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_第1页
DB43∕T 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_第2页
DB43∕T 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_第3页
DB43∕T 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60.99

CCSB91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mechanizedproductionofbamboo

2024-11-13发布2025-02-13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3110—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选址整地...........................................................................2

5栽种...............................................................................2

6幼林管护...........................................................................3

7成林抚育...........................................................................3

8病虫害防控.........................................................................4

9采伐及预处理.......................................................................4

10操作安全..........................................................................4

I

DB43/T31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新宁县农机事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毅新、何蓉华、蒋蘋、胡文武、罗亚辉、孙超然、高崇风、刘天宇、谭宇旋、

彭艳辉。

II

DB43/T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楠竹机械化生产的选址整地、栽种、幼林管护、成林抚育、病虫害防控、采伐及预处

理、操作安全。

本文件适用于楠竹机械化生产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材用林bambooforestfortimber

以经营竹林为主产品的毛竹林。

笋用林forestforbambooshoots

竹材和竹笋同时作为主产品的毛竹林。

立竹株数numberofstandingbambooplants

单位面积上活竹的株数。

鞭笋bambooshoots

竹鞭幼嫩的稍部。

退笋returnbambooshoots

因营养不良不能生成幼竹的竹笋。

劈山splitthemountain

劈倒竹林内杂灌木(草),平铺于林地的作业。

竹腔施肥bamboocavityfertilization

用钻、锥等钻孔器在竹杆基部引洞至竹腔,然后将肥料注入竹腔并封口的作业。

1

DB43/T3110—2024

全面整地overallsoilpreparation

对造林地土壤进行全部翻垦的整地方法

带状整地stripsoilpreparation

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并在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不垦带。

4选址整地

竹林地宜选择海拔500米以下的山丘区的山腰下、背风、阴坡和半阴坡宜林地。土壤为非石灰质

母岩发育的pH4.5~7.0的酸性或中性红壤、黄壤。土层厚度不小于40cm,肥沃疏松、水气通透性良

好。

根据地形、地貌、投入等具体情况,分全面、带状、块状等三种形式进行整地。坡度15°以下的

缓坡地应全面整地,坡度为15°~25°的山地可采用带状整地,带宽3m~4m。造林后1~2年内将未

垦带全部垦完。

采取全面整地和条件较好的带状整地方式的,可使用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整地,深松深度不小于

30cm、旋耕深度不小于15cm。采取块状整地和条件较差的带状整地方式的,可使用小型挖掘机进行

整地作业,耕深应不小于30cm。

整地宜在夏季进行。适机整地完成后,可使用已有的开沟施肥覆土一体机进行撩壕埋施底肥作业。

5栽种

育苗

5.1.1采种及种子处理。楠竹种子8~9月成熟,果实成熟后容易散落,应及时从伐倒竹剪下果枝,晒

干后打落果实,用风选机除去空粒和杂物,种子质量应符合GB7908的规定。贮藏种子应确保其发芽

率。

5.1.2苗圃地选择。选择在坡度平缓、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新开垦的生荒地,土壤pH为5.5~

6.5。

5.1.3苗床准备。在播前2~3个月,将杂灌砍倒晒干烧尽,深挖翻土,拣尽树草根,风化约1个月,

于播种前使用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进行深挖翻土1~2次,然后用旋耕机进行碎土作床。用钙镁磷肥同

士杂肥混合堆肥后施足基肥。每100m2可施火烧土或土杂肥500kg~750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25

kg~30kg。

5.1.4播种季节。以秋播为主,随采随播,春播最迟不超过3月份。

5.1.5浸种催芽。播种前先用淸水洗去拌种药粉,再用0.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h~4h,即可播

种。把经浸种的种子,湿沙拌种,经常翻动洒水,待种子开始露白时,筛去沙子后播种。

5.1.6播种。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播种。穴播株行距约为30cm×30cm。条播行距约为30cm。每穴

