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郑中均中学2025-2026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郑中均中学2025-2026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郑中均中学2025-2026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郑中均中学2025-2026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郑中均中学2025-2026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郑中均中学2025-2026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细胞中RNA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些RNA和DNA共同构成细胞的遗传物质B.某些RNA和蛋白质结合可形成特定的细胞结构C.某些RNA可以降低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某些RNA可以搬运氨基酸参与细胞中蛋白质合成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适宜浓度的乙烯利能促进凤梨同一时期成熟上市B.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仍然能进行极性运输C.番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即可获得无子果实D.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对细胞分裂的作用上相互拮抗3.在你的上臂外侧,你很可能会发现微小的疤痕,这就是接种预防肺结核的卡介苗留下的痕迹。疫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比如新冠病毒疫苗。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你接种卡介苗后,你的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抗体,可以对肺结核分枝杆菌有抵抗力B.疫苗的作用是人们根据免疫反应的原理设计的,促进对机体有利的免疫反应C.注射疫苗属于免疫治疗,利用的原理中含有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D.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4.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染色体变异可能使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出现生殖隔离而产生新物种D.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5.下列物质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 B.胰岛素 C.HCO3- D.血红蛋白6.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如图为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开花后10~23天为果实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推断原因是此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分泌较多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C.脱落酸的分泌可以抑制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两种激素作用相互拮抗D.果实发育中所需的生长素主要由发育中的种子产生,若遇到阴雨天传粉不足,可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以避免油菜等作物的减产7.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如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对某个林窗在40年间物种种类进行统计绘制的柱形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0~20年间该群落内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B.0~40年间草本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阳光C.30~40年间物种的多样性降低,可定期合理砍伐木材来保护生物多样性D.在林窗演替过程中,植物和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结构都发生改变8.(10分)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盐平衡调节涉及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B.大量流汗导致人体失水过多,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人体缺水时,体内血浆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D.人体大量出汗时,应及时补充含盐的水以维持水盐平衡二、非选择题9.(10分)脊髓损伤(SCI)是脊柱损伤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在脊髓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感觉、运动障碍,如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请回答:(1)正常情况下,抗利尿激素参与尿液的形成,其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2)当膀胱内尿液充盈时会刺激_____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元膜外的_____内流,从而产生电位变化。兴奋经传入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沿特定的传导通路传递到_____形成尿意。(3)SCI患者感觉不到尿意,原因是_____。10.(14分)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产生的“应激激素”,包括皮质醇和皮质酮,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其分泌。(1)机体接受刺激后,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_____________,进而调控肾上腺皮质细胞合成糖皮质激素。人们将下丘脑—垂体—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____________调节,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是由于存在_________调节机制。(2)为研究应激时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含量,研究人员强迫小鼠游泳后,测定结果如图1。曲线是在不同时间抽取小鼠的__________,测定其激素含量而绘制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更适合作为小鼠剧烈应激模型的指标,理由是______________。(3)糖皮质激素可用于临床上治疗痛风、严重感染等疾病。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会出现高血压等副作用,其分子机制如图2所示。①MR为醛固酮受体,皮质醇与醛固酮结合MR的亲和力相同。通常情况下,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防止较多皮质醇激活MR。②当体内皮质醇含量过高时,会和MR结合形成二聚体,发挥与醛固酮相同的生理作用,造成钠潴留,出现高血压。请根据图2信息解释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出现高血压的信号转导机制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_____________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排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生活着苔原狼、马鹿、野兔等多种野生动物。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其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的改变。(2)从苔原狼的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有35、60和5只,则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3)苔原狼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是通过______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二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4)苔原狼和马鹿、野兔等动物一般都具有根强的奔跑能力,这是生物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一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某些RNA还具有催化功能。【详解】A.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某些RNA和蛋白质结合可形成特定细胞结构,如核糖体,B正确;C.某些RNA具有催化功能,可以降低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D.tRNA可以搬运氨基酸参与细胞中蛋白质合成,D正确。2、C【解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能得到无子果实。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详解】A、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故适宜浓度的乙烯利能促进凤梨同一时期成熟上市,A正确;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仍然能进行极性运输,B正确;C、在未受精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即可获得无子果实,C错误;D、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因此两者在对细胞分裂的作用上相互拮抗,D正确。故选C。3、C【解析】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弱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活疫苗,相当于抗原,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因此卡介苗会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接种卡介苗的时候要注意局部皮肤是否有破损,要避免接触;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干燥,勿用手抓,防止局部出现继发的细菌感染。【详解】A、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弱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活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对肺结核分枝杆菌有抵抗力,A正确;B、疫苗是人们设计的,以促进对机体有利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护人体健康,B正确;C、注射疫苗对抗不同传染病属于免疫预防,免疫治疗是使用药物等手段增强人体的免疫力,C错误;D、疫苗一般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D正确。