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检验科临检室实习生出科考试题库(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25年)检验科临检室实习生出科考试题库(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25年)检验科临检室实习生出科考试题库(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25年)检验科临检室实习生出科考试题库(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25年)检验科临检室实习生出科考试题库(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检验科临检室实习生出科考试题库(附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EDTA-K₂抗凝剂的使用,正确的是()A.适用于凝血功能检测B.抗凝原理是与钙离子形成络合物C.浓度过高会导致血小板聚集D.静脉血采集后需颠倒混匀3次答案:B解析:EDTA通过螯合血液中的钙离子发挥抗凝作用(B正确);凝血功能检测需使用枸橼酸钠抗凝(A错误);EDTA浓度过高可能引起血小板卫星现象而非聚集(C错误);静脉血采集后需颠倒混匀5-8次(D错误)。2.尿液干化学试带法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是()A.中性粒细胞酯酶水解吲哚酚酯B.淋巴细胞特异性抗原反应C.过氧化物酶催化显色反应D.白细胞膜表面糖蛋白与抗体结合答案:A解析:试带法检测白细胞基于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酯酶水解吲哚酚酯,提供吲哚酚与重氮盐反应显色(A正确);淋巴细胞无此酶,故试带法无法检测(B错误);过氧化物酶是隐血试验原理(C错误);抗体结合是免疫法原理(D错误)。3.下列哪项不符合正常精液的参考范围()A.液化时间<60分钟B.pH7.2-8.0C.精子存活率≥58%D.精子总数≥39×10⁶/次答案:C解析:根据WHO第5版标准,精子存活率参考值为≥58%(C正确),但需注意题目问“不符合”,实际正常范围应为≥58%,若选项为“≤50%”则错误。本题可能存在表述误差,正确选项应为“无”,但按常见考点,若题目设置C为“≥40%”则错误,此处以标准为准。4.关于血沉(ESR)检测,错误的是()A.需使用枸橼酸钠抗凝(1:4)B.女性参考值(魏氏法)为0-20mm/hC.贫血时ESR会加快D.室温25℃时检测结果需校正答案:A解析:血沉检测使用枸橼酸钠抗凝,比例为1:4(血液4份+抗凝剂1份),但实际操作中常用1:4(抗凝剂0.4ml+血液1.6ml),故A表述正确;女性魏氏法参考值为0-20mm/h(B正确);贫血时红细胞数量减少,下沉阻力降低,ESR加快(C正确);室温超过25℃或低于18℃时需校正(D正确)。本题无错误选项,可能题目设置为“错误”的是“A(应为1:4比例)”,但实际正确,需注意题目可能存在笔误。5.外周血涂片瑞氏染色时,若pH偏碱,细胞染色结果会()A.红细胞偏红,白细胞胞质偏蓝B.红细胞偏蓝,白细胞胞质偏红C.所有细胞颜色偏淡D.中性粒细胞颗粒着色加深答案:A解析:瑞氏染液中伊红(酸性染料)结合碱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呈红色,亚甲蓝(碱性染料)结合酸性物质(如细胞核)呈蓝色。pH偏碱时,伊红解离增多,与血红蛋白结合减少,红细胞偏蓝;亚甲蓝解离减少,与细胞核结合增多,白细胞胞质(含酸性物质)偏蓝(A正确)。6.关于尿比重(SG)检测,错误的是()A.干化学试带法受葡萄糖影响B.折射仪法准确性高于试带法C.低比重尿常见于尿崩症D.新生儿尿比重参考值高于成人答案:D解析:新生儿肾脏浓缩功能未完善,尿比重参考值(1.002-1.004)低于成人(1.015-1.025)(D错误);试带法基于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葡萄糖、蛋白质会影响结果(A正确);折射仪法不受溶质种类影响,更准确(B正确);尿崩症因抗利尿激素缺乏,尿液无法浓缩,SG降低(C正确)。7.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A.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B.采集后立即检测C.标本放置于37℃保存D.采用枸橼酸钠抗凝答案:A解析:部分患者血液中存在EDTA依赖性抗体,导致血小板聚集,仪器无法识别,计数假性降低(A正确);采集后立即检测可避免血小板激活(B错误);37℃保存可减少聚集(C错误);枸橼酸钠抗凝血小板计数会偏高(需校正)(D错误)。8.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浑浊,最可能的疾病是()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D.蛛网膜下腔出血答案:A解析: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蛋白质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外观呈毛玻璃样(A正确);化脓性脑膜炎为脓性浑浊(B错误);病毒性脑膜炎多清亮(C错误);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血性(D错误)。9.粪便隐血试验(免疫法)的优点是()A.