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L氢气中含有的氢分子数目为NAB.0.5molNa2CO3中含有的Na+数目为0.5NAC.常温常压下,14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D.0.5mol/LFe2(SO4)3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1.5NA2、下列各组物质总质量一定时,不论以何种比例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质量为恒量A.C6H6和C6H6OB.C4H8和C4H10C.C2H4O2和C6H12O6D.C3H8O3和C2H6O3、250℃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效应4、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3(g)2SO2(g)+O2(g)△H=+197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SO3SO2O2①200吸收热量akJ②021放出热量bkJ③400吸收热量c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平衡时O2的体积分数:①>③B.热量关系:a一定等于bC.①②③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D.①中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5、下列实验中“实验内容”与对应“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关系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和结论A向FeCl3+3KSCNFe(SCN)3+3KCl的溶液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的血红色变浅,说明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逆移B分别往甲:4mL0.1mol·L-1、乙:4mL0.2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2mL0.1mol·L-1H2C2O4溶液,记录褪色时间乙先褪色,说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越先褪色C室温下,5mL0.1mol·L-1Na2S2O3溶液中加入5mL0.1mol·L-1稀H2SO4溶液,观察现象溶液立即出现浑浊,说明不可逆反应是瞬间完成的D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酸性:H3BO3<H2CO3A.A B.B C.C D.D6、2017年,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高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CH3OH),在二氧化碳的碳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甲醇属于A.单质 B.氧化物 C.无机物 D.有机物7、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与Y可形成化合物,Z元素可形成负一价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B.X元素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C.Y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D.Z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不能燃烧8、某无色溶液可能由Na2CO3、MgCl2、NaH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取少量该溶液加入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稀H2SO4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据此分析,下述组合判断正确的是:①肯定有BaCl2②肯定有MgCl2③肯定有NaHCO3④肯定有NaHCO3或Na2CO3⑤肯定没有MgCl2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⑤9、如图是关于可逆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A.升高温度B.降低压强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正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10、某烃具有同分异构体,且各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的种数相同,该烃的分子式是()A.CH4 B.C3H8 C.C4H10 D.C5H1211、下列过程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败 C.塑料老化 D.工业合成氮12、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的活化能为akJ/mol,其反应机理如下:①NO(g)+Br2(g)=NOBr2(g)慢②NO(g)+NOBr2(g)="2NOBr(g)"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 B.反应速率v(NO)=v(NOBr)=2v(Br2)C.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的焓变等于akJ/mol13、反应mX(g)+nY(g)pZ(g);△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 B.T1<T2,P1>P2C.T1>T2,P1>P2 D.T1>T2,P1<P214、皮蛋是人们喜爱的食物,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作皮蛋的料泥中含有NaOH和Na2CO3,为检验其酸碱性,将料泥溶解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A.稀硫酸B.酚酞试液C.KNO3溶液D.NaCl溶液15、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a>b+c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v正增大,v逆减小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增大16、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动力能源。一种制H2的方法如图所示,该过程中()A.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存在键的断裂与生成C.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D.光催化剂分解得到H2和O217、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A.2H2+O22H2O B.CaCO3CaO+CO2↑C.CaO+CO2=CaCO3 D.C2H5OH+3O22CO2+3H2O18、炒菜锅用水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4Fe(OH)2+2H2O+O2==4Fe(OH)3 B.2Fe+2H2O+O2==2Fe(OH)2C.正极反应:2H2O+O2+4e==4OH- D.负极反应:Fe-3e-==Fe3+1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的溶液,pH值依次是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HY、HX、HZ B.HZ、HY、HX C.HX、HY、HZ D.HY、HZ、HX20、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υ正(N2)=υ逆(NH3) B.υ正(N2)=3υ逆(H2)C.3υ正(N2)=υ正(H2) D.2υ正(H2)=3υ逆(NH3)21、在某2L恒容密团容器中充入2molX(g)和1molY(g)发生反应:2X(g)+Y(g)3Z(g)ΔH,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B.W点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CF2Cl2、C3H8、C2H4、C2H2均只对应一种化合物B.1molC4HmO完全燃烧,最多消耗O26molC.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氯甲苯或4-氯甲苯D.分子式为C10H14,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一元取代苯共有3种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2020年1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瑞德西韦(Remdesivir)成功治愈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确诊病例的论文,因此瑞德西韦药物在抗疫治疗方面引起广泛关注,该药物的中间体M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R—COOH②A→B发生加成反应(1)物质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G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2)由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3)H→K的流程中,加入CH3COCl的目的是__________。