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丰富的心灵
题型觉醒
语言文字运用建议用时:20分钟一、(2024江苏苏州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8分)
这里原是水蓝的世界,从水上看来,无论多磅礴多厚重的山势都浮泛在空碧的波上,石根磐柢所托,不过是一汪透明。山为水而开颜,水为风而改态,风景便活泼起来了。
文静如湖的吐露港,风软波柔,一片潋滟的蓝光,与其说是海的女儿,不如看作湖的表妹。港上的岛屿、半岛、长堤、渡轮,都像是她的配饰。入夜后,更亮起渔火与曳长如链的橘色雾灯。这样明艳惹眼的水美人,朝暮供奉之不足,我能够私有吗?当然不可能。不过堤内的船湾淡水湖,纯碧得放得下整个九龙半岛,水面谧无帆樯,似乎鸥鹭都不敢狎近,在我私心深处倒有点视为禁区,不希望别人鲁莽闯入。幸好她远在边陲,美名尚未远播,所以还没有怎么招引游人。台湾朋友来港,只要天色晴美,我总是带去惊艳一番。一上了那长堤,外面的海色尚未饫足,一回头更讶异这里面的湖光,竟然另辟出一个清明的世界。朋友左顾右盼,总不免猛然吸一口气,叹道:“想不到香港还有这样的景色!”于是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谁教他那样低估了香港呢,这猝不及防的一记“美之奇袭”,正是对他的薄惩。#1.1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设问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
①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自己不能独享吐露港之美;②运用设问,有问有答,能避免叙述的平直,增加行文的波澜,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每点2分)【解析】
分析设问的表达效果,可以从内容和阅读效果两方面来思考。从内容上看,“我能够私有吗?当然不可能”强调了“我不能够私有”,即强调了自己不能独享吐露港之美。从阅读效果上看,运用设问,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行文的波澜,也有助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水影响了山,风吹动了水,风景便形成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答案】
①原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水、风景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神情与姿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在水的衬托下山的别样风貌,在风的吹拂下水的变幻多姿,以及山水景物的灵动之态;②改写后的句子较为抽象、呆板,不够具体、生动,因而表达效果大不如原句。(每点2分)【解析】
首先找出改句与原句的不同,然后对比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表达效果。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修辞手法。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水、风景当作人来写,“开颜”“改态”让人联想到在水的衬托下山的别样风貌,在风的吹拂下水的变幻多姿,以及山水景物的灵动之态。其次是用词的不同,原句说的是“为……而开颜”“为……而改态”“活泼起来”,改句用的是“影响”“吹动”“形成”,相比之下,原句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改句用词比较抽象、呆板。二、(2025安徽阜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11分)
我所见的三峡,从中峡巫峡始。船从汉口开,次日中午过沙市,停四五小时又起锚。直到黄昏,还是原野平间,江流浩荡,暮色中更显得浑重。我想不出三峡是怎样开始的,便去问过来人。据说山势逐渐高起,过了宜昌才见分晓。日程表上写明第三日七时左右到下峡西陵峡,尽可放心休息。
神女峰常为云雾遮蔽,轻易不肯露面,人们从上船起便关心是否有缘得见。我看到了。我早就知道神女会见我的。那山峰本来就峻峭秀奇,在云雾中似乎有飞腾之势。就在峰顶侧,站着一个窈窕女子,衣袂飘飘,凝视远望。怎能相信她是块石头!再一想,她本是块石头,多亏了人,才化为仙女,得万人瞻仰;才有她的事迹,得千古流传。
快到巫山时,一只货船自上游疾驶而下,船上人大声喊着,听起来像歌一样萦绕在峡谷中。临近时才听清他喊的是:“道谢了!道谢了!”原来是大船为免小船颠簸,放慢了速度。忽然想起《水经注》上对巫峡的总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现在没有猿啼了,却有人的喊声在峡谷中撞击,充满了和自然搏斗的欢乐。#33.下列句子中的“过”与文中加点的“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BA.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树和天空》)B.虽然有很好的理由远离了过去的一切,但需要的时候我又可以将任何东西召来。(《自己之歌》)C.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D.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记念刘和珍君》)【解析】
