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化学元素与实验室安全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单位所属部门: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一、选择题1.在实验室中使用易燃有机溶剂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安全的?()A.在敞开的容器中加热B.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C.与明火靠近存放D.使用明火直接点燃答案:B解析:易燃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容易引发火灾。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可以有效排除挥发的溶剂蒸气,降低火灾风险。敞开的容器中加热会增加蒸气浓度,与明火靠近存放和使用明火直接点燃都会直接引发火灾,极其危险。2.实验室中发生化学品泼洒时,应首先采取什么措施?()A.立即用水冲洗B.用布擦拭干净C.立即撤离现场等待专业人员处理D.通知周围人员疏散答案:A解析:不同化学品泼洒的处理方法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对于酸碱等腐蚀性化学品,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以稀释和去除化学品,减少对皮肤的伤害。用布擦拭可能扩大污染范围或产生热量,立即撤离和通知疏散是在处理完紧急情况或评估风险后的措施。3.以下哪种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A.在实验室内饮食B.使用个人手机接听电话C.穿戴实验服进行实验操作D.实验结束后立即清洗实验服答案:C解析:在实验室内饮食会污染食物和实验环境,甚至可能摄入有毒化学品。使用个人手机接听电话可能引发火花或干扰实验操作。穿戴实验服可以防止化学品污染身体和衣物,是基本的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实验结束后清洗实验服可以去除残留的化学品,防止污染其他环境。4.实验室中的通风设备出现故障时,应采取什么措施?()A.继续进行实验,等待维修人员B.关闭实验设备,停止实验C.打开窗户加强通风D.立即撤离现场答案:B解析:通风设备故障会导致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增加实验风险。应立即关闭实验设备,停止产生气体的实验,防止情况恶化。打开窗户可能无法有效排除有毒气体,甚至引入外部污染物,立即撤离应在确认危险且无法控制时采取。5.使用强氧化剂进行实验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与易燃物分开存放B.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操作C.使用金属容器储存D.避免与还原剂混合答案:C解析:强氧化剂与易燃物、还原剂接触可能引发剧烈反应甚至爆炸。应与它们分开存放,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操作。强氧化剂通常不能使用金属容器储存,因为金属可能与氧化剂反应,增加危险。6.实验室中使用的消防器材应放置在何处?()A.隐藏在不易发现的地方B.便于取用的显眼位置C.冰箱里保存D.浴室中答案:B解析:消防器材应放置在便于取用的显眼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隐藏、放在冰箱或浴室等不易发现的地方会延误灭火时机,增加事故损失。7.实验室中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首先采取什么措施?()A.立即切断电源B.用手将触电者拉离电源C.立即拨打急救电话D.观察触电者症状答案:A解析:触电事故时,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以消除电流源,防止进一步伤害。用手直接拉触电者可能使施救者也触电,应先确保电源切断再进行救援。拨打急救电话和观察症状是后续步骤。8.以下哪种化学品通常不会引起爆炸?()A.硝酸铵B.乙醇C.氢气D.苯答案:B解析:硝酸铵是常见的爆炸物,氢气和苯在一定条件下也容易爆炸。乙醇虽然易燃,但通常不会爆炸,除非与强氧化剂混合或经历极端条件。9.实验室中的废液应如何处理?()A.直接倒入下水道B.按分类收集在指定容器中C.与其他废液混合后处理D.随意丢弃答案:B解析:实验室废液应按性质分类,收集在指定的容器中统一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与其他废液混合或随意丢弃都可能污染环境或引发危险反应。10.实验室着火时,如果火势较小,应使用什么器材灭火?()A.水桶B.灭火器C.湿抹布D.隔绝空气答案:B解析:实验室着火时,如果火势较小,应使用合适的灭火器灭火。水桶和湿抹布可能对某些化学品火灾无效甚至有害,隔绝空气是灭火原理之一,但具体方法需根据燃烧物选择。11.佩戴防护目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防止眼睛进入紫外线B.防止化学品飞溅进入眼睛C.增强视力D.防止眼镜滑落答案:B解析:防护目镜主要用于保护眼睛免受化学品的飞溅、气溶胶或固体颗粒的伤害。在处理具有腐蚀性、刺激性或毒性的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防止紫外线、增强视力和防止滑落都不是其主要设计目的。12.