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函数图象的表示方法》教案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以探索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为背景,复习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结合图象数形结合的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提高观察数据的能力以及由所学函数知识推测事物变化趋势的能力.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引入各位同学大家好,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对函数及其图象进行了探究.比如在这个例子中,写出函数解析式,或者列表格,或者画函数图象,都可以表示具体的函数,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分别被称为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那么你认为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呢?复习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激发学生思考不同表示方法的优点,引入课题新课首先看看列表法,列表法直接给出部分自变量和函数的对应值,这会给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一目了然的效果,比如我国人口数统计表,就可以通过年份直接读出对应的人口数.解析式法的核心是数量关系。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解析式.解析式法也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它能明显地表示出对应规律,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明确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变化,一些常用公式即以这样的形式呈现:比如圆的面积公式:s=πr².而在图象法中,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的一般步骤,可以画出很多函数的图象.图象法直观地表示了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解析式表达的函数,图象可以充当重要角色.比如自动测温仪记录的气温变化图.虽然我们无法写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解析式,但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图象关系直观的表达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还能通过函数图象发现一些特殊的值,比如当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综上,这三种方法各有长处,而表示函数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有时候,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几种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将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函数不同表示方法的作用,帮助大家提高运用函数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梳理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例题例1:一个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表中记录了这5小时内6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t表示时间,y表示水位高度.这个问题是以表格形式向我们呈现的时间t和水位高度y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列表法。列表法可以表示出部分对应值,但在发现规律和趋势方面就不够直观了。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还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表示呢?t/h012345y/m33.33.63.94.24.5(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由此你能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2)水位高度y是否为时间t的函数?如果是,试写出一个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3)据估计这种上涨规律还会持续2h,预测再过2h水位高度将为多少米.分析:(1)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发现规律:在这个时间段中,水位可能是始终以同一速度均匀上升的,每小时都上升0.3米。(2)借助图象法可以找到符合题意的解析式:(3)代入t=7可求出对应函数值从而成功预测未知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图象中进行拓展.练习:食用油沸点的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温度.小明为了用量程不超过100℃的温度计测量出某种食用油沸点的温度,在锅中倒入一些这种食用油,用煤气灶均匀加热,并每隔10s测量一次锅中油温,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t/s010203040油温y/℃1030507090后来,小明还观察到,烧了110秒时,油沸腾了。你能借助函数的表示方法,估计这种油沸点的温度是多少吗?例2:“漏壶”是一种古代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下的小孔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x表示漏水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甲乙分析:在横轴上取间隔相等的坐标,通过找到这些点对应的纵坐标进行对比:甲图纵坐标的下降高度是相同的,即匀速下降;而乙图纵坐标的下降高度显然是不相同的,先快后慢.单位时间水面高度的降低量应该是固定的,所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中,水面高度应均匀下降。所以甲图更适合表示y与x的对应关系.练习:匀速的向一个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这个容器的形状是右图中的哪一个?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列表法、图象法表示函数引导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转化为解析式,为后续学习一次函数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体验解析式法的优势,并感受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相互转化.本题旨在彰显图象法的独到优势,帮助学习分析解决无数据情况下的图象问题,并在分析图象的过程中提供解决方案:比较相同时间间隔的纵坐标的变化量.通过例题2,加深学生对函数值均匀变化对应图象呈直线型的理解和认识,为后续分析图象打下基础在例题所学基础上进行提高和拓展,引导学生建立函数值变化速率和图象倾斜程度之间的联系.总结(1)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法?这些表示方法分别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示两个变量的对应函数关系,他们分别被称为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这三种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列表法直接给出部分自变量和对应的函数值,解析式法则明显表示出了变量间对应数量关系,图象法最直观,既能帮助我们发现变化规律,也便于我们表示变化趋势,甚至对未知的函数值进行预测。(2)这些方法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吗?当我们无法直接得到函数解析式时,可以通过哪些步骤的研究,把握变化规律,预测变化趋势?这三种方法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根据列表法中所给的具体函数值可以绘制出图象;而通过分析图象发现规律也能找到适合函数关系的解析式;对于没有具体数据的函数,如果有解析式就可以通过代入具体的自变量求出对应的函数值。