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护理学中级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护理学中级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护理学中级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护理学中级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护理学中级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护理学(中级)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的特点()A.病原体来源广泛B.易感人群抵抗力低,病死率高C.医院感染的发生常与诊疗技术有关D.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单一E.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多为条件致病菌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并非单一。病原体来源广泛,医院是各种患者聚集的地方,存在多种病原体;易感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免疫力低下者等抵抗力低,一旦感染病死率相对较高;诊疗技术如侵入性操作等常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多为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2.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吸氧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疼痛B.预防心源性休克C.减少心律失常D.防止心力衰竭E.促进坏死组织吸收答案:A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给予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减轻疼痛。吸氧虽对预防心源性休克、减少心律失常、防止心力衰竭有一定帮助,但主要目的是改善心肌缺氧和减轻疼痛。吸氧并不能促进坏死组织吸收。3.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要准备的用物是()A.棉球B.血管钳C.吸水管D.弯盘E.压舌板答案:C解析:昏迷患者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使用吸水管吸水,以免引起误吸。棉球用于清洁口腔,血管钳用于夹取棉球,弯盘用于盛放废弃物,压舌板用于协助张口。4.下列关于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B.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的顺序C.各系统器官发育的速度是一致的D.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E.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答案:C解析:小儿各系统器官发育的速度并不一致,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同时存在个体差异。5.某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护士在巡视时发现患者出现柏油样便,提示出血量为()A.5-10mlB.10-50mlC.50-70mlD.250-300mlE.1000ml以上答案:C解析:当出血量为5-10ml时,大便潜血试验可呈阳性;出血量达50-70ml时可出现柏油样便;出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出血量超过1000ml时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6.下列哪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A.室性早搏B.房性早搏C.心房颤动D.房室传导阻滞E.心室颤动答案:C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是心房颤动。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影响心肌代谢和电生理活动,导致心房肌兴奋性增高,易发生心房颤动。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也可出现,但不如心房颤动常见。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颤动在甲亢患者中相对少见。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复温的原则是()A.迅速复温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逐步复温E.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答案:D解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复温的原则是逐步复温,避免因复温过快引起肺出血等并发症。一般将患儿置于比体温高1-2℃的暖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在12-24小时内使体温恢复正常。8.下列关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B.每天的总热量应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计算C.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D.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20%-30%E.脂肪应占总热量的20%-30%答案:D解析:糖尿病饮食治疗中,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5%-20%,而不是20%-30%。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每天的总热量应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计算。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脂肪应占总热量的20%-30%。9.某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畏寒、寒战,体温39℃,伴头痛、恶心、呕吐,首先应考虑()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E.循环负荷过重答案:A解析: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体温可升至38-41℃,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过敏反应多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等;溶血反应表现为头痛、腰背痛、酱油色尿等;细菌污染反应可出现高热、休克等严重症状;循环负荷过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10.下列哪项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A.子宫收缩乏力B.胎盘因素C.软产道损伤D.凝血功能障碍E.羊水栓塞答案:A解析: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儿娩出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和缩复可使胎盘剥离面的血窦关闭,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当子宫收缩乏力时,血窦不能有效关闭,导致出血。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羊水栓塞等也可引起产后出血,但不是最常见的原因。1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时,缩唇呼气的目的是()A.加强呼吸运动B.减少呼吸困难C.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D.增加肺泡通气量E.降低呼吸频率答案:C解析:缩唇呼气可使呼气时口腔内压力增高,从而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改善通气功能。加强呼吸运动、减少呼吸困难、增加肺泡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等是呼吸训练的综合效果,但缩唇呼气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12.下列关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A.调整饮食B.控制感染C.及时使用止泻剂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E.加强护理答案:C解析:小儿腹泻时一般不主张过早使用止泻剂,因为止泻剂可抑制肠道蠕动,使毒素排出受阻,加重病情。治疗原则包括调整饮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根据病因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13.某患者因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术后护士应重点观察的项目不包括()A.意识状态B.瞳孔变化C.生命体征D.伤口敷料E.尿量答案:E解析: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护士应重点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和伤口敷料情况。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可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病情进展;生命体征的变化可提示患者的整体状况;伤口敷料可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尿量虽然也是观察项目之一,但不是重点观察项目。14.下列关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错误的是()A.低盐饮食B.适量运动C.戒烟限酒D.血压降至正常后可停药E.定期测量血压答案:D解析: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不能随意停药,以免血压反弹,导致病情加重。应给予低盐饮食,减少钠盐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血压控制情况。15.为防止新生儿感染,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B.保持脐部清洁干燥C.病房定期通风换气D.与感染患者隔离E.尽早母乳喂养答案:E解析:尽早母乳喂养主要是为了提供新生儿营养和增强免疫力,与防止新生儿感染的直接关系不大。