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常考必背考点提纲_第1页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常考必背考点提纲_第2页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常考必背考点提纲_第3页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常考必背考点提纲_第4页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常考必背考点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常考必背考点提纲

(1)古埃及文明的典型代表(文字、建筑)?象形文字;金字塔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文字、法律-它的地位?,维护哪一阶级利益)?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一维护奴隶

主的利益

(3)古印度文明的等级制度是?产生于印度的三大宗教之一是?创始人?

种姓制度;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4)希腊城邦的特点?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的人物是?小国寡民;伯利克里

(5)亚历山大帝国东征的影响?(消极+积极)

消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财富。

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

(6)希腊神话的特点?文学遗产?2个雕刻代表作?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特点:神人同形同性;文学:《荷马史诗》;雕刻:《宙斯像》《掷铁饼者》;建筑:雅典

帕特农神庙

(7)提出“原子论”的哲学家?谁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原子论”-德谟克利特;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8)“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谁的名言?他还创立了什么学科?亚里士多德;

逻辑学

(9)东罗马帝国时期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件是?《罗马民法大全》

(10)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欧洲法学的渊源的法律文件是?《十二铜表法》

(11)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有哪些?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

国、阿拉伯帝国

(12)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举世界三大宗教。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是?

佛教、基督教(1世纪)、伊斯兰教(穆罕默德,7世纪);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大

学的兴起

(13)哪个国家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典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拜占庭帝国

(14)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别是什么?政治制度:封君封臣制度;经济制

度:庄园制度

(15)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事件是?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掌握在谁手

中?

大化改新;幕府将军

(16)阿拉伯两本著名的医学典籍是?文学作品的代表?

《医学集成》《医典》;《天方夜谭》易错易混辨析

(1)《汉谟拉比法典》-黑色石柱-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

整的成文法典

(2)《十二铜表法》-BC450年左右-青铜板-罗马共和国-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欧

洲法学的渊源

(3)《查士丁尼法典》-529年-东罗马帝国(4)《罗马民法大全》-真定了欧洲民法的

基础

(5)1787年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6)《拿破仑法典》-成为欧洲各国制作民法典的参照蓝本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的曙光)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1)11世纪后,垦殖运动一扩大土地面积(2)庄园制度逐

渐衰落和瓦解

⑶农村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14世纪中叶后,租地农场一富裕农民

2.城市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手工工场一标志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手工作坊一分散的手工工场一集中的手工工场)

3.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

4.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影响:土地关系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5.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实质: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说明了早期资本主义萌

芽的产生。

6.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富裕农民、骑士、乡绅。

7.市民阶层一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8.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9.交税方式的变化:劳役地租变为货币地租

10.最早出现租地农场的国家:英国(最典型)

11.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部门:毛纺织业。

12.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是雇佣关系。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人被发现)

一、文艺复兴(“复兴”的两层含义:一是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二是资产阶级文化

的兴起)

1.原因:(1)根本原因:意大利最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资产阶级反对教会,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

享受现世生活;2.时间、国家:14世纪中叶(开始)一16

世纪;意大利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精神(含义: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

求享受现世生活)4.方式:“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

5.性质: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

的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7.影响:(1)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2)为欧

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示:思想解放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代表人物

人物国家作品称谓

(1)文艺复兴的先驱(2)巨人时代的第一位巨人

但丁意大《神曲》(3)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学三杰”

(4)旧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最初的一位诗

《蒙娜丽莎

达・芬意大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美术三杰”

》《最后

奇利

的晚餐》

莎士《哈姆雷特》

英国英国著名文学巨匠

《罗密欧与朱丽

叶》

但丁的《神曲》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达•芬奇创作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

文主义精神。

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

习,体现人文主义。第15课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世界被

发现)

新航路开辟

1.原因(1)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日趋发达(资本主主义的发展)急需开拓新的贸

易市场;(根本)

(2)社会根源:西欧对东方财富的渴望;

(3)商路危机: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直接)

(4)客观条件:欧洲天文、地理学的发展;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的运用;航海技术的

进步;政府的支持。2.过程

航海家时间支持国路线或成就

迪亚士1487年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KF,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达•伽马1497—1498葡前牙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

年度西海岸

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发

哥伦布1492年西班牙

现了古巴和海地,发现美洲大陆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后返回欧洲。

麦哲伦1519西班牙

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的正确。

★3.影响(意义)

