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沙河医院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沙河医院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沙河医院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沙河医院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沙河医院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沙河医院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传播的急性传染病。()A.蚊媒B.鼠类C.空气D.粪口途径答案:A解析: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属于蚊媒,所以答案选A。鼠类不是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媒介;基孔肯雅热不通过空气传播;粪口途径也不是其传播途径。2.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A.1-3天B.2-12天C.1-2周D.3-4周答案:B解析: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一般为2-12天,所以答案选B。1-3天时间过短,不能涵盖大部分潜伏期情况;1-2周表述不准确;3-4周超出了基孔肯雅热的常见潜伏期范围。3.基孔肯雅热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A.发热、皮疹B.发热、关节疼痛C.咳嗽、咳痰D.腹痛、腹泻答案:B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最典型的表现是发热和关节疼痛,所以答案选B。发热、皮疹也是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但不是最常见的;咳嗽、咳痰通常不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症状;腹痛、腹泻也不是其典型表现。4.以下哪种蚊子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A.库蚊B.按蚊C.伊蚊D.以上都是答案:C解析:伊蚊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所以答案选C。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按蚊主要传播疟疾等,它们不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5.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原则主要是()。()A.抗病毒治疗B.抗菌治疗C.对症治疗D.免疫治疗答案:C解析: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症状,所以答案选C。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除非有特殊情况;抗菌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基孔肯雅热是病毒感染,不适用;免疫治疗也不是主要治疗原则。6.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对疫点内的水缸、水池等各类小型积水,可采取()方法进行处理。()A.投放杀虫剂B.清除积水C.加盖密封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在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对于疫点内的水缸、水池等各类小型积水,投放杀虫剂可以杀死水中的蚊幼虫;清除积水可从根本上消除蚊子滋生地;加盖密封能防止蚊子在水中产卵,所以以上方法都可采用,答案选D。7.基孔肯雅热患者的关节疼痛特点是()。()A.多为单侧关节疼痛B.疼痛程度较轻C.持续时间短D.多为对称性、多关节疼痛答案:D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关节疼痛多为对称性、多关节疼痛,所以答案选D。一般不是单侧关节疼痛;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8.以下关于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病学特征,错误的是()。()A.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B.人群普遍易感C.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D.不会出现人传人现象答案:D解析:虽然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蚊媒传播,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输血、母婴传播等也可能出现人传人的现象,所以答案选D。基孔肯雅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适合蚊子生存;人群普遍对基孔肯雅热病毒易感;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9.基孔肯雅热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体温一般可高达()。()A.37-38℃B.38-39℃C.39-40℃D.40℃以上答案:C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发热时体温一般可高达39-40℃,所以答案选C。37-38℃、38-39℃体温相对较低,不符合基孔肯雅热患者的常见发热情况;40℃以上虽然也可能出现,但不是一般情况。10.当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时,应在()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A.2B.6C.12D.24答案:D解析: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时,应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所以答案选D。2小时一般是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的报告时限;6小时和12小时不符合相关规定。11.基孔肯雅热的确诊主要依靠()。()A.临床表现B.流行病学史C.实验室检查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基孔肯雅热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如发热、关节疼痛等)、流行病学史(是否去过流行地区等)以及实验室检查(如病毒核酸检测等),所以答案选D。单独依靠某一项都不能准确确诊。12.以下哪种防护措施对预防基孔肯雅热最有效()。()A.戴口罩B.勤洗手C.防蚊叮咬D.加强通风答案:C解析:由于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蚊媒传播,所以防蚊叮咬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答案选C。戴口罩主要用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勤洗手主要预防通过接触传播的疾病;加强通风对预防基孔肯雅热作用不大。13.基孔肯雅热患者的皮疹一般出现在发热后()。()A.1-2天B.3-4天C.5-6天D.7-8天答案:A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的皮疹一般出现在发热后1-2天,所以答案选A。3-4天、5-6天、7-8天时间相对较晚,不符合皮疹出现的常见时间。14.对于基孔肯雅热患者的隔离,一般采取()隔离措施。()A.呼吸道隔离B.消化道隔离C.虫媒隔离D.接触隔离答案:C解析:因为基孔肯雅热通过蚊媒传播,所以采取虫媒隔离措施,答案选C。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消化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接触隔离适用于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15.基孔肯雅热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A.很强B.较强C.一般D.较弱答案:D解析:基孔肯雅热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热、消毒剂等敏感,所以答案选D。16.