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可防止交叉感染;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可预防脐部感染;病房定期通风换气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病原体滋生;与感染患者隔离可避免新生儿接触病原体。16.下列哪项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基本的病理改变()A.关节滑膜炎B.血管炎C.骨质增生D.软骨破坏E.关节畸形答案:A解析:类风湿关节炎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是关节滑膜炎。滑膜炎可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血管炎、骨质增生、软骨破坏和关节畸形等改变,但关节滑膜炎是最早和最基本的病理改变。17.某患者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一天应采取的体位是()A.平卧位B.半卧位C.侧卧位D.俯卧位E.头低足高位答案:B解析:阑尾切除术后第一天采取半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同时有利于引流,还可使腹肌松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平卧位不利于引流;侧卧位、俯卧位和头低足高位一般不用于阑尾切除术后第一天。18.下列关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饮食指导,正确的是()A.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B.多喝牛奶C.多喝茶D.避免吃瘦肉E.避免吃动物肝脏答案:A解析: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牛奶会影响铁的吸收,应避免大量饮用;茶中含有鞣酸,可与铁结合,影响铁的吸收,应避免喝茶;瘦肉和动物肝脏富含铁,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良好食物来源。19.下列哪项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A.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B.头痛、呕吐、偏瘫C.头痛、呕吐、血压升高D.头痛、呕吐、呼吸减慢E.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答案:A解析: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是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胀痛;呕吐多呈喷射性;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偏瘫、血压升高、呼吸减慢、意识障碍等也可在颅内压增高时出现,但不是“三主征”。20.某产妇产后3天,出现下腹部疼痛,体温38.5℃,恶露增多,有臭味,首先应考虑()A.子宫内膜炎B.急性输卵管炎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D.急性腹膜炎E.血栓性静脉炎答案:A解析:产妇产后出现下腹部疼痛、发热、恶露增多且有臭味,首先应考虑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产后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多经胎盘剥离面侵入,扩散到整个子宫内膜层。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腹膜炎、血栓性静脉炎等也可在产后发生,但一般不会首先出现上述典型症状。二、多选题1.下列属于医院感染的有()A.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B.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C.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D.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E.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答案:ABCE解析: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包括: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而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因为这是在出生前就已经获得的感染。2.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A.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B.给予高流量吸氧C.保持患者半卧位或端坐位D.观察水肿的消长情况E.准确记录出入量答案:ACDE解析: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保持患者半卧位或端坐位,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观察水肿的消长情况,可了解病情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一般给予低流量吸氧,高流量吸氧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3.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包括()A.保持呼吸道通畅B.合理喂养C.密切观察病情变化D.按医嘱给予抗生素E.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答案:ABCDE解析: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通过雾化吸入、拍背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合理喂养,保证营养供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呼吸、心率等;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患儿康复。4.下列关于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叙述,正确的有()A.运动时间应选择在餐后1-2小时B.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C.运动频率以每周3-5次为宜D.运动方式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E.运动时应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答案:ABCDE解析: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时间应选择在餐后1-2小时,此时血糖较高,运动可有效降低血糖;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避免过度运动;运动频率以每周3-5次为宜;运动方式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应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发生。5.下列属于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的有()A.迅速建立静脉通道B.密切观察生命体征C.遵医嘱给予宫缩剂D.做好输血准备E.协助医生查找出血原因答案:ABCDE解析: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包括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液体和药物的输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做好输血准备,以防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协助医生查找出血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6.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应注意观察()A.有无出血倾向B.胸痛是否缓解C.心电图ST段变化D.心肌酶谱的变化E.血压变化答案:ABCDE解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因为溶栓药物可能导致出血并发症;观察胸痛是否缓解,可判断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心电图ST段变化,了解心肌缺血的改善情况;观察心肌酶谱的变化,评估心肌梗死的范围和恢复情况;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7.下列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A.尽早喂养B.密切观察黄疸的程度和进展C.蓝光照射时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D.按医嘱给予肝酶诱导剂E.保持大便通畅答案:ABCDE解析: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包括尽早喂养,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密切观察黄疸的程度和进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蓝光照射时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防止损伤;按医嘱给予肝酶诱导剂,促进胆红素的代谢;保持大便通畅,也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8.下列属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措施的有()A.休息与体位B.关节功能锻炼C.疼痛护理D.心理护理E.病情观察答案:ABCDE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措施包括休息与体位,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关节功能位;关节功能锻炼,缓解期应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防止关节畸形;疼痛护理,可采用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情观察,观察关节症状、生命体征等变化。9.下列关于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正确的有()A.床头抬高15°-30°B.保持呼吸道通畅C.限制液体入量D.