实验室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在加热前必须做什么?()A.检查是否完好无损B.用酒精清洗C.加热时不停地晃动D.用火焰直接烧灼底部答案:A解析:加热玻璃仪器前必须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有裂纹或缺陷的仪器加热时可能破裂,造成烫伤或样品损失。用酒精清洗是为了清洁,不是加热前必须的操作。加热时应均匀受热,避免剧烈晃动。用火焰直接烧灼底部可能使玻璃变脆,也不是常规操作。13.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A.实验前阅读实验指导书B.实验中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C.将食物和饮料带入实验区域D.实验结束后清理工作区域答案:C解析:实验室安全守则明确禁止将食物和饮料带入实验区域,以防食源污染或误食化学品。实验前阅读指导书、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实验后清理工作区域都是符合安全守则的行为。14.发生化学品吸入中毒时,应首先采取什么措施?()A.立即进行人工呼吸B.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C.给患者喝大量水D.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答案:B解析:发生化学品吸入中毒时,首要且最关键的措施是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减少继续吸入有毒气体的风险。然后根据情况采取其他措施,如人工呼吸、喝水或拨打急救电话,这些措施应在脱离毒源后进行。15.实验室中的试剂瓶标签应如何识别?()A.字迹工整,信息完整B.只需标注中文标签C.可以用透明胶带覆盖原标签D.标签模糊没有关系答案:A解析:实验室试剂瓶标签必须字迹工整、信息完整(包括化学品名称、浓度、危险性警示等),以便使用者正确识别化学品并进行安全操作。仅标注中文、用透明胶带覆盖原标签或标签模糊都会导致识别困难,增加误用风险。16.使用离心机进行操作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安全的?()A.在离心管内加满样品B.检查离心机盖是否关闭紧固C.在运行时打开离心机盖观察D.将不同密度的样品放在同一离心管中答案:B解析:使用离心机前必须确保盖子关闭紧固,以防止高速旋转时样品飞出或发生其他意外。在运行时打开盖子观察极其危险。加满样品可能导致溢出,不同密度的样品应分装在不同离心管中以避免交叉污染或碰撞。17.实验室应保持怎样的环境清洁度?()A.一般清洁即可B.无明显污渍和杂物C.绝对干净,无任何尘埃D.只需清洁实验台面答案:B解析:实验室应保持环境清洁,无明显污渍和杂物。良好的清洁度有助于防止化学品污染、减少滑倒或绊倒的风险,并营造一个专业有序的工作环境。要求绝对干净不切实际,但必须做到基本清洁。18.以下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水灭火器答案:C解析:电器火灾(通常标记为ClassC或E火灾)应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扑灭。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都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泡沫灭火器和水灭火器导电,使用时可能造成触电事故或设备短路。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常用的选择之一。19.实验室中使用的通风橱应定期进行什么检查?()A.检查玻璃门是否密封B.检查风机是否运行正常C.检查通风柜内部是否整洁D.检查通风橱颜色是否鲜亮答案:A、B解析:通风橱的安全运行依赖于良好的密封性和正常的风机功能。因此,应定期检查玻璃门是否密封良好,以防止空气泄漏影响通风效果;同时检查风机是否运行正常,确保有足够的气流进行通风。内部整洁和颜色鲜亮属于一般维护,不是安全检查的重点。20.实验室发生紧急情况时,以下哪项是首要任务?()A.立即抢救受伤人员B.保护自身安全并迅速撤离C.立即进行详细记录D.等待上级指示再行动答案:B解析:实验室发生紧急情况时,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安全,并根据应急预案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考虑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或向上级汇报。优先抢救他人或等待指示可能导致自身陷入更危险的境地。二、多选题1.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品危害有哪些?()A.毒性B.燃爆性C.腐蚀性D.致癌性E.感染性答案:ABCD解析: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具有多种危害,常见的包括毒性(对人体产生中毒作用)、燃爆性(易燃易爆)、腐蚀性(对皮肤、眼睛等造成腐蚀伤害)和致癌性(长期接触可能诱发癌症)。感染性主要是生物制剂或某些受污染物质的特点,不属于一般化学品的常见危害类型。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A.选择合适的类型和规格B.确保穿戴正确C.定期检查PPE是否完好D.PPE可以代替工程控制措施E.