检测上消化道出血更敏感B.不受饮食中动物血影响C.可定量检测血红蛋白D.能区分陈旧性与新鲜出血答案:B解析:免疫法基于抗人血红蛋白抗体,仅识别人类血红蛋白,不受动物血、铁剂等干扰(B正确);上消化道出血因血红蛋白被消化酶降解,免疫法可能漏检(A错误);免疫法多为定性,定量需特殊方法(C错误);无法区分出血时间(D错误)。10.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错误的是()A.常用煌焦油蓝活体染色B.成人参考值为0.5%-1.5%C.溶血性贫血时计数降低D.骨髓增生低下时计数降低答案:C解析:溶血性贫血时骨髓代偿性增生,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C错误);煌焦油蓝可使网织红细胞内RNA着色(A正确);成人参考值0.5%-1.5%(B正确);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降低(D正确)。11.尿沉渣镜检时,每高倍视野(HPF)红细胞数超过多少可报告血尿()A.1个B.3个C.5个D.10个答案:B解析:尿沉渣镜检中,离心尿每HPF红细胞>3个可诊断血尿(B正确)。12.关于血型鉴定,错误的是()A.ABO定型需做正定型和反定型B.反定型使用患者血清与标准红细胞反应C.冷凝集素增多会导致假阳性D.新生儿ABO血型鉴定以反定型为主答案:D解析:新生儿血清中抗体尚未完全产生(3-6个月后才达成人水平),故ABO定型应以正定型(红细胞抗原)为主(D错误);正定型(患者红细胞+标准抗体)和反定型(患者血清+标准红细胞)需同时进行(A、B正确);冷凝集素在低温下可引起红细胞自凝,导致假阳性(C正确)。13.下列哪项是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的原理()A.蛋白质与磺基水杨酸结合沉淀B.蛋白质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盐C.蛋白质与染料结合显色D.蛋白质在稀乙酸中形成白色环答案:B解析:Pandy试验利用苯酚使脑脊液中球蛋白沉淀(B正确);磺基水杨酸法用于尿蛋白定性(A错误);染料结合是定量方法(C错误);稀乙酸白色环是李凡他试验(浆膜腔积液粘蛋白试验)原理(D错误)。14.关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错误的是()A.每日需做仪器校准B.室内质控应选择高、中、低水平质控品C.标本溶血会导致血红蛋白假性升高D.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时需人工镜检答案:A解析:仪器校准通常每月进行或更换关键部件后,每日需做的是室内质控(A错误);室内质控需覆盖正常及异常范围(B正确);溶血时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释放,仪器检测值升高(C正确);直方图异常提示血小板聚集或碎片,需镜检确认(D正确)。15.粪便中出现夏科-莱登结晶,常见于()A.阿米巴痢疾B.细菌性痢疾C.过敏性肠炎D.霍乱答案:C解析:夏科-莱登结晶是嗜酸性粒细胞破坏后释放的结晶,常见于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感染(C正确);阿米巴痢疾可见滋养体(A错误);细菌性痢疾可见脓细胞(B错误);霍乱可见米泔水样便(D错误)。16.关于精液液化异常,正确的是()A.液化时间超过30分钟B.常见于前列腺功能障碍C.不影响精子活动率D.液化后精液呈胶冻状答案:B解析:精液液化依赖前列腺分泌的液化酶,功能障碍时液化时间延长(>60分钟)(B正确,A错误);液化异常会限制精子活动(C错误);液化后应为均匀液体(D错误)。17.尿酮体试带法检测的主要成分是()A.乙酰乙酸B.β-羟丁酸C.丙酮D.丙酮酸答案:A解析:试带法基于亚硝基铁氰化钠与乙酰乙酸反应显色,对丙酮敏感性较低,不检测β-羟丁酸(A正确)。18.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错误的是()A.采用伊红-丙酮稀释液B.计数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C.参考值为(0.02-0.5)×10⁹/LD.过敏性疾病时计数增高答案:B解析: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需计数2个计数池(共10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数(B正确);稀释液含伊红(染色)和丙酮(保护嗜酸性粒细胞)(A正确);参考值(0.02-0.5)×10⁹/L(C正确);过敏时增高(D正确)。19.关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分级,错误的是()A.Ⅰ度:大量阴道杆菌,无杂菌B.Ⅱ度:中等量阴道杆菌,少量杂菌C.Ⅲ度:少量阴道杆菌,大量脓细胞D.Ⅳ度:无阴道杆菌,大量上皮细胞答案:D解析:清洁度Ⅳ度表现为无阴道杆菌,大量杂菌和脓细胞,上皮细胞少(D错误)。20.下列哪项会导致血沉(ESR)减慢()A.多发性骨髓瘤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急性感染D.贫血答案:B解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相互排斥,血沉减慢(B正确);多发性骨髓瘤因球蛋白增高,ESR加快(A错误);急性感染时炎症因子增多,ESR加快(C错误);贫血时红细胞减少,ESR加快(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血常规检测中,常用的抗凝剂是________,其与血液的比例为________。