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种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A.细菌B.病毒C.真菌D.衣原体答案: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细菌、衣原体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2.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细胞壁B.细胞膜C.荚膜D.细胞质答案:C。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荚膜是细菌的特殊结构。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肽聚糖B.脂蛋白C.外膜D.脂多糖答案:A。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肽聚糖含量高;脂蛋白、外膜、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成分。4.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A.有丝分裂B.二分裂C.孢子生殖D.复制答案:B。细菌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孢子生殖多见于真菌;病毒以复制方式增殖。5.下列哪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A.血琼脂平板B.巧克力琼脂平板C.SS琼脂培养基D.庖肉培养基答案:C。SS琼脂培养基含有胆盐、煌绿等抑制剂,可抑制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的生长,利于肠道致病菌的分离,属于选择培养基;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属于营养培养基;庖肉培养基用于培养厌氧菌。6.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A.肽聚糖B.磷壁酸C.脂多糖D.蛋白质答案:C。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肽聚糖是细胞壁的基本骨架;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成分;蛋白质可作为细菌外毒素的成分。7.下列哪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属于外毒素()A.大肠杆菌B.痢疾杆菌C.破伤风杆菌D.肺炎克雷伯菌答案:C。破伤风杆菌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和破伤风溶血毒素等外毒素;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产生内毒素。8.下列哪种细菌可引起食物中毒()A.金黄色葡萄球菌B.结核分枝杆菌C.脑膜炎奈瑟菌D.淋病奈瑟菌答案:A。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淋病奈瑟菌引起淋病。9.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血琼脂平板B.罗氏培养基C.巧克力琼脂平板D.沙保培养基答案:B。罗氏培养基含有鸡蛋、甘油、马铃薯等营养成分,适合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一般不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沙保培养基用于真菌培养。10.病毒的测量单位是()A.厘米B.毫米C.微米D.纳米答案:D。病毒体积微小,测量单位是纳米;细菌的测量单位一般是微米。(二)多选题1.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A.荚膜B.鞭毛C.菌毛D.芽孢答案:ABCD。荚膜具有抗吞噬等作用;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与细菌的黏附等有关;芽孢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2.下列哪些是病毒的特点()A.无细胞结构B.只含一种核酸C.严格细胞内寄生D.对抗生素不敏感答案:ABC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等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对病毒无效。3.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有()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铜绿假单胞菌D.肺炎克雷伯菌答案:ABCD。这些病原菌在医院环境中较为常见,容易引起医院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等,大肠杆菌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等。4.真菌的培养特性有()A.生长缓慢B.喜温暖湿润C.常用沙保培养基培养D.可形成酵母型、丝状型等菌落答案:ABCD。真菌生长相对缓慢,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沙保培养基是常用的真菌培养基,真菌可形成酵母型、丝状型、类酵母型等不同类型的菌落。5.可通过性传播的病原体有()A.淋病奈瑟菌B.梅毒螺旋体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D.沙眼衣原体答案:ABCD。淋病奈瑟菌引起淋病,梅毒螺旋体引起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沙眼衣原体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均可通过性传播。二、填空题1.细菌的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2.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染色体)和(质粒)。3.病毒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组成,二者构成(核衣壳)。4.真菌根据形态可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5.细菌的致病性主要与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途径)有关。6.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7.临床上常见的厌氧芽孢梭菌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等。8.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包括(原体)和(始体)两个阶段。9.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0.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传播媒介主要有(节肢动物),如虱、蚤、蜱、螨等。三、名词解释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2.正常菌群:是指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体有益无害,称为正常菌群。3.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4.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5.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蛋白质,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抗原性。6.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当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其毒性相对较弱,抗原性也较弱。7.噬菌体:是一类侵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具有病毒的一般特性。8.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根据其用途和物理状态等可分为不同类型。9.菌血症:是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从血液中可查到细菌。10.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四、简答题1.简述革兰染色的步骤及结果判断。革兰染色的步骤如下:(1)初染:将结晶紫染液滴加在已固定的涂片上,染色1分钟后水洗。(2)媒染:用卢戈碘液媒染1分钟后水洗。(3)脱色:用95%乙醇脱色,约30秒,至无紫色脱出为止,水洗。(4)复染:用稀释复红染液复染1分钟后水洗,待干后镜检。结果判断:革兰阳性菌染成紫色,革兰阴性菌染成红色。2.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以下条件:(1)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为细菌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2)酸碱度:大多数病原菌最适的酸碱度为pH7.2-7.6。(3)温度: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一般为37℃。