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_第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_第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_第3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_第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单元08千年梦圆在今朝探索中华飞天历程202X主讲人:202X.X时间:01课程导入02字词学习03课文解读04课堂总结CONTENTS目录05课后作业01Part课程导入同学们,在正式开启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想先和大家分享几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嫦娥怀抱玉兔,飞向清冷的月宫,寄托着古人对月亮的无限遐想;还有“鲲鹏展翅”的奇妙故事,鲲鱼化作大鹏鸟,一飞数万里,展现了古人对自由翱翔天际的向往;更有那豪迈的“九天揽月”,表达了人们渴望征服天空、探索宇宙的壮志豪情。从这些故事中,大家能感受到什么呢?没错,它们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很久以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这些古老的传说,就像一颗颗种子,在中华民族的心中种下了飞天的渴望,开启了我们千年的逐梦之旅。神话传说与梦想起源02Part字词学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字的奇妙世界。请大家看屏幕,跟着老师读一读这些生字:“揽(lǎn)”,有采摘、搂抱的意思,比如“九天揽月”,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焰(yàn)”,火焰的焰,熊熊燃烧的火焰充满了力量;“驱(qū)”,有驱赶、先驱的意思,在航天领域,那些勇敢的先驱者为我们开辟了探索宇宙的道路;“践(jiàn)”,实践的践,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我们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懈(xiè)”,坚持不懈的懈,追求飞天梦想的道路充满艰辛,但我们从未放弃,始终坚持不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跟着老师一起书空,注意每个字的笔画和结构。比如“焰”字,左边是“火”字旁,右边的“臽”要写得紧凑一些,这样整个字才会美观又工整。0102生字认读与讲解认识了生字,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词语。“九天揽月”,刚刚我们已经了解了它的含义,常用来形容人们有远大的志向和豪迈的气概;“鲲鹏展翅”,比喻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就像我们的航天事业,正向着浩瀚宇宙展翅高飞;“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非常大,当火箭发射时,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能冲破云霄;“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中国航天人正是凭借着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让千年飞天梦得以实现;“里程碑”,它不仅是设在大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更是比喻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每一次航天突破都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谁能用上刚刚学的词语,说一句话呢?比如:中国航天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向着九天揽月的目标迈进,他们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0102词语理解与运用03Part课文解读01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源远流长,古人们虽然没有先进的科技,但他们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许多与飞天有关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等,这些传说承载着古人对宇宙的好奇与向往,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的篇章。它们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中,不断地激励着后人去探索、去追求。02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些神话传说能够流传至今呢?正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永恒的,它跨越了时空,一直传承到今天,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千年梦想的起源与传承在追求飞天梦想的道路上,有一个人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他就是明代的万户。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虽然这次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01万户的故事告诉我们,梦想的实现需要勇气和行动,即使面对失败的风险,也不能畏惧退缩。他的尝试为后来的航天探索奠定了基础,让人们更加坚定了实现飞天梦的信念。02万户的勇敢尝试经过漫长的等待和无数人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它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智慧。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让中国的卫星成功升入太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这是一项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载人航天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对科技发展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还可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为了实现载人航天的目标,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面临着无数的挑战,从飞船的设计、制造到发射、回收,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他们日夜奋战在科研一线,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模拟,不断优化方案,只为确保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值得全体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日子。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变成了美好的现实。当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时,全国上下一片欢腾。这一刻,我们等待了太久太久,它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努力,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只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新起点。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它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篇章;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传回第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清晰的月表形貌图,让我们对月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他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技术瓶颈,让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后续航天成就的拓展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这种航天精神,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02从古人的飞天梦想到今天的航天成就,中国航天人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团结协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千年飞天梦。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600多位航天工作者,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有的人为了寻找飞船的残骸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人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年轻的生命早早凋零,有的人为了排除险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航天精神的内涵。01航天精神的内涵与意义04Part课堂总结0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的实现历程,从古人的奇妙想象,到万户的勇敢尝试,再到人造卫星的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最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以及后续一系列的航天成就,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汗水,也充满了希望与自豪。02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回顾课文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航天人展现出了团结协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精神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为了实现飞天梦想,不计个人得失,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我们才能看到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航天精神铭记在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像航天人一样,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0102总结航天精神05Part课后作业01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首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