(4)J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水解后的产物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②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种吸收峰。(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乙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聚苯乙烯(PS)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具有高韧性、质轻、耐酸碱等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这两种聚合物可按图路线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分子式为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组(个)吸收峰。(2)含有苯环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种。(3)D为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_____,官能团为_____。(4)F的名称为_____,由E→G的反应类型是_____(填“缩聚”或“加聚”)反应。(5)已知:,写出由Br-CH2CH2-Br制备HOOC-CH2CH2-COOH的合成路线:_____。25、(12分)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试回答下列问题。(1)Mn2O3氧化甲苯的反应需要不断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2)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_______。(3)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4)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Ⅰ是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26、(10分)某同学在研究Fe与的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1)实验Ⅰ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实验Ⅱ中,铁丝表面迅速变黑,反应很快停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实验Ⅲ中,加热试管A,产生大量气体,B中品红溶液褪色,D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则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4)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同学们得出以下结论:①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价的硫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________。②造成反应多样性的因素有________。2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FeSO4的化学性质并测定某药片中FeSO4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FeSO4溶液的酸碱性。实验测得FeSO4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碱性”),原因为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利用如图装置探究FeSO4的稳定性。已知:绿矾为FeSO4·7H2O晶体,受热分解产物为4种氧化物。①实验中观察到Ⅰ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Ⅱ中现象表明绿矾分解产物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预测Ⅲ中现象为_________,设计实验证明Ⅲ中现象有可逆性,操作和现象为:取少量Ⅲ中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③Ⅳ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缺铁性贫血往往口服主要成分为FeSO4的药片。现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某品牌药片中FeSO4含量,反应原理为:MnO+5Fe2++8H+=Mn2++5Fe3++4H2O。称取8.0g药片,剥掉表面糖衣,将药片捣碎,配成100mL溶液,用KMnO4溶液滴定。滴定次数待测FeSO4溶液体积/mL0.1000mol/LKMnO4溶液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5.000.0025.11225.000.5630.56325.000.2225.11该药片中Fe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若盛装KMnO4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润洗,则测定结果将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28、(14分)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通过反应:2NO(g)+Cl2(g)⇌2ClNO(g)获得。(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①2NO2(g)+NaCl(s)⇌NaNO3(s)+ClNO(g)K1②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K2③2NO(g)+Cl2(g)⇌2ClNO(g)K3则K3=__________(用K1、K2表示)。(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亚硝酰氯的结构为Cl-N=O):化学键N≡O(NO)Cl-ClCl-NN=O键能/(kJ/mol)630243a607则反应2NO(g)+Cl2(g)⇌2ClNO(g)的ΔH和a的关系为ΔH=_______________kJ/mol。(3)300℃时,2NO(g)+Cl2(g)⇌2ClNO(g)的正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正)=k·cn(ClNO),测得速率和浓度的关系如表所示:序号c(ClNO)/(mol/L)v/(x10-8mol·L-1·S-1)①0.300.36②0.601.44③0.903.24n=____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投料比[n(NO):n(Cl2)=2:1]把NO和Cl2加入到一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总压)的关系如图A所示:①在p压强条件下,M点时容器内N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②若反应一直保持在p压强条件下进行,则M点的分压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体积分数)。(5)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时ClNO的体积分数随n(NO)/n(Cl2)的变化图像如图B所示,则A、B、C三状态中,NO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点,当n(NO)/n(Cl2)=1.5时,达到平衡状态ClNO的体积分数可能是D、E、F三点中的____________点。29、(10分)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ΔH=-49.0kJ·mol-1,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实线)。图中数据a(1,6)表示:在1min时H2的物质的量是6mol。(1)a点正反应速率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A.0~1minB.1~3minC.3~8minD.8~11min(3)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所示(虚线)。曲线Ⅰ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__,体积不变再充入3molCO2和4molH2,达到新的平衡时,H2O(g)的体积分数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若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该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用a表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详解】A.22.4L氢气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不一定是1mol,A错误;B.0.5molNa2CO3中含有的Na+数目为NA,B错误;C.