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输油调度技术比武试题(输油工艺知识)问答题及答案1.输油管道运行中,如何根据油品粘温特性调整加热炉出口温度?请结合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性说明调整逻辑。答:调整加热炉出口温度需首先明确输送油品的粘温曲线,重点关注粘温指数(粘温曲线斜率)。对于牛顿流体(如低含蜡、低胶质的轻质原油),其粘度随温度升高呈指数下降,需根据管道允许的最小输量对应的临界雷诺数(通常取2300)反推最低输送温度。例如,当输量降低时,为维持雷诺数大于临界值,需提高加热温度以降低粘度;反之,输量增大时可适当降低加热温度。对于非牛顿流体(如高含蜡原油,温度低于析蜡点后形成结构粘度),需重点控制温度高于反常点(粘温曲线拐点),避免进入非牛顿流区。此时调整温度需同时考虑结构粘度的恢复特性,若温度低于反常点,即使后续升温,结构粘度也需一定时间才能完全破坏,因此加热炉出口温度应至少高于反常点5-8℃,并结合管道散热速率(与环境温度、保温层厚度相关)计算沿线最低温度,确保全线处于牛顿流区。2.多泵站串联输油管道正常运行时,若中间某泵站因故障停机,调度应如何快速判断影响范围并制定调整方案?需考虑哪些关键参数?答:首先通过SCADA系统获取停机泵站上下游压力、流量突变数据。停机后,上游泵站出口压力会因下游阻力突然增大而上升(可能触发超压保护),下游管道压力则因供液中断而下降(可能出现不满流或汽化)。关键参数包括:停机前各泵站的扬程分配(如总扬程H=H1+H2+H3,停机后H需由剩余泵站承担)、管道摩阻系数(与油品粘度、流速相关)、管道允许的最高/最低运行压力(MAOP/MINP)。调整方案分三步:①立即降低上游泵站的运行频率或关闭部分机组,防止上游超压(控制上游压力≤MAOP-0.5MPa);②启动下游末站的反输泵或向中间罐区泄压,避免下游压力低于汽化压力(对于易汽化油品,需维持压力≥饱和蒸汽压+0.3MPa);③若管道存在翻越点,需校核翻越点后是否出现不满流(通过计算翻越点后管段的动水压力是否低于静液柱压力),必要时启动反输补充压力。同时需监测全线温度,防止因流量降低导致沿线温降过大(尤其是加热输送管道)。3.简述顺序输送中“混油段”的形成机理及降低混油量的主要技术措施。答:混油段形成主要因两种油品的密度差、流速分布不均及管道内的扩散作用。当后行油品推动前行油品时,管道中心流速高于管壁(层流时呈抛物线分布,湍流时呈对数分布),导致两种油品界面呈“舌状”推进;同时,分子扩散和湍流扩散会加剧界面混合。降低混油量的措施包括:①优化批次顺序,将密度差小的油品相邻输送(如先输高密度柴油,后输低密度汽油,可减少密度差引起的重力分异);②控制输送流速在经济流速范围内(通常0.8-1.8m/s),过高流速会增大湍流扩散,过低则可能进入层流(混油段更长);③使用隔离器(如橡胶球、皮碗清管器),隔离器与管壁接触可减少界面混合(理论可降低混油量50%-70%);④采用“压力平衡”输送,保持管道内压力稳定,避免因压力波动导致界面变形;⑤优化泵站启停顺序,避免因流量突变(如启泵时流量阶跃上升)加剧混油。4.输油管道水击保护系统(SPS)的核心控制逻辑是什么?实际运行中如何验证其可靠性?答:SPS的核心逻辑是基于水击波传播速度(约1000-1200m/s)和管道实时压力、流量数据,通过动态模拟预测水击压力峰值,在超压或负压发生前触发保护动作。具体步骤:①采集各站场压力、流量、阀门状态(采样频率≥10Hz);②利用特征线法计算水击波传播时间(Δt=L/a,L为站间距,a为水击波速);③当检测到压力变化率(dP/dt)超过阈值(如正水击时dP/dt>1.5MPa/s),或流量突变(ΔQ>15%额定流量),启动逻辑判断:若预测压力将超过MAOP,则联动关闭上游阀门或停泵;若预测压力将低于MINP(如-0.1MPa),则联动开启泄压阀或启动反输泵。