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临汾霍州第一期第二次月考2026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C.中学生的课桌的高度约为40cmD.初中生跑百米赛跑成绩约为8s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外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一个放热过程C.湿手拿冻肉会被“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固了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3.关于一块装在密闭容器的冰熔化成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质量变大,体积不变,密度变大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4.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右盘已放入了砝码,游码也移动到了某一位置,这时发现指针向分度标尺中央刻线右侧偏离少许,此时应()A.将右盘中的某只砝码换小一些B.将游码向左移少许C.将游码向右移少许D.旋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少许5.在如图所示的物理图像中,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B.铝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6.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7.小明想测出家中消毒用的酒精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为30g,然后将瓶子内倒满酒精,测出瓶子与酒精的总质量为115g,然后将酒精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33g,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0mL。他在实验时的操作、所测的数据及读数都是正确的,忽略测量误差对数据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下列推算正确的是()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为82g B.瓶子的容积为105.7mLC.酒精的密度为0.82g/cm3 D.酒精的密度为0.85g/cm38.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不正确的是()加热时间/01234567891011石蜡的温度/
404142444647484951525456海波的温度/
404244464848484848485053A.石蜡是非晶体 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9.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10.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把矿石和砝码放反了位置,而且他选用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A.74g B.70g C.66g D.78g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2.脱水蔬菜易于保存,真空干制是蔬菜人工脱水先进技术之一,主要程序为:先将预处理过的蔬菜冷冻至﹣30℃以下,然后将冷冻的蔬菜放入真空容器中,蔬菜中固态水迅速流失,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和汽化 B.凝华和升华C.升华和凝华 D.凝固和升华1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用望远镜仰望遥远的星空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D.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留下了光斑14.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15.小刘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水1.0×103水银13.6×103冰0.9×103松木0.5×103煤油0.8×103铜8.9×103酒精0.8×103铅11.3×103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16.光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发生反射,若入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A.30° B.60° C.90° D.150°17.一盆水完全结冰后,它的质量、密度、体积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变大C.质量和体积都不变 D.质量和体积都变小18.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A.只有AB下半部分的虚像B.不出现AB的虚像C.只有AB下半部分的实像D.仍有AB完整的虚像19.我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A.音调太低 B.响度太小C.音色太差 D.传播速度太慢2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并不吸引带电体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21.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22.a、b、c分别是由不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小B.c物质的密度最大C.b物质与a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2D.a物质的密度取决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23.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24.下列对科学研究的四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研究要注意观察,善于提出问题B.进行科学研究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数据资料C.进行科学研究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D.科学研究中进行测量时,尽可能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这样可以消除测量误差25.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 B. C. D.26.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岸 C.山和船 D.风和岸27.某人乘坐游艇沿途观光水库四周群山风景,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水库水 B.四周的山峰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驶来的游艇28.下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物体在t=30s时刻相遇 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10m/s29.小宇在同学生日宴会上,敲击注入高度水的几个相同玻璃杯,为同学演奏一曲优美动听的《生日快乐》歌,如图所示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30.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为3V,R2=10Ω,当S1闭合,S2、S3断开,电流表示数为0.6A,R1阻值为_____Ω;S2闭合,S1、S3断开,电压表示数为_____V;S1、S3闭合,S2断开,电流表示数为_____A.32.厉害了,我的国!(1)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叫“全碳气凝胶”的固体材料,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这里说的“最轻的材料”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这种材料的_____很小。(2)今年6月,华为公司推出了全球第四款采用7nm工艺制成的芯片,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三款7nm芯片的公司。请你换算一下:7nm=___m。33.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l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34.如图是人的眼睛成像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判断这是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正确的矫正方法是戴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35.一杯牛奶的质量是210g,体积是200mL,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是______g/cm3。36.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请观察并解答:(1)以甲为参照物,乙的运动方向是什么_____________?(2)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m.37.小明坐在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上,火车通过450m的甲桥用时10s,以相同的速度通过1200m的乙桥用时20s,火车的车长为___________m,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38.