(黑点越

大,降雹日数越多)。完成下面小题。

广州•

福州•

南京•

长沙•

昆明••••••

贵阳•

位萨

西宁

根川••••••

太原

北京

济南

和浩特

沈阳

哈尔滨

11.我国该年冰雹口数最多的省会级城市为()

A.呼和浩特B.西宁C.拉萨D.贵阳

12.推测一日内冰雹高发时段是()

A.上半夜B.下半夜C.上午D.下午

(2024•天津•三模)2020年11月19日凌晨至5时,长春市大范围地区出现冻雨。下图为该日2时世

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o冻雨是指当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时,从高空

落下的雪花通过暖层化成雨滴,雨滴在靠近地而的冷气层时,迅速冷却至0℃以下形成的天气现象。读图,

据此完成下而小题。

13.正确示意冻雨发生时长春市近地面气温垂直结构特点的是()

14.下列关于本次冻雨说法正确的是()

A.冷空气北上进入长春市B.乙地风向为西北风

C.长春市位于低压中心附近,气流上升D.甲地出现大风扬尘天气

(2024・河北•三模)三明谷地位于福建武夷山东侧,山坡多林地,谷底为城区。根据自动气象站的监

测结果,将白天谷风持续出现4小时及以上,且夜晚山风持续出现4小时及以上的日期称为山谷风日。下

表示意该谷地不同位置自动气象站逐月山谷风日数的差异(单位:天)。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

谷地上部站点20201318597313131314

谷地中部站点151891578141017151418

谷地下部站点498788756414

15.谷地上部的站点各月山谷风日数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A.植被状况B.白昼长短C.天气差异D.太阳高度

16.谷地下部的站点各月山谷风日数差异较小,可能因为()

A.对流强度较弱B.摩擦阻力较大C.昼夜温差较小D.背景风系强大

(2024•河北沧州•模拟预测)河北省响龙县城处于燕山山脉中的河谷,存在明显的山谷风。2010-2022

年春季(a)、夏季(b)、秋季(c)、冬季(d)逐时最多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SSE

S

SSW

SW

wsw

w

WNW

ZNW

MNNW

N

NNE

NEE

E

E

E

6789IO1II2I3I4I5I6I7I8I92O2I2223

时刻

17.青龙县所处河谷大致走向为()

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一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

18.青龙县山谷风()

A.春夏季谷风持续时间较秋冬季长B.春夏季山风持续时间较秋冬季长

C.春夏季由谷风转山风较秋冬季早D.春夏季由山风转谷风较秋冬季晚

19.受山谷风影响,青龙县城区()

A.白天空气质量更优B.夜晚大气质量更优

C.秋冬季大气质量更优D.春夏季大气质量更差

(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属典型的温带荒漠性气候,年降水量约45mm,蒸

发量约2612mm,全年沙尘天气频发。如图为该区域四季太阳辐射平均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00

040008:0012:00160020:002400

地方时

20.影响该地太阳辐射H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B.昼夜长短C.云量多少D.大气环流

21.据图推测该地太阳辐射日变亿受沙尘天气影响最为显著的季节()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