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六中、临川区第五实验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某班围绕“君子自强不息”展开讨论,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古诗词,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下列对《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发表《我爱这土地》时是第一次署名“艾青”,《我爱这土地》是诗人的成名作。B.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C.《艾青诗选》中的艾青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诗歌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真切感和表现力。D.绘画出身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诗歌,总能让人情感共鸣:江山如画,分外妖娆;四月早天,轻灵娉婷;我看春天原野,飞鸟流云,富丽堂皇。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我们在诗歌中,汲取精神的食粮。经典古文,总能让人濡养心性:春和景明,登楼览物,心旷神怡,《岳阳楼记》带我们感受范仲淹的古仁人之心;四时朝暮,变幻无穷,泉香酒洌,官民同乐,《醉翁亭记》让我们体会到欧阳修的清明之治;雾凇沆dàng,万籁俱寂,于空旷奇寒中独赏冰雪世界,《湖心亭看雪》向我们展示了张岱的超凡脱俗。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娉婷
沆dàng4.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丽堂皇 B.心旷神怡 C.万籁俱寂 D.超凡脱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自我雕琢需要恒心。正如《劝学》中所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须知,_____,都要经过花苞的长期孕育。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才有《本草纲目》的问世。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拥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自我雕琢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知识积累的过程。B.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C.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是内心丰盈的过程。D.自我雕琢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6.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7.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 B.盛开任何一朵鲜花C.任何一朵鲜花的凋谢 D.凋谢任何一朵鲜花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春晚渡河有怀罗邺烟收绿野远连空,戍垒①依稀入望中。万里山河星拱北②,百年人事水归东。扁舟晚济桃花浪,走马晴嘶柳絮风。乡思正多羁思苦,不须回首问渔翁。【注】①戍垒:边防驻军的营垒、城堡。②北:北斗星。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烟收”照应“依稀”,营造了一种迷蒙的氛围。B.颔联写山河依旧,世事变迁,诗人一生努力付之东流,哀叹自己一事无成。C.颈联视听结合,以乐景写乐情,表达了诗人对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D.这首诗的诗风与杜甫的诗风相似,语言沉郁顿挫。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艾青诗歌中的意象非常鲜明,具有象征意义。请品读下面这首诗歌,说说诗人借助了什么意象,这个意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从它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①吉水之东,桐江之上,其地多竹,其里①名竹溪。里之望,为罗氏,罗氏之秀有曰同伦,于竹尤笃好,作楼若干楹,而环植竹数千挺,岁久蕃盛,名其楼曰翠筠,表所乐也。因其族父翰林侍讲汝敬求为之记。②汝敬之言曰:“属春景融霁,秋气澄彻,八窗洞辟②,天风徐来,郁乎如青云,泛乎若苍雪。俯而观之,浩浩如翠涛摇荡于履舄③之下;坐而听之,嗈嗈④如金石和鸣于几席之外。至若凉月之夕,扬凤羽之蹁跹;冰雪之晨,挺琅玕⑤而独秀,皆楼中佳趣也。闲暇而登焉,盖使人襟抱清旷,万虑不侵,超然如出人境而立乎埃氛之表者。”③余曰:“信可乐也!而非有潇洒离俗之资,亦恶足以语此乐?同伦其有离俗之资者哉。夫高台广榭,嘉木森布,葩花之烂然,香气之芬馥,管弦歌舞,日相聚而欢宴淋漓,此豪侈者所尚而世俗之所趋也。其固自恃以乐矣,然往往朝荣而夕悴⑥,不能少待于斯须之顷。其视斯楼,虽四时寒暑凉燠⑦之不齐,而皆有以乐焉者,又岂独清浊之相远哉?同伦殆有异乎众人之所尚者欤?”(节选自明代杨士奇《翠筠楼记》)【注】①里:村子。②洞辟:大开。③舄(xì):古代一种加木底的双层鞋。④嗈嗈(yōng):拟声词,形容鸟叫声。⑤琅玕:竹子的美称。⑥悴:衰弱,疲萎。⑦燠:热。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一处需要断句,请用“/”标识此豪侈者所尚而世俗之所趋也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尤()
(2)名()