希望在后续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在对比中加深体验,灵活使用适当的方法,认识和了解更多的函数。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引导学生再次对比不同表示方法的优点,体验三种方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示函数,从而灵活解决问题.作业作业1:一条小船沿直线向码头匀速前进,在0min,2min,4min,6min时,测得小船与码头的距离分别为200m,150m,100m,50m.小船与码头的距离s是时间t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如果船速不变,多长时间后小船到达码头?作业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呢?找一找,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这些表示方法呢?它们都是怎样发挥自己的特长的?请写下你的感受.巩固所学,探索并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检验学生运用三种表示方法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发现规律能力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小明从家出发步行至学校,停留一段时间后乘车返回,则下列函数图象最能体现他离家的距离(s)与出发时间(t)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是()2.已知王叔叔以400m/min的速度匀速骑车5min,在原地休息了6min,然后以500m/min的速度骑回出发地.王叔叔行驶的速度为v(单位:km·min-1),距出发地的距离为s(单位:km),下列函数图象能表达这一过程的是()3.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单位:km)与时间x(单位:h)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车行驶到距A城240km处,被乙车追上B.A城与B城的距离是300kmC.乙车的平均速度是80km/hD.甲车比乙车早到B城4.将一盛有部分水的圆柱形小水杯放入没有水的大圆柱形容器内,现用一个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如图所示,则小水杯内水面的高度h(单位:cm)与注水时间t(单位:min)的函数图象大致为图中的()5.如图,已知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A,C除外),作PE⊥AB于点E,作PF⊥BC于点F,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矩形PEBF的周长为y,在下列图象中,大致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6.在一次自行车越野赛中,甲、乙两名选手行驶的路程y(单位:km)随时间x(单位:min)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定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先到达终点B.前30min,甲在乙的前面C.第48min时,两人第一次相遇D.这次比赛的全程是28km7.如图,表示的是小明在6h~8h时他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则在6h~8h小明行驶的路程是km.
8.图①中的摩天轮可抽象成一个圆,圆上一点离地面的高度y(单位:m)与旋转时间x(单位:min)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1)根据图②填表:x/min036812…y/m…(2)变量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3)根据图中的信息,请写出摩天轮的直径.图①图②9.在式子y=x+1中,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有唯一的对应值,即y是x的函数.(1)画出函数y=x+1的图象;(2)判断点A(1,2),B(-1,-1)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10.小明来到体育馆看球赛,进场时,发现门票还在家里,此时离比赛开始还有25min,于是立即步行回家取票.同时,他父亲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以他3倍的速度给他送票,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后小明立即坐父亲的自行车返回体育馆.如图,线段AB,OB分别表示父亲和小明送票、取票过程中,离体育馆的路程s(单位:m)与所用时间t(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假设骑自行车和步行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1)求点B的坐标;(2)小明能否在比赛开始前到达体育馆?创新应用★11.如图,在三个函数图象中,有两个函数图象能近似地刻画如下甲、乙两个情境:情境甲: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于是返回家里找作业本再去学校;情境乙: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1)情境甲、乙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分别为,(填写序号);
(2)请你为剩下的函数图象写出一个适合的情境.
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B2.C3.D解析由题意可知,A城与B城之间的距离是300km,故选项B正确;甲车的平均速度是300÷5=60(km/h),60×4=240(km),即甲车行驶到距A城240km处,被乙车追上,故选项A正确;乙车的平均速度是240÷(4-1)=80(km/h),故选项C正确;由题图可知,乙车比甲车早到B城,故选项D错误.故选D.4.B5.A6.D7.908.解(1)自左往右依次填:5,70,5,54,5.(2)变量y是x的函数,因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变量y是x的函数.(3)摩天轮的直径是70-5=65(m).9.解(1)列表:x…-2-1012…y…-10123…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x,y),并用平滑的曲线按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这些点.(2)当x=1时,y=1+1=2,故点A(1,2)在函数y=x+1的图象上;当x=-1时,y=-1+1=0,故点B(-1,-1)不在函数y=x+1的图象上.10.解(1)从题图可以看出:父子俩从出发到相遇时花费了15min.设小明步行的速度为xm/min,则小明父亲骑车的速度为3xm/min,依题意得15x+45x=3600.解得x=60.所以两人相遇处离体育馆的距离为60×15=900(m).所以点B的坐标为(15,900).(2)小明取票后,赶往体育馆的时间为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职业进阶指南
- 化学生活秘境
- 2025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化工企业化工工程师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丙肝防治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 2021年安全员-C证(上海市)考试平台及安全员-C证(上海市)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过关检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答案
- 2025年行政诉讼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试题(附答案)
- (高清版)DB13∕T 6093-2025 《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规程》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中药外用制剂管理办法
- 公司干部培训管理办法
- 消防燃烧学 第2版 和丽秋 习题及答案 第1、2章 燃烧基础、着火与灭火基本理论
- 【课件】共点力的平衡+第1课时(课件)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大学入团考试题及答案
- 脓毒症急救与护理
- 肝胆外科典型病例多学科讨论分析
- 供氧设备管理制度
- 老年痴呆症病人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