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绿化道路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广场绿化道路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广场绿化道路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广场绿化道路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广场绿化道路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场绿化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阶段技术要求1.1场地勘测与清理施工前需完成全场范围地形测绘,重点标注地下管线走向(给水管、排水管、电缆等),采用人工探坑方式确认管线埋深,探坑间距不大于10米。清除施工区域内建筑垃圾、杂草及障碍物,其中混凝土块、沥青残渣等硬质废弃物需全部外运,表土剥离厚度控制在30cm,剥离土集中堆放并覆盖防雨布。场地平整后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3遍,压实度达到85%以上,碾压完成后测量场地标高,误差控制在±5cm内。1.2材料进场检验苗木材料:乔木选用胸径8-10cm、高度3.5-4.5m的乡土树种,主干通直,分枝点高度2.2-2.5m,土球直径不小于胸径的8倍,土球包扎采用双层麻布+草绳缠绕(缠绕密度不低于5道/10cm);灌木高度1.2-1.5m,冠幅不小于1m,须根保留量≥总根系量的60%;草坪选用结缕草与高羊茅混播品种,草皮卷厚度≥3cm,无杂草率≥98%。工程材料:透水砖抗压强度≥30MPa,防滑系数≥0.6,透水系数≥1.5×10⁻³m/s;级配碎石垫层含泥量≤3%,粒径范围5-31.5mm;有机基肥需经腐熟处理,N+P₂O₅+K₂O总含量≥5%,pH值6.5-7.5。所有材料进场时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第三方检测报告,苗木需经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并拍照存档。1.3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按设计图纸放出道路中心线及边线,每隔20m设置控制桩,曲线段加密至10m。道路纵坡控制在0.3%-3%,横坡1.5%-2%,排水方向指向雨水口。绿化区域采用网格法放线,乔木定位偏差≤50mm,灌木群植区域边界线偏差≤100mm。设置高程控制桩,每50m布设一个,采用水准仪校核,允许误差±3mm。二、分项工程施工技术2.1道路结构层施工路基处理:素土路基压实度≥90%(重型击实标准),如遇软弱土层(承载力<120kPa),需换填60cm厚级配碎石,分层碾压(每层厚度≤20cm),压实度≥93%。路基顶面铺设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设置间距5m的伸缩缝,缝宽10mm,内嵌沥青木板。基层施工:采用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误差±0.5%,摊铺系数1.15-1.20,碾压采用12t压路机(速度2-3km/h),碾压次数不少于6遍,养生期≥7天(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基层平整度偏差≤5mm/3m直尺,高程偏差±10mm。面层施工:透水砖面层采用“砂垫层+透水砖+嵌缝砂”结构,砂垫层厚度3cm(中砂,含泥量≤2%),透水砖铺设采用“人”字形排列,缝隙宽度5-8mm,用扫帚将干砂扫入缝中至饱满,然后洒水养护2天。路缘石采用C30预制混凝土,安装时坐浆饱满(M10水泥砂浆),缝宽5mm,勾平缝,顶面高程偏差±5mm,直顺度偏差≤10mm/10m。2.2绿化种植工程乔木栽植:树穴规格为1.2m×1.2m×0.8m(长×宽×深),底层铺设20cm厚碎砖排水层,中层填入50cm厚改良土(原土+30%腐叶土+5%有机肥+1%缓释肥)。苗木吊装采用专用吊装带(宽度≥10cm),土球吊装角度≤45°,放入树穴后调整垂直度(偏差≤5°),分层填土夯实(每层厚度20cm,夯实度≥80%),嫁接口需高出地面5cm。定植后搭建三角支撑(杉木杆,直径≥8cm),支撑点高度1.5-1.8m,底部设防腐木垫块(面积≥10cm×10cm),支撑绳采用橡胶包裹(避免损伤树皮)。灌木及地被种植:灌木种植穴直径比土球大30cm,深度深20cm,采用“品”字形排列,行距1.2m,株距1m。种植后修剪保留高度80-100cm,疏除过密枝(保留3-5个主枝)。草坪铺设前需精细整地(土壤颗粒≤2cm),施复合肥50g/m²,草皮卷接缝处重叠5cm,铺设后用50kg滚筒碾压2遍,浇透定根水(渗透深度≥20cm)。水生植物种植:水池区域采用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种植槽深度60cm,底层铺设20cm厚碎石,中层30cm种植土(塘泥+腐熟有机肥=3:1),上层覆盖5cm厚卵石。种植密度3-5株/m²,水深控制在10-30cm,定植后清理水面漂浮物。