(3)日()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其族父翰林侍讲汝敬求为之记。(2)信可乐也!而非有潇洒离俗之资,亦恶足以语此乐?14.短文抒发了怎样的生活志趣和气节?五、名句名篇默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宋春光①在近日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中,古诗词相关的图书、分享会、谈话活动等都备受读者青睐。包括《中国诗词大会》在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正展现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热情。但若要避免古诗词文化成为“快餐文化”,把握古诗词文化普及的方向并作有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②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古诗词的弘扬,着力点主要在于记诵。古诗词文化的普及固然应包括记诵乃至创作,但仅停留在这些“技”的层面实则并非真正的普及。我们的社会既不需要“有脚书柜”,也不期望人人都成为诗人。古诗词及其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性。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诗词所承载的是人的情感。而一首诗词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流传至今并成为经典,这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选择的结果,这些诗词中的“意味”也因此而包含了历史合理性。③其次,我们也应认识到,诗词中的这些“意味”并不是僵化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理解与体认中被不断丰富,从而不断生成利于社会发展的、契合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意味”。古诗词中的每一个意象与典故,所承载的都是人们的情感积淀与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吟诵古诗词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这些“意味”产生情感认同和审美体认的过程,将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④诸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这些经典的诗词,它们各自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历史文化语境,却往往蕴含着相似的主题: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本真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情感的珍视。而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也正是因为这些作品中所传达的对于人生的思考与选择具有跨越古今的普遍性意义。因此,长期的吟诵与体会便会使这些诗词中的意蕴积淀到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对人的价值建构与心灵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古诗词文化普及所指向的,应是每位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的提升。每一个个体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为我们民族走向未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记诵是我们体认古诗词的途径,以记诵为评判标准的文娱节目对于古诗词文化传播也确有其借鉴意义,但仅从记诵层面“普及”古诗词文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自明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学者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体认、解读古诗词的文化意蕴,为读者与古诗词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诗词文化普及是否止于记诵。B.古诗词文化的普及把握方向是至关重要的。C.长期的吟诵与体会便会使这些诗词中的意蕴积淀到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对人的价值建构与心灵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D.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普及”究竟指向何处?17.下列对选文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从当下热门的古诗词类综艺节目引发人们对古诗词的热情的社会现象入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B.选文是一篇驳论文,开篇引论部分提出问题,中间引论部分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解决问题。C.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名家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例子,充分有力地证明了长期的吟诵与体会,诗词中的意蕴对人的价值构建与心灵成长有着积极作用。D.