使用完毕后清洁和存放答案:ABCE解析: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类型和规格以提供有效防护,确保穿戴正确覆盖需要保护的部位,定期检查PPE是否有破损、老化等失效迹象,使用完毕后进行清洁和适当存放以备下次使用。PPE不能代替工程控制措施(如通风、防火设施等),它是最后一道防线。3.实验室废液处理应符合哪些原则?()A.分类收集B.混合存放C.知情同意处理D.符合环保要求E.定期清理答案:ADE解析:实验室废液处理必须遵循分类收集的原则,根据废液性质分开存放,防止反应产生危险。处理过程必须符合环保标准,最终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废液应定期清理,避免积聚造成污染或安全隐患。混合存放会带来不可预见的化学反应风险,知情同意是处理敏感信息的原则,不直接适用于废液操作本身。4.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哪些措施?()A.立即拨打火警电话B.切断电源和气源C.用湿布覆盖小火源D.按照疏散路线撤离E.乘坐电梯逃生答案:ABCD解析: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应根据火势大小采取相应措施。若火势较小,可尝试用合适的灭火器材(如湿布覆盖小范围可燃物)进行扑救。同时,应立即切断燃烧区域的电源和气源,防止火势蔓延。无论火势大小,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并按照实验室规定的疏散路线撤离到安全区域。乘坐电梯逃生非常危险,可能导致被困。5.通风橱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哪些?()A.保持通风橱门关闭B.在通风橱内进行产生挥发性气体的操作C.确保通风橱运行正常D.身体应尽量靠近通风口操作E.使用时避免遮挡进风口和出风口答案:BCE解析:通风橱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在通风橱内进行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操作(B),确保通风橱的通风系统运行正常(C),使用时避免身体长时间遮挡在通风口前(D),以及保持通风橱门微开(非完全关闭)以维持气流,同时避免遮挡进风口和出风口(E)。身体应保持一定距离,不要靠近通风口,以获得最佳通风效果。6.实验室安全培训应包含哪些内容?()A.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B.常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解读C.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和维护D.紧急情况处理(如火灾、泄漏、触电)E.实验设备(如离心机、烘箱)的正确操作答案:ABCDE解析:实验室安全培训应全面,内容应包括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常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解读以了解化学品危害和应急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选择、使用和维护、紧急情况(如火灾、化学品泄漏、触电等)的处理方法和程序,以及具体实验设备(如离心机、烘箱等)的安全操作规程。7.以下哪些行为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A.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存放食物B.佩戴防护眼镜进行有飞溅风险的操作C.将不同性质的危险化学品混放D.实验结束后立即清洗实验服E.违反规定使用明火答案:ACE解析: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存放食物会带来食源污染或误食化学品的危险,违反安全规定。将不同性质的危险化学品(如氧化剂与还原剂)混放可能引发剧烈反应或爆炸,极其危险。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服清洗干净,避免将化学品带出实验室或污染其他区域。佩戴防护眼镜是正确的安全行为。违反规定使用明火可能引燃易燃物导致火灾。8.使用移液管吸取液体时应注意什么?()A.用嘴直接吸取B.确认移液管类型(如大肚移液管)C.快速吸取液体D.吸取完毕后用滤纸吸干尖端液体E.放置时尖端朝上答案:BD解析:使用移液管吸取液体时,应根据移液管类型操作,例如大肚移液管在刻度线以上部分需要捏紧活塞。吸取液体时不应过快,应缓慢匀速。对于有刻度的移液管,吸取完毕后通常用滤纸吸干尖端外部可能残留的液体,以保证准确体积。移液管放置时尖端应朝下,以防止液体泄漏。9.实验室安全检查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电气线路和设备安全B.消防器材配置与完好性C.化学品储存与标识D.通风系统运行情况E.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与使用情况答案:ABCDE解析:实验室安全检查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通常包括多个方面:检查电气线路是否规范、设备是否有漏电保护、接地是否良好;检查消防器材(灭火器、消防栓等)是否配置齐全、在有效期内、摆放位置是否正确;检查化学品的储存条件是否合规、标识是否清晰;检查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橱、排气扇等)是否正常运行;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配备齐全、符合标准、是否得到有效使用。