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语言简明》教案_第1页
《写作:语言简明》教案_第2页
《写作:语言简明》教案_第3页
《写作:语言简明》教案_第4页
《写作:语言简明》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语言简明》教案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1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品析古诗。师: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首古诗,请你们评议一下,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咏和尚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生自由交流,师指导明确)预设诗中的“一个、孤、独自”都是指一个人,“关门、闭户、掩柴扉”指同一个动作,“半夜、三更、子时”指同一时间,“杜鹃、谢豹、子规”指同一种鸟。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有堆砌辞藻、累赘啰唆的问题。2.导入课题。师:由此看来,语言表达简明非常重要。叶圣陶先生说过:“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可见,叶圣陶先生在文风方面也特别重视简明。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板书文题)【设计意图】通过品析古诗,让同学们对“语言简明”有初步的印象,同时引用叶圣陶先生的名言让学生明白语言简明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习把握内涵,明确要求师:在学习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语言简明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简明的内涵。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51的内容,勾画出有关语言简明的要点,进行理解。(生阅读、勾画,师归纳明确)简,即简要、简洁;明,即明白、清楚。“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简洁,不能啰唆;“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要用简洁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师:同学们可以看看以下两个句子,你觉得哪句话更简明?(1)城市的建筑是灰的,路面是灰的,没有乡下斑斓自然的色彩,有的只是人们匆忙的脚步和夜幕降临时那刺眼的霓虹。(2)我坐在院子里看书,妈妈和奶奶来了,她说今天要煮饺子。(生自由讨论、回答,师归纳明确)预设第一句话虽然文字比第二句多,但是句子的意思很清楚,表达也很简洁;第二句话中的“她”没有说明是妈妈还是奶奶,句子有歧义,不能算语言简明。师小结: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看出,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而是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2.基本要求。师:语言表达要做到简明,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2)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这就要求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总之要让别人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师: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51的内容,勾画出相关要点。(生阅读、勾画、明确)(1)行文时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3)注意不要堆砌词语。【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弄清楚语言简明的内涵及基本要求,从而对语言简明有更深入的理解,为后面学习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奠定基础。三、总结经验,把握方法师:语言简明是我们锤炼语言的最高目标。简明和啰唆的表达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某同学学习了《太空一日》后给航天英雄杨利伟写的信中的一段原文和修改稿,大家比较一下,修改稿和原文有什么不同。师:语言简明是我们锤炼语言的最高目标。简明和啰唆的表达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某同学学习了《太空一日》后给航天英雄杨利伟写的信中的一段原文和修改稿,大家比较一下,修改稿和原文有什么不同。原文:杨利伟叔叔,您好,我是一名初中生。我非常向往地球以外的太空。我从初中语文课本上读到杨利伟叔叔写的《太空一日》,《太空一日》介绍了您的首次太空飞行,从飞船发射一直写到成功着陆。我读了之后很有感触:当一名航天员不仅要有健康强健的体魄,更要有战胜危险、克服危机的勇气和智慧。我要努力学习,学好科学知识,将来也成为中国航天员的一员,和您一起并肩为祖国的科研工作做出贡献。修改稿:杨利伟叔叔,您好,我是一名初中生。我非常向往太空。读了您写的《太空一日》,我深有感触:当一名宇航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战胜危险的勇气和智慧。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成为一名航天员,和您一起为祖国的科研工作做出贡献。(生阅读后交流回答,师指导明确)师小结:修改后的文字与原文相比,内容没有变动,但是语言表达简练了许多,语意也更清楚明了,可见写作要注意语言简明,这在语言表达上是十分重要的。2.修改训练。(1)文段分析。师:那么,在写作中怎样做到语言简明呢?我们一起来修改一个文段,看能否从中总结出使语言简明的方法。下面这段话不够简明,请加以修改。原文: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那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余晖之中。(生小组内合作交流,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展示,师指导明确)预设文段主要表达的是篮球比赛失利后的难过心情。对于“大巴和小轿车”的交代没有必要,它是偏离中心的语句,可以删去。“那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和“伫立在余晖之中”这类的语句没有时间上的衔接,也不搭配,在词语的使用上是重复的,需要做调整。“比赛结束后”和“比赛完”意思重复,“走回家”和“在回家的途中”意思重复,“我一个人”和“独自”意思重复,还有“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和“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意思相近,放在一起是词语堆砌,也需要做调整。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文段修改如下: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学校的大巴走了。我没有上车,一个人默默走回家,比赛失利了,我心里很难受。