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第三届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种昆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蝗虫B.蟋蟀C.蝴蝶D.蚜虫答案:C解析: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蝴蝶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毛毛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蝗虫、蟋蟀、蚜虫的发育过程不经过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2.农作物白粉病通常是由()引起的。()A.细菌B.真菌C.病毒D.线虫答案:B解析:农作物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由真菌中的白粉菌引起。白粉菌在植物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细菌、病毒和线虫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白粉病的发生。3.以下哪种农药属于有机磷农药?()A.吡虫啉B.氯氰菊酯C.敌敌畏D.阿维菌素答案:C解析:敌敌畏是典型的有机磷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吡虫啉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属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阿维菌素是一种抗生素类杀虫剂。4.昆虫的触角具有()功能。()A.视觉B.听觉C.嗅觉和触觉D.味觉答案:C解析:昆虫的触角主要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触角上分布着许多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和物理刺激,帮助昆虫寻找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昆虫的视觉主要由复眼完成,听觉有专门的听觉器官,味觉一般通过口器等部位感知。5.以下哪种农作物容易受到玉米螟的危害?()A.小麦B.水稻C.玉米D.棉花答案:C解析: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会蛀食玉米的茎、叶、果穗等部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小麦主要受麦蚜、麦蜘蛛等害虫危害,水稻受二化螟、稻飞虱等害虫影响,棉花受棉铃虫、蚜虫等害虫侵害。6.为了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应优先选择()农药。()A.高毒高残留B.中毒中残留C.低毒低残留D.剧毒高残留答案:C解析:低毒低残留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对有益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也相对较低。高毒高残留和剧毒高残留农药会在环境中残留较长时间,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中毒中残留农药的环境影响也相对较大。7.植物缺氮时,会出现()症状。()A.叶片发黄B.叶片发紫C.叶片卷曲D.叶片有斑点答案:A解析: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参与蛋白质、叶绿素等物质的合成。植物缺氮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叶片会发黄,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片发紫可能是缺磷的症状,叶片卷曲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虫害、干旱等,叶片有斑点可能是病害的表现。8.以下哪种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喷洒农药B.释放天敌昆虫C.人工除草D.深耕土壤答案:B解析: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释放天敌昆虫,如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就是利用天敌昆虫捕食或寄生害虫,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喷洒农药属于化学防治,人工除草属于物理防治,深耕土壤属于农业防治。9.昆虫的口器类型多样,蝗虫的口器属于()。()A.刺吸式口器B.咀嚼式口器C.虹吸式口器D.舐吸式口器答案:B解析:蝗虫以植物的叶片等为食,其口器具有坚硬的上颚和下颚,能够咬碎和咀嚼食物,属于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如蚜虫、蝉等,用于吸食植物汁液;虹吸式口器如蝴蝶,用于吸食花蜜;舐吸式口器如苍蝇,用于舐吸液体食物。10.以下哪种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A.黄瓜霜霉病B.番茄青枯病C.烟草花叶病D.小麦锈病答案:C解析:烟草花叶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会导致烟草叶片出现花叶、畸形等症状。黄瓜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番茄青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小麦锈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农作物害虫的有()。A.菜青虫B.七星瓢虫C.棉铃虫D.蝗虫答案:ACD解析: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棉铃虫是棉花的重要害虫,会蛀食棉蕾、花、铃等;蝗虫会取食多种农作物的叶片和茎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而七星瓢虫是益虫,主要捕食蚜虫等害虫。2.合理使用农药应遵循以下原则()。A.对症下药B.适时用药C.适量用药D.混合用药答案:ABCD解析:合理使用农药需要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即对症下药;在害虫或病害的最佳防治时期用药,适时用药;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农药,避免过量或不足,适量用药;在保证安全和效果的前提下,合理混合使用不同的农药,以扩大防治谱和提高防治效果。3.农作物常见的营养元素缺乏症包括()。A.缺氮B.缺磷C.缺钾D.缺钙答案:ABCD解析: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缺氮会导致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缺磷会使叶片发紫、植株矮小;缺钾会使作物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片边缘发黄;缺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点和根尖的发育,导致生长受阻等。4.以下属于农业防治措施的有()。A.轮作倒茬B.清洁田园C.选用抗病品种D.合理密植答案:ABCD解析:农业防治是通过改进农业栽培技术,调节生态环境,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轮作倒茬可以改变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的积累;清洁田园可以清除病残体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场所;选用抗病品种可以提高作物自身的抵抗力;合理密植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5.昆虫的变态发育类型包括()。A.完全变态B.不完全变态C.渐变态D.