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苏州卷第3题 语言应用(解析版)_第1页
押苏州卷第3题 语言应用(解析版)_第2页
押苏州卷第3题 语言应用(解析版)_第3页
押苏州卷第3题 语言应用(解析版)_第4页
押苏州卷第3题 语言应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押苏州卷第3题语言应用苏州中考语言应用语文考察一直以来都秉持着注重实际应用和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原则。近年来,这种趋势愈发明显,不仅体现在考试内容和题型上,还体现在考试形式和要求上。首先,从考试内容来看,苏州中考语言应用语文考察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字词句、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外,还增加了对文言文、名著阅读、语言综合运用等方面的考查。这种变化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还要具备实际运用的能力。其次,从题型来看,苏州中考语言应用语文考察的题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灵活化。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外,还增加了改错题、文言文翻译题、写作题等多种题型。这些题型的设置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苏州中考语言应用语文考察还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在阅读理解部分,除了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判断和评价。在写作部分,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外,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表达和交流。最后,苏州中考语言应用语文考察还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除了语言能力外,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素质。这种综合素质的考查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苏州中考语言应用语文考察的趋势是注重实际应用和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未来,这种趋势将继续保持并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还需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年份/题号考点2024年考向预测2023.3漫画题概括分析以图标题目为主加入时事热点内容,尤其是针对社会现象进行部分的分析和理解2022.3图文转换2021.3漫画分析1.(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漫画家陈景凯立足生活,以“网”勾连蜘蛛和网民,精心设计两者对话,委婉批评了网络成瘾现象,体现了漫画幽默与讽刺的特点。请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将对话补充完整,不超过12个字。

(选自《杂文月刊》2020年第3期)蜘蛛:有了网,我有吃有喝。网民:。【答案】示例:有了网,我不吃不喝。【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首先要读懂图标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中内容要说全,从主到次,不要有遗漏。根据题干信息,要求为漫画补充一则对话,以委婉批评网络成瘾现象,体现漫画幽默与讽刺的特点。根据漫画所示信息,一个人在房间里,坐在电脑前上网,房间外的墙角上挂着一个大大的蜘蛛网。据此可知,图中的人物已经沉迷于上网,无心顾及其他。联系题干中“蜘蛛:有了网,我有吃有喝”的信息,可以填写“有了网,我不吃不喝”“有了网,我无吃无喝”等。2.(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台风“马勒卡”于4月8日在关岛偏南方向约9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移动。请仔细观察预报图,写一段文字,简要介绍“马勒卡”未来120小时的路径和强度。介绍强度时不要出现数据。【答案】未来120小时内,“马勒卡”将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预计12日将达到强台风级,并向东北方向偏移,强度不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根据题干要求介绍“马勒卡”未来120小时的路径和强度,观察预报图时要按时间顺序提取图表信息,重点关注路径变化和强度变化得出结论。示例:未来120小时内,“马勒卡”路径向西北方向移动,到12日转向东北。风力强度逐渐提升,预计至12日5时达到强台风级别,之后13日14日强度不变。3.(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疫情期间,外地医护人员常常凌晨3:00就赶到苏州,为市民做核酸检测。邻居小妹妹画了一幅画送给“大白”。请你根据画面内容为它配上几句话,表达心意。【答案】根据画面内容,表现“大白”坚定的信心、乐观的态度,表达对“大白”的赞美、感激之情。【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这幅画画了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右手叉腰,左手比“耶”的医护人员。要求根据画面内容为这幅图配上几句话,表达对医护人员的心意。示例:疫情终将过去,我们定能取得胜利,感谢你们的付出。初中语文语言应用解题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点明确:1.词汇应用技巧:*辨别词汇的词性和含义,准确理解词汇在句子或文本中的具体意义。*注意词汇的搭配和语法用法,确保词汇在句子中的正确使用。