故选C。4、D【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其利害取决定于环境,所以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正确;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正确;C、染色体变异可使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出现生殖隔离而产生新物种,如二倍体植物经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植物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即形成了新物种,C正确;D、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能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生物的生存腾出了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错误。故选D。5、D【解析】内环境中存在的成分:营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代谢产物、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抗体、溶菌酶、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内环境中不存在的成分:细胞内特有呼吸酶、血红蛋白、DNA聚合酶、糖原,细胞膜上的载体、受体、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不被吸收的麦芽糖、纤维素等。【详解】葡萄糖、胰岛素、HCO3-均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BD错误,D正确。故选D。6、D【解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3、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4、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5、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果实发育,因此这两种激素分泌较多的时期为果实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A正确;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据图可知果实发育和成熟的早期主要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起作用,而后期主要是脱落酸和乙烯起作用,B正确;C、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具有拮抗作用,C正确;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我们食用的是油菜的种子部分,若遇到阴雨天传粉不足,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会促进果实发育,形成无籽油菜,造成减产,D错误。故选D。7、A【解析】1、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2、据图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草本层逐渐消失,灌木层先增多后减少,逐渐消失。【详解】A、据图可知,0~20年间该群落内草本植物的物种种类数量逐渐减少,但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不一定下降,A错误;B、影响植物数量的因素主要是光照,0~40年间由于乔木增多,在竞争中占优势,故草本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阳光,B正确;C、由图可知,30-40年时,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所以为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可定期合理开采木材,这有利于群落的发展,C正确;D、在林窗演替过程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会发生改变,植物可为动物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故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结构也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A。8、B【解析】水平衡调节的方式: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促使机体主动饮水。【详解】A、水盐平衡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涉及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A正确;B、大量流汗导致人体失水过多,机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B错误;C、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兴奋,从而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正确;D、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故应该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1).肾小管和集合管(缺一不给分)(2).感受器(“膀胱内壁感受器”、“膀胱内壁”给分;只答“膀胱”不给分)(3).钠离子(Na+)(4).大脑皮层(5).由低级神经中枢向高级神经中枢传递兴奋的神经元受损(“由低级神经中枢向高级神经中枢的传导通路受损”;“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解析】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详解】(1)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2)正常情况下,膀胱内尿液充盈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动作电位产生时钠离子内流;尿意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3)脊髓损伤(SCI)是脊柱损伤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反射弧中由低级神经中枢向高级神经中枢传递兴奋的神经元受损,因此SCI患者感觉不到意、小便失禁。【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盐平衡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运用术语分析作答。10、(1)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③.分级调节④.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⑤.反馈调节(2)①.血液②.皮质醇③.剧烈应激3min时(短时间内)皮质醇含量迅速升高(或皮质酮,40min内皮质酮含量持续升高)(3)①.皮质醇在内质网膜上酶的催化下生成无活性的皮质酮(灭活)②.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导致过多的皮质醇与MR结合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后促进Na+泵和S蛋白的转录(表达),S蛋白作用于Na+泵-N蛋白复合体,使二者分开,游离的Na+泵转移到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促进Na+的重吸收作用,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出现高血压【解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的作用: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3、分析题图1:可知强迫小鼠游泳后,随游泳时间的增加,皮质醇和皮质酮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4、分析题图2:醛固酮与MR在细胞质基质结合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后促进Na+泵和S蛋白的转录(表达)。【小问1详解】机体接受刺激后,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调控肾上腺皮质细胞合成糖皮质激素,这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其意义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若糖皮质激素含量过高,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关激素,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得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小问2详解】由于激素随体液运输,故曲线是在不同时间抽取小鼠的血液,测定其激素含量而绘制的。结果表明皮质醇(或皮质酮)更适合作为小鼠剧烈应激模型的指标,理由是:剧烈应激3min时(短时间内)皮质醇含量迅速升高(或40min内皮质酮含量持续升高且远高于皮质醇),全程发挥作用。【小问3详解】①由题图2中可知,皮质醇在内质网膜上酶的催化下生成无活性的皮质酮(灭活),可防止较多皮质醇激活MR。②根据题文和题图2,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出现高血压的信号转导机制为:长期服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导致过多的皮质醇与MR结合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后促进Na+泵和S蛋白的转录(表达),S蛋白作用于Na+泵-N蛋白复合体,使二者分开,游离的Na+泵转移到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促进Na+的重吸收作用,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出现高血压。【点睛】本题以糖皮质激素为背景,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明确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同时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1)①.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或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②.有限的③.一方(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另一方(大草履虫)死亡(2)部位、时间等(合理即可)(3)有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共存【解析】群落中种间关系有捕食、寄生、中间竞争、互利共生和原始合作。种间竞争的特点是: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生存能力相当,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同步性变化。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竞争越激烈。【小问1详解】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不同种动物应遵循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原则,所以可选择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