过渐变态答案:AB解析:昆虫的变态发育主要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如蝴蝶、蜜蜂等;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蚜虫等。渐变态和过渐变态是不完全变态的细分类型,通常在分类上归为不完全变态发育。6.以下哪些是农药的使用方法?()A.喷雾法B.熏蒸法C.拌种法D.灌根法答案:ABCD解析:喷雾法是将农药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植物表面;熏蒸法是利用农药的气体状态来防治害虫或病害,常用于仓库、温室等封闭环境;拌种法是将农药与种子混合,使种子表面附着农药,以防治种子携带的病菌和地下害虫;灌根法是将农药溶液浇灌到植物根部,防治根部病害和地下害虫。7.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包括()。A.变色B.坏死C.腐烂D.畸形答案:ABCD解析:植物病害的病状是指植物发病后本身所表现出的异常状态。变色如叶片发黄、变红等;坏死表现为叶片、茎等部位出现斑点、枯斑等;腐烂是指植物组织分解、变软;畸形包括植株矮小、叶片卷曲、果实变形等。8.以下哪些昆虫具有趋光性?()A.蛾类B.金龟子C.蚜虫D.蚊子答案:ABD解析:蛾类、金龟子和蚊子都具有趋光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使用黑光灯等诱捕这些害虫。蚜虫一般不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它们主要通过嗅觉等寻找寄主植物。9.以下属于生物源农药的有()。A.苏云金芽孢杆菌B.浏阳霉素C.苦参碱D.多菌灵答案:ABC解析: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细菌杀虫剂,浏阳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农药,苦参碱是从苦参等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杀虫剂,它们都属于生物源农药。多菌灵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杀菌剂,不属于生物源农药。10.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包括()。A.田间调查法B.气象预测法C.经验预测法D.模型预测法答案:ABCD解析:田间调查法是直接到田间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气象预测法是根据气象条件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进行预测;经验预测法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和数据进行判断;模型预测法是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进行预测。三、判断题1.所有的昆虫都对农作物有害。()答案:错误解析: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对农作物有害,有些昆虫是益虫,如七星瓢虫、草蛉等,它们可以捕食害虫,对农作物起到保护作用。2.农药的浓度越高,防治效果就越好。()答案:错误解析:农药浓度过高不仅可能对农作物造成药害,还会增加环境污染和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应该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在合适的防治时期使用适量的农药,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3.植物病害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病原物、寄主植物和适宜的环境条件。()答案:正确解析:植物病害的发生是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原物是导致病害发生的直接原因,寄主植物是病害的侵染对象,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的侵染和繁殖,三者缺一不可。4.昆虫的成虫和幼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一定相同。()答案:错误解析:对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成虫和幼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例如蝴蝶的幼虫(毛毛虫)以植物叶片为食,形态为蠕虫状,而成虫蝴蝶吸食花蜜,有美丽的翅膀。5.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答案:错误解析:虽然生物防治相对化学防治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但也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例如引入的天敌昆虫可能会对本地的非靶标生物造成影响,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生态平衡的改变。6.农作物缺钾时,叶片会发黄。()答案:错误解析:农作物缺钾时,叶片边缘会发黄、焦枯,而不是整个叶片发黄。叶片发黄通常是缺氮的症状。7.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农药随意混合使用。()答案:错误解析:不同类型的农药混合使用需要谨慎,有些农药混合后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药害。在混合使用农药前,需要了解农药的性质和兼容性,按照规定进行混合。8.昆虫的触角只有嗅觉功能。()答案:错误解析:昆虫的触角不仅具有嗅觉功能,还具有触觉功能。触角上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和物理刺激。9.病毒病害可以通过喷洒杀菌剂来防治。()答案:错误解析: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真菌和细菌病害,对病毒病害无效。病毒病害的防治通常需要采用抗病毒药剂、培育抗病品种等方法。10.深耕土壤可以减少地下害虫的发生。()答案:正确解析:深耕土壤可以将地下害虫的卵、幼虫和蛹翻到地表,使其暴露在不良的环境中,受到天敌捕食、干燥、低温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减少地下害虫的数量。四、简答题1.简述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概念和主要措施。(1).概念: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是指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手段,将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同时保护环境和有益生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主要措施:(1).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浇水等,通过改进栽培技术,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2).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杀、诱虫灯诱捕、色板诱杀、高温处理等,直接杀灭或减少害虫数量。(3).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如释放天敌昆虫、使用微生物农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等。(4).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注意施药安全和农药的残留问题。2.说明农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在配药和施药过程中,要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农药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2).