到了家门口,我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无奈地叹息。师:修改后的文字与原文相比,语言表达上是不是更简明了?回顾一下刚才的修改过程,我们来总结一下使语言简明的其中两种方法。“语言简明”的方法:去次留主法——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删繁就简法——避免重复,删除多余。(2)病句例析。师:请同学们修改以下病句,使句子表意明确,并从中总结出使语言简明的方法。例句1:班长说服了我和王明一起去爬山。例句2:同桌好说话。例句3: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例句4: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生同桌间交流讨论,师指导明确)预设例句1:“班长说服了我和王明一起去爬山”,后面加上“他自己却游泳去了”,歧义即刻消除。这种方法叫作添加语境法。例句2:“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这种方法叫作变换词语法。此法主要运用于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的情况。例句3:“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这种方法叫作加注标点法。例句4:“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调整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歧义就消除了。这种方法叫作调整语序法。师:修改后的语句与原病句相比,语言表达上意思更明确了,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语言简明的另一种方法:“语言简明”的方法:③消除歧义法——避免含糊,消除歧义。消除歧义可以利用以下方法:a.添加语境法;b.变换词语法;c.加注标点法;d.调整语序法。(3)例文精析。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括号中是修改后的内容,说一说这段文字修改得好不好。我从小在城里生活,依稀记得爷爷和我讲的他之前的故事(往事),故事里是爷爷(他)当初挥挥衣袖,告别乡土时的情形,没想到这一告别故乡(一转身)就是一辈子。(生阅读文段,交流讨论,师指导明确)预设预设这段文字修改得好。用“往事”代替“他之前的故事”,用“他”代替“爷爷”,避免文段中存在的重复问题;用“一转身”代替“一告别故乡”,对具体内容进行必要的概括,使语言表达更简明。师小结:以简代繁,是让语言简明的又一方法。除了常用的人称可以替代,还可以对不必要的具体内容进行概述,以达到简明的效果。替代的词句要巧,既要简洁,又不能改变原意。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语言简明的另一种方法:“语言简明”的方法:④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师补充:汉语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语言,它的许多表达形式都是以简明为原则而形成的,像成语、简称、紧缩句、合说等。我们在运用语言时,可以适当地选用这些表达形式,使语言达到简明。需要注意的是,简明与否不能单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要从语言表达的需要出发,当简则简,当繁则繁。不能为了“简”而影响“明”,甚至让人产生误解。归纳这节课的学习要点,让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意识并参与写作实践,学以致用,训练使语言“简明”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语言简明”的效果,增强学生写作时使语言简明的意识;通过修改训练,总结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用以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四、总结存储,巩固训练1.教师总结。语言简明的内涵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理解度。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要想写出简洁明了的文章,我们应该不断地修改、锤炼。2.课堂训练。(1)修改问题材料。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显示的语言材料,说一说有什么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最近我发现,鱼尾纹已悄然爬上了妈妈的眼角。我拿出了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店里,想给妈妈买支眼霜。各种品牌的眼霜看得我眼花缭乱,昂贵的价格更让我感到囊中羞涩。我想,眼霜那么贵,利润一定很高,看来卖化妆品能挣不少钱呢!最后,我只好失落地走出了商店。(生阅读材料,交流讨论,师指导明确)预设这一段写“我”去商店里给妈妈买眼霜,表现“我”对妈妈的感恩之情。文中画线句子偏离中心,分散了叙事的主题,使语段不明了,应该删掉。师小结:托物言志,关键是物与志要有某种相似点,通过写物能表达作者心中的志向或期望。(2)简要概括文章。师: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带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0字,写完后小组内交流。预设示例:沧州南面一座寺庙的大门倒塌在河里,庙门口的石兽也沉入河中,十几年后,人们寻找石兽。根据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寺僧到原地水中和下游找都没有找着;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老河兵讲解应当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人们果然在上游找到了石兽。3.课后练习。【设计意图】归纳这节课的学习要点,让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意识并参与写作实践,学以致用,训练使语言“简明”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语言简明本教学设计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探究,使学生在直观地了解语言不简明的类型的基础上,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避免在作文中出现类似的情况,使作文语言简练、表意明确。本次写作课中的写作技巧来自实践的总结,由总结又回到写作实践,在反复的实践训练中,让学生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整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综合训练一、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23年10月18日,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轰轰烈烈地召开,五大洲的科幻人第一次在中国。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有想象力的人的大聚会”;也有人说,这是“向今天透露未来信息的高光时刻”,世界科幻大会的影响力。在科幻的世界里,我们钦佩各国作家对文学的探索。那些热爱科学的人将目光穿过wèilán的天空,投向深邃无垠的宇宙,炽热的创作激情。

