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菏泽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自新诗诞生之始,诗歌语言问题便成为其先天不足的一个典型症结。由于取代文言的白话乃借用西方语法结构而成形,因而新诗一开始便在语言上埋下各种发展隐患。在新诗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不断有诗人和学者意识到诗歌语言的问题,但由于他们长期囿于“语言工具论”的认知范畴,将诗歌语言诗歌语言的本体特征。直至世纪之交,众多学者从语言哲学视角和语言本体层面进行探那么,何为“汉语性”?对此,不同的诗人和学者怀揣不同的阐释与认知。学者曹顺庆面的东西,而是指以语言为标志的民族文化的建构汉语”,他认为“汉语性”在语体层面上是指汉语传统所独有的直觉穿透性、直接呈象性、形态不确定性以及文体、表达的高度丰富性和灵活性等。诗人欧阳江河则指出:“如何界定‘汉语性’,不仅是工具理性问题、操作问题、表达或传播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心灵问题。”曹顺庆、欧阳江河都是从语言本体论所指却并不明确。其他学者在使用“汉语性”的概念时亦大都模糊难定,其界限与内涵常与其他特点枝蔓纠缠,缺乏明晰的界定与指涉范畴。其实,“汉语性”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等特征,新世纪以来的诗人和学者对“汉语性”的探讨与发掘均是围绕此核心内涵展开。值得注意的是,“汉语性”的内涵丰富博厚,因而诗人和学者们从古典诗传统中所再发现的“汉语性”表征不尽相同,各自的阐释与认知亦各有千秋。在古典诗词向新诗的转变中,从“文言”到“白话”的诗歌语言变革是最代汉语”的侵占导致新诗语言不断滑入“非诗”的质疑。究其根源,都可归结为“汉语性”的缺席。毋庸讳言,“汉语性”的缺席已成为百余年新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不良传统”。而导致新诗的发展一直陷入“汉语性”缺席的迷途。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毋庸置疑,“汉语性”是古代诗歌语言与现代诗歌语言之间共通的一脉重要诗学传统,新世纪以来的诗人和学者已经意识到其缺失所带来的困境,并从古典诗传统中重新发现了“汉语性”传统。那么,如何在新世纪新诗中重构“汉语性”?显然,新诗语言不可能沿20世纪初,当汉语诗歌以汉语新诗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时,一如孱弱的初生婴儿,她曾经所拥有的大红大紫遭致了声声非议,无论是文体本身还是承载的主题,在读者那里,汉语新诗都显得孱弱不堪。其实,隐藏在这些非议背后的是人们对汉语诗歌的更大期待,按照人们能够接受和期望的情感逻辑,汉语新诗应该拥有古典汉语诗歌所难以企及的就情感取向来说,汉语新诗确如其他类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一样积极投身于“现代化”诗的茫然无措,在时间面前,汉语新诗成为“拔苗助长”的病弱小草,何,汉语新诗似乎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就语言媒介而言,汉语诗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语符而言,汉字是一种形意文字,符号的天生隐喻性,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大自然经过人类精神情感的浸入,被抽离掉无关诗意的琐碎后浮现在人们精神意识中的诗意表述,“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也许只有汉字的如画符号才能穷尽。西方的拼音文字除了借助于韵律、节奏等单纯的语符能指,尽管有所谓“视韵”,但并不能在视觉上给诗歌表达带来多大的帮助,和汉字的形意结合的状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当西方诗歌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通达事关人生宇宙精髓的聪慧哲思、忙于构建理性认知的结构体系时,汉语诗歌已经在拈花微笑中寓含了一切。“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文字本身已经寓含了一切,其情其景岂是可言说的?可以说,当现代意义上的诗歌摆脱了传统诗歌音韵铿锵的表象而走向对内在心灵的关注和析理时,视觉和自我想象为建构方式的现代诗性的完成要素中,相对于拼音文字,汉语新诗具备先天的语符优势。如此,按照理想的发展逻辑,汉语新诗百年之中应该呈现五彩缤纷的绚丽,而不是现在的以颇为难堪的表情面对冷嘲热讽的白眼。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汉语诗歌写作上的诗史鳞,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忠实记载,或者轻吟于勾栏瓦肆的妇孺皆知,诗歌早就在“唐诗三百首”的牙牙学语中奠定了基础。显然,汉语新诗的精英化和专业化,决定了它的读者是需要培养的,对读者的“诗教”是必要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语新诗诞生之初借鉴西方的语法结构,因而新诗一开始便在语言上埋下了诸多隐患。B.在汉语新诗发展中,众多学者对诗歌语言的认知一直没有摆脱“工具论”的影响,对“汉语性”缺少明确界定。D.相较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形意结合的汉字拥有独特的优势,凭借其天生的隐喻性,能轻松阐释许多哲学的命题。