选择合适的天气:避免在高温、大风、雨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施药。高温天气易导致农药挥发和人体中毒,大风会使农药漂移,雨天会降低药效。(3).正确配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配药,使用准确的量具,避免随意增加或减少农药剂量。配药时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4).施药操作:施药时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剂量进行,避免重喷、漏喷。施药器械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防止农药泄漏。(5).安全间隔期:严格遵守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在安全间隔期内禁止收获农产品,以确保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不超标。(6).农药储存:农药要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食品、饲料和水源。要将农药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7).废弃物处理:施药后,要妥善处理农药包装和剩余的农药。农药包装要集中回收处理,剩余的农药不能随意倾倒,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3.列举三种常见的农作物害虫及其危害特点。(1).蚜虫:(1).危害作物:多种农作物,如小麦、棉花、蔬菜等。(2).危害特点: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叶片卷曲、发黄。蚜虫还会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蚜虫还是病毒的传播媒介,会传播多种病毒病害。(2).棉铃虫:(1).危害作物:主要危害棉花,也会危害番茄、辣椒等作物。(2).危害特点:幼虫蛀食棉花的蕾、花、铃等部位,造成蕾铃脱落,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在番茄等蔬菜上,幼虫会蛀食果实,导致果实腐烂。(3).玉米螟:(1).危害作物:玉米是其主要危害对象。(2).危害特点:幼虫蛀食玉米的茎、叶、果穗等部位。蛀食茎秆会破坏茎内组织,影响养分和水分的运输,导致玉米倒伏;蛀食果穗会影响玉米的结实和品质。4.简述植物缺氮、缺磷、缺钾的症状表现。(1).缺氮:(1).植株矮小,生长缓慢。(2).叶片发黄,尤其是老叶先发黄,严重时全株叶片发黄。(3).分蘖或分枝减少,花、果发育不良,产量降低。(2).缺磷:(1).植株矮小,生长迟缓。(2).叶片暗绿或发紫,尤其是叶片背面和边缘更为明显。(3).根系发育不良,根细长、少而弱。(4).开花结果延迟,果实小而少。(3).缺钾:(1).叶片边缘发黄、焦枯,呈灼烧状。(2).叶片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3).茎秆软弱,易倒伏。(4).作物的抗逆性下降,如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减弱。5.什么是生物源农药?列举两种常见的生物源农药及其作用。(1).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等。它具有对环境友好、毒性较低、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2).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微生物农药,其产生的伴孢晶体对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强烈的毒杀作用。当害虫取食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食物后,伴孢晶体在害虫肠道内溶解,释放出毒素,破坏害虫的肠道细胞,导致害虫死亡。(3).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从苦参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多种害虫有防治效果。苦参碱可以麻痹害虫的神经中枢,使害虫死亡。五、论述题1.论述如何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用抗病虫品种:-(1).品种是决定农作物抗病虫能力的基础。选择经过审定、具有良好抗病虫特性的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小麦种植中,选用抗锈病、白粉病的品种,可以大大减少病害的发生。-(2).育种工作者可以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将抗病虫基因导入优良品种中,培育出具有多种抗性的新品种。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育种也为培育抗病虫品种提供了新的途径。-(2).加强栽培管理:-(1).合理轮作倒茬:不同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不同,通过轮作可以改变土壤的生态环境,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积累。例如,水稻和小麦轮作、棉花和玉米轮作等,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2).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杂草等,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越冬场所。在收获后,要彻底清理田间的秸秆、落叶等,集中进行处理。-(3).合理密植:根据作物的品种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合理密植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如果种植过密,田间湿度大,容易引发病害。-(4).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作物的生长势和抗病虫能力。增施有机肥,如农家肥、堆肥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要注意氮、磷、钾等肥料的合理配比,避免偏施氮肥。氮肥过多会使作物生长过旺,组织柔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5).适时灌溉: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天气状况,适时进行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导致田间积水,引发根部病害。同时,在干旱季节,及时灌溉可以保持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其抗病虫能力。-(3).生物防治:-(1).保护和利用天敌:自然界中有许多有益生物可以捕食或寄生害虫,如七星瓢虫、草蛉、赤眼蜂等。通过保护这些天敌的栖息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为天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2).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苦参碱等,对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友好,对有益生物的影响较小。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合理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4).物理防治:-(1).诱虫灯诱捕: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安装黑光灯、频振式诱虫灯等诱捕害虫。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害虫的数量,降低害虫的危害程度。-(2).