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_第1页
针灸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_第2页
针灸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_第3页
针灸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_第4页
针灸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位是()A.云门B.中府C.少商D.商阳2.下列哪项不属于腧穴的治疗作用()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扶正作用3.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4.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A.合谷B.至阴C.三阴交D.太冲5.下列经脉中,循行不经过心的是()A.手少阴心经B.手太阳小肠经C.足少阴肾经D.足厥阴肝经6.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主要体现的是()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双向调节作用7.属于间接灸的是()A.无瘢痕灸B.隔附子饼灸C.蒜泥灸D.太乙神针灸8.下列哪组穴位不是俞募配穴()A.肝俞、期门B.心俞、巨阙C.膀胱俞、中极D.脾俞、章门9.八会穴中的筋会是()A.太渊B.阳陵泉C.膻中D.大杼10.治疗头痛,项强的首选穴是()A.列缺B.合谷C.太渊D.鱼际答案:1.B2.D3.C4.B5.D6.C7.B8.D9.B10.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以下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有()A.足三里B.三阴交C.梁丘D.丰隆E.内庭2.下列属于拔罐作用的有()A.通经活络B.行气活血C.消肿止痛D.祛风散寒E.吸毒排脓3.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E.管针进针法4.下列哪些是特定穴()A.五输穴B.原穴C.络穴D.背俞穴E.募穴5.针刺的角度包括()A.直刺B.斜刺C.平刺D.横刺E.透刺6.下列经脉中与咽喉有联系的是()A.手太阴肺经B.足少阴肾经C.足阳明胃经D.手少阴心经E.足厥阴肝经7.以下属于艾灸的是()A.瘢痕灸B.无瘢痕灸C.隔姜灸D.隔蒜灸E.温和灸8.下列穴位中,能治疗眼病的有()A.睛明B.攒竹C.太阳D.合谷E.光明9.以下属于奇经八脉的有()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E.阳跷脉10.推拿手法在针刺前运用,可起到的作用有()A.揣穴定位B.减轻进针疼痛C.激发经气D.调节虚实E.促进气血运行答案:1.ACDE2.ABCDE3.ABCD4.ABCDE5.ABC6.ABCE7.ABCDE8.ABCDE9.ABCDE10.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人体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2.所有穴位都具有近治、远治和特殊三种作用。()3.针刺时,针身与皮肤呈45°角倾斜刺入称斜刺。()4.孕妇不宜针刺三阴交、合谷等穴位。()5.隔盐灸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6.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阴经在外侧,阳经在内侧。()7.提插补泻中,重插轻提为补法。()8.皮肤针叩刺时应重刺出血,以增强疗效。()9.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10.推拿和针灸不能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答案:1.√2.×3.√4.√5.×6.×7.√8.×9.√10.×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腧穴的分类。答案:腧穴分为三类:①十四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有固定名称、位置和归经;②奇穴,有一定名称和固定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系统;③阿是穴,无固定名称和位置,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为穴位。2.简述针刺补泻的原则。答案:针刺补泻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证采用补法,通过针刺手法的刺激,使经络气血通畅,脏腑功能恢复正常;实证采用泻法,以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还有“陷下则灸之”“菀陈则除之”等特殊原则。3.简述艾灸的作用。答案:艾灸有温经散寒作用,可改善寒凝血滞、经络痹阻;能扶阳固脱,救治阳气虚脱;可防病保健,增强机体抵抗力;还能消瘀散结,消散气血瘀滞;以及引热外行,使热邪外出消散。4.简述拔罐的注意事项。答案: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部位;根据部位选择合适罐具;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拔罐时掌握好留罐时间,避免时间过长;起罐时不可硬拉;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部位不宜拔罐;孕妇腰骶部、腹部不宜拔罐。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1.讨论针灸治疗疾病的优势。答案:针灸治疗疾病优势明显。它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脏腑功能。操作简便,无需复杂设备。副作用少,安全性较高。对多种疾病有效,如疼痛类、神经系统疾病等。还可与其他疗法配合,提高疗效。且能起到预防保健作用,增强人体抵抗力。2.结合临床,谈谈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答案:临床选针刺手法依病情而定。实证、热证多用泻法,如提插泻法、捻转泻法等,以疏泄病邪;虚证、寒证多用补法,像提插补法、捻转补法。病情较轻、体质弱用轻刺激手法;病情重、体质强用重刺激手法。此外,也结合针刺部位特点选择,如头面部多用平刺、轻刺激。3.论述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中的指导意义。答案:经络学说对针灸临床意义重大。它指导经络、穴位的选取,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选穴。能判断疾病的病位和性质,根据经络气血变化分析病情。指导针刺手法的运用,如根据虚实调整补泻。还可用于疾病预防,通过艾灸特定经络穴位增强体质。在针灸治疗方案制定中起到核心指导作用。4.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