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163-202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2163-202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2163-202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2163-202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2163-202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05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2163—2024

代替DB21/T2163-2013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FactoryNurturingSeedlinginRice

2024-02-29发布2024-03-29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216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21/T2163-2013《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与DB21/T2163-2013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3版的第2章);

b)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3版的第3章);

c)更改了育秧流程(见第4章,2013版的第4章);

d)更改了育秧设施及配套设备(见5.1,2013版的第6章);

e)增加了育苗基质(见5.3.3);

f)增加了钵形毯状秧盘(见5.4.1);

g)增加了秧盘消毒(见5.4.2);

h)更改了种子处理(见第5.5,2013版的第8章);

i)更改了育秧(见第6章,2013版的第10章);

j)更改了苗期管理(见6.8,2013版的第11章);

k)更改了秧苗质量(见第7章,2013版的第5章);

l)更改了运秧(见第8章,2013版的第12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沈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盘锦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辽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跃东、李睿、商文奇、董立强、齐国峰、孔群、马兴全、侯守贵、代贵金、

于广星、陈盈、宫殿凯、李海波、赵琦、马亮、付亮、王洪田、刘春安、孙满柱。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DB21/T2163-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水稻研究所(沈阳市苏家屯区枫杨路129号),联系电话:

I

DB21/T2163—202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育秧流程、育秧准备、育秧、秧苗质量、运秧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工厂化育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534—2019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NY/T2674水稻机插钵形毯状育秧盘

NY/T3024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NY/T3223日光温室设计规范

DB21/T1168水稻育苗床土调制剂

DB21/T2512水稻工厂化育苗大棚建设技术规范

DB21/T2526水稻育秧硬盘

DB21/T2648水稻育苗基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稻工厂化育秧ricefactoryseedling

在日光温室或大棚内通过控制温湿度等条件,培育出适合机插壮秧的一种规模化生产方式。

暗室darkeningroom

用于水稻种子出苗的专用设施。

置床seedbed

工厂化育秧日光温室或大棚内放置育苗秧盘的平整场地。

营养土nutrientsoil

由客土、有机肥、调节剂按一定比例组成的育秧土。

1

DB21/T2163—2024

育苗基质seedlingsubstrate

能为水稻育秧提供养分,具有良好保水、保肥、通气、适宜酸碱度和根系固着力的混合物料。一般

由腐熟的作物秸秆、腐熟的畜禽粪便,添加(或部分添加)蛭石、珍珠岩、草炭等组成。

托盘plasticpallet

用于放置育秧盘的塑料托运装置。

4育秧流程

工厂化育秧流程见图1。

图1工厂化育秧流程图

5育秧准备

设施及配套设备

5.1.1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设计及建设应符合NY/T3223和NY/T3024的规定。