答案:EDTA-K₂;1:10(1.5-2.2mg/ml血液)2.尿液有形成分镜检时,离心尿量为________ml,离心转速为________r/min,离心时间为________分钟。答案:10;1500-2000;53.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为________,淋巴细胞比例为________。答案:40%-75%;20%-50%4.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的干扰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至少2项)。答案:动物血/铁剂/维生素C(任意2项)5.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________×10⁶/L,儿童________×10⁶/L。答案:0-8;0-156.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主要是反映________,溶血性贫血时其计数________(升高/降低)。答案:骨髓造血功能;升高7.精液常规检测中,精子活动力分级为a级(快速前向运动)、b级(慢速前向运动)、c级(非前向运动)、d级(不动),正常时a级≥________,或a+b级≥________。答案:25%;50%8.尿蛋白定性试验中,试带法主要检测________(白蛋白/球蛋白),磺基水杨酸法可检测________(白蛋白/球蛋白)。答案:白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9.血型鉴定时,若正定型为抗A(+)、抗B(-),反定型为A细胞(-)、B细胞(+)、O细胞(-),则血型为________。答案:A型10.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至少2类疾病)。答案: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如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瑞氏染色的原理及影响染色效果的主要因素。答案:原理:瑞氏染液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细胞内的酸性物质(如细胞核)与M⁺结合呈蓝色,碱性物质(如血红蛋白)与E⁻结合呈红色,中性颗粒与两者结合呈紫红色。影响因素:①染色时间:过短则细胞偏红,过长则偏蓝;②染液pH:偏酸时红细胞偏红,偏碱时偏蓝;③涂片厚度:过厚则细胞重叠,染色深;④染液浓度:过稀则着色浅;⑤冲洗方式:直接冲洗可能冲掉染液,应先倒掉染液再冲洗。2.列举5种尿液有形成分的镜下特征及临床意义。答案:①红细胞:双凹圆盘状,正常0-3/HPF,>3/HPF为血尿,见于肾炎、结石等;②白细胞:圆形,核分叶,>5/HPF为脓尿,见于尿路感染;③管型:透明管型(无色半透明,正常偶见),颗粒管型(含颗粒,见于肾实质损伤),红细胞管型(含红细胞,见于肾小球肾炎);④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大,核明显,见于肾小管损伤);⑤结晶:草酸钙结晶(方形或信封状,正常可见),尿酸结晶(黄色菱形,过多见于高尿酸血症)。3.简述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及复检流程。答案:常见原因:①提供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②破坏增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消耗过多(如DIC);④分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复检流程:①核查标本是否溶血、凝血;②观察血小板直方图是否异常(如聚集峰);③涂片镜检确认是否存在血小板聚集或卫星现象;④若为EDTA依赖性聚集,换用枸橼酸钠抗凝重新检测;⑤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指标(如MPV、PDW)综合判断。4.比较尿干化学试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白细胞的差异。答案:①原理不同:试带法基于中性粒细胞酯酶活性,镜检法直接观察细胞形态;②检测范围不同:试带法无法检测淋巴细胞(无酯酶),镜检可识别所有白细胞;③干扰因素不同:试带法受维生素C(抑制显色)、尿蛋白(>5g/L)干扰,镜检受离心条件、显微镜分辨率影响;④临床意义不同:试带法阳性提示尿路感染可能,镜检阳性可确认白细胞存在并观察形态(如脓细胞)。5.简述脑脊液采集的禁忌证及外观异常的临床意义。答案:禁忌证:①颅内压显著增高(易诱发脑疝);②穿刺部位感染;③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外观异常意义:①无色透明:正常或病毒性脑膜炎;②红色:新鲜出血(穿刺损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离心后上清液无色为穿刺损伤,红色为出血);③黄色:陈旧性出血(含胆红素)、高蛋白血症(如结核性脑膜炎);④浑浊:白细胞增多(化脓性脑膜炎呈脓性,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