文中加点的“过”是动词,经过某个时间。“过来人”指对某事曾经有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人。A项,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B项,“过”是动词,经过某个时间。“过去”,时间词,指现在以前的时期。C项,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D项,动词,表示超过某个范围或限度。故选B。4.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感叹号,请简要分析二者表意上的不同。(4分)(1)怎能相信她是块石头!(2)道谢了!道谢了!【答案】
①第(1)句感叹号表反问语气,强调“我”无法将神女峰仅看作石头,赋予神女峰以历史底蕴和人文色彩。②第(2)句感叹号强调用高声表达感谢之情,增强了说话者的感激之情。(每点2分)【解析】
第(1)句,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让人不能相信她就是块石头,再结合“怎能”可知,感叹号表示反问。由“就在峰顶侧,站着一个窈窕女子,衣袂飘飘,凝视远望”和“再一想,她本是块石头,多亏了人,才化为仙女,得万人瞻仰;才有她的事迹,得千古流传”可知,这里强调“我”无法将神女峰仅看作石头,赋予神女峰以历史底蕴和人文色彩。第(2)句,这句话表达了小船上的人对大船上的人的感激之情,连用两个感叹号,表示强调,增强了说话者的感激之情。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请从句式特点、语体色彩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评点。(4分)【答案】
角度一
句式特点。①多用短句,节奏紧凑,简洁明快地记录了三峡的行程;②间以长句,长短结合,使句式灵活多样,错落有致。(4分)角度二
语体色彩。①语言雅俗兼备,既有平实的行程记录,又有“原野平间”“江流浩荡”“浑重”等典雅的词语,真实中有诗意;②雅俗结合,使语言风格多变,更显灵动。(4分)【解析】
题干要求我们选择角度对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评点,其实就是分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角度一:句式特点。语段运用了很多短句,如“船从汉口开”“次日中午过沙市”“停四五小时又起锚”“直到黄昏”“还是原野平间”“江流浩荡”等,短句的运用,使语句更具有节奏感,使对三峡形成的记叙更加地简洁。语段中除了短句,还运用了一些长句,如“我想不出三峡是怎样开始的”“日程表上写明第三日七时左右到下峡西陵峡”,长短句的结合,使句式更加地灵活多样,错落有致。角度二:语体色彩。语段中有对行程的平实记录,如“船从汉口开,次日中午过沙市,停四五小时又起锚”“日程表上写明第三日七时左右到下峡西陵峡”,也有对景色的典雅的描写,如“原野平间,江流浩荡,暮色中更显得浑重”,所以语言雅俗兼备。语段中有对景色典雅的描写,也有对行程的平实记录,真实中有诗意,雅俗结合,使语言风格多变,更显灵动。题型觉醒
现代文阅读Ⅱ建议用时:18分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9题。(16分)
文本一:名
字[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我开着车,睡意袭来,停在路边一棵树下。
蜷缩在后座,很快睡着了。多久?数小时。黑暗降临。
突然惊醒,不知道我是谁。完全清醒,却不知我是何人。
我至死也忘不了那十五秒,那地狱般的虚无。几英尺外的公路上,汽车飞奔而过,车灯大开。【注】
《莱奥诺拉序曲》是贝多芬为歌剧《菲岱里奥》创作的序曲。曲子结尾号声响起,自由的光辉照在主人公身上,代表着剧中人物的解放。
文本二:我的名字[俄]普希金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它会死去,像大海拍击海堤,发出的忧郁的汩汩涛声,像密林中幽幽的夜声。#1.2.7它会在纪念册的黄页上留下暗淡的印痕,就像用无人能懂的语言在墓碑上刻下的花纹。它有什么意义?它早已被忘记在新的激烈的风浪里,它不会给你的心灵带来纯洁、温柔的回忆。但是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1.2.17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并且说:有人在思念我,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有删改)#1.2.216.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A.文本一可分为“入睡”“睡醒”“回神”三个部分,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一个特别短暂的生命体验,深刻地揭示了名字对于人的意义。B.文本一描写一个突然睡醒的人的心境,以名字连接“睡着的自己”和“睡醒的自己”,中间有十五秒地狱般的虚无,令“我”惊慌失措。C.文本二中“有人在思念我,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一句意在表明无论何时“我”的名字对人都很重要。D.文本二中说“我”的名字“它会死去”“它会……留下暗淡的印痕”“它早已被忘记”,都说明平时“我”的名字对“你”没有什么意义。【解析】