验证可靠性需定期进行:①静态测试:模拟压力/流量突变信号,检查SPS是否在设定时间(通常≤2s)内触发动作;②动态测试:选择非运行高峰期,进行小流量阶跃试验(如关闭10%开度阀门),记录压力变化曲线与SPS响应时间,验证模拟模型的准确性;③历史数据回溯:分析过去1年的水击事件,统计SPS正确动作率(应≥99%),对误动/拒动案例进行根因分析(如传感器延迟、模型参数误差)。5.输油管道停输检修后,首次启输时需重点监测哪些参数?如何判断管道是否完全充满?答:首次启输需重点监测:①各泵站入口压力(防止泵抽空,入口压力需≥0.1MPa,对于离心泵需≥汽蚀余量对应的压力);②沿线压力梯度(正常运行时压力梯度应与水力坡降一致,若某段压力异常下降,可能存在泄漏或气阻);③温度分布(加热输送管道需监测加热炉出口温度、沿线温降速率,防止局部凝管);④流量与累计输量(验证实际流量与泵站排量是否匹配,累计输量应与管道容积一致)。判断管道完全充满的方法:①观察末站收油流量与首站发油流量是否平衡(差值≤0.5%,考虑计量误差);②检查管道高点压力是否高于静液柱压力(若高点压力P≥ρgh+0.1MPa,ρ为油品密度,h为高点与首站高差,说明无气体聚集);③通过清管器跟踪(若投运清管器,其到达末站的时间应与满管流速计算时间一致,误差≤5%);④监测各中间站罐区液位(无输转时液位应稳定,若持续下降,可能存在管道未充满导致的气体被压缩后释放)。6.分析高含蜡原油管道“冷启动”(停输后管内油温接近环境温度)的风险点及安全启动策略。答:风险点:①凝管风险:油温低于析蜡点(通常40-50℃)后,蜡晶析出形成网状结构,油品由牛顿流体变为非牛顿流体,启动时需克服结构强度(τ0),若泵站总扬程不足以提供τ0对应的启动压力(P启动≥4τ0L/D,L为管长,D为管径),将无法推动油流;②设备过载:启动初期流速低(雷诺数<2300),摩阻主要由结构粘度决定(摩阻系数λ与τ0正相关),泵需输出远超正常运行的扬程,可能导致电机过载或泵轴断裂;③温度骤升破坏管道:若直接提高加热炉温度,管内原油局部受热膨胀(体积膨胀系数约0.0008/℃),可能引发管道应力集中甚至变形。安全启动策略:①预热循环:通过末站向管道反输少量热油(温度高于析蜡点10-15℃),形成局部热区,逐步融化管内凝油(循环量控制在正常输量的10%-20%,避免压力过高);②分段升压:将管道分为若干段(如以中间泵站为界),逐段升压至略高于该段的结构强度对应的压力(P段=4τ0L段/D),利用压力波破坏蜡晶结构;③低流量运行:启动初期控制输量为正常的30%-50%,待油温逐步升高(每小时升温2-3℃)、粘度下降后,再缓慢提升流量;④实时监测扭矩:通过泵的扭矩传感器监测轴功率,若扭矩超过额定值的120%,立即降低频率或暂停升压,避免设备损坏。7.输油管道能耗主要由哪些部分构成?调度运行中可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单位输量能耗?答:能耗构成:①动力能耗(占比70%-80%):泵站电机耗电(或燃气轮机耗气),与扬程、流量、泵效率相关(能耗=ρgQH/η,ρ为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Q为流量,H为扬程,η为泵效率);②热力能耗(占比20%-30%):加热炉燃料消耗(燃油或燃气),与加热负荷(Q=cmΔT,c为比热容,m为质量流量,ΔT为加热温差)、热效率相关;③辅助能耗(<5%):如仪表、照明、伴热等用电。