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充电站施工方案_第1页
柳州充电站施工方案_第2页
柳州充电站施工方案_第3页
柳州充电站施工方案_第4页
柳州充电站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州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与建设目标本项目为柳州市公共充电站标准化建设工程,位于城市核心区域交通枢纽附近,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规划建设16个充电车位(含4个无障碍专用车位),配置12台直流充电桩(单桩功率60kW-180kW)及4台交流充电桩(7kW),同步建设配套配电系统、智能管理系统及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将纳入柳州市"十分钟充电圈"网络体系,服务半径覆盖周边3公里区域,满足日均300台次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预计年供电量达86万千瓦时。建设目标严格遵循《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条例》及2025版国家充电设施标准,打造集"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绿色低碳"于一体的示范型公共充电站。工程建设周期为90天,分三个阶段实施,最终实现与市级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平台的无缝对接,具备智能调度、有序充电、V2G(车辆到电网)功能预留及安全监测等核心能力。二、规划设计标准与规范依据(一)设计依据地方规范《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条例》(2024年8月实施)《柳州市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柳州市充电基础设施"村村全覆盖"专项规划要求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标准》(GB/T50966-2024)《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技术要求》(GB/T20234-20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8)(二)核心技术指标项目技术参数要求执行标准直流充电桩输出功率60kW-180kW(支持动态功率分配)GB/T20234.3-2023交流充电桩输出规格220V/32A,支持智能有序充电GB/T20234.2-2023防护等级充电桩IP65,控制设备IP54IEC60529消防设施配置每2个车位配置2具4kg干粉灭火器GB50140-2005电缆敷设标准C类阻燃电缆,埋地穿管深度≥0.7米GB50217-2018接地电阻值≤4Ω(防雷接地),≤1Ω(保护接地)DL/T475-2017信息安全要求具备数据加密传输、防篡改、访问控制功能GB/T22239-2019(三)站区平面布局站区采用"分区明确、流线顺畅"的布局原则,设置三个功能区域:充电区:采用行列式布局,充电车位尺寸为5m×2.5m,车位间距≥1.8m,通道宽度≥4m,满足大型车辆转弯半径需求;设备区:设置独立配电房(30㎡)、监控室(15㎡)及储能设备区(预留),与充电区保持8m安全距离;辅助区:配备20kW光伏雨棚(覆盖4个车位)、公共卫生间及休息区,无障碍通道坡度≤1:12。三、施工组织与管理(一)项目组织架构成立项目经理部,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决策层:项目经理(持一级建造师证)、技术负责人(电气高级工程师)管理层:施工管理组、质量安全组、物资设备组作业层:电气施工队(8人)、土建施工队(6人)、智能化施工队(4人)(二)施工进度计划准备阶段(1-15天)完成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及施工方案审批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手续材料设备采购(充电桩、变压器、电缆等核心设备)实施阶段(16-75天)土建施工(场地平整、地下管线敷设、设备基础浇筑)电气安装(配电系统、充电桩安装、电缆敷设)智能化系统部署(监控、通信、平台对接)验收阶段(76-90天)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电气、消防、土建)系统联调及试运行(连续72小时满负荷测试)档案整理与竣工验收(三)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机械小型挖掘机(1台)、混凝土搅拌机(1台)电气试验设备(绝缘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吊装设备(5吨叉车)材料管理建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充电桩、电缆等关键设备需提供3C认证证书及出厂检验报告实行材料二维码追溯管理,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阻燃电缆、防雷设备等特种材料单独存放,设置防潮、防火措施四、主要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一)土建工程场地处理采用级配砂石换填(厚度500mm)+200mm厚C30混凝土垫层,表面拉毛处理设置0.5%排水坡度,雨水经排水沟汇集至沉淀池(三级,5m³)后排入市政管网设备基础充电桩基础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尺寸800mm×800mm×600mm(露出地面200mm),内置Φ12mm钢筋网(间距200mm)基础预埋件采用热镀锌钢板(200×200×10mm),接地极与基础钢筋焊接防雷接地系统沿场地周边设置环形接地体(采用40×4mm镀锌扁钢),每隔5m设置垂直接地极(Φ50mm镀锌钢管,长2.5m)充电桩、配电箱等设备金属外壳