班上的男生说话比较低沉,女生则比较尖细,物理学中用_____描述声音的这一特征。我们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能分辨出小提琴声和钢琴声,是因为_____不同。39.下列的三种光现象,请填上它们的名称:甲是光的______现象、乙是光的______现象、丙是光的______现象。40.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频闪摄影探究小球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甲,由此可判断小球下落时做什么运动?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2)如图乙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中情况的是____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3)若测得小球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105cm,则AC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___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三明市各县盛产茶油,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m1,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m1=_____g。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_______g;(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42.如图所示是某校实验小组“观察水沸腾”的甲、乙两个实验装置,实验小组用乙实验装置(盖子密封性较好)来模拟“高压锅”,所测得的沸点会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用没有盖子的甲实验装置所测得的沸点;图丙是实验小组进行a、b两次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两次实验的装置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在实验中,当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30min内前进18km,停车12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44.R1=4Ω,R2=6Ω,电压表的示数6V,当S闭合后,求:(1)电路的总电阻多大;(2)电源电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解析】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在40℃~50℃之间。故A不符合题意。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课桌高度约为90c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初中生跑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5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2、C【详解】A.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冰花在窗内,故A错误;B.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B错误;C.冻肉温度较低,用湿手去拿冻肉,手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因此会“粘住”,故C正确;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由于酒精汽化吸收热量,故D错误。3、D【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冰变为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变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据密度公式ρ=可知m不变,V减小,则ρ增大。故选:D。4、B【详解】当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先在右盘放入了砝码进行粗调,然后移动游码进行微调,如果发现指针向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偏离少许,说明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偏大,所以可以将游码向左移少许;故选B。5、A【详解】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A正确;B.同一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B错误;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是不变的,故C错误;D.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A。6、A【详解】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符合天平的使用规则.故A正确.B.调节横梁平衡时,必须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故B错误.C.要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直接加减.故C错误.D.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故D错误.7、C【详解】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m=m总-m瓶=115g-30g=85g故A错误;BCD.量筒中的酒精的质量m1=m总-m1=115g-33g=82g那么酒精的密度瓶内酒精的容积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8、C【详解】A.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石蜡在整个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石蜡是非晶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海波从第4min到第9min,经历了5min,在此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熔点为48℃,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D.海波的熔点是48℃,42℃低于海波的熔点,此时海波是固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详解】A.在路程时间图像中,图像的交点代表相遇,所以由图可知在30s时相遇,所以相遇时乙的路程为100m,甲的路程为故A错误;B.由图可知0到10s内乙路程为零,说明乙静止,故B错误;C.甲的速度为故C正确;D.由图可知0到10s内乙静止,从第10s开始以才运动,而甲从第0s开始运动,故D错误。故选C。10、C【分析】正确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过程,相当于往右盘添加砝码。【详解】砝码放反的情况下,向右移动游码时,相当于增加物体的质量,故平衡时,物体的质量为故C正确11、D【详解】A.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与像距相等时,物体放在了二倍焦距的地方,由图像可知,当物距为16cm时,物距与像距相等,故可得焦距应为8cm,故A错;B.当u=12cm时,物体是放在了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C.当u=20cm时,物体是放在了二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方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C错;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体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增大而会减小,故D正确.12、D【详解】蔬菜人工脱水时,将新鲜蔬菜放入冷冻柜内,使蔬菜中的水分凝固成冰,蔬菜冷冻后放入低压环境中,冰直接由固态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使水果中的水分脱去,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3、B【详解】A.利用望远镜仰望遥远的星空,是利用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符合题意;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小空隙,在地面上留下了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14、B【详解】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故B正确;凹透镜不能对实物成实像,故A错误;凸透镜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要使底片感光,必须成实像,因为虚像不能使底片感光,故D错误;故选B.15、D【详解】A.煤油和酒精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其密度相同,故A错误;B.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大于给出的所有固体的密度,故B错误;C.铅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质量相同时,由可知,密度较大的铅块的体积小,故C错误;D.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也不同,故D正确。故选D。16、B【详解】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故选B。17、A【详解】水完全结成冰后,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故质量不变;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V=可知,体积变大,故选A。