(4)气体: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不同,可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专性需氧菌需要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微需氧菌在低氧环境中生长良好;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均可生长;专性厌氧菌必须在无氧环境中生长。3.简述病毒的感染类型。病毒的感染类型包括:(1)隐性感染: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2)显性感染:-急性感染:起病急,病程短,一般在数日至数周内恢复,病后病毒从体内消失。-持续性感染:病毒在机体内持续存在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又可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和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慢性感染是指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可不断排出体外,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年;潜伏感染是指病毒潜伏在机体某些组织或细胞中,不产生感染症状,在某些条件下可被激活而引起显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是指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长达数年,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多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死亡;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是指在急性病毒感染后数年,发生致死性的并发症。4.简述真菌的致病性。真菌的致病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由外源性真菌引起,如皮肤癣菌可侵犯皮肤、毛发和指甲等部位,引起癣病。(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多由内源性真菌引起,如白假丝酵母菌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等情况下可引起感染,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患者。(3)真菌毒素中毒:某些真菌在粮食或饲料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人或动物摄入后可引起中毒,如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脏损害,甚至诱发肝癌。(4)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的孢子、菌丝等可作为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5.简述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2)严格消毒灭菌:对医疗器械、物品、环境等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防止交叉感染。(3)隔离预防:对感染患者或可疑感染患者进行隔离,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菌种类,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导致耐药菌的产生。(5)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6)监测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定期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种类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五、论述题1.论述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及预防措施。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细菌可产生水解酶、合成酶等,使抗菌药物失活或钝化。例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使其失去抗菌活性;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钝化,降低其与细菌核糖体的结合能力。(2)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菌可通过改变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或膜孔蛋白的数量、结构等,使抗菌药物难以进入细菌细胞内。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可减少外膜上的孔蛋白数量,导致多种抗生素难以进入菌体内。(3)靶位结构的改变:细菌可以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结构,使抗菌药物不能与其结合或亲和力降低。如肺炎链球菌可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结构,使青霉素类药物与之结合能力下降,产生耐药性。(4)主动外排机制:细菌细胞膜上存在主动外排系统,可将进入细菌细胞内的抗菌药物排出体外,降低菌体内药物浓度,导致耐药。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orA外排泵可将氟喹诺酮类药物排出菌体外。(5)生物被膜的形成:细菌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生物被膜具有屏障作用,可阻止抗菌药物进入细菌内部,同时生物被膜内的细菌代谢缓慢,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预防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措施如下:(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避免无指征用药和滥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做到个体化用药。-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预防用药。(2)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防止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耐药菌感染病例。-对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3)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定期对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监测,掌握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4)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加大对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投入,寻找新的作用靶点和抗菌机制,以应对不断出现的耐药菌。(5)加强宣传教育: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性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论述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标本采集:根据病毒感染的部位和病程,采集合适的标本,如呼吸道感染可采集鼻咽拭子、痰液等;肠道感染可采集粪便;病毒血症时可采集血液等。标本采集应在发病初期、急性期进行,以提高病毒的检出率。-标本送检:采集后的标本应尽快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放在合适的保存液中,冷藏或冷冻保存。同时,标本应做好标记,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采集时间等。(2)形态学检查:-光学显微镜检查:某些病毒感染后可在细胞内形成包涵体,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包涵体的形态和位置,可辅助诊断病毒感染,如狂犬病病毒感染时可在脑组织神经细胞内发现内基小体。-电子显微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用于病毒的快速诊断和新病毒的发现。但电子显微镜检查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3)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动物接种:将标本接种到敏感动物体内,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然后从感染动物体内分离病毒。但动物接种存在动物来源、伦理等问题,目前应用逐渐减少。-鸡胚培养:鸡胚对多种病毒敏感,可用于病毒的分离培养。不同的病毒可接种到鸡胚的不同部位,如流感病毒可接种到尿囊腔等。-细胞培养:是目前最常用的病毒分离培养方法。将标本接种到敏感细胞中,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如细胞变圆、溶解、脱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