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接地电阻≤1Ω(二)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施工采用10kV进线,配置500kVA干式变压器(SCB14型),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安装智能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100kvar),确保功率因数≥0.95充电桩分4个回路供电,每个回路配置带剩余电流保护的断路器(300mA,0.1s动作)电缆敷设采用直埋+穿管方式,电缆沟深度≥0.7m,铺设C类阻燃电缆(YJV22-0.6/1kV-4×70+1×35mm²)过路管采用Φ150mmCPVC管(埋深≥1m),弯曲半径≥12D(D为管径)电缆中间接头采用热缩式,设置标识桩(间距5m)充电桩安装严格按照厂家安装手册进行,垂直度偏差≤1.5mm/m充电枪挂钩高度1.2m-1.5m,操作面板倾斜角度15°(方便使用)每个充电桩配置独立浪涌保护器(Imax≥40kA)(三)智能化系统网络架构采用光纤+无线双备份通信方式,接入柳州政务云平台部署边缘计算网关,支持本地数据存储(≥3个月)功能模块智能充电管理:支持扫码/刷卡充电、动态功率分配安全监控系统:配置16路高清摄像头(带AI行为分析)、烟感报警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应急广播系统:实现分区播报、远程喊话功能五、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一)质量控制措施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标准电气安装:绝缘电阻≥10MΩ,接地电阻≤4Ω混凝土工程:表面平整度偏差≤5mm,预埋件位置偏差≤10mm充电桩调试:输出电压误差≤±2%,通信成功率≥99.5%质量通病防治电缆接头过热: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确保压接质量混凝土裂缝:控制水灰比(≤0.5),采用覆盖养护(养护期≥14天)接地不良:采用"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雨季增加检测频次(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区域设置硬质围挡(高度2.5m),划分危险区域警示标识电气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配备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设置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应急预案编制触电、火灾、设备故障等专项应急预案,每月组织演练配备应急发电设备(20kW柴油发电机),确保停电时照明及监控系统正常运行与就近医院、消防中队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消防安全管理充电区配置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具,35kg)及消防沙池(2m³)电气设备与易燃物保持≥1.5m安全距离制定动火作业审批制度,作业时配备看火人及灭火器材六、验收标准与运营准备(一)验收流程分项验收土建验收:场地平整度、混凝土强度、排水系统电气验收:绝缘测试、接地系统、保护功能测试消防验收:消防设施配置、防火间距、应急通道系统联调进行72小时连续满负荷运行测试,记录充电桩输出稳定性、网络通信质量等指标模拟故障场景(如过温、过流、短路),验证保护系统动作可靠性政府验收提交竣工图纸、检测报告、隐蔽工程记录等资料申请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专项验收接入市级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完成数据对接测试(二)运营准备管理制度建立制定《充电站运营管理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配备专业运维人员(持电工证)人员培训组织运维人员参加设备厂家专项培训(充电桩调试、故障排除)开展应急演练(火灾处置、设备抢修)运营方案执行峰谷分时电价(高峰1.5元/度,低谷0.8元/度)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充电期间免费,超时停放按2元/小时计费建立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响应时间≤30分钟七、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一)投资构成项目总投资约320万元,具体如下:设备购置费:215万元(充电桩160万元、配电设备35万元、智能化系统20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75万元(土建40万元、电气安装35万元)其他费用:30万元(设计监理费15万元、报批报建费8万元、预备费7万元)(二)效益分析经济效益预计日均充电量2350度,年收入约85万元(按平均电价1.3元/度)运营成本(电费、维护、人工)约42万元/年,投资回收期约5.8年社会效益年减少碳排放约560吨(按火电煤耗300g/kWh计算)缓解周边区域充电难问题,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带动相关就业岗位12个(运维、管理、保洁等)八、应急预案与可持续发展(一)应急保障设备故障应急建立关键部件备件库(充电模块、主控板等)与设备厂家签订4小时到场维修协议自然灾害应对台风季节前检查光伏雨棚抗风能力(设计风速35m/s)暴雨天气启动排水泵(功率2.2kW,扬程10m)(二)可持续发展措施绿色建筑技术光伏雨棚年发电量约2.5万度,满足站内自用15%需求采用透水铺装地面(面积600㎡),减少地表径流技术升级预留配电系统预留200kVA容量,支持未来充电桩功率升级通信网络采用5G+光纤双备份,满足V2G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