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对疫区内的公共场所,如商场、学校等,应加强()。()A.卫生清洁B.通风换气C.防蚊灭蚊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在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对疫区内的公共场所,加强卫生清洁可减少病毒和蚊虫滋生的环境;通风换气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防蚊灭蚊可降低蚊子传播病毒的风险,所以以上措施都应加强,答案选D。17.基孔肯雅热患者康复后,关节功能一般()。()A.完全恢复正常B.部分恢复正常C.不能恢复正常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康复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有的患者可能部分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能存在关节功能障碍不能恢复正常,所以答案选D。18.以下关于基孔肯雅热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A.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B.血清学检查可检测特异性抗体C.核酸检测可检测病毒核酸D.病毒分离可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毒答案:A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血常规一般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而不是升高,所以答案选A。血清学检查可检测特异性抗体,用于诊断;核酸检测可检测病毒核酸,准确性较高;病毒分离可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毒,是确诊的重要方法。19.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季节主要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夏秋季答案:D解析:夏秋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适合蚊子生长繁殖,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季节,答案选D。春季气温相对较低,蚊子活动较少;夏季虽然也是传播季节,但夏秋季更全面。20.当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A.医学观察B.隔离治疗C.预防性用药D.疫苗接种答案:A解析:对基孔肯雅热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观察其是否出现相关症状,答案选A。密切接触者不一定感染,不需要隔离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预防性用药;基孔肯雅热疫苗尚未广泛应用。二、多选题1.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包括()。A.发热B.关节疼痛C.皮疹D.出血倾向答案:ABCD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常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出血倾向,所以ABCD选项均正确。2.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包括()。A.蚊媒传播B.母婴传播C.输血传播D.空气传播答案:ABC解析: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在特殊情况下可通过母婴传播和输血传播,一般不通过空气传播,所以答案选ABC。3.以下哪些措施可以预防基孔肯雅热()。A.清除积水,消除蚊子滋生地B.使用驱蚊剂C.安装纱窗、纱门D.避免前往流行地区答案:ABCD解析:清除积水可消除蚊子滋生地,减少蚊子数量;使用驱蚊剂可防止被蚊子叮咬;安装纱窗、纱门可阻挡蚊子进入室内;避免前往流行地区可降低感染风险,所以ABCD选项措施都可预防基孔肯雅热。4.基孔肯雅热患者的治疗措施包括()。A.卧床休息B.补充水分和营养C.缓解关节疼痛D.预防并发症答案:ABCD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以利于身体恢复;补充水分和营养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缓解关节疼痛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预防并发症可降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所以ABCD选项均为治疗措施。5.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疫情处置措施包括()。A.病例管理B.疫点处理C.媒介控制D.健康教育答案:ABCD解析:疫情发生时,对病例进行管理(如隔离、治疗等)可控制传染源;对疫点进行处理(如消毒等)可减少病毒传播;媒介控制(防蚊灭蚊)可切断传播途径;健康教育可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所以ABCD选项都是疫情处置措施。6.基孔肯雅热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A.病毒核酸检测B.血清学检测C.病毒分离培养D.血常规检查答案:ABC解析:病毒核酸检测可直接检测病毒核酸;血清学检测可检测特异性抗体;病毒分离培养可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病毒,这些都是实验室诊断方法。血常规检查主要用于了解患者的血液基本情况,不能确诊基孔肯雅热,所以答案选ABC。7.基孔肯雅热患者关节疼痛的特点有()。A.多为对称性B.多累及小关节C.疼痛剧烈D.持续时间长答案:ABCD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关节疼痛多为对称性、多累及小关节,疼痛程度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ABCD选项均正确。8.以下关于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病学特点,正确的有()。A.有明显的季节性B.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C.人群普遍易感D.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答案:ABCD解析:基孔肯雅热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夏秋季流行;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适合蚊子生存;人群普遍对基孔肯雅热病毒易感;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所以ABCD选项均正确。9.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对疫区内的居民应开展的工作包括()。A.健康宣教B.体温监测C.防蚊指导D.疫苗接种答案:ABC解析:对疫区内居民开展健康宣教可提高防控意识;体温监测可及时发现疑似病例;防蚊指导可减少居民被蚊子叮咬的几率。目前基孔肯雅热疫苗尚未广泛应用,所以答案选ABC。10.基孔肯雅热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A.观察病情变化B.做好皮肤护理C.缓解关节疼痛D.心理支持答案:ABCD解析:观察病情变化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异常;做好皮肤护理可防止皮疹等部位感染;缓解关节疼痛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心理支持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ABCD选项均为护理要点。三、判断题1.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可防可控的传染病。()答案:√解析:通过采取清除积水、防蚊灭蚊、避免前往流行地区等措施可以预防基孔肯雅热,对于患者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可以控制疫情,所以基孔肯雅热是可防可控的传染病。2.基孔肯雅热患者的关节疼痛一般在发病后1-2周内缓解。()答案:×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关节疼痛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并非一般在发病后1-2周内缓解。