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验室安全培训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验室操作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接触到氢氟酸(HF),应立即采取的首要措施是:A.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B.涂抹碳酸氢钠软膏C.用氨水湿敷D.直接前往医院2.下列关于实验室气体钢瓶的存放要求,错误的是:A.氧气瓶与乙炔瓶应分开放置,间距不小于5米B.钢瓶应固定防止倾倒,标识清晰C.可燃性气体钢瓶应放置于通风良好的专用柜中D.所有气体钢瓶均需倒置存放以防止气体泄漏3.配制盐酸溶液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将水缓慢倒入盐酸中,边倒边搅拌B.将盐酸缓慢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C.直接混合后搅拌D.无需搅拌,静置即可4.实验室使用的高压灭菌锅(高压蒸汽灭菌器)在操作时,关键的安全注意事项是:A.灭菌结束后立即开启锅盖B.灭菌前检查安全阀和压力表是否正常C.放入物品时尽量塞满以提高效率D.无需记录灭菌温度和时间5.若实验室发生汞(水银)温度计破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扫帚直接清扫后倒入垃圾桶B.撒硫磺粉覆盖汞滴,静置后收集C.用手直接捡拾汞滴D.用吸尘器吸除汞滴6.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三废”范畴的是:A.实验产生的废酸液B.过期的化学试剂C.实验用一次性手套D.实验动物尸体7.实验室使用的电炉、马弗炉等高温设备,周围应至少保留的安全距离是:A.10cmB.30cmC.50cmD.100cm8.危险化学品的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急救措施”部分应包含的信息是:A.化学品的分子式B.接触后的紧急处理方法C.运输注意事项D.生产企业联系方式9.实验室人员进入工作区域时,必须穿戴的基础防护装备是:A.防化服、护目镜、手套B.白大褂、护目镜、防滑鞋C.实验服、橡胶手套、防毒面具D.工作服、一次性口罩、凉鞋10.关于实验室用电安全,错误的做法是:A.禁止用湿手操作电源开关B.电线老化或破损时继续使用C.大功率设备使用专用插座D.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用电设备11.存储腐蚀性试剂(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应选择的容器材质是:A.玻璃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B.普通塑料瓶C.金属罐D.纸制容器12.实验室发生可燃液体(如乙醇)泄漏引发火灾时,应优先使用的灭火器类型是:A.水基型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D.沙土覆盖13.进行挥发性有机试剂(如乙醚)的蒸馏操作时,必须在何种环境中进行:A.普通实验台B.通风橱内C.密闭房间D.走廊通道14.实验室剧毒试剂(如氰化钾)的管理应遵循“五双制度”,其中不包括:A.双人验收B.双人使用C.双人保管D.双锁管理15.若实验中不慎将NaOH溶液溅入眼睛,正确的处理流程是:A.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清水冲洗B.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清水冲洗C.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随后就医D.无需冲洗,直接涂抹眼药膏16.实验室冰箱内禁止存放的物品是:A.标准溶液B.生物样品C.食品和饮料D.低温保存的试剂17.关于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感染性废物”主要指:A.含重金属的废液B.被病原体污染的实验器材(如培养皿、吸管)C.过期的固体试剂D.实验产生的玻璃碎片18.操作气相色谱仪时,若发现氢气钢瓶接口处有漏气(用肥皂水检测有气泡),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继续实验,结束后再处理B.关闭钢瓶阀门,通风并报告管理人员C.用明火检测漏气位置D.自行拆卸接口重新安装19.实验室应急洗眼器的日常检查内容不包括:A.水流压力是否正常B.管道是否堵塞C.洗眼液是否过期D.标识是否清晰20.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培训的要求,错误的是:A.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B.培训内容只需涵盖本岗位操作,无需了解全局风险C.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如火灾逃生、化学品泄漏处置)D.培训记录需存档备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打“√”,错误打“×”)1.实验过程中可以佩戴隐形眼镜,因为护目镜已提供足够防护。()2.未使用完的试剂可以倒回原瓶,避免浪费。()3.实验室应设置明确的安全标识(如“危险化学品”“高压区域”)。()4.称量易挥发试剂(如浓盐酸)时,需在通风橱内进行。()5.为节省时间,实验结束后可以将未冷却的坩埚直接放入干燥器。()6.实验室的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杂物。()7.使用离心机时,若转速未达到设定值,可以直接打开机盖查看。()8.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箱,箱内药品需定期检查和补充。()9.稀释浓硫酸时,若酸液溅到实验台,可用大量水冲洗后用碳酸氢钠中和。()10.气体钢瓶使用完毕后,应关闭总阀门,无需排空管道内余气。()11.实验室内可以穿露脚趾的鞋子,只要不接触化学品。()12.处理含汞废液时,可直接排入下水道。()13.进行高温实验(如马弗炉灼烧)时,需佩戴防高温手套。()14.实验室钥匙可以随意转借他人,方便加班使用。()15.发现实验室异味(如臭鸡蛋味,可能为硫化氢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通风系统防止扩散。()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危险化学品按危险性分类,常见的8类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________、________、放射性物品、腐蚀品。3.实验室“三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灭火器的“四步使用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通风橱的面风速应不低于________m/s,以确保有效排风。6.高压蒸汽灭菌的标准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kPa,持续________分钟。7.含氰化物的废液需先用________(填试剂)调节pH至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填试剂)进行氧化处理。8.实验室电气设备的“一机一闸”指________。9.实验室剧毒试剂的“五双制度”是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领用、________、________。10.实验中若发生火灾,逃生时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实验室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置流程(针对非挥发性、非剧毒液体试剂)。