18、D【详解】过B点做B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过A点的任意两条光线沿CD的最下缘射到镜面上,由光的反射定律可作出像点A,连接AB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在平面镜里仍有AB完整的虚像A′B′;故D选项正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物体和像之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19、A【详解】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太小,音调太低;故选A。20、D【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相互接触的物体只有在相互挤压或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才有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详解】A.带电体对轻小物体有一个吸引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轻小物体对带电体也有一个吸引力,故A错误;B.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磁力作用,其施力物体地磁场,故B错误;C.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静止在墙角的篮球,虽然和墙壁接触,但没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D.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物体形状改变时,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该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要注意辨析。21、A【详解】判断物体情况前应选定参照物,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同即运动的相对性,故本题选择的正确答案是A.22、C【详解】AB.由图像可知,相同体积的a、b、c物质,a物质的质量最大,c物质的质量最小,根据密度公式,a物质的密度最大,c物质的密度最小,故AB均不符合题意;C.由图像可知,相同体积的a、b物质,a物质的质量是b物质质量的2倍,根据密度公式b物质与a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2,故C符合题意。D.物质是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C【详解】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A.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运动;B.河水流动,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流动属于机械运动;C.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D.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24、D【详解】A.科学研究要注意观察,善于提出问题,A正确,不合题意;B.科学研究要认真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总结规律,收集相关数据资料,B正确,不合题意;C.进行科学研究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C正确,不合题意;D.科学研究中进行测量时,尽可能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这样可以减小测量误差,但是不能消除测量误差,D错误,符合题意。25、B【详解】当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的缘故;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从硬币上发出的,故B图正确.故选B.26、B【详解】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山是运动的;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27、C【详解】A.这人相对于水库水的位置不断变化,假设以水库水为参照物,这人是运动的,这与题中条件不符合,所以不是以水库水为参照物,A项不合题意;B.这人相对于四周的山峰的位置不断变化,假设以四周的山峰为参照物,这人是运动的,这与题中条件不符合,所以不是以四周的山峰为参照物,B项不合题意;C.这人相对于他乘坐的游艇的位置保持不变,假设以他乘坐的游艇为参照物,这人是静止的,这与题中条件相符合,所以是以他乘坐的游艇为参照物,选项C符合题意;D.这人相对于迎面驶来的游艇的位置不断变化,假设以迎面驶来的游艇为参照物,这人是运动的,这与题中条件不符合,所以不是以迎面驶来的游艇为参照物,D项不合题意。故选C。28、C【解析】A.乙物体从原点出发,甲物体从距离原点100m的位置出发,故错误;B.乙物体向正方向运动,甲物体向负方向运动,两物体相向行驶,故错误;C.甲.乙两物体在t=30s时刻都运动到100m处,因此相遇在100m处,故正确;D.乙物体速度是:,甲物体的速度是:,故错误.故选C29、B【详解】玻璃杯中盛有水,敲击时玻璃杯和水一起振动发出声音.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30、B【详解】A.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故A不符合题意;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故B符合题意;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3℃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10张纸的厚度在1mm左右,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0.1m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520.6【详解】第一空.由电路图知,当S1闭合,S2、S3断开时,只有R1连入电路中,电流表测R1的电流,由可得R1阻值为:;第二空.由电路图知,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阻R2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电阻特点知:R=R1+R2=5Ω+10Ω=15Ω,则电流表示数: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I'R2=0.2A×10Ω=2V;即电压表示数为2V;第三空.由电路图知,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R1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知:U=U1=U2=3V,R1的电流:32、密度7×10-9【详解】(1)[1]根据题意知道,“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它的密度很小;(2)[2]因为,所以,。33、3仍能【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3m;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将一块和平面镜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34、远视凸【详解】[1]从图中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由远视眼的成因可知,该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2]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35、1.05【详解】奶的密度是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喝掉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不变。36、向东做直线运动30m【详解】(1)[1]由图象可知,,,甲乙均向西运动,由于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做直线运动;(2)[2]由可得:因此经过6s甲乙间的距离:37、30075【详解】[1][2]设火车的车长为L,火车通过的甲桥时①火车通过的乙桥时②由①②解得,火车的车长和火车的速度分别是L=300m/s38、音调音色【详解】[1]男生说话比较低沉,女生则比较尖细,这与声音振动的频率有关,物理学中用音调描述声音的这一特征。[2]根据音色可以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能分辨出小提琴声和钢琴声,是因为音色不同。39、折射漫反射色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托运货车合同范本
- 磨粉设备安装合同协议
- 电子原件采购合同范本
- 深圳商铺转让合同范本
- 渠道代理框架合同范本
- 特殊结构车转让协议书
- 空调售后保障合同范本
- 济源货车买卖合同范本
- 读书环境布置指南
- 2019年中级经济师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 GB/T 46425-2025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2025河南许昌禹州市招聘巡防队员12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车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及答案
- 教育学原理 第二版 课件 第1章 教育及其本质
- 农业机械化操作培训教材与案例
- 工程款支付申请书模板
- 2025税务师考试《税法二》常用税率
- 李清照的一生
- 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戒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药材种植技术 课件 10.前胡
- 肿瘤干细胞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