能够成功申办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与中国科幻的蓬勃发展相关密切。成都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的所在地,也是一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之城。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的字注音。wèilán()炽热()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聚积 与时俱进 迸发B.会聚 与时俱进 焕发C.会聚 与日俱增 迸发 D.聚积 与日俱增 焕发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成都能够成功申办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与中国科幻的蓬勃发展相关密切。B.成都能够申办成功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与中国科幻的蓬勃发展相关密切。C.能够成功申办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中国科幻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D.成都能够成功申办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与中国科幻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刘慈欣说,我越来越清晰地体会到,科技是有温度的,当它融入人性和理想时,就成了推动人类前进的温暖之力。在这些大气磅礴的科幻故事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我们将如何通过工程和科技,与宇宙对话,重新认识自己?4.“人性和理想”是短语,“科幻故事”是短语,“认识自己”是短语。(填写短语结构类型)

5.文段中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B.。C.;D.:6.根据提示填空。(1)杜牧的《泊秦淮》中“,”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醉生梦死的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两句蕴含哲理,告诉我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3)《望岳》中用“?”一问一答,抒发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二、专题学习7.我们的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学校将开展“我的语文生活”之“科幻进校园”主题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策划活动】为了丰富“科幻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再策划一个相应的活动形式。活动名称:科幻创意写作讲座活动形式:邀请科幻作家讲解科学事实与科幻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幻创意写作兴趣。活动名称:

活动形式:

(2)【口语交际】学校将邀请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老师于下周二到学校礼堂开展一次“科幻创意写作”的主题讲座,请你作为校学生会代表,对刘慈欣老师进行电话邀请。三、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8.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描写景物的诗句。9.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从黎明到黎明——“神六”5日九大经典瞬间(节选)曹智白瑞雪黄明李宣良2005年10月12日黎明出征,17日黎明返回——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黎明到黎明的“神舟”5日之行,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经典瞬间二灰白色的低云层层叠叠,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回响在空旷的发射场上。12日9时整,轰鸣声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喷着金黄的尾焰,稳稳地离开了发射台。几秒钟后,火箭破云而入,随即消失在云层里。第一次安装在火箭上的摄像头,把火箭的一路飞行画面实时传送到飞控中心的屏幕上。“助推器分离成功!”“一、二级分离成功!”随着火箭的每一个完美动作,掌声骤起,人们大声叫好。583秒后,船箭分离,飞船入轨。两度金秋,两度飞天。继杨利伟之后,两位中国人再次叩启了苍穹。经典瞬间五没有什么词语比“飘”和“游”更能准确地描述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运动状态了。13日14时25分,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拉着扶手、助力绳,头先脚后地进入轨道舱,随后回到返回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返回舱进行了两次类似的动作。以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般的姿势,航天员顺利完成了三次穿舱试验。飞船系统顾问郑松辉说:“试验表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而从12日航天员第一次进入轨道舱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家。经典瞬间九17日凌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牧场的主着陆场星光灿烂。这是一段令人焦急的时光,飞船在航行了325万公里之后,正沿着既定的返回轨迹,飞向祖国的怀抱。4时08分,喀什测控站发现目标,飞船飞入祖国上空。一朵“彩云”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在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牵引下,飞船缓缓向预定着陆点飘落。飞船距离地面1米时,反推发动机精确点火。返回舱的速度由8米每秒迅速下降到1米每秒,如同一片羽毛,轻轻地落在草原上。4时33分,飞船返回舱着陆,航天员报告身体感觉良好。北京飞行控制中心里掌声四起。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由衷地赞叹:“祖国真伟大!”5时38分,身着航天服的费俊龙自主出舱,聂海胜随后走出,挥动鲜花向搜救人员致意,欢呼声惊醒了草原的黎明。这一刻,距离“神舟六号”发射115小时又32分钟,距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顺利返回两年又22小时,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3年又26天。(选自新华网,有删改)10.根据文章内容,为文中的三个“经典瞬间”各起一个四个字的小标题。经典瞬间二:

经典瞬间五:

经典瞬间九:

11.通过“经典瞬间二”,你了解到哪些有关“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知识?12.阅读“经典瞬间九”,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神舟六号”飞船到达着陆场上空后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地的全过程。(提示:短语之间用“→”连接)13.结合上下文,仿照下面的示例,分析文中画线的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示例“一朵‘彩云’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形象地表现了降落伞的形状和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看到飞船时的喜悦之情。四、写作14.请以《不一样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这个“朋友”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存在,可能是外星来客,也可能是智能机器人。要求:(1)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注意细节描写;(2)可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1.蔚蓝chì2.C解析“聚积”,一点一滴地凑集;积聚。“会聚”,聚集(多用于人)。结合“五大洲的科幻人”可知,应用“会聚”。“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结合“世界科幻大会的影响力”分析,应用“与日俱增”。“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焕发”,光彩四射;振作。结合横线后的宾语“炽热的创作激情”可知,应用“迸发”。3.D解析画线的句子存在两个语病:一是句子缺少主语,应在“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