常温常压下,14g氮气是=1mol,其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C正确;D.不能确定0.5mol/LFe2(SO4)3溶液的体积,则不能计算SO42-的数目,D错误;答案选C。【点晴】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稀有气体是由一个原子组成的。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混合有机物燃烧的相关计算。总质量一定的有机物混合物完全燃烧后,若生成CO2和H2O的质量为恒量,说明两种有机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恒定值(即实验式相同)。【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中两种有机物的实验式均不同,故当总质量相同、比例不同时,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则C中两物质的实验式相同,故答案为C。3、D【详解】根据化学反应的能判据与熵判据综合关系式可知,,要使反应能自发进行,必须使,所以需要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综上分析可得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选D4、A【解析】A.①与③相比,起始物质的量③是①的2倍,相当于①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即达平衡时氧气的体积分数:①>③,正确;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将二氧化硫和氧气转化为三氧化硫,物质的量与①相同,平衡时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则a+b=197,但无法判断二者的大小关系,错误;C.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因温度相同,则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错误;D.该反应中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①中的密度不再改变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错误;故选A。5、D【详解】A.实际的可逆反应是Fe3++3SCN-Fe(SCN)3,该可逆反应与KCl无关,A错误;B.实验内容错误,应该是高锰酸钾少量且稀,改变草酸的浓度,观察现象,B错误;C.实验内容错误,应该向Na2S2O3溶液中滴加硫酸,观察现象,C错误;D.若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硼酸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硼酸酸性弱于碳酸,D正确;故选D。6、D【解析】分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是有机化合物,据此解答。详解:A.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甲醇是化合物,A错误;B.由两种元素形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甲醇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B错误;C.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属于有机物,不是无机物,C错误;D.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属于有机物,D正确。答案选D。点睛:一般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CO、CO2、碳酸盐等虽然也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和结构更类似于无机物,一般把它们归为无机物,答题时需要灵活掌握。7、B【分析】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X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则X原子序数为33,X元素是As;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Y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或1s22s22p4,Y可能为C或O;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则Z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33-8=1,或42-33-6=3,Z元素可能为H或Li,由于Z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所以Z为H,则Y为O,X2Y3为As2O3。可在此基础上对各选项作出判断。【详解】A.根据分析X元素为As,其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A选项错误;B.X元素价电子构型为4s24p3,原子最高电子占有能层n=4,价电子数为5,所以,X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B选项正确;C.Y为O,Y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C选项错误;D.Z为H,Z元素的单质H2可在氧气中燃烧,D选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1.n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情况有两种:np2或np4;2.用原子实简化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并不一定是原子实+价电子构型。如本题中的As: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并不是[Ar]4s24p3。8、B【详解】根据原溶液中加H2SO4能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CO2,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存在BaCl2和NaHCO3,一定不存在Na2CO3;原溶液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Na2CO3+BaCl2=BaCO3↓+2NaCl,因此根据原溶液加NaOH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存在MgCl2,故选B。9、D【详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应在正反应速率的上方,故A错误;
B、降低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故B错误;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正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速率应在逆速率的上方,故C错误;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故答案选D。10、C【详解】A.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A不正确;B.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B不正确;D.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正丁烷和异丁烷,其中等效氢原子的种类都是2种,C正确;D.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其中等效氢原子的种类分别是3、4、1种,D不正确;答案选C。11、D【详解】A.钢铁腐蚀需要越慢越好,减少损失,故A不符合题意;B.食物腐败越慢越好,故B不符合题意;C.塑料老化越慢越好,不老化更好,故C不符合题意;D.工业合成氮,得到工业产品,需要增大反应速率,提高单位产量以提高经济效率,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12、B【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的一步,所以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故A错误;B.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速率:v(NO)=v(NOBr)=2v(Br2),故B正确;C.NOBr2是中间产物,而不是催化剂,故C错误;D.焓变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一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等于活化能,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反应焓变的含义和计算的相关知识。13、D【详解】反应速率越快,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越短,由图可知,在压强均为P1时,T1P1曲线首先建立平衡,则T1>T2,同理:P1<P2,故选D。