10.处理锐器(如注射器、解剖刀)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A.使用专用锐器盒收集B.勿用手直接传递锐器C.用弯钩将锐器推入锐器盒D.处理完锐器后立即清洗双手E.可以将锐器用纸质包装后丢弃答案:ABCD解析:处理锐器必须高度重视,以防刺伤。应使用专用的、有盖的锐器盒进行收集。切勿用手直接接触、传递或处理锐器。可以使用镊子、弯钩等工具将锐器安全地推入锐器盒内。处理完锐器后,无论是否被刺伤,都应立即彻底清洗双手。锐器不能装满后直接丢弃,更不能用纸质包装等不稳固的方式处理,必须放入专用锐器盒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11.佩戴护目镜或面罩可以防护哪些方面的伤害?()A.化学品飞溅到眼睛B.紫外线照射C.小型碎片飞溅D.高温气体冲击E.眼镜滑落撞击答案:ACD解析:护目镜或面罩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眼睛免受化学物质飞溅、飞溅的固体颗粒、熔融物滴溅以及高温气体冲击等的伤害。对于紫外线照射,需要佩戴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护目镜。眼镜滑落撞击是佩戴眼镜本身可能发生的事故,并非护目镜或面罩的主要防护对象。12.实验室中常见的物理性危害有哪些?()A.高温B.低温C.噪声D.振动E.放射性辐射答案:ABCDE解析: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物理性危害广泛,包括因加热设备、反应放热等产生的高温,因制冷设备、液氮等产生的低温,各种设备运行、敲击等产生的噪声,振动(如离心机、振荡器),以及某些实验涉及的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放射性辐射。13.使用电加热设备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A.勿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使用B.加热容器应与设备紧密接触C.保持设备周围干燥,远离易燃物D.定期检查电源线和插头E.加热完毕后立即断开电源答案:ACDE解析:使用电加热设备时,必须确保操作安全。应避免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使用以防意外。设备应放置在干燥、稳固的台面上,周围保持整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定期检查电源线、插头和设备本身是否完好,有无破损、老化现象。加热任务完成后,应先断开电源,待设备冷却后再进行清理或其他操作。14.实验室通风系统的作用是什么?()A.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气B.调节室内温度C.提供新鲜空气D.保持室内正压,防止污染进入E.减少噪音答案:ACD解析:实验室通风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实验室空气质量,具体包括:有效排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和蒸气,降低室内污染浓度;引入新鲜空气,保证人员呼吸需求;对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等,通过维持室内正压,防止室外污染空气进入。调节室内温度和减少噪音通常不是通风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尽管良好的通风可能对温度有一定调节作用。15.处理化学泄漏物时应采取哪些步骤?()A.立即撤离泄漏区域人员B.评估泄漏物性质和范围C.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D.用合适的吸收材料处理E.清洗被污染的区域答案:ABCD解析:处理化学泄漏物时,应首先确保安全。需要立即撤离无关人员,避免接触泄漏物。然后评估泄漏物的化学性质(如腐蚀性、毒性)、大致范围和潜在危害。根据泄漏物性质和风险评估,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PPE)。使用合适的吸收材料(如吸附棉、沙土等)小心地处理泄漏物,防止其扩散。清洗被污染的区域通常在泄漏物被有效控制和清除后进行。16.实验室安全守则中关于实验记录的要求通常包括哪些?()A.记录应及时、准确B.使用铅笔记录,便于修改C.记录内容应包括实验条件、现象、数据D.禁止在记录本上涂鸦或撕页E.实验记录本应妥善保管答案:ACDE解析:实验室安全守则对实验记录有严格要求。记录必须及时、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包括实验条件、观察到的现象、测量的数据等。记录应使用不易褪色的笔(如黑色或蓝色墨水笔)书写,避免使用铅笔或可擦改液,以防信息丢失或被篡改。应保持记录本的完整性,禁止随意涂鸦、撕页。实验记录是重要的实验凭证和安全管理依据,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泄露。17.以下哪些行为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A.电气线路过载B.在通风不良处使用易燃溶剂C.将易燃物与氧化剂混合存放D.使用明火加热密闭容器E.实验结束后未清理易燃物就离开答案:ABCDE解析:上述所有行为都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电气线路过载会产生高温,引燃周围可燃物。