*利用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语言更加生动和丰富。2.语法应用技巧:*辨别句子的基本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把握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注意语法的变化和用法,例如时态、语态、名词的复数等,确保句子的正确性。*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语法的应用,使句子更加通顺和流畅。3.修辞应用技巧:*辨别文本中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和效果。*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阅读和写作,积累和应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趣。4.衔接与排序技巧:*对于衔接与排序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句子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因果、转折、并列等。*注意句子或段落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确保整个文本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在选择排列顺序时,可以尝试多种组合方式,找到最合适的顺序。5.图文转换技巧:*对于图文转换类题目,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片或图表,理解其表达的信息和主旨。*注意将图片或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文字时,要保持准确性和简洁性。*在转换过程中,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或句式变化来增强文字的表达力。以上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初中语文的语言应用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需要注意多加练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水平。1.下图被认为是年度最佳摄影作品——《开学》。请你结合画面,谈谈这幅照片之所以被认为是年度最佳摄影作品的原因。(不超过40字)【答案】画面对比强烈,通过不同的神情,表现开学时母女两人不同的心情;也折射出教育的一些问题。【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开学》中,小女孩哭得梨花带雨,小嘴巴极其夸张的大嚎之中,步履蹒跚,极不情愿地被妈妈拉着向前走。妈妈笑得如花儿一般灿烂,走得如悟空一样的敏捷,左手手中拿着自己的最爱的法宝“手机”,右手牵着“紧箍套”,潇洒地送“神兽归笼”。(照片上的女儿背着书包,一副要准备上学的样子,眼里满是泪水,哭得很厉害,但是反差是孩子的母亲拿着手机开心地笑着,好像如释重负。)画面通过不同的神情,营造出强烈对比,表现开学时母女两人迥然不同心情,折射出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据此概括作答即可。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本报讯

五一期间,平江路游人如织。凭借古色古香的古宅民居和粉墙黛瓦的江南意境,“汉服”在平江路火速“出圈”,年轻人身着汉服广袖飞扬。姑苏区平江街道大儒巷社区充分发挥“景区社区”的区位优势,开展“汉服”文化市集,为市民游客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记者在现场看到,集市入口处的汉服打卡点吸引不少人排队打卡。诗情画意的古诗,身着卡通汉服的“小娘鱼”,再配上一棵“桃树”,可谓氛围感“拉满”。这一幕,让原本并没有穿汉服的游客也跃跃欲试。社区还专门设置了免费汉服租赁区域,提供现成的汉服,让没有穿汉服的游客也穿上体验一番。来自东北的游客赖女士第一次来苏旅游,她开心地说:“今天是我第一天到苏州,也是我第一次穿汉服,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氛围。”【答案】“汉服”在平江路火速“出圈”/平江路景区推出汉服文化市集。【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新闻的内容。要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的方法,结合新闻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本题结合“凭借古色古香的古宅民居和粉墙黛瓦的江南意境,‘汉服’在平江路火速‘出圈’,年轻人身着汉服广袖飞扬”可知,新闻的对象是:汉服;主要事件是:出圈。根据字数的限制,去掉主要事件中的背景场景,据此概括作答。3.小州找到了四幅抗疫广告宣传图,你最喜欢哪一幅的广告宣传词?你说:我选中的广告词理由是:【答案】示例一:甲,运用比喻,将肺部比作宝贵的玉璧,化用成语“完璧归赵”,“赵”“罩”同音,强调口罩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示例二:乙,化用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即强调了疫情防控还不能放松,又暗示抗疫就如同一场革命一般,只有众志成城才能胜利。运用对偶,句子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示例三:丙,借用英文“Numberone”在网络中的音译词“南波万”,强调接种疫苗是防疫工作中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化用俗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句式整齐。示例四:丁,化用成语“情深义重”,运用谐音、对比,赞美了在重大疫情面前无数志愿者、医护人员所表现出来的深厚情义。【详解】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甲宣传标语“完璧归罩”,根据画面可知,将健康的肺部比作宝贵的玉璧;该宣传标语化用成语“完璧归赵”,“赵”与“罩”同音,体现了口罩在防范疫情传播的重要阻断作用。