避免用力排便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答案:ABCDE解析: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床头抬高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呼吸道梗阻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限制液体入量,避免加重脑水肿;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增加腹压,导致颅内压升高;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10.下列关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A.饮食指导B.口服铁剂的护理C.注射铁剂的护理D.观察治疗效果E.预防感染答案:ABCDE解析: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指导,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口服铁剂的护理,如饭后服用、避免与茶同服等;注射铁剂的护理,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和不良反应的观察;观察治疗效果,如血红蛋白的变化等;预防感染,因为贫血患者抵抗力较低。三、判断题1.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答案:√解析: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所以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不宜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答案:√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降低,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不宜使用。3.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应将棉球蘸水后拧干,防止患者误吸。()答案:√解析:昏迷患者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将棉球蘸水后拧干可防止水分过多导致患者误吸。4.小儿生长发育遵循由下到上、由远到近的顺序。()答案:×解析:小儿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而不是由下到上、由远到近。5.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70%-80%。()答案:×解析: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而不是70%-80%。6.输血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抗过敏药物。()答案:√解析:输血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防止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同时给予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7.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答案:√解析:产后出血的定义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缩唇呼气时,应使呼气时间长于吸气时间。()答案:√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缩唇呼气时,使呼气时间长于吸气时间,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9.小儿腹泻时应尽早使用止泻剂,以减少腹泻次数。()答案:×解析:小儿腹泻时一般不主张过早使用止泻剂,因为止泻剂可抑制肠道蠕动,使毒素排出受阻,加重病情。10.颅内压增高患者应取平卧位,以保证脑部血液供应。()答案:×解析:颅内压增高患者应取床头抬高15°-30°的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而不是平卧位。四、简答题1.简述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2).清洁、消毒和灭菌: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物品等进行定期清洁、消毒和灭菌,确保达到卫生标准。(3).隔离措施:对感染患者、疑似感染患者和易感人群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防止病原体传播。(4).手卫生: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等都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6).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7).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2.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1).休息与活动:发病后应绝对卧床休息1-3天,减少心肌耗氧量,限制探视。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2).饮食护理: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3).吸氧:给予持续吸氧,改善心肌缺氧状态。(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胸痛情况等,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5).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6).用药护理: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溶栓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扩张剂等,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7).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8).排便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可给予缓泻剂。3.简述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调整饮食。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人工喂养者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奶粉或稀释奶。(2).补充液体:根据患儿的脱水程度,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3).控制感染: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4).皮肤护理: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布疹和臀红。(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尿量、大便次数和性状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6).消毒隔离:对患儿的粪便、呕吐物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7).健康教育:向家长宣传小儿腹泻的预防知识,如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4.简述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1).计算总热量: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天所需的总热量。(2).分配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3).合理安排餐次:可将每天的食物分为3-5餐,定时定量进餐。(4).选择食物:选择富含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5).控制饮食量:严格控制每餐的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6).注意饮食细节:如避免在两餐之间加餐,避免饮酒等。5.简述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1).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等。(2).分娩期: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及时娩出胎盘和胎膜,避免胎盘残留。合理使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3).产后:产后2小时内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和阴道出血量。鼓励产妇尽早排尿,防止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加强监护。五、案例分析题1.患者,男性,65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患者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大汗、恶心、呕吐,疼痛向左肩部放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达180/110mmHg,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尚可。查体:T36.5℃,P100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依据是患者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左肩部放射,伴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符合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表现。(2).为明确诊断还应做哪些检查?为明确诊断还应进行心肌酶谱检查,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或T等,这些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会升高,有助于诊断和判断病情。还可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观察有无室壁运动异常等。(3).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休息与活动:绝对卧床休息1-3天,减少心肌耗氧量,限制探视。饮食护理: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吸氧:给予持续吸氧,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胸痛情况等,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并观察药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