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全知识竞赛简答题(附答案)_第1页
2025年安全知识竞赛简答题(附答案)_第2页
2025年安全知识竞赛简答题(附答案)_第3页
2025年安全知识竞赛简答题(附答案)_第4页
2025年安全知识竞赛简答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全知识竞赛简答题(附答案)1.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突发情况时,现场人员应遵循哪些基本疏散原则?答案:应遵循“保持冷静、有序撤离、避开危险、快速转移”原则。具体需做到:不慌乱奔跑避免踩踏,按疏散指示标志或工作人员引导方向撤离;优先选择安全出口和楼梯,不乘坐电梯;遇烟雾时低姿捂鼻(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弯腰或匍匐前进),避免吸入有毒气体;若通道受阻,应选择安全区域(如防火门封闭的房间)等待救援,同时通过窗户、阳台等向外发出求救信号。2.家庭使用燃气时,发现软管老化破损应如何处理?若发生燃气泄漏,正确的应急步骤是什么?答案:发现燃气软管老化破损需立即关闭燃气表前阀门,停止使用燃气,联系燃气公司专业人员更换符合标准(长度不超过2米、无接头、金属包覆)的新软管。燃气泄漏应急步骤:①立即关闭燃气阀门;②打开门窗通风(禁止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设备,包括电灯、手机、门铃等,防止电火花引燃燃气);③迅速撤离至户外安全区域;④在室外拨打燃气公司抢修电话或119报警,禁止在泄漏现场使用电话。3.企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落实哪些安全措施?答案:必须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核心要求。具体措施包括:①作业前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职责,制定作业方案并经审批;②对有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自然通风不少于30分钟,机械通风需持续至作业结束);③检测氧气浓度(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10mg/m³、一氧化碳<20mg/m³)和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10%以下)浓度,检测结果需记录并由检测人员签字确认;④作业人员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如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⑤设置专人全程监护,禁止无监护作业;⑥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需重新检测。4.网络购物时,如何防范“钓鱼网站”诈骗?答案:①核对网址:通过官方渠道(如品牌官网、正规电商平台)进入购物页面,警惕与正规网站域名相似的仿冒网址(如多一个字母、数字或符号);②查看资质:正规购物网站会在首页公示《网络交易平台服务自律公约》备案信息、ICP备案号等,可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验证;③警惕异常链接:不点击短信、邮件或社交软件中陌生人发送的“优惠链接”“支付链接”,避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④支付验证:使用平台官方支付渠道(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担保交易功能),不直接转账至私人账户;⑤留意页面细节:钓鱼网站通常页面设计粗糙、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且客服催促“尽快付款”“限时优惠”。5.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发生故障需临时停车时,正确的操作流程是什么?答案:①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双闪灯);②观察后方来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缓慢将车辆移至右侧应急车道或路肩;③车辆停稳后,驾驶人及乘车人迅速从右侧车门下车,转移至护栏外等安全区域;④在来车方向150米外(夜间、雨雾等低能见度天气需延长至200米)放置三角警示牌;⑤拨打高速公路报警电话(如12122)或救援电话,等待专业人员处理,禁止自行在车道内修车或拦截车辆求助。6.学校实验室使用危险化学品(如浓硫酸、酒精)时,需落实哪些安全管理措施?答案:①分类存放:按性质(易燃、易爆、腐蚀、剧毒)分柜存放,剧毒品需双人双锁管理,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②操作规范:实验前进行安全培训,穿戴防护装备(护目镜、手套、实验服);使用浓硫酸时需“酸入水”(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禁止反向操作;酒精等易燃品使用时远离火源,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恒温磁力搅拌器,禁止直接用酒精灯点燃;③应急准备:实验室配备灭火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洗眼器、急救箱,熟悉“ABC类火灾”(A固体、B液体、C气体)对应灭火方式;④废弃物处理:实验废液分类收集(酸性、碱性、有机废液分桶存放),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禁止直接倒入下水道。