乙宣传标语“拐点尚未到来,防疫仍需努力”,化用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意在强调我们面对疫情不能掉以轻心,抗疫就如同一场革命一般,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效,运用对偶,音韵和谐。丙宣传标语“防疫道路千千万,接种疫苗南波万”,将英文“Numberone”写成网络中的音译词“南波万”,语言活泼有趣味。化用俗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意在表明接种疫苗是防疫中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应该积极接种疫苗。丁宣传标语“情深疫重”化用成语“情深义重”,运用谐音,疫情是大家共同面对的困难,但是无数志愿者、医护人员守护在一线,情谊深厚,将“情深”与严峻的疫情(疫重)进行对比,表现对志愿者、医护人员等的赞美。4.请根据语境,结合叶圣陶先生的看法,在横线处补全倡议。学生劳动的习惯,应该而且可能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养成,在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养成,逐渐养成,不断实践,这才能够终身以之。(选自叶圣陶《“瓶子观点”》)劳动,是我们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我们变得强大。让我们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精神,在家庭中,做点家务;在社区里,做志愿服务;,。【答案】到田间去,出出汗或在田野里,做点农活。【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根据语段中的“在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养成”可知,叶圣陶认为,学生的劳动习惯可以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养成。根据前两个分句可得到句式:在+地点,做+活动。示例:在班级里,做点清扫。5.2023年3月26日上午,苏州首届城市马拉松在金鸡湖畔鸣枪开跑,本次马拉松设置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家庭跑三个项目,共计25000名跑友参加比赛。特色赛道、专属奖牌成亮点。下图为本届马拉松的LOGO,请说说这一LOGO设计上有哪些精妙之处。【答案】2023苏州马拉松赛事1ogo以“苏州”的“苏”字为基础,通过变形没计将“苏”字演变为奔跑的人物形象,象征了苏州的高速发展烈体育的拼搏精神。【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2023年苏州马拉松赛事1ogo选择“苏州”中的“苏”字为基础进行设计,体现了马拉松的举办地点——苏州;展现了一个在跑道上奔跑的人物形象,两点仿佛奔跑者在比赛时留下的汗水,象征了苏州体育的发展,体育中展现的拼搏精神。6.2022年12月18日,在“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苏州市在一众城市中脱颖而出,再次荣获“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实现了“三连冠”。这是对苏州近几年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倾力打造人才工作品牌的高度肯定。下面是“人到苏州必有为”品牌宣传标识征集入围作品中的一幅,请说说你对这幅作品设计创意的理解。【答案】该标识由“苏州”的“苏”字演化而来,上面的草字头演变为扇形的边框,下面的部分由草书演变成“为”字,“为”的撇画伸展飘逸与边框连接,又像是“必”字。寓意:苏州是一方人才施展才能的沃土,只要你来到苏州,就一定会大有作为。【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作答时可先分析图片中的各个元素,然后结合主题来分析寓意。例如:这幅图片由一个扇形的绿色边框和一个“为”字组成,绿色让人联想到植物,再结合“苏州”的“苏”字,自然而然可把这绿色边框理解为草字头,也就可以把这幅图片看成是“苏”字的演变;“为”字笔画肆意潇洒,可理解为“有作为”,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处的“为”字和“必”字非常形似,因而把它和“人到苏州必有为”的主题相结合,即可得寓意:苏州是一方人才施展才能的沃土,只要你来到苏州,就一定会大有作为。7.下面是某地读书活动宣传图标,请描述其画面内容,并简要说明图形的寓意。(80字左右)【答案】示例:图标主体形似一本翻开的书,也像两扇打开的门,书的中间是一只眼睛,眼睛下方是一把钥匙。寓意着读书可以让人开阔眼界,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倡导大家积极参与读书活动。【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作答时,首先描述其画面内容,图标由一本翻开的书、一只眼睛、一把钥匙等要素构成,寓意着书本可以让人开阔眼界,同时阅读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知识的大门,据此回答即可。示例:宣传图标整体外形像一本翻开的书,又像打开的大门,而里面有一只眼睛和一把钥匙。寓意:读书可以让人们的眼界更为开阔,同时,阅读就像一把钥匙,会打开知识的大门,目的都是鼓励大家多读有益之书。8.下图为“家在苏州”LOGO,此标志也被应用于“苏州发布”等公众号主图。请你仔细观察,并写出图形寓意(至少三点)。【答案】上半部分:家门和城门同构一体,寓意包容、服务与共荣;底部:“家在苏州”的中英文,凸显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感;提升苏州这一大“家”的向心力;中间:是优美的曲线组合,饱含了城市文化智慧的脉络波光粼粼的水波倒影,蕴藉着千年古城吴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动力之源,并赋予她新的生命力!【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图形寓意。