选文围绕“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背诵”,从着力记诵,体会诗歌的“意味”、这些“意味”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诗歌“意味”对人的价值构建与心灵成长有着积极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8.下面哪一则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要分析并说明理由。材料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边是边关功业,一边是亲情、友情,两难选择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诗的魅力由此氤氲开来,人们沉浸其中,对自己的情感和选择不断进行着发现、认识和确认,心灵也在不断成长。材料二:江西某知府欲砍掉一颗百年的古树。有位诗人得知后,便在树上题一首诗云:“遥知此去作栋材,无复清荫覆绿苔。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知府读过之后,为古树感伤可惜,于是撤销了砍树的命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实际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行业造成的冲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而对于绘画领域而言,AI作画也远非其面临的首次“危机”。20世纪前后,照相技术的普及给学院派肖像画家造成了巨大压力。在廉价的、快速的高质量照片面前,人们不再选择昂贵的、需要漫长等待的肖像油画。但也正是那时,画家们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艺术市场得到空前发展。这也提示相关从业者,与其担心岗位被AI取代,不如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展现自己的智慧,更好地利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工具。科幻小说《诗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为了写出媲美李白作品的诗歌,拆掉太阳系、组装量子储存器,把汉字所有的组合都排列出来,但最终依旧发出了“智慧生命的精华和本质,真的是技术所无法触及的吗”的叹问。或许在棋类竞技中人机对抗将不再有悬念,或许在解决特定领域复杂问题时人工智能的效率千百倍甚至亿万倍于人类,但那些仅属于人类的思想、想象和智慧,以及构成人之本质的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可能也是技术永远无法触达的。仅从这一点出发,面对新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不妨多一些自信和底气,快一些思考怎样更好为我所用。(选自《AI作画兴起,画师们该感到“压力山大”吗》)材料二:仅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AI绘画确实算得上一种艺术。不过,这种艺术更多是一种科技艺术,而非人文艺术。即使AI绘画工具可以呈现毕加索、蒙克、莫奈的画风,其所呈现的是基于精密计算的临摹,而绝非独一无二的创作,充其量不过是一件“精仿”的赝品。仅就绘画领域而言,各种足以乱真的赝品多如牛毛,但它们何曾阻止那些真正的创作?承认AI绘画属于“艺术”,并不会绞杀真正的艺术,相反,还可以成为推动艺术创新的“催化剂”。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人工智能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只能“推陈”,而无法“出新”。无论大数据运算的能力如何强大,目前仍只能依赖已有的数据建模。换句话说,绘画只能临摹已有的流派和表现形式,既无法开辟新的表现形式,更无法凭空创造新的流派。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意味着原有格局的打破,有人因此不得不走出“舒适区”。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有人被“夺去饭碗”,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但人类社会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反而爆发出更大的创造力。究其原因,在于科技只能替代科技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无法替代人类的思考和创造。(选自《AI绘画算不算“艺术”》)材料三: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像摄影术的发明一样,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介质和可能。作为绘画创作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利用这种创作工具。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的绘画作为启发自己灵感创意的一把钥匙。由于其技术与工具特点,人工智能绘画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人类创作者知识结构、想象力,以及所处文化环境的限制,迅速生成一些出人意料的图像,极大地提高创意过程的效率,带来一些新的可能性。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新的工具来展示自己的创意。随着人工智能绘画对算力和计算机硬件要求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用人工智能画画,人们对它的接受与认知,会逐渐从猎奇转变为欣赏。人工智能作画,也可能会像摄影、电影那样,逐渐从一门技术变成了艺术门类中的一种。