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2页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3页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4页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寒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骞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2、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

度不一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骞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

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

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骞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I勤奋

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适用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内容。

5.讲解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八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甲午战后,中国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

关条约》。《马关条约》里有关于允许口本在中国通商口岸举办工厂的条款。其他帝国主义国

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里“一体均沾”的原则也获得了这项权利。除此之外,西方国家还通

过开银行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方式向中国输出资本。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

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了严重摧残。这时,一些爱国人士纷纷兴

办实业,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张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

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春,

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土、农、工、商”,状元是“士”

中的极品,最受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土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竞

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怎能不引起轰动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

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厂之事,张客却反其道而行之,

难道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人们将信将疑。我们也来看一看当时的具

体情况。

[板书]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骞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骞”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①张骞是清末状元,江苏南通人。②针对《马关条约》后外国资本的大最

涌入,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威胁,张骞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开始创办企业。③在一

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客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得到了进

一步发展。④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

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教师讲述]张骞字李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

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74年外出谋生,1876年去浦口,在庆军统领吴长庆幕中办理

公文,1881年与袁世凯相识,并为袁世凯修改过文章。1885年张骞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

人。中法战争后,张骞鉴于“国势日蹙”,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影响下,有了“中国须

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的思想。

1894年4月,张客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同

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

骞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

育的新路。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有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的条文。为了在外资输入前抢

先一步,张之洞要求张骞招商集股在通州创办纱厂。不久张之洞调职,张骞又得到两江总督

刘坤一的支持。

他把筹建的纱厂,取名“大生”。自18他年9月在通州唐家闸规划厂基,到1899年纱

厂建成。其中遇到不少困难。首先是筹集资金不易。有钱人对于把大宗款项交给•个书生去

办厂,心怀疑意。加之上每棉纱市场萧条,为纱厂集股尤难。其次,通州和上海董事之间,

在是否领用官款买来的机器和承担投资份额上意见相左,结果上海的董事退出。再次是工厂

短缺周转资金,刚投产就面临关厂的威胁。想把工厂出租,又遭到商人的压价。但这些困难,

经过张骞等人的努力都一一克服了。

大生纱厂在投产后较短时间内就经受住了洋货和洋商的竞争,年年盈余。这是因为通州

地区具有产棉旺、销纱多、运费省、工资廉等有利条件。另外,张骞等人对改进经营管理也

很注意。为了使大生能自成系统,张骞还陆续办了其他企、也。为增加棉花来源,1900年办

了通海垦牧公司;为解决棉子出路,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为了解决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问

题,1904年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步公司和天生港轮步公司;为了维修和制造机器设备,1906

年办了资生铁冶厂等等。

张骞为了实现以实业所得兴办教育和用教育来改进实业的主张,他用大生纱厂的小部分

盈余及劝募所得,在本地举办了一些教育文化事业。1902年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一一通

州师范,后来又办了女师、幼稚园、小学和中学。他还创办了十多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

农业和医校较为有名,后来三校扩充为专科,1920年又合并为南通大学。在外地,由张容

倡仪或资助而设立的学校有:吴淞商船学校、吴淞中国公学、复旦学院、龙门师范、扬州两

淮等小学、中学及师范、南京高等师范和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等。此外,又在通州创办了图书

馆、博物馆、气象台、盲哑学校、伶工学校、剧场、公园和医院等,在社会上博得了很高的

声誉。

[教师提问]由张客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答案一:说明了张客有爱国之心,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

的经济侵略。

答案二:张客有不惧世俗的勇气,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身为状元

和翰林院修撰的张骞能“舍本逐末”,确实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

答案三:张春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他能创办大生纱厂并使之自成系统,这在当时也

属于不多见的情况。

答案四:张骞具有不同凡响的远见卓识。他看到教句的重要性,他以实业所得办教育。

他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他创办了近代一系列学校,在社会上赢得了很

高的声誉。

答案五:张客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师提问]张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什么时期发展最快?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

[教师提问]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客的大生纱厂

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师提问]后来情况如何呢?