色板诱杀: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使用黄色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蓝色板诱杀蓟马等害虫。-(3).高温处理:对于一些土壤病害,可以采用高温闷棚等方法进行处理,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5).化学防治:-(1).在病虫害发生严重,其他防治措施无法有效控制时,可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滥用农药。-(2).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以延缓害虫和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同时,要严格遵守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论述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及减少农药污染的措施。(1).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对土壤的影响:(1).农药残留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群落结构。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2).一些农药可能会在土壤中积累,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例如,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会对土壤生物造成慢性毒性。(2).对水体的影响:(1).农药通过地表径流、雨水冲刷等方式进入水体,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农药在水体中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2).一些农药具有生物富集作用,会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影响人类健康。例如,有机磷农药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较高的毒性。(3).对大气的影响:(1).农药在喷洒过程中,部分农药会以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农药在大气中会随着气流传播,扩大污染范围。(2).一些农药在大气中会发生光解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农药会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包括有益昆虫、鸟类、两栖动物等。例如,杀虫剂可能会杀死蜜蜂等传粉昆虫,影响农作物的授粉和产量。(2).农药的使用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2).减少农药污染的措施:(1).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例如,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蔬菜害虫等。(2).物理防治:采用诱虫灯、色板诱杀等物理方法,诱捕害虫,降低害虫密度。(3).农业防治:通过合理轮作、清洁田园、选用抗病虫品种等农业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合理使用农药:(1).对症下药: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避免盲目用药和滥用农药。(2).适时用药:在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期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3).适量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准确掌握用药剂量,避免超量使用农药。(4).合理混配:在保证安全和效果的前提下,合理混合使用不同的农药,以扩大防治谱和提高防治效果,但要注意农药的兼容性。(3).加强农药管理:(1).严格农药登记制度,对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评估,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和使用。(2).加强农药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确保农药质量。(3).建立农药使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农药的使用情况和残留情况,为科学用药提供依据。(4).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1).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药污染危害的认识,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2).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不合理使用。3.论述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及方法。(1).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1).指导科学防治:通过准确的预测预报,可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避免盲目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在害虫的卵孵化高峰期进行防治,可以用较少的农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2).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病虫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如果不能及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省晋州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河北省晋州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民营经济参政议政
- 安徽团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西省瑞昌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邮政储蓄银行考试题库
- 2025年河北省迁安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附答案详解
- 2024一级建造师章节题及参考答案(真题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 湖北辅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17年初级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
- 南充市嘉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三项制度
- 医院中心供氧系统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评聘答辩试题(附答案)
- 失利学生心理疏导策略-洞察与解读
- 2025年贵州省公职人员时事政治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 法务审计部年度工作总结及未来计划
- 品牌历史与文化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司法鉴定学专业题库- 电子数据案件中的司法鉴定
- 货代公司营销策划方案
- 高中钠的化学反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