14、B【解析】硫酸可以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也不能说明碱性,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都不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也没有明显现象。故选B。【点睛】检验要出现明显现象,检验碱性物质,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碱性物质遇到酚酞显红色。15、C【分析】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该题。【详解】A.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a<b+c,故A错误;B.压缩容器的容积,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故C正确;D.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故选:C。16、B【解析】分析: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解答。详解:A.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B.水分解是化学变化,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B正确;C.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错误;D.水分解得到H2和O2,D错误;答案选B。17、B【解析】A.2H2+O22H2O反应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B.CaCO3CaO+CO2↑反应吸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CaO+CO2=CaCO3反应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D.C2H5OH+3O22CO2+3H2O反应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错误。【点睛】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18、D【详解】铁锅生锈的构成实质是Fe被氧化的过程。Fe先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Fe-2e-=Fe2+;空气中的氧气得到电子与水结合生成氢氧根离子,2H2O+O2+4e-==4OH-,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总反应为2Fe+2H2O+O2="="2Fe(OH)2;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发生4Fe(OH)2+2H2O+O2=4Fe(OH)3,但Fe不会直接失去3个电子生成铁离子,则Fe–3e-==Fe3+不会发生,D项正确,答案选D。19、C【详解】相同浓度时,酸的酸性越强,其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小,相同浓度钠盐溶液的pH越小。因此,相同条件下的钠盐溶液,溶液的pH越大的其相应酸的酸性越弱。根据题意知,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值依次为8、9、10,则这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HY>HZ,故选C。20、D【分析】根据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详解】因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A、υ正(N2)/υ逆(NH3)不等于1/2,故A错误;B.υ正(N2)/υ逆(H2)不等于1/3,故B错误;C.υ正(N2)/υ正(H2)等于1/3,但是均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D.υ正(H2)/υ逆(NH3)=3/2,符合要求,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D。21、C【解析】试题分析:温度在a℃之前,升温,X的含量减小,温度在a℃之后,升温,X的含量增大,曲线上最低点为平衡点,最低点之前未到平衡,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最低点之后,各点为平衡点,升温X的含量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错误;B、W点对应的温度低于M点对应的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高,所以W点Y的正反应速率小于M点的正反应速率,B错误;C、曲线上最低点Q为平衡点,升温平衡逆向移动,Y的转化率减小,所以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正C确;D、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平衡时充入Z,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所到达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不变,D错误,答案选C。考点: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和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图像分析22、C【详解】A.分子式CF2Cl2、C3H8、C2H4、C2H2没有同分异构体,均只对应一种化合物,选项A正确;B.C4HmO中m最大值为10,则1molC4HmO完全燃烧,最多消耗O24+-=6mol,选项B正确;C.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发生的是侧链上的氢原子被取代,不能得到苯环上氢原子被取代的产物,选项C错误;D.C10H14的分子式符合2n-6的通式,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一元取代苯,分子中含有丁烷烷基,丁烷烷基的碳链同分异构体有:、、、,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上必须含有H原子,才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烷基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上不含H原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共有3种,选项D正确。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乙醛酯基取代保护酚羟基不被混酸氧化或或【分析】CH3CHO与HCN反应生成CH3CH(OH)CN,CH3CH(OH)CN在酸性条件反应生成,与Br2反应生成,和氨气反应生成E(D中—Br变为E中—NH2),E和SOCl2反应生成F,F发生取代反应得到G,H和发生反应生成I,I发生硝化反应生成J,J和稀硫酸反应生成K,L与K、G发生反应生成最终产物。【详解】(1)根据B的结构简式和A→B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物质A为CH3CHO,其化学名称为乙醛,根据G的结构简式得到G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酯基;故答案为:乙醛;酯基。(2)根据D→E和E→F(—COOH变为)、以及D、E、F的结构简式得到D→E是—Br变为—NH2,其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3)H→K的流程中,H加入CH3COCl变为I,J变为K羟基又变回来了,因此其目的是保护酚羟基不被混酸氧化;故答案为:保护酚羟基不被混酸氧化。(4)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且水解后的产物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原物质有酯基,水解后含有苯酚;②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种吸收峰;因此其同分异构体为或或;故答案为:或或。(5)是由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醇催化氧化变为乙醛,CH3CHO与HCN反应生成CH3CH(OH)CN,CH3CH(OH)CN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因此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点睛】有机推断是常考题型,主要考查反应类型、官能团、有机物结构简式、根据有机物前后联系推断有机物,书写方程式,设计流程图。24、C6H613碳碳双键(或)乙二醇缩聚【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确定有机物结构中的氢原子种类,根据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相同,和对称位的碳上的氢原子相同分析。【详解】(1)A为苯,分子式为C6H6,核磁共振氢谱1个吸收峰。(2)B为乙苯,含有苯环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邻间对三种二甲苯。(3)D为苯乙烯,结构简式为,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或)。(4)F的名称为乙二醇。由E→G的反应类型是缩聚反应。