5.1.2大棚

大棚建设应符合DB21/T2512的规定。

5.1.3暗室

暗室左、右、后及顶部可采用泡沫夹芯板材料封闭,正面可采用双层软质防水布,需配备卷帘机、

连接拉链、自动调温和调湿等配套设备。

5.1.4配套设备

2

DB21/T2163—2024

温室或大棚需配置控温设备、控水微喷设备、自动化监控设备等;生产需配置种子脱芒机、浸种催

芽设备、碎土机、置床镇压机、水稻育秧播种机、秧盘自动落放机、秧盘自动叠放机、秧盘轨道运输车、

叉车等。

置床处理

5.2.1翻(旋)耙

秋季或春季建棚前进行翻(旋)耙。

5.2.2整平

棚内土壤化透后或化冻20cm以上时做床。置床表面平整,每10m2内高低差不大于0.5cm;土壤细

碎,土块直径≤0.5cm、石块直径≤0.2cm、根茬长度≤0.3cm。

5.2.3镇压

置床整平后进行镇压,使土壤表面平整紧实,无坑洼。

5.2.4铺作业道

根据温室或大棚宽度,中间顺铺1条或2条作业道,道宽30cm~50cm。两端需留宽50cm的作业通

道。

育苗载体选择

5.3.1种类

一般有营养土和育苗基质两种。

5.3.2营养土

5.3.2.1采集客土

宜在秋季,选择质地疏松、土质肥沃、无草籽、无残茬、无除草剂残留的旱地土、河套土或鱼塘底

土作为客土。客土按每盘需干土3.0kg,每667m2本田按22盘~25盘计算,每667m2本田需客土66kg~

75kg。

5.3.2.2碎土筛土

客土应用碎土机粉碎、过筛备用。毯状苗或钵型毯状苗育秧底土颗粒直径2mm~3mm,覆土直径1

mm~2mm。

5.3.2.3准备有机肥

宜选用商品有机肥,且颗粒直径≤3mm,每盘需有机肥1.0kg~1.5kg。有机肥质量应符合NY525

的规定。

5.3.2.4准备调节剂

宜选用具备营养、消毒和化控等功能的调节剂。调节剂的质量应符合DB21/T1168的规定。

3

DB21/T2163—2024

5.3.2.5配制方法

由客土、有机肥、调节剂等按比例均匀混拌配制而成。混配比例按每盘客土3.0kg+有机肥1.0kg~

1.5kg+调节剂(使用量参照说明书)计算。营养土pH值应调整在4.5~5.5,有机质含量≥4%、速效N

含量150mg/kg~200mg/kg、速效P含量20mg/kg~40mg/kg、速效K含量150mg/kg~200mg/kg、土壤

容重1.1g/cm3左右。

5.3.3育苗基质

应选用符合当地育秧要求的育苗基质。基质的质量应符合DB21/T2648的规定。

秧盘选择与消毒

5.4.1选择

宜选择毯状秧盘或钵形毯状秧盘。毯状秧盘的质量应符合DB21/T2526的规定,钵形毯状秧盘应符

合NY/T2674的规定。

5.4.2消毒

若使用旧秧盘,可用消毒剂,如恶霉灵水剂液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种子选择与处理

5.5.1品种选择

宜选择优质、高产、稳产、分蘖力强、抗性好、生育期适合当地种植的粳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4404.1的规定。

5.5.2种子处理

包括晒种、脱芒、选种、药剂浸种、催芽、晾晒等,按照NY/T1534—2019中5.2~5.7的规定执行。

6育秧

播期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即可播种。培育3.5叶秧苗约30d,4.5叶秧苗约35d,宜根据秧苗生长

规律,从预计的插秧时间倒推播种时间。

播量

每盘播种3600粒~3800粒,以品种千粒重计算每盘播种量。

播种

宜采用机械自动化流水线播种,作业前调好设备。每盘装营养土或育苗基质厚度2.5cm,上平面较

盘面低2mm~4mm;浇水后盘内底土全部润透,盘底部稍有渗水;覆土或育苗基质厚度约0.5cm,将种

子盖严,没有露种现象。

叠盘暗室催苗

4

DB21/T2163—2024

播种后的秧盘,可采用每21个秧盘垂直叠放为1垛,每垛最上面放置1张仅装土未播种的秧盘,每托

盘放置6垛。用叉车等运输托盘至暗室,按序摆放。暗室温度控制在30℃~32℃,湿度控制在50%~70%,

在暗室育秧盘放置48h~72h,待种芽立针,芽长0.5cm~1.0cm时移到温室或大棚内摆放,移出时注

意秧苗保温。

摆盘

根据置床宽度,秧盘横摆或顺摆均可。秧盘应靠紧摆齐,置床不平的要找平,保证秧盘底部与置床

紧密接触。

覆盖

摆盘后宜在秧盘上覆盖无纺布。待秧苗绿化后、温度适宜时及时揭去无纺布。

苗期管理

6.7.1温度

出苗后至2.5叶前要逐步增加通风量,温度控制在25℃~28℃;2.5叶以后温度控制在20℃~22℃,

最高不超过25℃。夜间温度稳定通过10℃后,夜间可以不关棚。通风时应先开背风面,逐步增大通风

口,阴雨天也应注意通风。

6.7.2水分

应遵照“缺水浇水,只浇不灌,见湿见干”的原则。在秧苗1.5叶后控水,依据秧苗情况、天气条

件、通风程度等延长浇水间隔。盘面明显变干变白,叶片出现卷曲,秧苗早上叶尖没有吐水,应及时浇

水。浇水要透,以盘土润湿,盘底稍有水渗出为准。

6.7.3施肥

根据秧苗生长情况确定追肥时间,一般在秧苗2叶前追肥每盘硫酸铵5g。插秧前追施一次送嫁肥,

每盘硫酸铵5g+硫酸锌1g兑水100倍喷洒,喷施后清水冲洗。

6.7.4除草

可采用苗后化学药剂除草。在秧苗生长至1.5叶时、杂草不超过3叶时,可选用10%氰氟草酯乳油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