对欧洲:(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对世界:(2)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由此逐步确立起来。

消极影响:(4)开启了殖民扩张道路。

4.对哥伦布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全面客观公正、一分为二)

消极性: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从美洲印第安人角度)

进步性:客观上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欧洲人角度)

5.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

6.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共同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

7.文艺复兴运动与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关系:文艺复兴运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

项目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

规模船队规模大,船多人多船队规模小,船少人少

宣扬国威,扩大明朝影

目的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响;加强同海外各

国的联系

性质政府开展的政治性活动,带来和平殖民扩张活动

和友谊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客观上加强了世

影响促进了同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友

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

好往来

的发展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1.背景:(1)根本原因: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

销产品,寻找原料;(2)直接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

夺。

2.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3.殖民扩张的方式:掠夺土地、劫掠财物、屠杀和奴役当地居民、

贩卖黑奴等。4.葡萄牙:殖民澳门

5.西班牙:16世纪,无敌舰队”(海上霸主),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

6.“三角贸易”(黑奴贸易):M

/\火好■

⑴目的:获取更大的利润;?.・、《»/

itIft/M\

12)三角贸易的实质:对外殖民扩张,血腥的资本积累2柳、山

IMIN

1补充:资本积累的方式:圈地运动、贩卖黑奴、殖民扩张)

(3)三角贸易的核心:黑奴贸易

(4)三角贸易的影响:

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贫穷与落后。

对欧洲:有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大

置的廉价劳动力。对美洲: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发展。

7.荷兰的殖民争霸:有“海上马车夫”,

殖民台湾。8.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O

9.殖民扩张的影响:

对欧洲: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对殖民国家:(1)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C肖极)(2)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

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英格兰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

则。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索:苏格兰人民起义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克伦威尔)

3.革命过程(1)开始标志:1640年,重新召开议会。

12)革命高潮: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同年,议会宣布废除君主制,

成立共和国。

〔3)1653年,克伦威尔独揽大权,议会有名无实;克伦威尔为护国主。

(4)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4.革命结果: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1)《权利法案》目的:限制王权,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2)《权利法案》意义: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君主立宪

制逐渐形成。

5.英国的政治体制/政体/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为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时间长、曲折性、反复性、妥协性、不彻底性。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示:

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

历史发展的潮流。第18课美国独立战争(17757783)

一、美国独立战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1.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索:1773年波士顿

倾茶事件2.革命过程

(1)开始标志: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5年第二届人陆会议决定整编“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3)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通过了《独立宣言》。一标志美国的诞生

(4)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

(6)独立: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3.独立战争的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二、《独立宣言》——阐述自由、民主的政治原则

1.顷布时间、起草人:1776年7月4日,杰斐逊。

2.内容:(1)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7月4日后来被确定为美国的

独立日(国庆日))3.地位: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

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独立宣言》的局限: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

安人。

5.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

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1787年美国宪法。睢大改「

1.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2.国体: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侬22L___\山皿&«司收)

制共和国。3.政治体制:联邦共和制

4.内容:(1)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

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2)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3)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5.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积极:(1)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地位),对后来许多

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2)创立了联邦制共和国,开启了美国

民主政治的先河。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

6.评价华盛顿

1.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

战争的胜利。2.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

阶级政治体制。

3.是美国历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被美国人民尊称

为“国父”。美国独立战争的启示:国家独立是国家发展的亶要前

提,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1789.7.14-1794)

1.原因:(1)根本原因:法国日益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导火索: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2.启蒙运动一启蒙思想(自由、民主、平等、法治)

(1)时间:17-18世纪(2)中心:法国(3)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4)代表人物:伏尔泰一英国制度(君主立宪制)一旗手;孟德斯鸠一分权制衡;卢梭

一主权在民

(5)性质:是一场反对封建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

(6)影响: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

3.进程:(1)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12)颁布文件:《人权宣言》——1789年8月;制宪议会。

①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②性质:《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

③实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3)1792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4)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5)大革命高潮

—雅各宾派执政4.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1)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传播了资产

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2)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5.法国大革命的性质:世界历史上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拿破仑帝国(1804-1815)

1.称帝: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

国”成立。2.统治措施:

(D经济:拿破仑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2)法律:主持

制定民法典,名称:《拿破仑法典》。内容: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等原则。

补充:《拿破仑法典》的影响:①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

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

4.覆灭: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的重大转折)。1815年法兰西

第一帝国覆灭U

5.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1)前期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击退反法联盟,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打击了