均匀点播4粒~5粒种子。用火烧细土覆种约0.5cm,然后盖一层稻草,淋透水,注意防鼠、防鸟。宜

使用穴盘播种机作业。按照每穴播种4粒~5粒,底土厚度2cm~3cm,覆土厚度约0.5cm,水洒透。

要求进行铺土、播种、覆土、淋水复合作业的推荐使用秧盘播种成套设备。

5.1.7苗期管理。播种后气温20℃~25℃时,15d~20d即陆续发芽出土。播种穴见苗时揭去二分之

一稻草,再过一周左右全部揭除。春播时,对向阳坡地的育苗地应遮荫,秋季时除去遮荫物。利用阴雨

天将过密的竹苗带土间出,移栽到缺苗的穴中,确保每穴1株~2株。适时除草、松土、追肥,适量浇

2

DB43/T3110—2024

水灌溉等日常性护理。

母竹培育

5.2.11年生实生苗应移植培育大苗,按株行间距60cm起苗,每丛保留2~3株,成丛挖起,合理分

丛不伤根,采用挖穴机及钵苗移栽机按株距、行距均为60cm的要求栽植。留下实生苗在本床育苗。培

育2~3年。

起苗移栽

5.3.1按GB/T6001规定进行苗木分级,选用I级、II级苗上山造林,苗高40cm以上,每丛3株~

5株起苗,做到随起随运,避免伤根与伤笋芽。

5.3.2栽植前用黄泥浆根,适当深栽,以根颈部低于造林地平面2cm左右为宜,宜舒根正栽或随山斜

栽,鞭根、笋芽一律朝外或位于左右两侧,分层回土、压实。

5.3.3栽植季节为12月至次年3月中旬,栽植密度为每公顷750丛~1500丛。

6幼林管护

新造幼林未成林前,每年夏秋两季应采用拖拉机配套中耕作业机具进行除草、松土各1次,抚育

时培蔸,除草应把攀援或缠绕植物根除,松土深15cm~20cm。

竹苗恢复生长后,应及时施肥,每公顷施含有效氮12%、磷9%、钾4%复合肥料60kg,半年后施

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堆肥等。

新造幼林内严禁放牧,防止鼠类等啮齿动物危害,加强病虫害防治。新造林3年内,禁止盲目采

笋,应除去病弱笋和退笋。

7成林抚育

护笋养竹。对于材用林,禁止挖鞭笋,控制挖冬笋,保护春笋,及时挖退笋。

劈山松土。每年夏秋季,采用割灌机除去杂草、灌木,并将其枝叶均匀铺于林地,腐烂为肥料。

采用微耕机等机具每隔2年松土1次,松土深度5cm~10cm。采用耕翻机具,每隔4年于冬季深翻林

地1次,深度20cm~25cm。同时,挖去树兜、老竹蔸和老竹鞭,清除大石块。坡度35°以上陡坡地

只劈山,不削山松土。

施肥

7.3.1每年每公顷施厩肥、堆肥、塘泥、绿肥、嫩草等4000kg~5000kg,或饼肥2000kg~3000kg。

施肥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为辅。每公顷施复合肥750kg,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按1.5:1:1养

分含量比例混合或按每公顷施毛竹专用肥1500kg。

7.3.2撒施肥料宜采用撒施机,在自然降水前将肥料撒施于林地中。沟施采用开沟机,开沟深度20

cm~25cm,宽约20cm,施入沟中并覆土。株穴施采用挖穴机在立竹基部约30cm处的坡上部开直径

约20cm深、约25cm的孔,施入肥料并覆土。

7.3.3可在5月~6月进行竹腔施肥,用电动钻孔机钻孔,用连续注射器每株注入专用液肥5ml~8

ml,用黄泥封针口。9月底结合砍竹,进行竹桩施肥,用电动钻孔机打通节隔,每竹桩施入尿素或碳铵

0.1kg~0.15kg,用土覆盖。

林地垦复。每隔6~8年垦复一次,深度20cm以上。在新竹抽枝展叶后进行,一般采用耕翻机具

作业。

3

DB43/T3110—2024

采笋。对于笋用林,应及时用挖笋机挖去退笋、细笋、弱笋、过密笋与虫蛀笋,同时应根据春笋

的成熟时期及时采挖,每公顷一般只保留300颗强笋并尽量均匀分布。

钩梢或摇梢。雪压、冰挂、风倒等危害较严重的竹林,可采用剪枝机,于秋分至小雪时节对新竹

进行钩梢,或在竹笋刚成竹时,及时采取摇竹的方式,摇去竹梢,留枝18盘以上。

8病虫害防控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依法治理,科学防控,促进健康。加强种苗检疫,做好预测预报;以营林

为基础,加强抚育管理。

生物防治。对竹斑蛾及其它鳞翅目害虫,可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在竹林内施放白僵药粉苞,根

据害虫发生量,发生区每公顷施放白僵菌7.5kg,对未达到发生标准的毛竹林每公顷施放3.75kg白

僵菌进行预防。

物理防治。结合冬子竹林垦复,挖除竹蝗卵块;人工捕捉害虫;灯光诱杀鳞翅目成虫;在5~6月

对发病竹进行摇梢,再钩去病枯梢,11~12月砍除病竹内杂潲,截除病死株,集中烧毁。

化学防治。当竹子的竹蝗、竹螟、竹毒蛾等虫害和竹水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