在通风不良处使用易燃溶剂会导致溶剂蒸气积聚,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火源即爆。易燃物与氧化剂混合存放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遇热或火花极易引发燃烧或爆炸。使用明火加热密闭容器可能导致内部压力急剧升高,引发爆炸。实验结束后未清理易燃物就离开,离开时可能忘记关闭热源或存在其他火源,导致火灾发生。18.实验室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哪些常见的使用注意事项?()A.检查仪器是否有裂纹或损伤B.加热玻璃仪器前需预热C.热的玻璃仪器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D.移动玻璃仪器时应持握厚端E.玻璃仪器可以随意堆叠存放答案:ABCD解析:实验室使用玻璃仪器时必须注意安全。使用前要检查仪器是否有裂纹、划痕等损伤,以免使用中破裂。加热玻璃仪器(尤其是试管等)时必须先预热,防止局部受热不均导致炸裂。热的玻璃仪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因热应力不均导致破裂。移动玻璃仪器时,应持握其厚端或专门的手柄,以防滑落或烫伤。玻璃仪器不能随意堆叠存放,特别是热的或易碎的仪器,应稳妥放置。19.关于实验室废弃物分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危险化学品应单独分类收集B.废弃的玻璃器皿应与其他可回收物混合C.医用针头等锐器应放入专用锐器盒D.油水混合物应与其他化学废液混合后处理E.感染性废弃物应进行消毒处理后作为普通垃圾处理答案:AC解析: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处理至关重要。危险化学品具有特殊危险性,必须单独分类收集,并贴上明确标识。废弃的玻璃器皿通常可以回收,但应与其他可回收物或一般废弃物分开收集,便于处理。医用针头、注射器等锐器具有传染性和刺伤风险,必须放入符合标准的专用锐器盒中统一处理。油水混合物可能形成有害物质,不应随意与其他化学废液混合,应按其性质分类处理。感染性废弃物(如受污染的纱布、手套等)含有病原微生物,必须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后,作为特殊的危险废物进行处置,不能作为普通垃圾处理。20.实验室发生人员受伤(如割伤、烫伤、化学灼伤)时,应如何初步处理?()A.小伤口出血时用创可贴简单包扎B.烧伤时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C.化学灼伤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D.眼睛进入异物时用力眨眼或揉眼睛E.受伤人员应立即离开现场接受专业治疗答案:BC解析:实验室人员受伤时的初步处理需正确得当。对于小伤口出血,若出血不多,可用创可贴覆盖,但若出血较多,需按压止血。烧伤的初步处理是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处至少15-20分钟,以迅速降温减轻疼痛和损伤。化学灼伤时,应立即脱去被化学品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灼伤部位至少15分钟,冲洗时注意水流方向,避免冲破皮肤。眼睛进入异物时,不应用力眨眼或揉眼睛,应尽快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清水缓慢冲洗眼睛,或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受伤后不应自行离开现场,应在初步处理后,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送医或报告实验室负责人。三、判断题1.实验室中的通风橱可以完全替代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答案:错误解析:通风橱是重要的局部通风设施,能有效排出特定区域的有害气体,但它的保护范围有限。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是保护使用者身体各部位免受有害物质直接接触或伤害的最后防线。在存在飞溅、挥发、气溶胶等风险的操作中,必须同时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和通风设施,不能互相替代。2.任何情况下,实验室的门都应保持关闭,以防止意外闯入。()答案:错误解析:实验室的门是否关闭取决于具体情况。在涉及有毒有害气体挥发、易燃易爆物质存储、生物安全防护等需要严格控制气流和防止泄漏的区域,门应保持关闭或处于微开状态以维持通风系统效果。但在日常通行、需要保持视野或应急情况下,门应保持开启。完全关闭所有门可能阻碍疏散、妨碍通风或导致事故信息无法传递。3.发现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用扫帚和簸箕将其清扫干净。()答案:错误解析:处理化学品泄漏时,必须根据化学品性质选择合适的吸收材料(如吸附棉、沙土、蛭石等)进行覆盖和吸附,而不是直接用扫帚清扫。清扫可能使泄漏物扩散,增加接触和吸入风险,特别是对于挥发性或有毒化学品。正确的做法是先评估风险,穿戴防护装备,用合适的材料处理,然后根据规定处置吸收物和被污染的物品。4.离开实验室时,可以不关掉自己使用过的仪器设备电源。()答案:错误解析:离开实验室时,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关闭自己使用过的仪器设备电源。