降能耗措施:①优化泵组合:根据输量选择“大泵+小泵”或“工频+变频泵”组合,使泵运行在高效区(效率≥85%),避免“大马拉小车”;②利用“压力能回收”:对于有翻越点的管道,翻越点后压力能可通过涡轮发电机回收(如压力由8MPa降至3MPa,可回收约500kW·h/km的电能);③优化加热温度:根据油品粘温曲线,计算经济加热温度(使动力能耗与热力能耗之和最小),例如某原油在50℃时粘度100mPa·s,加热至60℃粘度降至50mPa·s,若加热10℃增加的热力能耗低于降低粘度减少的动力能耗,则选择60℃;④错峰输油:利用电网峰谷电价,在低谷期(电价低)提高输量,高峰期降低输量(需满足管存要求);⑤定期清管:清除管壁结蜡(结蜡厚度每增加1mm,摩阻增加15%-20%),降低水力坡降;⑥优化运行压力:在管道允许范围内(≤MAOP),适当提高运行压力可降低流速(Q=vA,v=√(2ΔP/ρλ)),但需平衡流速与摩阻的关系(湍流区λ随v增大而减小,层流区λ随v增大而增大)。8.输油调度接到“某阀室压力持续下降0.3MPa/h,且相邻站场流量差12m³/h”的报警,如何判断泄漏类型(小孔泄漏/大孔泄漏/断裂)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答:判断泄漏类型:①小孔泄漏(孔径≤50mm):压力下降缓慢(0.1-0.5MPa/h),流量差小(≤20m³/h),管道内压力仍高于油品饱和蒸汽压(无汽化),泄漏点附近可能有油迹但无明显喷溅;②大孔泄漏(50mm<孔径≤200mm):压力下降较快(0.5-2MPa/h),流量差20-100m³/h,泄漏点可能有明显油柱(高度≤5m),管道内压力可能接近汽化压力;③断裂泄漏(孔径>200mm):压力骤降(>2MPa/h),流量差>100m³/h,泄漏点油流呈喷射状(高度>5m),管道内压力迅速降至大气压(可能伴随汽化)。应急处置方案:①立即停输:关闭泄漏点上下游阀门(通过SCADA系统远程操作,若失效则启动ESD紧急关断);②控制污染:启动泄漏点附近的围油栏、吸油毡,若油品进入水体,投加凝油剂;③定位泄漏点:利用负压波法(计算上下游压力波到达时间差Δt,泄漏点距离L1=(aΔt+L)/2,L为站间距,a为波速)或红外热成像无人机扫描;④评估修复难度:小孔泄漏可带压堵漏(注胶密封),大孔需更换短管(焊接修复),断裂需更换管段(可能需清管后切割);⑤恢复运行:修复后进行压力试验(1.25倍MAOP,保压4h无压降),确认无泄漏后缓慢启输(初始流量为正常的30%,逐步提升)。9.简述输油管道“压力越站”与“热力越站”的操作条件及对运行的影响。答:压力越站(即泵机组越站)操作条件:当输量低于单台泵的最小连续输量(通常为额定流量的30%),或某泵站故障需隔离时,可通过越站流程(开启越站阀,关闭泵进出口阀)使油流直接通过管道bypass泵站。影响:①扬程降低:越站后总扬程减少该泵站的设计扬程(如原总扬程H=H1+H2,越站H2后总扬程=H1),需降低上游泵站的输量或提高运行频率以维持压力;②流速降低:若越站导致总输量减少,可能使流速低于临界流速(如加热管道流速<0.5m/s时,温降速率增大);③管道压力分布改变:越站后,原泵站上游压力升高(因下游阻力减小),下游压力降低(因供液减少),需校核是否超压或负压。热力越站(即加热炉越站)操作条件:当输送油品的粘度在环境温度下仍满足水力条件(雷诺数>2300),或加热炉故障需检修时,可关闭加热炉,使油流直接通过越站管线。影响:①沿线温降增大:油流不再补充热量,温降速率由K=(2πλ保温)/(Dln(D外/D内))决定(λ保温为保温层导热系数),若温降导致终点油温低于工艺要求(如凝固点+5℃),将无法正常收油;②摩阻增加:油温降低使粘度升高(如某原油20℃粘度500mPa·s,30℃粘度200mPa·s),摩阻增大可能导致泵站扬程不足;③结蜡风险:若油温低于析蜡点,管壁开始结蜡(结蜡速率与油温、流速相关,流速<0.8m/s时结蜡速率显著增加),长期越站可能导致通径缩小。10.输油调度在极端天气(如-30℃寒潮)下需重点调整哪些运行参数?如何防止管道冻堵?