7.夏季高温天气,户外作业人员应如何预防中暑?若发现有人中暑,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答案:预防措施:①避开高温时段(10:00-16:00)作业,若无法避开需缩短连续作业时间(每小时休息10-15分钟);②补充水分(每小时饮水150-2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可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料;③穿戴透气、浅色长袖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防晒用品;④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急救措施:①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腰带,脱去外衣;②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或使用冰袋冷敷(避开心前区);③意识清醒者可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昏迷者禁止喂水;④若出现高热(体温>40℃)、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立即拨打120,同时持续物理降温。8.居民楼发生火灾且楼梯间被烟火封锁时,如何利用阳台、窗户进行自救?答案:①关闭与着火房间相连的门窗(用湿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减少烟气侵入),打开未受火势影响的阳台或窗户通风;②将床单、窗帘等织物撕成宽约5cm的长条,打结成绳(确保承重≥100kg),一端固定在阳台栏杆或室内牢固家具(如床架)上,另一端沿外墙下垂;③佩戴防烟面罩(无面罩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折叠8层以上),双手抓绳缓慢下滑至安全楼层或地面;④若无法下滑,可站在阳台向外呼救(挥舞鲜艳衣物、敲击金属物品),夜间用手电筒闪烁发出信号;⑤高层住户禁止盲目跳楼,可利用缓降器(需提前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或等待消防救援。9.儿童独自在家时,家长应提前做好哪些安全防范措施?答案:①教育儿童:告知不可给陌生人开门,不接听陌生电话,不透露“独自在家”信息;牢记父母电话、110、120等紧急号码;②家居安全:关闭燃气阀门,拔掉微波炉、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插头;将刀具、药品、打火机等危险物品锁入柜中;窗户安装限位器(开启宽度不超过10cm),阳台护栏高度≥1.1米,栏杆间距≤11cm;③应急准备:在显眼位置放置家庭应急包(含手电筒、哨子、创可贴、瓶装水),教会儿童使用灭火器(提拔握压四步操作);④远程监控:安装智能摄像头,家长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儿童状态,定时通话确认安全。10.企业开展新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时,必须包含哪些核心内容?答案:①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如《动火作业安全规程》《机械操作“十不吊”规定》);②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如车间噪声、粉尘浓度、机械旋转部位);③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如安全帽佩戴需系紧下颌带,防尘口罩需检查气密性);④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如触电时“断电-绝缘工具挑开电线-心肺复苏”流程,化学品溅入眼睛时“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⑤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如近年同类企业发生的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事故,分析原因及防范措施);⑥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如拒绝违章指挥、报告事故隐患的权利,遵守安全规程、正确佩戴护具的义务)。11.驾驶电动车(含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时,需遵守哪些交通安全规定?答案:①电动自行车需符合“新国标”(最高时速≤25km/h、整车质量≤55kg、有脚踏骑行功能),并悬挂正式号牌;电动摩托车需取得摩托车驾驶证(E证或F证),悬挂机动车号牌;②佩戴安全头盔(需选择符合GB811-2022标准的产品,系紧下颌带,确保碰撞时不脱落);③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无非机动车道时靠右侧路边(距路边≤1.5米)行驶,禁止逆行、闯红灯;④禁止改装(如拆除限速装置、加装遮阳棚),禁止载人(电动自行车仅限载1名12周岁以下儿童,电动摩托车载人需符合核定人数);⑤夜间行驶开启车灯(近光灯),雨雾天气使用示廓灯,禁止边骑车边接打电话或低头看手机。12.家庭用电时,如何预防电气火灾?若发生电气火灾,正确的灭火方法是什么?答案:预防措施:①不超负荷用电(单个插座连接电器总功率不超过2500W),避免多个大功率电器(空调、电磁炉、热水器)同时使用;②定期检查电线(无老化破损、无私拉乱接),插座、开关无松动发热;③使用合格电器(带有3C认证),长期不用的电器拔掉插头(如电视机、机顶盒待机也会耗电并存在短路风险);④电动车不在室内、楼梯间充电,充电时间不超过8小时。