2.3排水系统施工雨水口设置:道路两侧每30m设置一个单箅雨水口,位于道路低凹处,雨水口低于路面5cm,周边采用C25混凝土加固(尺寸50cm×50cm×20cm)。雨水支管采用DN200HDPE双壁波纹管,坡度≥2%,接口采用橡胶圈密封,管顶覆土≥50cm。绿化排水:乔木种植穴周边设置4条盲沟(深40cm,宽30cm),内填碎石(粒径2-4cm),盲沟接入雨水口。大面积草坪区域每200m²设置一个排水盲井(直径80cm,深1m),井底铺设无纺布,内填级配砂石。三、质量控制标准3.1道路工程质量标准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路面平整度≤5mm/3m直尺3m直尺+塞尺相邻块高差≤2mm钢板尺测量纵坡高程±15mm水准仪测量路缘石直顺度≤10mm/10m拉通线+钢尺透水系数≥1.0×10⁻³m/s现场透水试验3.2绿化工程质量标准乔木成活率≥95%,保存率≥90%;灌木成活率≥90%,覆盖度≥85%;草坪覆盖率≥98%,杂草率≤2%。苗木种植后1个月内叶片保存率≥80%,新梢萌发量≥3个/株。土壤pH值控制在6.0-7.5,EC值≤1.5mS/cm,有机质含量≥2%。3.3隐蔽工程验收路基处理、管道预埋、排水盲沟等隐蔽工程需留存影像资料(每50m不少于3张照片,含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验收记录需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闭水试验(水头高度2m,渗水量≤2m³/(m·d))。三、质量控制措施3.1材料质量控制建立材料进场台账,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苗木进场后需在阴凉处假植,假植时间不超过48小时,每天喷水保湿(喷水次数≥3次)。水泥、钢筋等材料需架空堆放(离地高度≥30cm),覆盖防雨布,使用前进行复试(水泥安定性、钢筋抗拉强度)。3.2施工过程控制实行样板引路制度,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先做100m²样板区,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设置质量控制点:路基压实度(每500m²检测1点)、混凝土强度(每台班留置1组试块)、苗木垂直度(每10株检查1株)。施工日志需详细记录当天天气、材料使用量、施工部位及质量检测数据。3.3成品保护道路面层施工完成后需封闭交通7天,设置警示标志(夜间加设警示灯)。苗木定植后搭建防护栏(距树干≥1.5m),草坪铺设后覆盖遮阳网(遮光率70%),2周后拆除。雨季施工时需准备排水泵(功率≥2.2kW),确保场地无积水(积水深度≤5cm,积水时间≤2h)。四、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4.1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设置连续封闭围挡(高度≥2.5m),采用彩钢板(厚度≥0.3mm),围挡基础宽30cm、高50cm(C15混凝土)。临时用电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箱距离地面1.5m,电缆架空高度≥2.5m(过路处穿钢管保护)。机械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挖掘机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夜间施工照明亮度≥50lux。4.2环境保护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尺寸3m×5m,配置高压水枪),车辆出场前必须冲洗(轮胎、车身附着泥土≤50g)。裸露土区域覆盖防尘网(密度≥2000目),洒水降尘(PM10浓度≤0.5mg/m³)。苗木修剪废弃物需集中堆放,及时外运(堆放时间≤24小时),严禁焚烧。4.3应急预案编制防汛应急预案,储备沙袋(≥200袋)、雨衣雨鞋(≥50套)、应急照明(≥10台)。成立应急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每月组织1次应急演练。遇暴雨、大风(风力≥6级)等恶劣天气,立即停止室外作业,撤离施工人员至安全区域。五、后期养护管理5.1绿化养护乔木定植后第1个月每周浇水2次(每次浇水量≥50L/株),第2-3个月每周浇水1次,雨季减少浇水。定植后6个月内修剪以疏枝为主,保留树冠总量的70%,每年冬季进行一次定型修剪。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为主(释放瓢虫防治蚜虫,投放寄生蜂防治天牛),化学防治需选用低毒农药(毒死蜱乳油稀释倍数≥1000倍),施药时间避开雨天及高温时段(气温>35℃时停止施药)。5.2道路养护透水砖路面每季度清理1次缝隙(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压力2-3MPa),每年补充嵌缝砂1次。路缘石松动、破损需及时更换(更换后养护3天),伸缩缝密封胶老化开裂时(开裂宽度≥2mm)需重新灌注。5.3养护期要求绿化工程养护期为1年(自竣工验收之日起算),养护期间苗木成活率低于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