这不仅是节约能源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防止因设备故障(如内部短路)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对于需要连续运行或需要特殊设置的仪器,应在离开前确认其状态正常或按实验室规定操作。5.佩戴普通眼镜就可以替代护目镜进行有化学品飞溅风险的实验操作。()答案:错误解析:普通眼镜主要起矫正视力或装饰作用,不具备防护冲击、防腐蚀的功能。在进行有化学品飞溅、固体颗粒、火花等风险的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专门设计的护目镜或面罩,才能有效保护眼睛免受伤害。护目镜通常有防冲击设计,并可能带有侧翼防护,而普通眼镜无法提供这种保护。6.实验室所有废液都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答案:错误解析:实验室废液根据其化学性质(如酸性、碱性、易燃性、毒性、腐蚀性等)和生物危害性,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严禁将不同性质或未经处理的废液直接混合倒入下水道,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腐蚀管道或污染环境。必须按照实验室规定和环保要求,将废液交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处理。7.实验室发生小范围火灾时,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沿最近路线疏散。()答案:正确解析:实验室发生小范围火灾时,应首先尝试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如果扑救无效或火势迅速扩大,无法控制,则应立即放弃灭火,按照实验室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撤离是正确的应急反应。8.为了方便,可以将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存放在同一个柜子里。()答案:错误解析:危险化学品必须根据其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易燃性、毒性等)进行分类存放。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混合存放可能引发危险的化学反应,导致燃烧、爆炸、毒气释放等事故。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将危险化学品存放在专门的、符合安全要求的柜子或区域,并做好标识。9.使用移液管时,为了提高效率,可以用口吹吸。()答案:错误解析:使用移液管(特别是玻璃吸管)时,绝对禁止用口吹吸,因为口腔中的细菌、唾液等污染物会附着在移液管内,导致样品污染,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传播疾病。必须使用专用的移液器或洗耳球等辅助工具吸液。10.实验室安全培训内容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答案:正确解析:实验室安全培训是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持续有效,通常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系统的安全培训,特别是针对新入职人员、新购入危险品、新开展的危险实验等,还应进行补充或专项培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验环境和风险。四、简答题1.简述实验室中使用化学品的个人防护措施。答案:实验室中使用化学品时,必须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首先,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化学品飞溅进入眼睛。其次,根据化学品性质和操作风险,选择并佩戴耐腐蚀性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对于涉及挥发性、有毒化学品或产生粉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足球教练训练计划及战术安排
- 平度初三生开学通知书
- 平舆工业区封控通知书
- 幼儿园小班幼儿通知书
- 广元中学校开学通知书
- 广州上涌村放假通知书
- 广州封控入户消杀通知书
- 庆阳碧桂园停工通知书
- 应急管理令11号通知书
- 廉江中学生开学通知书
- 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 GB/T 27734-2011压力管道用聚丙烯(PP)阀门基本尺寸公制系列
- GB/T 20346.1-2006施肥机械试验方法第1部分:全幅宽施肥机
- GB/T 20056-2015滚动轴承向心滚针和保持架组件外形尺寸和公差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知识讲座模板
- GA/T 1068-2015刑事案件命名规则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答案
- I-am-a-bunny优秀教学讲解课件
- 论文写作讲座课件
-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 Unit 2 Workbook Be a Good Tourist 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