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启蒙思想,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后期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被征服国家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反封建)

时间14世纪中叶-16世纪17世纪-18世纪

中心国家意大利法国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理性主义

代表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解放了思想,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启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封建专制统治英国的殖民统治封建专制统治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资产阶级革命

战争

开始、开始:1640,议会重新召开1775,来克星顿的枪声1789.7.14,攻占巴士

底狱

结束标结束:1688,光荣革命1783年约克镇战役,英军

志投降1794,“热月政变”

时间长、曲折性、反复性承担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

特点最大、最彻底

、妥协性不彻底主义双重使命(双重性

性)

法律文1689,《权利法案》1776.7.4《独立宣言》1789,《人权宣言》

结果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联邦共和体制确立共和体制

(1)原因: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确立

相同点

了资产阶级政权

(3)意义:都扫清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都颁布了法律文献来

巩固革命成果

(1)思想解放能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启示

(2)民主与法制的确立来之不易,要坚持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

补充:1.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2.美国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3.美国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理论来自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思

想。

英法美资产阶级法律文献的比较

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拿破

》仑法

典》

国家英国美国美国法国法国

颁布时1689年1776.7.41787年1789年1804年

颁布机议会大陆会议制宪会议制宪议会拿破仑

第13页共19页

主要内限制国王的立(1)宣布人人(1)行政、立法、宣告了人权、体现了

容法生而平等,享有司法三权分立,总法自

生命权、自由统、国会与最高法

权、财政权、治、自由、分权由平等

权和追求幸福院及其相关机构各

军和

的权利;司其职,相互制衡;

事权;保证议平等和保护私有财

(2)宣告北美(2)联邦政府与地

会私产

13个殖民地脱方政府分享权力;(

议员的参政有财产等基神圣不

离英国3)总统和议员由选

权本

举产生可

而独立。

原则侵犯等

主要意限制了王权,是第一个以国家美国1787年宪法是是法国资产成为世

义确名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界各

阶级成文宪法(地国制定

立了议会国家义明确表述资产级大革命的

位/地位),对后民法的

政阶纲

参照蓝

来许多国家的政治

治生活中的最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

变革产生了重要

高领反

影响。

地位,君主立性文献,被称为封建专制的

宪“第旗

制逐渐形成一个人权宣言帜

文献相同点:(1)内容: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思想

(2)英法美革命中颁布法律文件的直接作用:都通过立法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3)近代欧美政治文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反映了人类社会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专制走向民主的趋势,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

第14页共19页

(4)世界近代历史社会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

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18世纪60年代中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领先国英国美国、德国

主要标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发明及广泛使用

新能源

能源:煤炭;动力:改良蒸汽能源:电力、石油;动力:内燃机(主要)

及动机、电动机

交通工斯蒂芬森-蒸汽机车;汽船本茨一汽车;莱特兄弟一飞机

1765年哈格里夫斯一珍妮机(电灯、汽车、飞机

开始标志)、

代表成爱迪生一白炽灯泡、本茨一汽车、莱特兄弟

果瓦特——改良蒸汽机(最具代表性-飞机

发明)1825年斯蒂芬森一蒸汽机

诺贝尔-现代炸药、海厄特-赛璐珞-现代

塑料

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

典型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

第15页共19页

点真正结合;

组织形现代工厂垄断组织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

的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主要资

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蒸

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

积极影汽时代。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

响(2)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

阶段过渡;③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

第一个工业国家,现代工厂制

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度最终确立。■

积极;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共同影

响不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技。

启示

(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同时,应注重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

展道路。

1.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原因(背景)

(1)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政局稳定

(2)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3)直接原因:手工工场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4)圈地运动后,提供了

大量劳动力。

2.最先变革的部门:棉纺织业

3.交通运输(火车):1825年一斯蒂芬森一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蒸汽机车发明的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快捷、更廉价、更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第16页共19页

4.世界市场确立的过程

(D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2)早期殖民掠夺-进一步

(3)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设厂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蒸汽机车)

6.补充: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标志性事件:工业革命的完成

7.工业革命引起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手工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壬

工工场转变为现代工匚;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

社会。)

8.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消极:造成环境污染和贫

富分化加剧。补充:

欧美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先变思想,其次变革制度,最后变革技术。(文艺复兴-资产阶

级革命-工业革命)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先变技术,其次变革制度,最后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