“意在表明无论何时‘我’的名字对人都很重要”错误。根据前文“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可知,只有在对方“孤独、悲伤的日子”里,“我”的名字才会给人带来安慰,才对人显得重要,并不是“无论何时”。7.下列对这两首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A.《名字》一诗笔墨极为自然,具有生活化的特点,表达多用短句,简洁有力,生动凝练。B.《名字》中,诗人将自己比喻成“沉睡的那件东西”和“布袋里的猫”,直接抒发自己在失去名字的那十五秒内的感受。C.《名字》中,“一把小号,……我来了!是我!”这一段仿佛音乐剧般“上演”了“我”的心路历程,让喜悦之情得以升华。D.文本二中,“它会死去,像大海拍击海堤,发出的忧郁的汩汩涛声”运用拟人,形象地说明了名字的意义会随着人的逝去而消失。【解析】
“直接抒发自己在失去名字的那十五秒内的感受”错误。诗人将自己比喻成“沉睡的那件东西”和“布袋里的猫”等客体,间接地表达了“我”失去名字时的惊慌失措。8.结合这两首诗歌,谈谈你对“名字”意义的理解。(4分)[现代诗歌主观题之概括分析题,解题方法见名师大招册P73]【答案】
①对自己来说,名字是一种身份认同,是“我”所以为“我”的根据;一旦忘记名字,自己就会变成一个与自我无关的客体,找不到自我,人就会生出恐惧。②对他人来说,“我”的名字就是一个符号,但在他人“孤独、悲伤的日子”也会给他人带来些许的心灵安慰。(每点2分)【解析】
根据“‘名字’意义”可以确定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要概括分析两首诗歌中“名字”的内涵。
根据“两首诗歌”可知,要分析的范围是两首诗歌。要找到两首诗中所有提到“名字”的句子,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先分析《名字》,《名字》主要描写的是一个突然睡醒的人的心境,“我”从睡梦中醒来之后,突然忘记了“我”是谁,心生恐惧,直到“名字”回到“我”身边,“我”才记起“我”的身份。由此可知,名字对“我”来说,是一种身份认同。一旦忘记名字,自己就会变成一个与自我无关的客体,找不到自我。再分析《我的名字》,这首诗中,“我”的名字“会死去”,会“留下暗淡的印痕”,甚至“早已被忘记”,这说明,对他人来说,“我”的名字就是一个符号。但是“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在他人“孤独、悲伤的日子”,“我”的名字会给他人带来心灵慰藉。
将分析概括出的内容分要点作答即可。9.《名字》一诗中谈到“我的名字回到我身边,像天使回到天空”,如果整首诗在这里停止,一个受惊的过程已经得到诗意的书写。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内容?(6分)[现代诗歌主观题之作用题,解题方法见名师大招册P75]【答案】
内容上:①引入《莱奥诺拉序曲》,丰富了诗篇内容,升华了诗人的喜悦之情;②“我至死也忘不了那十五秒,那地狱般的虚无”,再次强调了失去名字带给诗人的恐惧感之强烈;③整件事情发生在行车路上,前文仿佛是一个疲倦之人停下了行车的脚步,而“汽车飞奔而过,车灯大开”表明初醒的我,即将重新投入现实的世界。(3分)结构上:①重新拥有名字时的喜悦与失去名字时的恐慌形成了对比,突出强调名字对诗人的重要意义;②结尾再次回到路上,呼应开头,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贷款房产赠与合同(标准版)
- 岳塘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 2025年-山东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2024-2025年真题汇编案例分析实战解析试题集通关秘籍题库
- 2025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和答案解析
- 2021年4月金融理论与实务真题(含答案)
- 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安装工程广西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2年广东公务员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
- 钳工初级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2025版)
- 2025年放射冶疗试题及答案
- 年产5000吨高纯五氧化二钒和30000立方米钒电解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MOOC 孙子兵法-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输变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规范》
- 2022河湖无人机巡查作业技术导则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护理课件
-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共和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学前心理学》课件-任务四 掌握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 中医外科学课件章第十三章泌尿男性疾病
- 延长离心机滤布使用寿命
- GB/T 985.1-2008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 个人资料表(美国-DS-160新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