3.只要被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就一定会发病。()答案:×解析:被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后,是否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个人免疫力等,不是一定会发病。4.基孔肯雅热患者康复后不会再感染该病毒。()答案:√解析: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康复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通常不会再感染该病毒。5.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只要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不需要对疫点进行处理。()答案:×解析: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除了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控制传染源外,还需要对疫点进行处理,如清除积水、消毒等,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6.基孔肯雅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不需要实验室检查。()答案:×解析:基孔肯雅热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准确诊断,实验室检查对于确诊非常重要。7.预防基孔肯雅热最关键的措施是防蚊灭蚊。()答案:√解析:由于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蚊媒传播,所以防蚊灭蚊是预防该病最关键的措施。8.基孔肯雅热患者在发热期间不需要隔离。()答案:×解析:基孔肯雅热患者在发热期间具有传染性,为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需要采取隔离措施。9.基孔肯雅热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可灭活。()答案:√解析:基孔肯雅热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可使其灭活,可利用此特性进行消毒等处理。10.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不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答案:×解析: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等管理措施,可及时发现潜在的病例,防止疫情扩散。四、简答题1.简述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1).发热:急骤起病,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7天。(2).关节疼痛:多为对称性、多关节疼痛,主要累及小关节,疼痛剧烈,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3).皮疹:发热后1-2天出现,为斑丘疹或丘疹,主要分布于四肢、躯干等部位,持续3-4天。(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倾向。2.简述基孔肯雅热的预防措施。(1).防蚊灭蚊:清除积水,消除蚊子滋生地,如定期清理花盆托盘、水缸、水桶等容器内的积水。使用杀虫剂进行室内外灭蚊,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等防蚊设施。外出时穿长袖长裤,涂抹驱蚊剂。(2).避免前往流行地区:在基孔肯雅热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流行地区。(3).加强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3.简述基孔肯雅热患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治疗原则: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缓解患者症状,预防并发症。治疗方法:卧床休息: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利于身体恢复。补充水分和营养:鼓励患者多饮水,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缓解关节疼痛: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缓解关节疼痛,也可采用物理治疗等方法。退热:对于发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4.简述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时的疫情处置措施。(1).病例管理: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断基孔肯雅热病例。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12天。(2).疫点处理:对疫点进行消毒,包括患者居住场所、活动场所等。清除疫点内的积水,消除蚊子滋生地。对疫点内的环境进行灭蚊处理。(3).媒介控制:在疫区内开展大规模的防蚊灭蚊工作,降低蚊子密度。加强对公共场所、居民区等的蚊虫监测和控制。(4).健康教育:向公众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指导公众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防蚊灭蚊、避免前往流行地区等。5.简述基孔肯雅热的实验室诊断方法。(1).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的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早期诊断。(2).血清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IgM抗体一般在发病后3-5天出现,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IgG抗体出现较晚,可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3).病毒分离培养:从患者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培养基孔肯雅热病毒,但该方法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一般不作为常规诊断方法。五、案例分析题1.某医院收治了一名发热、关节疼痛的患者,患者近期曾前往非洲某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游。请分析该病例的诊断思路和处理措施。诊断思路:(1).流行病学史:患者近期曾前往非洲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游,有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的可能。(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符合基孔肯雅热的常见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应及时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处理措施:(1).隔离治疗:将患者收入隔离病房,采取虫媒隔离措施,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2).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如发热时给予退热药物,关节疼痛时给予止痛药物等。(3).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关节疼痛情况、有无并发症等。(4).疫情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5).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指导其采取预防措施,如防蚊灭蚊等。2.某社区发生了基孔肯雅热疫情,有多名居民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请阐述该社区疫情的防控措施。(1).病例管理: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断基孔肯雅热病例,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12天,每日测量体温,询问健康状况。