观察图形,可以发现这个标志把具有强大历史穿透力的文化古名城与英文“HOME”巧妙融合构成端庄典雅、简洁明快的六边形花窗,既彰显出东方水域、天堂苏州独特的园林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又体现了苏州城市精神。细观标志:图案中,古典与现代风格的建筑物交融,置入域中,突出“家在苏州”主题。上半部分家门和城门同构一体,寓意包容、服务与共荣;下半部分是“家在苏州”的中英文字体,凸显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感;提升苏州这一大“家”的向心力,共筑“新苏州”“老苏州”“洋苏州”的宜居新苏州、创业新天堂幸福新家园;中间是优美的曲线组合,饱含了城市文化智慧的脉络波光粼粼的水波倒影,蕴藉着千年古城吴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动力之源,并赋予她新的生命力。据此作答。9.太湖蓝藻爆发依旧是很严重的问题。如图是某日某地区检测太湖蓝藻的卫星图。请你描述该日蓝藻爆发情况并给出意见。不多于50字。【答案】示例: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严重影响了太湖地区的饮水安全。建议:控制污染源的排放(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等)。【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以及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观察卫星图的内容,蓝藻覆盖太湖水面,可知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污染了水源,会出现太湖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太湖地区的饮水安全)。提建议的时候要围绕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等方面进行即可,如:生活和工业污水净化达标后再排放。注意字数限制。10.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请你参与解决。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性状】本品为薄飕衣片,除去落膜衣后显白色。【适应症】用于高血压。【规格】5mg\片【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以连续用药。【答案】张爷爷,您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就可以了。【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提取和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选取必要信息“5mg\片”“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就是一次两片;“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每日一次,早上服用最佳。然后有序表达即可,还要注意有称呼“张爷爷”。字数务必在30字以内。11.根据材料答题。小学生遛狗捡到26万?妈妈:其实是51万日前,就读于上海崇明建设小学五年级的张晓曦和弟弟张梓晨在玩耍时,无意在路边发现了一笔“巨款”,经清点后这笔巨款的金额高达26万元,两人当即决定报警将这笔钱物归原主。据最新消息,他们捡到的不是26万,而是51万,这笔钱已于5月12日早上还给失主了。记者了解到,张晓曦和张梓晨一家来自安徽,父母在崇明当地做点小生意,家境并不富裕。姐弟俩面对巨款拾金不昧,这也让父母师长十分欣慰。王广娜说:“我就觉得这个小孩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品德很好,以后长大了,可能没多大出息,但人品上是没问题了。这么多钱她没有心动过,事后我(开玩笑)问她这些钱拿了给我们自己好吗?她说不可以的,我们的钱就是我们的钱,别人的钱就是别人的,一定要还的。”请对孩子妈妈回答记者的话进行点评。【答案】妈妈不该把成绩与品德相提并论,现在成绩不好不代表以后没有出息,而且此时这个场合更不适合去谈论成绩,不能事事以成绩来定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话题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应该从所给的话题入手,要紧紧围绕孩子妈妈的回答进行点评。此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根据“我就觉得这个小孩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品德很好,以后长大了,可能没多大出息,但人品上是没问题了”分析,妈妈不应把成绩和人品相提并论,小孩现在成绩不好,并不能代表长大后没出息,有没有出息不能只看成绩,不能事事都以成绩来衡量。示例二:根据“这么多钱她没有心动过,事后我(开玩笑)问她这些钱拿了给我们自己好吗?她说不可以的,我们的钱就是我们的钱,别人的钱就是别人的,一定要还的”分析,孩子妈妈是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在她的影响与教导下,孩子产生了正确的金钱观,明白到路上捡到的钱并不能收为己有,要对巨款拾金不昧。12.请欣赏下面这组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5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组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⑴标题:⑵寓意:【答案】错位。或咄咄怪事。能符合漫画的整体内容即可。违背规律的现象值得关注。【详解】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从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图画展现的是怎样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内容。根据所给的文字信息提示“幼儿读小学”“小学读中学”“中学读大学”“大学读幼儿”,可知学生学习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可拟写标题为“错位”“欲速则不达”“颠之倒之”“跳级和循环”等。