答:重点调整参数:①加热炉出口温度:提高5-10℃(如原出口60℃,调整为65-70℃),补偿环境温度降低导致的额外热损失(热损失Q=KπDΔT,ΔT为油-环境温差,环境温度每降10℃,ΔT增加10℃,Q增加约30%);②输量:适当提高输量(10%-20%),增大流速以减少温降(温降速率与流速成反比,流速v↑,停留时间t=L/v↓,温降ΔT=ΔT0·exp(-KπL/(cmv))↓);③泵站扬程:因油温降低、粘度升高,摩阻增大(λ=64/Re,Re=vdρ/μ,μ↑→Re↓→λ↑),需提高泵的运行频率或开启备用机组,维持出口压力;④伴热系统:投用管道低点、阀室、仪表导压管的电伴热或蒸汽伴热(维持温度≥5℃,防止含水油品冻结)。防冻堵措施:①排查管道低洼处:通过清管器清除积水(水的凝固点0℃,低于环境温度易冻结),必要时注入甲醇(防冻剂,添加量按水含量的20%-30%);②监测仪表导压管:检查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导压管是否畅通(可用热水冲洗或电伴热加热),防止因冻堵导致信号失真;③缩短巡检周期:对暴露在室外的阀门、法兰、膨胀节进行保温检查(保温层破损率≤5%),发现结霜或结冰立即处理;④备用热源准备:若加热炉故障,启动应急柴油发电机驱动电加热器(功率按管道热损失的120%配置),避免油温骤降。11.解释“管道弹性储存”在输油调度中的作用,并说明如何利用弹性储存进行日调峰。答:管道弹性储存指油品在压力作用下的体积压缩(体积压缩系数β≈5×10^-4/MPa)和管道本身的弹性膨胀(管道膨胀系数ε≈1×10^-5/MPa)共同引起的管存变化。作用:①缓冲流量波动:当首站发油与末站收油不平衡时,管道通过弹性变形储存或释放油品,避免压力剧烈波动;②日调峰:利用管道的弹性储存能力,在低需求时段(如夜间)提高运行压力(增加管存),高需求时段(如白天)降低压力(释放管存),满足末站的瞬时大流量需求。利用方法:①计算弹性储存量:ΔV=V0(βP+εP),V0为管道容积,P为压力变化(如从6MPa升至8MPa,ΔP=2MPa,ΔV=V0×(5e-4+1e-5)×2≈0.00102V0,100kmΦ711管道容积≈3500m³,ΔV≈3.57m³);②制定调峰计划:根据末站日需求曲线(如白天需求1000m³/h,夜间800m³/h),计算需储存的油量(ΔV需=(1000-800)×8h=1600m³),若弹性储存不足,需结合罐区调节;③控制压力变化速率:压力上升速率≤0.5MPa/min(避免水击),下降速率≤0.3MPa/min(防止负压);④监测管存平衡:通过首末站流量计累计值差(ΔQ=Q首-Q末)与弹性储存量对比(误差≤2%),验证调峰效果。12.输油管道清管作业中,如何通过压力、流量数据判断清管器卡堵位置?若发生卡堵,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答:判断卡堵位置:①压力特征:清管器正常运行时,前压(推动端压力)与后压(跟随端压力)差值稳定(ΔP=ΔP摩阻+ΔP清管器),若ΔP突然增大(如从0.5MPa升至2MPa)且持续5分钟以上,可能卡堵;②流量变化:清管器通过时,流量会因清管器占据体积略有下降(ΔQ=π(D/2)^2×v清管器,v清管器≈v油流),若流量骤降>10%且压力持续上升,可能卡堵;③定位计算:利用首站压力波与末站压力波的时间差(Δt),卡堵点距离首站L=(a×Δt+L总)/2(a为压力波速,L总为管长),结合SCADA系统的压力梯度曲线(卡堵点前压力梯度增大,后压力梯度减小)。应急措施:①降低推球压力:缓慢降低清管器前端压力(速率≤0.1MPa/min),避免因压力过高导致管道破裂;②反向打压:若清管器后端有阀门,可通过末站向管道反向充压(压力≤清管器前端压力+0.2MPa),利用双向压力差松动清管器;③分段泄压:关闭卡堵点上下游阀门,分段泄压后打开管段检查(需确认管内压力≤0.1MPa);④机械干预:若为蜡堵,注入溶蜡剂(如柴油+表面活性剂)浸泡4-8小时,溶解蜡质后重新升压;若为异物卡堵(如石块、焊渣),需切割管道取出清管器并清理异物。13.