(5)由已知分析,1,2-二溴乙烷反应生成丁二酸,首先加长碳链,1,2-二溴乙烷和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CCH2CH2CN,再水解生成丁二酸,合成路线为:25、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降低MnSO4的溶解度稀硫酸甲苯蒸馏利用甲苯和苯甲醛的沸点差异使二者分离【解析】根据流程图,甲苯与Mn2O3、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苯甲醛,通过结晶、过滤分离出硫酸锰,对滤液进行油水分离、蒸馏操作获得苯甲醛,其中稀硫酸和甲苯可以循环利用。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固体Mn2O3与液态甲苯反应,接触面积小,反应速率较慢,故反应时需进行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速率,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速率;(2)所得混合物中含MnSO4、苯甲醛等,为使其分离需降低MnSO4的溶解度,所以需要冷却,故答案为:降低MnSO4的溶解度;(3)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流程图可知,参与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稀H2SO4和甲苯,故答案为:稀硫酸;甲苯;(4)甲苯和苯甲醛是相互溶解的有机物,可利用其沸点的差异,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蒸馏;利用甲苯与苯甲醛的沸点差异,使二者分离。【点睛】本题以苯甲醛的合成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明确图示制备流程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4),要注意一般而言,有机物间能够相互溶解。26、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吸收,防止污染环境+1价的氢元素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分析】(1)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和。(2)在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3)铁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会污染环境。(4)浓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6价的硫元素上,稀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1价的氢元素上;反应物的浓度、温度会造成反应多样性。【详解】(1)实验Ⅰ中,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和,其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实验Ⅱ中,铁丝表面迅速变黑,反应很快停止,在常温下,浓硫酸与铁接触时,会使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故答案为: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3)实验Ⅲ中,加热试管A,产生大量气体,B中品红溶液褪色,D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铁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因此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会污染环境,因此C的作用是吸收,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吸收,防止污染环境。(4)①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价的硫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1价的氢元素;故答案为:+1价的氢元素;故答案为:+1价的氢元素。②常温下,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此造成反应多样性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温度;故答案为:反应物的浓度、温度。【点睛】注意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条件,浓度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温度不同,发生的反应也不相同。27、酸性Fe2++2H2O=Fe(OH)2+2H+SO3品红溶液中褪色用酒精灯加热,若品红颜色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即可证明品红褪色有可逆性2NaOH+SO2=Na2SO3+H2O4.75%偏大【详解】(1)Fe2+在水溶液中易水解,溶液呈酸性,水解方程式为:Fe2++2H2O=Fe(OH)2+2H+,故答案为:酸性;Fe2++2H2O=Fe(OH)2+2H+;(2)①实验中观察到Ⅰ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有氧化铁生成,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三氧化硫生成,所以Ⅱ中现象表明绿矾分解产物有SO3,故答案为:SO3;②实验中观察到Ⅰ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有氧化铁生成,即铁元素价态升高,根据氧化还原规律,则硫元素价态降低,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要证明品红褪色有可逆性,可取少量Ⅲ中溶液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若品红颜色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即可证明品红褪色有可逆性,故答案为:品红溶液中褪色;用酒精灯加热,若品红颜色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即可证明品红褪色有可逆性;③绿矾受热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硫,用NaOH溶液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故答案为:2NaOH+SO2=Na2SO3+H2O;(3)三组滴定数据中,第二组差距较大,应舍弃,取第一、三两组取平均值得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根据反应原理为:MnO+5Fe2++8H+=Mn2++5Fe3++4H2O,则n(Fe2+)=5n(MnO)=0.1000mol/L×25.00×10-3L=2.5×10-3mol,则FeSO4的质量为2.5×10-3mol×152g/mol=0.38g,该药片中FeSO4的质量分数为=4.75%,若盛装KMnO4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润洗,会稀释标准液,使标准液体积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将偏大,故答案为:4.75%;偏大。28、K12/K2289-2a24×10-8L/(mol·s)40%5/pAD【分析】(1)①2NO2(g)+NaCl(s)NaNO3(s)+ClNO(g)的平衡常数K1=
,②2NO(g)+Cl2(g)2ClNO(g)的平衡常数K2
=;(2)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3)将得n,将n代入①中得k;(4)①NO的体积分数即物质的量分数,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后NO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压=总压体积分数,则NO、Cl2、ClNO的分压强分别是、、;(5)NO的物质的量越小其转化率越大;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时生成物的含量最大,当n(NO)/n(Cl2)=1.5时较C点NO的物质的量大,平衡右移,产物的含量增大。【详解】(1)①2NO2(g)+NaCl(s)⇌NaN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邛崃小区保洁合同范本
- 物业公司买断合同范本
- 放大镜(教案)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 销售软件合同协议范本
- 融资顾问服务合同范本
- 物业服务外亿合同范本
- 美容行业加盟合同协议
- 益阳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物业建渣运输合同范本
-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鲁教版2024
- 读书分享成品《窗边的小豆豆》课件
- 【2025年】员工食堂培训试题及答案
- 财务会计基本规范与操作手册
- 2025年大学《历史学》专业题库- 中国古代史的专题研究
- DG-TJ08-401-2025 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
- 见义勇为宣传课件
- 说话的艺术课件
-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及制度
- 货车安全培训案例分享课件
- 2025湖南张家界桑植县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暖气费面积分摊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