[学生回答]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乂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

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教师讲述]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张骞经营的企业获得了短暂的发

展。他用大生纱厂的盈余,又继招新股和向钱庄大量借款,加速扩充企业。下面我们看一组

材料。

[投影显示]

(一)大生纱厂到1899年3月建成时,有原始资本四十四万五千一百两,纱锭二万零

四百枚。1904年,增加资本六十三万两,增加纱锭二万零四百枚。1907年,在崇明久隆镇

办了大生二厂,资本一百万两,纱锭二万六千枚。从1899年到1913年大生共获利(净利)

约五百四十万两;发展为拥有资本二百万两和纱锭六万七千枚的大厂;是“欧战以前华资

纱厂中惟一成功的厂

(二)到1924年大生副厂建成时,大生已发展为四个纺织厂,资本增加到九百万两;

纱锭十五万五千枚,约占当时全国华资纱厂总锭数7%强;布机一千五百八十余台。在盐

垦方面,先后在苏北沿海一带开办了二十个盐垦公司,计圈地四百十三万五千亩(已垦地

九十八万亩),资本估计约为二千万元。根据1921年一个调查材料,张骞所经营的企业的

总资本约为三千四百万元。

同学们,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景并不长。1920〜1922年各盐垦公司连续遭灾,使主要

投资者大生纱厂负债愈重。加之军阀连年混战,第•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压迫

转剧,因而民生凋敝,百业衰退,到1923年,连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为亏损。为了争

取企业的生存,张客一再呼吁取消不平等条约,要求国际税法平等,停止内战,实现国内

和平。但这全是幻想。1923年,张骞不得不把大生一厂向银行押款还债。1925年7月,大

生一、二两厂已负债一千余万元。同年,上海、金城等四家银行组织银行团到南通清查账

目,正式接管大生各厂及欠大生款项的各公司。

[教师引导]从大生厂发展的一波三折,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

[学生回答]一战期

[板书]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投影显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教师引导]同学们,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从1914年到1919年中国面粉出口呈较快的增长趋势。在这里我可以补充几个数字。面粉业

是当时的第二大工业。由于洋面粉输入减少,欧洲需求增加,中国面粉大量出口,1911年

全国面粉厂约有四十家,到1919年增加至一百二十余家。一战期间,中国面粉畅销英国、

法国、俄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

代”。现请同学们考虑的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哲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

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教师补充]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彼起此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大。

“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

爱国的共同要求。

[教师引导]如何认识“黄金时代”?请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黄金时代”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速度最快。

回答二:“黄金时代”的出现在客观上是由于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观

上确实是因为中国的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而带来的。这种民族的自觉意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答三:“黄金时代”既然是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的,也会受外界的影响而消失。所以,

“黄金时代”是不长久的。一战以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

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教师引导]从课本上哪些内容能看到这•点?

[学生回答]从荣氏兄弟创办的企业的命运能看到。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看第三个问题,一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板书]3.一战后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概括一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学生概括]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

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有能

得到很好的恢复。总之,一战后民族工业的状况是日益菱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荣氏企业的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投影显示]

1927年国政府奠都南京,蒋介石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查封他们在无锡

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库券而了事.

三十年代,突然袭来的世界经济危机再次将荣氏企业打入低谷。国民政府实业部又乘

荣氏借贷无门,假谓借款救济的名义,策划吞并申新企业的阴谋。后来迫于舆论压力,未

能得逞。

1935年英商汇丰银行又以申新七厂债权人的身份,公然将该厂拍卖给日商,这一事件

激起了上海各团体的公愤,申新七厂职工也发表宣言,誓与工厂共存亡,终于迫使英商让

步,保住了申新七厂的产权。

二年后,日本军队在上海发起全面进攻,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三、八厂全部

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经此打击,荣宗敬忧郁成疾,不幸病逝。

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尽艰难,将申四福五迁往后方发展,开创了新的

天地。

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翘首以待,冀盼重振雄风,并向口本政府索赔战争损失,但是

他们再度失望,部分被日军强占的工厂,花费了巨款才得以从国民党敌伪物资接收机关中

赎回。1946年国民党军警官员勾结土匪绑架荣德生勒索巨款。荣氏企业再遭重创。

至此,荣氏企业对国民党政府彻底绝望。在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荣德生力阻荣氏部

分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教师过渡]同学们,荣氏企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正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中我们能看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上的叙述,讨论中

国近代民族」.业发展的特征。

[学生看书]……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

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回答二: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回答三: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地域分布不平衡。

[教师引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学生回答]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来决定的。

[教师小结]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板书]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3.整体水平落后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思考,、讨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因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因此,民族资本

家在政治上必然反对君主专制。

回答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将起到i定的抵制作用。

回答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而且以纺织、面粉为大宗,这会极大地

方便人们的生活。

回答四:机器的输入和生产,冲击着原有的生活观念和习俗,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变

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