分析输油管道“低输量运行”对工艺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优化策略。答:影响:①水力稳定性下降:输量低于临界输量(Q临界=πD²v临界/4,v临界=2300μ/(ρD))时,流态由湍流变为层流,摩阻与流速成正比(层流λ=64/Re,ΔP=32μLv/(ρD²)),微小的流量变化会导致压力大幅波动;②温降加剧:加热输送管道在低输量下,油流停留时间延长(t=L/(v)),温降ΔT=(T进-T环)×exp(-KπL/(cmv))显著增大,可能导致终点油温低于工艺要求;③结蜡速率增加:流速降低(<0.8m/s)时,蜡晶在管壁的沉积速率(r=k(τw-τc),τw为管壁剪切应力,τc为临界剪切应力)大于剥离速率,管壁结蜡厚度增加(每月结蜡厚度可达2-5mm);④泵效率下降:离心泵在低流量下运行(<30%额定流量),易发生汽蚀(入口压力低于汽化压力)和径向力不平衡(导致轴承磨损)。优化策略:①采用“间歇输送”:在低需求时段停输,利用罐区储存油品,高需求时段集中输油(需校核停输时间≤允许停输时间t允许=(T进-T凝)×cmv/(KπL));②加热炉优化燃烧:降低加热炉负荷(如采用分段燃烧器),维持出口温度稳定(波动≤±2℃),避免过度加热;③投加降凝剂/减阻剂:降凝剂可降低油品凝固点(如添加0.1%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凝固点降低5-10℃),减阻剂可降低湍流摩阻(添加10-50ppm,摩阻降低20%-30%);④调整泵组合:使用小流量泵或变频泵(频率≤40Hz),使泵运行在高效区(流量≥50%额定流量);⑤加密清管周期:低输量时清管周期由30天缩短至15天,防止结蜡增厚。14.输油调度在接到“某加热炉炉管泄漏”报警后,应如何快速处置并恢复输油?答:处置步骤:①紧急停炉:关闭加热炉燃料阀(燃气/燃油),停止燃烧器运行,开启炉体通风(防止可燃气体积聚);②隔离泄漏段:确认泄漏炉管位置(通过炉体温度分布或可燃气体检测),关闭该组炉管的进出口阀门(若为多组并联炉管),启用备用炉管(若有);③降低输量:因加热负荷减少(ΔQ=cmΔT减少),油品粘度升高,需降低输量(30%-50%)以维持泵站扬程不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布线管施工方案
- 高温排水施工方案
- 膨润土灌浆施工方案
- 电机检查施工方案
- 深圳鬼屋施工方案
- 甲方改施工方案
- 2025亚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乳制品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消费趋势与商业机会研究报告
- 2025中国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风险研究报告
- 高效合同模板多种商业合作标准条款设定指导书
- 英语形容词和副词课件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2021年河北农业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工程结构荷载和可靠度设计原理课件
- 浦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 五音文字五行
- 核岛安装计划与进度管理培训教材
- 光伏区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范围划分表
- EnergyPlus+能源管理解决方案+for+SA
- 小学足球教案
- MissionPlanner地面站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