寓意:如此颠倒循环,揭示了现行教育体制中一些违背学生学习规律的现象或者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值得关注。1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开展了系列活动。小立同学参加了其中的“党史故事我来读”活动。他上网搜集了三位苏州籍革命烈士的相关介绍,准备整合在一起。请你帮助他为自己的演讲确定三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4个字)。白丁香(1910—1932),江苏苏州人。弃婴,父母赐名丁贞;后为圣约翰堂美籍宣教士白美丽收养,更名白丁香。1930年4月,在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加入共青团。次年1月,在东吴大学肄业,前往上海共青团青年部工作,同时转为中共党员,公开身份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院代课教师。1932年9月,丁香被组织派往北平重建被敌人破坏的秘密联络站,由于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当时正怀有三个月的身孕。敌人用保全腹中胎儿为诱饵,胁其屈服,遭严词拒绝。同年12月3日夜10时许,丁香在雨花台壮烈牺牲,年仅22岁。周志敏(1921—1948),原名许培贵,吴县(今苏州市)光福窑上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领导建立区的武装,任武工队长,经常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他的名字使敌人闻风丧胆。新四军北撤后,他担任苏西区武工队队长,带领武工队机智勇敢地打击敌人,收缴枪支弹药。敌人不断通过亲友劝诱,对其家庭威胁,妄图迫使他脱离革命,他斩钉截铁地答道:“这是妄想!”1948年3月,他宿营于镇湖西华中庄村,被敌人发觉,派出反动青年军一个连在拂晓时包围西华中庄村,他和另两位战友奋起突围,打死敌人多名,终弹尽援绝。在突围时,他被乱枪打中腹部及头部壮烈牺牲,时年28岁。张应春(1901—1927),江苏苏州人。1926年3月12日,南京举行孙中山先生陵墓奠基典礼,她和柳亚子、侯绍裘分别赶到南京,手执“拥护国民会议”的旗帜,走在女工队伍的前头。10日晚,中共南京地委会同省市党部、总工会的党内负责同志在南京纱帽巷10号召开研究应对反动血腥镇压的紧急会议,被敌人侦缉队获悉,包围了会场,她同侯绍裘等10人不幸被捕。在狱中,她英勇顽强,敌人严刑逼供,将地吊打一天一夜,昏死过去又被冷水泼醒,可她只回答“我是党员”一句话。恼羞成怒的敌人将地装入盛有石灰的麻袋,用刺刀活活戳死后连夜秘密抛入通济门外九龙桥下的秦淮河中。关键词①

③【答案】英勇无畏大义凛然坚守信念等【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中共产党员精神的概括。根据“1932年9月,丁香被组织派往北平重建被敌人破坏的秘密联络站,由于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当时正怀有三个月的身孕。敌人用保全腹中胎儿为诱饵,胁其屈服,遭严词拒绝。”可以得出:英勇无畏、顽强不屈等;根据“敌人不断通过亲友劝诱,对其家庭威胁,妄图迫使他脱离革命,他斩钉截铁地答道:‘这是妄想!’”得出:大义凛然等;根据“在狱中,她英勇顽强,敌人严刑逼供,将地吊打一天一夜,昏死过去又被冷水泼醒,可她只回答‘我是党员’一句话”得出:坚守信念。根据三人的故事,二十多岁为了革命献出年轻的生命,可以概括为:青春似火等。然后选择三个词语,填空即可。14.给下面一则寓言加一个结尾。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行,它不停地游,克服一般鱼所难以克服的困难,在某一天到达了唐古拉山脉。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就被冻结成了冰。事隔多年,一个经过此地的登山队员发现了这条鱼——它还保持着游的姿势。队员们认出它来自渤海,于是惊叹它的勇气。其中的一个老人却说:________。【答案】它固然勇敢,但只有伟大的精神,而没有把握好方向。【详解】从前文“惊叹它的勇气”,而“老人却说”可知,老人与众人有不同的看法。从“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就被冻结成了冰”开看,这条“逆流而行”的鱼,固然勇气可嘉,从渤海游到了唐古拉山脉,但结果比较悲惨。众人的看法着眼于过程的精神,老人的看法可能着眼于过程的方向或方法。意思相符即可。要富含哲理,引人深思。15.央视推出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受到大家的追捧,它让我们倾听文物讲述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以下是这部纪录片的两张海报:这样的海报设计精彩纷呈,既有大国重器的深沉气派,也有脑洞大开的风趣幽默。请你从以下两个国宝中任选一件,为它设计一句解说词,说出它的心声吧。【答案】示例:甲骨文:汉字之鼻祖。霍去病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详解】考查拟写解说词,开放类试题,语言简洁,言之成理即可。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据此可拟写解说词:书写之源流。霍去病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据此可拟写解说词:国之柱石,英年早逝,痛哉惜哉!16.看图片,读文字,完成题目。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武汉某社区网格员丰枫和同事每天都要收集居民清单,为居民排队买药。当天,他和同事三人要取近90份居民所需的各种药品,带的两个箱子装满后,丰枫将其中的小份药串成两串挂在身上。同行的志愿者为他拍下了一张照片,后来这张照片在辖区社区群里流传开来。有人为这张照片取了个题目——“身上挂满药物,”,请你根据对图文的理解和上下句对仗的要求,补完下句。【答案】示例1:心中散发温暖示例2:心中装着同胞。【详解】本题考查对联常识、观察表达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理解文本、看懂图片。文字部分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