(选自《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述材料呈现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绘画行业的冲击与人们应如何应对的思考。B.材料一中写照相技术的普及曾经给学院派肖像画家造成了巨大压力,但同时也让画家们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C.材料二中写AI绘画可以算是一种艺术,可以达到与毕加索、蒙克、莫奈一样的水平,这种艺术更多是一种科技艺术。D.材料三中写人工智能绘画程序可能会超越人类创作者知识结构、想象力,以及所处文化环境的限制。2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行业造成的冲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AI作画也面临了首次“危机”。B.为了岗位不被AI取代,我们要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展现自己的智慧,更好地利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工具。C.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有人被“夺去饭碗”,但人类社会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这是因为科技只能替代科技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无法替代人类的思考和创造。D.随着人工智能绘画对算力和计算机硬件要求的降低,人们对用人工智能画画的接受与认知,会逐渐从猎奇转变为欣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风吹屋檐张金凤①屋檐是房屋的帽檐,长长的一溜儿茅草或青瓦,整齐排列,遮蔽过盛的阳光,遮挡过斜飘的雨水。屋檐不仅庇护着土墙、门板和一家人的冷暖,还庇护着共存于天地间的各种生灵。②屋檐下是鸟雀的家。长长的屋檐腋窝儿里,藏有灰白的燕窝。那紫燕呢喃着,盘算着,借着屋檐的弧度,衔泥筑巢,将温暖的家依偎着人的暖房。屋檐下还庇护着麻雀。麻雀是偷懒的家伙,更是聪明的家伙,它瞅准屋檐下的瓦缝,一缩身子钻进去,在草坯的缝隙里找到自己的庇佑,生卵育雏,安度漂泊的一生。屋檐下有了鸟雀,这家就充满生机。哪怕是在西北风呼啸的时候。看,冬天里,一群灵动的麻雀“嗖”地从树上飞起,像北风卷动的几片枯树叶,在天空划出几道优美的曲线,然后落在顶着几点残雪的草垛上,落在灰不溜秋的篱笆上,落在阳光下酣睡的猪身边,落在鸡的食槽边,落在狗窝旁的破碗边。几粒草籽、残留的秕谷,甚至禽畜们嘴巴下的残渣,足够填饱它们弱小的肚腹。吃饱后的漫长时光,则用来跳跃和歌唱用来祈祷和飞翔。③屋檐下是果实歇脚的地方。秋收开始,庭院里、仓房里满满当当,屋檐下那排橛子,一个个迎来自己的新娘。结实的橛子上挂着一串串金黄的苞米,苞米皮编成麻花辫,苞米棒子整齐地排列在两侧等待阳光的检阅。一棵棵辣椒红翠相间像幅喜庆的年画。串成串的辣椒挂得高高的,像要燃放的爆竹。若是系成圈的辣椒,串儿,就成了一大朵花,将暗黄的土墙打扮得像个新郎官。几穗饱满的高粱,被从场院里挑出来,扎成一捆,展览在屋檐下,它们承载着给明年的土地传递薪火的神圣使命。窗台上常常晾晒着瓜豆的种子,那些狡黠的眼睛,窥探着岁月的产房。葫芦种子像整齐的牙齿,悄悄地咀嚼着岁月的香。深秋里,院角几个留瓢的葫芦早已熟得连绣花针都扎不进。摘下来,找村里最好的木匠用锯给开瓢,掏出饱满的种子、新鲜的瓤子,将瓢在锅里煮熟,依次摆在窗台上晒葫芦瓢。一张张笑脸在屋檐下承接阳光的锻打,褪去葫芦的胎痕,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瓢的风骨。地瓜收藏完毕,那些没有进入棚子睡觉的小地瓜,被刮去外皮煮熟来晒地瓜枣。晒席上满满当当的地瓜枣,像夏天里桃花河岸那一溜光屁股的顽童。红皮地瓜被冬日的太阳一晒,流出蜜汁般的油,馋嘴的麻雀频频光顾,成群结队来吃,专吃那甜软的。人们在高粱的秸秆顶端,绑上花花绿绿几块鲜艳的布条,将秸秆插在屋檐下,风一吹,布条“噗噜噜”直响,吓得偷吃者四散而逃。④屋檐下是农具的驿站。橛子高高低低排列在屋檐下,等待它的亲戚上门。担杖躺在兄弟般的橛子身边打瞌睡,担杖两侧垂下弯弯的铁钩子,似乎在垂钓满天井的月色。天光微亮的时候,男人从橛子上摘下担杖,挑起一对洋铁桶,去往南菜园的甜水井。蓑衣和斗笠是乡下人的宝贝,晴天挡日头,雨天遮湿气,蓑衣防雨又御寒,干活累了,蓑衣往地上一铺,当草垫睡一觉,不用担心受潮。人回家的时候,斗笠和蓑衣就在门边的屋檐下静静地等待。立秋就挂锄了,忙了整个夏天,锄头该靠着土墙歇歇了。镰刀似乎闲得太久,闲出一身泛黄的寂寞。吼吼地在磨刀石上热热身,翻身下墙的镰刀,带着乡下人的热切盼望冲进田野。大寒封地之前,耕完留做春茬的地,将铁犁头从木犁具上卸下来,用草绳串一下犁头,挂在檐下,犁具依靠在檐下的墙角。当农具满墙歇在屋檐下的时候,土屋里就飘荡出一壶烧酒的香。⑤屋檐下是天落水唱歌的舞台。夜晚入睡前,细心的女人看看天幕,黑沉沉的不见一丝星光,就把水桶、瓦罐、洗脸的铜盆全摆在屋檐下。小雨就是雨打芭蕉,点点滴滴,叮叮咚咚,曼妙的诗意浸透土炕上的酣梦;大雨就是嘈嘈切切,万马奔腾,狂野之师席卷平岗,可屋内依然是鼾声如雷。乡下人爱那雨水,雨水是宝贝,天落水是最干净的,用它来洗衣服、喂猪、洗菜、洗碗刷锅,忙得马不停蹄。很快,院子的晾衣绳上,箔上,树杈上,上搭下挂,如彩旗招展。⑥屋檐下摇曳着风俗和岁月的流响。正门口的上方,插着桃树枝和竹枝,这是过年的时候插上去的,是人们对好日子的祈盼。桃枝辟邪,门口屋檐下插上桃树枝,一切不好的东西就进不了家门,门户就正气长存,家里人也不会得病。竹子代表的是竹报平安,且竹的鲜脆在萧瑟的严冬里,也是生机勃勃的象征。屋檐下还插着艾草,艾叶是端午节的时候插上去的。天未亮时,家人就去野外折艾蒿,回来后插在自家的门口,也给熟睡的孩子枕头边压几片干净的艾叶。香艾既可辟邪,也可驱百虫。夏天,小孩子害了小疮、疖子,如果劈下几根艾草炖水洗,就能很快康复;若发炎流脓,就直接从屋檐下折艾草烧成灰,蘸香油抹至患处,两三日即好。屋檐成了乡下人自我医治的中药匣。清明时节,屋檐下常常摇曳着柔嫩的柳枝。人们在秋千架上拴红布,插柳枝、柏枝之外,也总忘不了那憨厚的屋檐。⑦屋檐下是收藏阳光、炼制“金子”的地方。屋檐下生长着最茂盛的阳光,像个金钵,北风在这里绕道而走,阳光在这里聚而不散。狗儿蜷缩在盛放着半篮柴草的提篮里,母鸡喜欢趴在草筐里温窝、下蛋、晾晒翅膀。