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8∕T 353-2024 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_第1页
DB1308∕T 353-2024 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_第2页
DB1308∕T 353-2024 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_第3页
DB1308∕T 353-2024 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_第4页
DB1308∕T 353-2024 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CCSB62

DB1308

承德市地方标准

DB1308/T353—2024

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

2024-05-24发布2024-06-01实施

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08/T35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承德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文杰、胡展森、巴金磊、项福星、康亮、任美伶、谭玉凤、宫宇、刘志泰、

徐金芳、曹剑、张艳阳、张金红、杨学颖、孙帅。

I

DB1308/T353—2024

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总则、准备、收集、保存技术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7296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NY/T2126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LY/T2858花卉种质资源库建设导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总则

收集保存野生花卉种质资源,严格执行国家野生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建专业调查团队,

制定收集方案,控制收集范围,使用非破坏性收集方法,保护好野生花卉种群及其生长环境,适时对收

集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完整性保存。

5准备

5.1组建调查团队

每个调查团队3人以上,至少配备一名植物学专家,其他调查人员经过专门野生花卉分类培训,掌

握野生花卉的分类学、形态学知识以及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和收集技术等专业知识。

5.2方案制定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包括调查、收集和保存内容、技术措施、保障措施。

5.3工具及仪器设备

标本夹、剪刀、镰刀、采集杖、无纺布袋、编织袋、自封袋、牛皮纸袋、卷尺、手套、标签、GPS、

照相机等收集工具;保存种质资源等相关仪器设备。

6收集

1

DB1308/T353—2024

6.1确定收集区

按照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种类,结合区域种质资源分布,在查阅地方植物志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选择自然条件较复杂、种类较丰富的地区,确定收集区。

6.2收集时间

种子材料收集应在种子成熟期进行。较强落粒性的种子,在种子脱落前或果实开裂前采集;无限花

序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可重复采收。植株等材料收集选择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落叶后。用于组织培养保存

的材料在生长季节晴天的清晨进行采集。

6.3收集对象

种子、植株、植物组织,以及相应的植物图片和标本。

6.4收集方法

6.4.1种子材料收集

采种区设三个以上采样点,选择来自群体植株的成熟种子,每样点随机收集的种子不少于50粒,用

牛皮纸袋装袋,包装外贴采集标签和鉴定标签,标签内容和形式见附录A,种子袋内也有对应标签。

6.4.2植株样本收集

采集区设三个以上采样点,每个样点选择健壮植株,挖取3~5株,保持完整,根部保留部分土壤,

用无纺布袋单株包装。包装外贴采集标签和鉴定标签,植株上挂对应标签。然后移至转运箱或遮阴处,

最后回填土壤。随时检查无纺布袋的土壤湿度、温度,适当喷水。

6.4.3组织材料收集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上的茎尖、茎段、花蕊等器官或组织,较大组织剪取后用湿纸巾或湿

毛巾包裹,放入塑料袋内,较小组织放入培养皿中。外贴采集标签和鉴定标签,内部也有对应标签,置

于阴凉处,若天气炎热可置于有冰袋的泡沫箱盒内。

6.5基本信息填写

将采集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及时填写《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材料登记表》,表格及填表说明参见

附录B。

7保存技术

7.1原地保存

按照LY/T2858的规定执行

7.2异地保存

7.2.1种子保存

按照NY/T2126的规定执行。

2

DB1308/T353—2024

7.2.2植株保存

7.2.2.1植株处理

采集的植株资源,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资源收集圃种植。

7.2.2.2栽植管理

采集的植株按种类分区栽植,栽植区之间设置隔离带。植株生长期内适时施肥、浇水,除草。观察

其生长状态并记录。

7.2.3组织材料保存

采集的植物组织材料,尽快移交实验室,进行外植体消毒后,适宜低温保存的组织材料进行低温保

存;其他植物组织材料选择合适的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基配方进行离体培养。记录相关

数据。

8档案管理

建立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信息档案,同时备份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保证档案资料的

连续性和完整性。

3

DB1308/T353—2024

附录A

(资料性)

A.1采集标签

采集标签为白色,长10cm,宽8cm,上端有一半径为0.5cm的孔眼。样式见图A.1。

图A.1

A.2鉴定标签

鉴定标签为黄色,长10cm,宽8cm,上端有一半径为0.5cm的孔眼。样式见图A.2。

图A.2

4

DB1308/T353—2024

附录B

(资料性)

B.1登记表

表B.1规定了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搜集材料登记信息。

表B.1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搜集材料登记表

原生境信息

野生花卉名称学名:科:属:种:拉丁名:

收集编号

收集人收集日期收集地点

收集量收集材料

经度纬度海拔

样地类型地貌类型丰富程度

土壤类型坡向坡度

人为干扰程度人为干扰方式

基本描述信息

平均株高平均冠幅

花期

cmcm

叶长叶宽

花色

cmcm

生长习性开花结实特性

具体用途繁殖方式

图片资料

特异性或变异性

状附记

备注

B.2填表说明

B.2.1收集编号

5

DB1308/T353—2024

采集人代表的大写字母+采集月及日期+流水号,例如:A0510001,代表XXX5月10日采集的第

一个样。

B.2.2收集日期

具体到年月日。

B.2.3收集地点

具体到乡镇。

B.2.4采集材料

种子、植株、种茎、枝条、花粉、其他。

B.2.5经度、纬度、海拔

GPS测量。

B.2.6样地类型

森林、草甸、草原、荒漠、农田、湿地、其他。

B.2.7地貌类型

平原、丘陵、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高原、盆地、宽谷、峡谷、其他。

B.2.8丰富程度

偶见种、稀有种、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