2.列举5种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3.说明实验室用电安全的“五不准”要求。4.阐述使用移液管时的安全操作要点(包括吸液、放液、清洁步骤)。5.分析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背景】某化工企业化验室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实验员张某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未佩戴护目镜和手套,直接用手接触固体NaOH颗粒;溶解过程中,因烧杯容积过小(500mL烧杯中加入400mL水和100gNaOH),溶解时放热剧烈导致溶液沸腾溅出,部分液体溅入张某左眼,同时有少量溶液流至实验台边缘滴落到地面。问题:1.指出案例中存在的5处违规操作。(10分)2.针对NaOH溶液溅入眼睛的情况,说明正确的应急处理步骤。(5分)3.提出该实验室后续应采取的整改措施。(5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B4.B5.B6.C7.B8.B9.B10.B11.A12.B13.B14.B15.C16.C17.B18.B19.C20.B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三、填空题1.实验服(工作服)、护目镜(防护眼镜)、手套(防化手套)2.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或感染性物品)3.废气、废液、固体废物(或废渣)4.提(提起灭火器)、拔(拔掉保险销)、握(握住喷管前端)、压(按下压把)5.0.56.121、103.4、1520(或根据灭菌物品调整)7.硫酸(或盐酸)、9以上(或碱性)、次氯酸钠(或漂白粉)8.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独立的开关控制,禁止一闸多机9.双锁(双人双锁)、双账(双人记账)10.湿毛巾捂口鼻、低姿沿墙撤离、不乘坐电梯(或“不贪恋财物”)四、简答题1.应急处置流程:(1)立即停止实验,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域;(2)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防化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根据试剂性质选择);(3)用吸液棉、沙土或专用吸附材料覆盖泄漏区域,防止扩散;(4)将吸附后的废物转移至专用收集容器,标注成分;(5)用清水或中和剂(如酸泄漏用碳酸氢钠,碱泄漏用硼酸)清洗污染区域;(6)报告实验室负责人,记录泄漏情况和处理过程。2.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示例):(1)隐患:试剂瓶无标签或标签模糊;措施:定期检查标签,及时补标,分类存放。(2)隐患:电线老化或私拉乱接;措施:定期检查电路,使用合格插座,禁止超负荷用电。(3)隐患:通风橱失效(风速不足);措施:每月检测通风橱风速,及时维修。(4)隐患:危险化学品混存(如氧化剂与还原剂同柜);措施:按MSDS要求分类存放,使用专用柜。(5)隐患:实验结束未关闭电源(如烘箱忘记断电);措施:建立“三关”制度(关电、关水、关气),下班前检查。3.用电安全“五不准”:(1)不准用湿手操作电源开关或电器设备;(2)不准私拉乱接电线或使用不合格插座;(3)不准将电线缠绕在金属架或高温设备上;(4)不准在一个插座上连接多个大功率设备;(5)不准在电器设备周围堆放易燃物品(如纸张、试剂)。4.移液管安全操作要点:(1)吸液:用洗耳球(或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用嘴吸;吸液时移液管尖端插入液面下12cm,避免吸入空气;(2)放液:将移液管垂直靠在容器内壁,缓慢松开控制,待液体自然流尽后停留15秒,不可吹尽(除非标有“吹”字);(3)清洁:使用后立即用清水冲洗,若接触腐蚀性试剂需用专用洗液浸泡,晾干后存放于清洁处;(4)防护:操作有毒或腐蚀性液体时,佩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进行。5.爆炸事故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1)原因: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混合(如高氯酸与乙醇);预防:分类存放,避免混合操作。(2)原因:密闭容器加热(如未开口的试剂瓶直接加热);预防:加热前检查容器是否有排气口,使用带塞子的容器时留缝隙。(3)原因:气体钢瓶超压(如乙炔瓶温度过高);预防: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4)原因:过氧化物积累(如乙醚长期存放生成过氧化物);预防:定期检测过氧化物含量,添加抗氧化剂,限制储存时间。(5)原因:操作失误(如减压蒸馏时突然通大气);预防:严格按规程操作,实验前培训,设置监护人。五、案例分析题1.违规操作(示例5处):(1)未佩戴护目镜和手套,直接用手接触固体NaOH(腐蚀性试剂需防护);(2)烧杯容积过小(500mL烧杯中加入500mL溶液,超过容积80%的安全限制);(3)溶解NaOH时未缓慢加入(应将固体缓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散热);(4)未在通风橱或稳定实验台操作(放热反应需控制环境);(5)未对实验台进行防腐蚀处理(NaOH溶液滴落可能腐蚀台面)。2.眼睛溅入NaOH的应急处理:(1)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确保水流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流动,避免污染另一只眼;(2)冲洗时间至少15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省澄迈县澄迈中学2025-2026学年数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黑龙江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精练)
- 湖南省洞口县2025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上海外国语大学《生物工程制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环境工程导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师大附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工程制图与识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广西桂平市数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佛山市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表(完整自动计算版)
-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基于java的仓库管理系统
-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真题含答案
- 居家护理案例分享
- 心电图机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内科正高职称真题及答案【回忆版】
- 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人教版全7册必背词汇清单-默写版(含答案)
- 热处理外协加工协议2025年
- GB/T 45743-2025生物样本细胞运输通用要求
- 2025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