老人摆下草墩子,在懒洋洋的冬阳下,晒出满身的暖,提炼出漫长岁月里最为欣喜的笑靥,皱纹再深都掩不住。晒着晒着,就打起瞌睡,直到一滴口水打在手上,直到鞋窝子被麻雀啄得簌簌发痒,直到一缕饭香飘进鼻翼。(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9日,有删改)21.文章围绕屋檐共描绘了六幅图画,请你补充完整。(1)→秋收美景图→(2)→乡人惜雨图→(3)→岁月静好图22.文章第②③④段分别写了鸟雀、果实和农具,有何作用?23.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小雨就是雨打芭蕉,点点滴滴,叮叮咚咚,曼妙的诗意浸透土炕上的酣梦;大雨就是嘈嘈切切,万马奔腾,狂野之师席卷平岗,可屋内依然是鼾声如雷。24.文章多次出现“屋檐”,有着丰富的内涵。下列对“屋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檐是庇护者的化身,是“偷吃者”的避风港。B.屋檐是家的象征,代表着温暖、关爱和美好。C.屋檐是勤劳的象征,代表着丰收、宁静和和谐。D.屋檐是民俗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平安、健康和生机。七、名著阅读25.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艾青诗选》体现了这一主题,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是如何体现家国情怀的。要求:举出具体篇目(不少于两首)。100字左右。八、作文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懂得了正直与严谨;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懂得了母爱的深沉和生命的坚强;梁衡从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柔中有刚、勇往直前……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参考答案1.B2.A3.pīng砀4.A5.B6.C7.A8.C9.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春天傍晚渡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思乡之情。10.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了镜子这一意象,用镜子象征直言刚烈之士,鞭挞和讽刺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弘扬了正直无私的品质。11.此豪侈者所尚/而世俗之所趋也12.特别命名每天13.(1)(他)通过他的伯父翰林侍讲罗汝敬请求我为翠筠楼写一篇记。(2)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假如没有潇洒脱俗的资质,怎么能够说这种快乐呢?14.这篇记抒发了超凡脱俗的高洁志趣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节。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6.C17.B18.材料一,因为材料一分析了该诗的艺术魅力及对人们心灵的感染提升,符合第④段的观点。材料二没有从美学、艺术方面分析诗歌,不能做为本文的论据。19.C20.A21.鸟雀欢歌图农具驿站图民俗风情图22.分别写出了鸟雀、果实和农具与农人生活的快乐;衬托屋檐带给农人的庇护和温暖;表达了作者对平凡温暖、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23.示例一:这句话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四字词语和具有音韵美的叠词、拟声词,以及对称的句式,营造出鲜明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表现出下雨时节乡村生活的静谧与美好,同时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富有韵律美。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网络补丁可穿戴系统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三门峡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真题2025
- 婚前保健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数据中心安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政策导向与市场重塑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婴儿发声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工物流行业反脆弱能力建设报告
- 外贸公司合同风险控制手册
- 常见病临床诊疗流程规范手册
- 2025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分析与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工业金属管道安装质量检查表
- GB/T 14999.1-2025高温合金检验方法第1部分:低倍组织
- 新保密法宣传课件
- TGGW102-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 微电网电力市场交易方案
- (正式版)DB65∕T 3952-2016 《反恐怖防范设置规范 学校》
- 工程监理总体服务方案(3篇)
- 钢结构安装精度控制实施技术方案
- 家庭沟通心理课件
- 2025年6月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碎石加工项目施工进度与工期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