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门诊病历范文4份_第1页
脾胃门诊病历范文4份_第2页
脾胃门诊病历范文4份_第3页
脾胃门诊病历范文4份_第4页
脾胃门诊病历范文4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脾胃门诊病历范文4份第一份脾胃门诊病历患者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职业:企业职员就诊日期:[具体年月日]主诉反复胃脘部疼痛伴腹胀3年,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疼痛,呈隐痛,时轻时重,伴腹胀,以进食后明显,偶有恶心、嗳气,无呕吐、反酸。曾自行服用“胃药”(具体不详),症状可稍有缓解,但仍反复发作。近1周来,因工作劳累、饮食不规律,上述症状加重,胃脘部疼痛较前频繁,程度加剧,腹胀明显,食欲减退,大便溏薄,每日2-3次。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一直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个人史吸烟15年,平均每日10支;饮酒10年,平均每周饮酒2-3次,每次饮用白酒约100ml。喜食辛辣、油腻食物。家族史父母均有高血压病史,家族中无其他遗传性疾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8/88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面色萎黄。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胃脘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正常。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辅助检查1.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2.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3.血常规:白细胞6.5×10⁹/L,红细胞4.5×10¹²/L,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200×10⁹/L。4.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5U/L,谷草转氨酶20U/L,总胆红素15μmol/L。5.肾功能:尿素氮5.5mmol/L,肌酐80μmol/L。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病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肝失疏泄,横逆犯胃,导致胃脘部疼痛、腹胀等症状。西医诊断1.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2.幽门螺杆菌感染3.高血压病治疗方案1.西医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阿莫西林胶囊1.0g,每日2次;克拉霉素片0.5g,每日2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每日2次;枸橼酸铋钾颗粒220mg,每日2次,疗程14天。-对症治疗:给予多潘立酮片10mg,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铝碳酸镁咀嚼片1.0g,每日3次,饭后1-2小时服用,以保护胃黏膜。2.中医治疗-中药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木香10g、砂仁6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6g、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5g、川芎10g、香附10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针灸治疗: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等穴位,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3.生活饮食调理-嘱患者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第二份脾胃门诊病历患者信息姓名:李四性别:女年龄:32岁职业:教师就诊日期:[具体年月日]主诉反复腹泻伴腹痛2年,加重半个月。现病史患者2年前因饮食不当后出现腹泻,大便呈稀糊状,每日3-4次,伴左下腹部隐痛,疼痛程度较轻,便后疼痛可缓解。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给予匹维溴铵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时有发作。近半个月来,因工作压力大,上述症状加重,腹泻次数增多至每日5-6次,大便呈水样便,腹痛较前频繁,程度加剧,伴有腹胀、恶心,无呕吐、发热。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史,平时饮食较规律,但喜食生冷食物。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7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8/78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面色稍苍白。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亢进,约6-8次/分。舌淡,苔白腻,脉细弱。辅助检查1.大便常规:外观稀便,镜检未见红细胞、白细胞,潜血试验阴性。2.大便培养:未培养出致病菌。3.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4.血常规:白细胞5.8×10⁹/L,红细胞3.8×10¹²/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180×10⁹/L。5.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胃虚寒,湿邪内阻病机:脾胃虚寒,运化功能减弱,湿邪内生,下注大肠,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方案1.西医治疗-调节胃肠动力:给予曲美布汀片0.2g,每日3次,以调节胃肠蠕动,缓解腹痛、腹泻症状。-调节肠道菌群:继续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每次3片,每日3次,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症治疗:若腹泻严重,可临时给予蒙脱石散剂3g,每日3次,以止泻。2.中医治疗-中药方剂: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g、白术12g、干姜6g、炙甘草6g、茯苓15g、山药15g、白扁豆12g、薏苡仁15g、砂仁6g、桔梗10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艾灸治疗:选取神阙、关元、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3.生活饮食调理-嘱患者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温热、易消化,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薏米等。-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调整心态,减轻工作压力,保持心情舒畅。第三份脾胃门诊病历患者信息姓名:王五性别:男年龄:58岁职业:退休工人就诊日期:[具体年月日]主诉胃脘部胀满不适伴食欲不振1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进食后加重,伴食欲不振,食量较前减少约1/3,偶有嗳气、反酸,无恶心、呕吐、腹痛。曾自行服用多潘立酮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症状稍有缓解,但仍反复发作。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胃脘部胀满明显,自觉有堵塞感,食欲极差,体重较前下降约5kg。既往史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冬季发作频繁,平时有咳嗽、咳痰症状。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个人史吸烟30年,平均每日20支;饮酒20年,平均每周饮酒3-4次,每次饮用白酒约150ml。家族史家族中无肿瘤等遗传性疾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双侧胸廓呈桶状,呼吸运动减弱,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量哮鸣音。腹平软,胃脘部胀满,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舌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辅助检查1.胃镜检查:胃窦部黏膜粗糙,可见一大小约2.0cm×1.5cm的溃疡,边界不清,表面覆有白苔,取组织送病理检查。2.病理检查胃窦部腺癌。3.上腹部CT检查:胃窦部胃壁增厚,考虑胃癌可能,未见明显远处转移征象。4.血常规:白细胞7.2×10⁹/L,红细胞3.5×10¹²/L,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90×10⁹/L。5.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15μg/L,糖类抗原19-9(CA19-9)80U/ml。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瘀血阻滞,胃失和降病机:瘀血阻滞胃脘脉络,导致胃脘部胀满、疼痛,胃失和降,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西医诊断胃窦部腺癌治疗方案1.西医治疗-手术治疗:建议患者尽快住院行胃癌根治术,以切除肿瘤组织。-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身体状况,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如肠内营养混悬液口服,每日1500-2000ml。-术后治疗:根据手术情况及病理分期,决定是否进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2.中医治疗-中药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五灵脂10g、当归12g、川芎10g、桃仁10g、丹皮10g、赤芍12g、乌药10g、延胡索10g、甘草6g、香附10g、红花6g、枳壳10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配合针灸治疗: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等穴位,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以缓解胃脘部胀满、疼痛症状。3.生活饮食调理-嘱患者术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第四份脾胃门诊病历患者信息姓名:赵六性别:女年龄:28岁职业:公司职员就诊日期:[具体年月日]主诉反复呕吐2个月,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多为进食后半小时左右发作,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胆汁,呕吐后胃脘部稍感舒适,伴有上腹部胀满不适、嗳气。曾在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为“胃炎”,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近1周来,呕吐频繁,每日可达3-4次,进食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乏力。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月经周期规律,末次月经为[具体日期]。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史,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1℃脉搏:7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08/70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面色苍白。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辅助检查1.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2.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未见明显异常。3.血常规:白细胞6.0×10⁹/L,红细胞3.6×10¹²/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95×10⁹/L。4.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5.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中医诊断呕吐证型:脾胃虚弱,胃气上逆病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呕吐、上腹部胀满等症状。西医诊断功能性呕吐治疗方案1.西医治疗-止吐治疗:给予甲氧氯普胺片10mg,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以缓解呕吐症状。-调节胃肠功能:给予莫沙必利片5mg,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上腹部胀满不适。-营养支持:若患者进食困难,可给予静脉补液,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中医治疗-中药方剂:香砂养胃丸合旋覆代赭汤加减。木香10g、砂仁6g、白术12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旋覆花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