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贵州省遵义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6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表所示是江苏刘林遗址(约公元前4300年——约公元前3500年)早期各墓区情况。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墓区墓数/座平均每墓随葬品/件单墓随葬品最多量/件单墓随葬品最少量/件一155.6141二63.872四63.871五236.6201A.礼乐制度逐渐萌芽 B.已经走出石器时代C.部落联盟趋于瓦解 D.出现社会贫富分化2.四川省的三星堆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既有三星堆文化独有的文化因素,如青铜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等,也有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可见的玉璋、玉戈、玉琮等。这可用于佐证A.三星堆文化与商周文化同源 B.商周将部分族众分封至四川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D.商周时期神权与王权相结合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发,时人对政权兴衰更替多有反思。楚国沈尹戌评梁国之亡:“民弃其上,不亡何待。”齐国大夫鲍叔牙警示:“君(齐襄公)使民慢,乱将作矣。”这些言论体现的核心思想是A.民本思想 B.“非攻” C.大一统思想 D.“仁政”4.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白狄鲜虞族建立的诸侯国。战国早期,中山国青铜器在器型上与北方燕国器物有较多相同处。至战国中后期,中山国青铜器与中原诸国已无大的差异。这一变化反映出A.东周加强了对中山国的控制 B.中原文化的辐射力不断增强C.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礼乐制度在诸侯国渐趋崩溃5.商鞅主张“强国之十三数: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上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这一主张直接服务于A.强化社会治理 B.推动法家思想传播C.推广小家庭制 D.促进社会阶层流动6.西周时期,山林湖泊为禁地。春秋战国时期,农民进入禁地,从事捕鱼、煮盐、烧炭、采铁、铸钱、伐木等新生产活动,这些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民的地位显著提高 B.土地私有化进程加速C.手工业技术取得突破 D.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7.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史实结论A秦国灭掉了东方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自称“始皇帝”皇帝制度开始确立C秦朝修筑驰道、直道抵御了匈奴的进攻D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A.A B.B C.C D.D8.秦朝为官营手工业设置了十分精细完备的管理环节,并有细密的赏罚体系,从产品的组织生产到产品的审查、收存、登记,再到产品投入官府使用、出借和买卖,各个环节的管理都有明确律令作为依据。这可用于说明秦朝A.中枢机构的健全与高效 B.法律制度严苛和全面C.对重要经济领域的控制 D.走向灭亡的经济原因9.编户齐民包括“分家”和“立户”两个过程。“分家”,即分家析产;“立户”,指以家庭为单位将所有民众编制为户籍人口。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行编户齐民。据此可知,秦朝推行编户齐民的出发点是A.加强君主专制 B.调节阶级矛盾C.促进人口增殖 D.保障征发赋役10.汉文帝时期,吴、楚、齐三国诸侯权势较大。汉文帝对诸侯王平日言行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例如面对吴王刘濞称病不朝的行为,他不仅未加责难,反而赐几杖以示优容。汉文帝的行为主要是基于A.“与民休息”的治国逻辑 B.稳定统治秩序的实际需要C.地方局势已失控的现实 D.重视宗法血缘关系的考量1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他还设立五经博士,取消非儒家博士官,推广太学,选拔熟悉儒术的官吏。汉武帝的根本意图在于A.广纳贤才,平息战乱 B.减少刑罚,推广教化C.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D.休养生息,振兴经济12.东汉晚期,刺史被改为“州牧”。事实上,州牧不仅行监察之职,还掌一州的军政大权。据此可知,改刺史为州牧A.不利于中央集权 B.有助于开拓疆域C完善了监察体系 D.规范了地方行政13.图所示为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示意图。①所代表的政权是A.前秦 B.前赵 C.西魏 D.北魏14.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京、镇江等地告别了吴侬软语,其语言逐渐转变为夹有吴语的北方话。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B.南方政权更迭频繁C.大规模的北民南迁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15.表所示为隋朝的部分创举。这些举措时间举措581年确立三省六部制589年灭陈,结束分裂局面605年兴建洛阳城607年确立科举制610年大运河全线贯通A.对后世王朝影响深远 B.反映了崇文尚武的国策C.是其短命而亡的根源 D.暴露了君主的穷奢极欲16.贞观二年(628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据此可知,唐太宗A.遵循儒家礼制,践行传统礼仪 B.重视百姓疾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C.崇尚节俭治国,审慎大兴土木 D.忌惮外戚势力,禁止营造皇家宫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德国历史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00年——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该时代的中国主要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社会经济、政治发生激荡变化,中国的文化教育不再由官方垄断,与此同时,西周时期形成的礼乐文明也开始不断调整、创新,孕育出思想文化的“黄金之花”。中华文明在思想文化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以及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等,都是历史积累和时代创造的宝贵文化宝藏,这一宝藏,直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摘编自李凯等《古代中国文明文献萃编》(1)根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大发展”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大发展”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大发展”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1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材料二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材料三(始皇)乃大怒曰:“……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阮(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1)概括材料一中秦始皇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1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汉朝与匈奴的贸易主要通过关市进行,在双方贸易中,汉政府除在指定地点进行官营贸易外,禁止有损于自身利益的物品流入匈奴,如可供制作兵器的铁。随着鲜卑、乌桓等游牧部族的兴起,东汉政府采取同样的政策,即所谓“岁时通胡市”以适其意。汉朝通过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在经济上起到了互补的作用。材料二隋唐时期与周边各民族的互市贸易比前代更加频繁。隋与西域各国的互市多在张掖进行,隋炀帝时,派吏部侍郎裴矩前往交市处“监诸商胡互市,啖之以利,劝令入朝”,以加强与西域各国政治上的联系。与唐互市的有吐谷浑、突厥、吐蕃、西域诸国、回纥、党项、奚等。自唐代初期以来,与边境诸族互市每年一次;中唐后,一些民族自恃力量强大,多次提请互市,唐廷无奈之下只能依允。——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与周边民族互市贸易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及隋唐时期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互市贸易的积极影响。20.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表所示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至唐代的农业生产概况。新石器时代战国唐代农具石斧、石刀、石铲、石锛、石锄、骨耜、石犁、耒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验设备校准与验证方案
- 可持续厨余垃圾处理与转运方案
-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施方案
- 充电桩系统集成与测试方案
- 2025年内容创作者分成协议(广告)
- 网络媒介经理工作指南及排期计划
- 跨部门项目协作流程优化方案与责任分配表
- 2025招银网络科技海外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周口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选(招)聘经营管理及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12月贵州腾龙实业集团招聘拟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GB/T 9445-2024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 12S4消防工程标准图集
- 全国临床护理“三基”训练考试题库(800题)
- 高一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生活类)
- 急危重病人的识别和处理
- 地板砖铺贴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 实验三人类皮纹的观察分析
- 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 大一护理生涯发展展示
-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AI热浪起液冷迎来黄金时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