(2).疫点处理:对患者居住的房屋、活动场所等疫点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家具等表面。清除疫点内的各类积水,如花盆托盘、水桶、水缸等积水容器,消除蚊子滋生地。在疫点周围投放杀虫剂,进行灭蚊处理,降低蚊子密度。(3).媒介控制:在社区内开展大规模的防蚊灭蚊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公共场所、绿化带、下水道等进行全面喷洒杀虫剂。加强对社区内的蚊虫监测,定期检查蚊子密度和幼虫滋生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蚊灭蚊措施。(4).健康教育:通过社区公告、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居民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指导居民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涂抹驱蚊剂,避免前往蚊子密集的场所等。(5).加强社区管理:限制人员聚集活动,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对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如电梯、楼梯扶手等,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加强对社区内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登记和健康监测工作。3.某医院在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后,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以下是一道考核题目:请简述基孔肯雅热患者的护理要点。请给出完整的答案。(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尤其是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观察患者关节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和持续时间,了解关节功能障碍的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皮疹的分布、形态、颜色等变化,有无瘙痒、破损等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等伴随症状,以及精神状态和意识变化。(2).休息与活动: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关节过度劳累,以减轻关节疼痛。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可使用软枕等支撑关节,缓解疼痛。在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3).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2000ml,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散热和排毒。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4).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和床单。对于皮疹部位,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可根据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止痒。观察皮疹的消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5).关节护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缓解关节疼痛。同时,可采用热敷、按摩等物理方法,促进关节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协助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锻炼应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6).心理护理:由于基孔肯雅热患者关节疼痛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进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7).隔离与消毒:患者应采取虫媒隔离措施,病房内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防止蚊子进入。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消毒处理,污染的衣物、床单等应及时更换并进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4.某地区近期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疫情,卫生部门计划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请设计一份宣传教育方案的主要内容。基孔肯雅热宣传教育方案一、活动背景近期,本地区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疫情,为提高公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传播,特制定本宣传教育方案。二、活动目标提高公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知水平,了解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促使公众主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感染风险。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基孔肯雅热防控的良好氛围,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三、宣传内容基孔肯雅热的基本知识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讲解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临床表现,如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预防措施强调防蚊灭蚊的重要性,介绍清除积水、使用驱蚊剂、安装纱窗纱门等防蚊灭蚊方法。提醒公众避免前往蚊子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在疫情流行期间。倡导公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疫情信息和应对措施及时公布本地区基孔肯雅热疫情的最新情况,包括病例数、分布区域等。告知公众如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四、宣传方式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发布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和疫情信息,制作专题节目或报道。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短视频等,扩大宣传覆盖面。社区宣传在社区、居民区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设置宣传栏,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和传单,为居民讲解防控知识。学校宣传在学校开展主题班会、健康讲座等活动,向学生传授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发放宣传资料给学生带回家,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扩大宣传范围。公共场所宣传在商场、超市、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和宣传视频。在公共场所设置咨询台,安排专业人员为群众解答疑问,提供防控指导。五、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具体时间段]活动地点:本地区各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六、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