灭火方法:①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总电闸);②未断电时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禁止用水灭火,防止触电),对准火源根部喷射;③若火势较大无法控制,迅速撤离并拨打119,告知“电气火灾”以便消防人员携带绝缘装备。13.公共场所发生持刀行凶等暴恐事件时,现场人员应如何应急处置?答案:①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危险方向,选择“跑、躲、防”策略:优先向远离暴徒的方向撤离(避免拥挤推搡);若无法撤离,就近进入商店、餐厅等封闭场所,反锁门窗并用桌椅等重物堵住门;②躲避时关闭灯光、保持安静,利用手机静音拨打110(说明位置、暴徒人数、特征);③若无法躲避需正面应对,用随身物品(背包、雨伞、灭火器)作为防护工具,攻击暴徒薄弱部位(眼睛、咽喉、膝盖);④救援到达后,按警方指挥有序撤离,避免返回现场捡拾物品;⑤事后配合警方调查,提供目击信息(如暴徒衣着、凶器特征)。14.暴雨天气出行时,如何防范道路积水引发的安全风险?答案:①避免涉水行走:积水深度超过脚踝(15cm)时,禁止强行通过(可能存在窨井缺失、漏电等隐患);②观察警示标志:注意路边“禁止通行”“积水路段”提示,绕行已知易涝区域(如地下通道、桥洞);③远离危险区域:不靠近河道、山坡(防山洪、泥石流),不站在树下、广告牌旁(防雷击、坠物);④驾驶机动车时,积水深度超过轮胎1/2(约30cm)禁止驶入;若已驶入且车辆熄火,立即弃车逃生(禁止尝试重启发动机);⑤步行时用棍棒探路(检查地面是否平整),贴近建筑物行走(避免靠近路中央);⑥留意“电老虎”:积水区域若有电线掉落,立即远离(8米以上),并拨打12398(国家能源局电力投诉热线)或110。15.企业进行动火作业(如焊接、切割)时,必须落实哪些安全措施?答案:①审批制度: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明确作业时间、地点、监护人、应急措施),禁止无票作业;②现场清理:动火点周围10米内清除易燃物(如纸张、木料、油漆),无法清除的用防火布覆盖;③设备检查:焊机接地良好(接地电阻≤4Ω),焊枪电缆无破损,气瓶(氧气瓶、乙炔瓶)间距≥5米,与动火点间距≥10米;④防护装备:作业人员佩戴阻燃工作服、防护手套、护目镜;⑤监护措施:设置专人监护(持有效证件),配备灭火器(至少2具4kg干粉灭火器)、消防水带;⑥作业后检查:清理现场余火,观察30分钟确认无复燃风险,关闭焊机电源、气瓶阀门。16.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体育活动(如打篮球、跑步)时,需注意哪些安全事项?答案:①热身准备:活动前进行5-10分钟动态拉伸(如高抬腿、侧压腿),避免肌肉拉伤;②场地检查:确认篮球场地面无积水、碎石,跑道无坑洼,单双杠固定牢固;③着装要求:穿运动服、运动鞋(禁止穿皮鞋、拖鞋),女生扎好头发,不佩戴首饰(如项链、耳环);④规则遵守:篮球活动中禁止恶意冲撞、推人;跑步时沿规定路线(逆时针)行进,不突然变向或穿插;⑤身体不适:出现头晕、胸闷、腹痛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报告老师并到阴凉处休息;⑥器材管理:使用后将篮球、跳绳等放回器材室,禁止用器材打闹(如用跳绳抽人、用篮球砸人)。17.家庭使用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时,如何防范触电或一氧化碳中毒风险?答案:电热水器:①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漏电动作电流≤30mA),定期(每季度)测试漏电保护器是否正常;②使用前检查加热管、电源线无老化破损,禁止自行改装电路;③洗澡时关闭电源(拔掉插头),禁止边加热边洗澡;④长期不用时切断电源,避免待机耗电和元件老化。燃气热水器:①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厨房或阳台(禁止安装在浴室、密闭空间),使用强排式或平衡式热水器(带强制排烟功能);②使用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每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0分钟;③定期(每年)请专业人员检查燃气管道、排烟管(无堵塞、无倒灌),更换老化的橡胶连接管(每2年更换一次金属波纹管);④若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立即关闭热水器,开窗通风并撤离至户外。18.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如何进行应急处置?答案:①立即事故现场人员第一时间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说明事故时间、地点、类型、伤亡情况),负责人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②初期处置:若事故可控(如小范围火灾、轻微泄漏),启动现场处置方案,使用灭火器、消防沙等进行扑救,设置警戒区域;③人员救援:优先抢救受伤人员(对昏迷者检查呼吸心跳,实施心肺复苏;对出血者用加压包扎法止血),避免盲目施救(如未断电时直接拉触电者);④保护现场:未经允许不得破坏事故现场(如移动设备、清理痕迹),因抢救人员需移动现场物品的,应做好标记和记录;⑤配合调查:如实向事故调查组提供相关信息(如操作流程、设备状态、事故经过),不得隐瞒、谎报。19.老年人独自外出时,如何防范走失或遭遇诈骗?答案:防范走失:①携带身份信息卡(注明姓名、家属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