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大气科学》专业题库——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下列哪种气体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A.二氧化碳(CO2)B.氧气(O2)C.水蒸气(H2O)D.甲烷(CH4)2.全球变暖最主要的自然强迫因素是?()A.太阳活动变化B.地球轨道参数变化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D.火山喷发3.大气边界层的主要特征是?()A.温度随高度线性递增B.空气以对流形式为主要垂直交换方式C.气流完全不受地表面影响D.水汽含量恒定不变4.酸雨的主要成因物质是?()A.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硫(SO2)B.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C.氨(NH3)和氯化氢(HCl)D.氮气(N2)和氧气(O2)5.以下哪项不是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A.全球平均气温已显著升高B.人为活动是导致观测到的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因素C.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5℃以上D.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北极地区6.大气污染物从排放源到受体区域的主要传输途径是?()A.大气扩散B.地面扩散C.大气层结稳定度D.地表摩擦力7.气候系统中的“水循环”主要涉及哪些圈层?()A.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D.大气圈、岩石圈8.下列哪项是衡量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指标?()A.能见度B.降水变率C.风速D.气压9.碳中和的目标是指?()A.完全停止燃烧化石燃料B.使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自然吸收量相抵消C.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2℃以内D.大幅增加森林碳汇10.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大气成分观测的范畴?()A.气象卫星遥感B.自动气象站观测C.气象雷达探测云层D.气象气球探空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下列名词)1.辐射强迫(RadiativeForcing)2.全球变暖潜在影响(GlobalWarmingPotentiallySignificantImpacts)3.大气污染物(AtmosphericPollutant)4.大气边界层(AtmosphericBoundaryLayer)5.碳循环(CarbonCycl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温室效应的物理过程。2.简述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主要的转化过程。3.简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4.简述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变化的主要贡献。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结合所学知识,详细论述下列问题)1.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2.论述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3.论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途径及其面临的挑战。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A5.D6.A7.B8.B9.B10.C二、名词解释1.辐射强迫: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的大气成分变化,对大气系统吸收和发射的总能量产生的净效应,单位通常为瓦每平方米(W/m²),是评估气候强迫的重要指标。2.全球变暖潜在影响:指由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而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改变,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短缺、农业减产、人类健康受损等。3.大气污染物:指进入大气环境,并能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材料或环境质量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常见的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4.大气边界层:指紧贴地表、受地表物理性质(如温度、湿度、粗糙度)影响显著、湍流混合强烈的低层大气层,其高度通常在0.1-2公里之间,随时间、地点和天气条件变化。5.碳循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之间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进行迁移和转化的循环系统。三、简答题1.简述温室效应的物理过程。解析思路:从太阳辐射进入大气、被地表吸收、再向大气发射长波辐射、温室气体吸收和重新辐射长波辐射等方面描述。具体为:太阳短波辐射穿透大气到达地表,地表吸收后升温并向大气发射长波红外辐射;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吸收这些红外辐射,并在大气中向下或向四周重新辐射,部分辐射返回地表,导致地表和低层大气温度升高。2.简述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主要的转化过程。解析思路:从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两方面入手。物理过程包括:干沉降(污染物直接沉积到地表或水面)和湿沉降(污染物随降水过程被清除)。化学过程包括:光化学反应(如NOx和VOCs在光照下生成O3)、氧化还原反应(如SO2氧化成硫酸盐)、气相化学反应和液相化学反应(污染物溶解在云滴或气溶胶中发生反应)。3.简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解析思路:从降水格局、蒸发、径流等方面论述。具体为:可能导致区域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干旱加剧,部分地区洪涝频发;蒸发量可能增加,加剧水资源短缺;冰川融化加速可能短期内增加水源,但长期看导致水源减少;海平面上升可能淹没沿海地区淡水来源。4.简述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变化的主要贡献。解析思路:列举主要的人类活动及其排放的气体。具体为: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氟利昂、挥发性有机物等;农业活动排放氧化亚氮、氨等;土地利用变化(如砍伐森林)减少碳汇,增加尘埃排放。四、论述题1.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解析思路:首先明确气候变化驱动因素分为自然强迫和人为强迫。重点论述人为强迫,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从能源消耗、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阐述人类活动如何导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然后分析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如何通过辐射强迫导致全球变暖。接着讨论气候系统内部各圈层(大气、海洋、陆地、冰雪)的相互作用,例如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海洋变暖、海冰融化,进而影响海气相互作用、水循环和大气环流模式。可以提及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自然因素,但强调其在当代气候变化中的相对次要作用。2.论述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解析思路:分类阐述不同类型大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例如:颗粒物(PM2.5、PM10)可进入呼吸系统深处,引发或加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癌)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二氧化硫主要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咳嗽;氮氧化物可导致呼吸道炎症和缩短寿命;臭氧作为地面污染物,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损害肺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严重时可致中毒死亡。可以结合暴露途径(吸入)、健康效应的急性和慢性影响进行论述。3.论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途径及其面临的挑战。解析思路:首先明确碳中和的含义是实现净零排放。然后从三大方面阐述主要途径:一是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给保姆配车协议合同书
- 网络游戏广告合同范本
- 联盟职业选手合同范本
- 聘用技术服务协议合同
- 聘请销售人员合同范本
- 股东合资借款合同范本
- 股权众筹服务合同范本
- 胶带生产采购合同范本
- 自主美甲员工合同范本
- 装修合同增加项目协议
- 碎石临时停车场施工方案
- 招工登记表模板
- 路灯维护方案完整
- 2023年06月天津市便民专线服务中心招考聘用合同制员工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表88612
-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论文
- 培智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 汽车维修保养服务单
- 300MW电气运行规程
- GA/T 1246-2015道路交叉口发光警示柱
- DB37-T 4328-202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