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汉语性”的内涵丰富,众多学者对它的阐释与认知出现了不同的理解。D.传统汉语诗歌具有诗史的传统,而这一点应是汉语新诗要学习和继承的。3.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一中汉语新诗“汉语性”缺席原因的一项是(3分)A.人们对汉语新诗过高的期待远远超出了其发展的实际。B.很多专家学者对汉语新诗“汉语性”的阐释缺少明确性。C.在创作上有些汉语新诗的语言呈现大众化、口语化的特点。D.缺少从哲学角度对汉语新诗进行理性认知的结构体系建构。4.材料二在阐述20世纪初汉语新诗的状况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试举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5.请根据材料谈谈如何使汉语新诗走出所面临的困境。(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着,生怕砸着自己的脑袋。长大以后,当我知道父亲的一些事情之后,对父亲的印象有所父亲很年轻的时候就独自一人离开家乡河北沧县,跑到天津去学织地毯。我的爷爷子守在乡下种田的哥哥不同,父亲在乡间读完初小,就想离开家乡。别个怎么劝都不行,他还是来到了天津。天津离沧县120里地,是离沧县最近的大城市。沧县很多人都曾经到天津跑码头,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现在天津的街头还能碰到不少打工者,操着沧县口音。想想,父亲只身一人跑到天津学织地毯的情景,很像如今那些北漂。尽管时代相隔了近百年,年轻人躁动的梦想和盲目的行为方式基本相似。那时的父亲,胆子并不小,性格里有很不安分的成分。我一直在想,父亲为什么曾经会有这样不安分的性格?后来,为什么又将这种性格磨平乃至变得如此谨小慎微呢?受我爷爷当私塾先生的影响,父亲读书的时候,爱看一些杂书,特别是章回本的旧小些故事给我们听,也不管我们听懂听不懂,爱听不爱听。他也喜欢沧州地区有名的文人纪晓岚的《阅徽草堂笔记》,他常讲一些他小时候听到的关于纪晓岚的民间传说。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听他绘声绘色地说起纪晓岚小时候,有一位从南方来的大官,看见纪晓这个对子里的对仗,对得非常简单,又非常有趣。我和弟弟也觉得特别好玩。父亲去世之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讲过这类文学书对他的影响,他只是说自己从小喜欢读书,以此来教育我和弟弟要好好读书。所以,只要是我买书,他从来都不反对,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为我买了第一本杂志—《小朋友》,那是一种很薄的画册。之后,我识字多了,他为我台阶,应该说是父亲领着我一步步走上来的。那时候,我家住的大院斜对门有一家邮局,那里卖这些杂志。跟着父亲到邮局里买这些杂志,成了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快乐的事情。我想,以后我能写一些东西,最初应该是父亲在我心里埋下的种子。带着些旧书,舍不得扔掉。其实,说这番话的时候,父亲只是为了教育我要珍惜读书的机人,什么军人?那时候,我也就刚读小学四五年级,一下子心里警惕了起来。我家那时有一本厚厚的相册和一张委任状的硬皮纸。委任状上,写着北京市政府任命父亲为北京市财务局科员,下面有市政府大印,还有当时北京市市长聂荣臻手写体签名的蓝色印章。这是北京和平解放之后,对于像我父亲这样的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人员接收时的证明。应该页都印着一排排穿着国民党军服的军官的蓝色照片,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小小的心,被读中学之后,我才渐渐弄清楚。父亲在天津学织地毯,并没有多长的时间,他是觉得这样一天天织下去,没有什么前途,就投奔了在冯玉祥部队当军需官的一位亲戚。父亲不安分的心,再一次蠢蠢欲动。因为他多少有一些文化,在部队里很快得到了提拔,最后当了一个少校军衔的军需官。抗日战争结束后,他从部队转业,集体到南京国民政府受训,然后转业到地方的财务局,从信阳到张家口再到北京。父亲曾经拥有过的这样一个身份,犹如一块沉重的石头,一直压在父亲的心里,父亲的棱角就这样渐渐被磨平。我长大了以后,要去北大荒插队之前,曾经和父亲当年一样,没有和父母商量就那样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当时父亲什么话也没有说,他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眼瞅着我从小牛皮箱里拿走户口本,跑到派出所注销自己的户口。我离开家去东北的那天,父亲只是走出了家门,便止住脚步,连大院都没有走出来。他也没有对我说任何送别的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离开了家。(有删改)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将父亲早年去天津学织地毯的经历和今天的北漂联系起来,表明父亲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安分的思想,有着躁动的梦想。B.文章写父亲常给“我”和弟弟讲一些名著里的小故事,也不顾及二人的感受,说明父亲在读书教育上有一定的盲目性。读者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情感。7.关于文中发现父亲从军的秘密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亲在教育“我”读书时,不经意透露出他的秘密,说明父亲对这段从军经历还是很敏感的。B.小牛皮箱是十分重要的“道具”,“我”正是通过它了解了父亲解放前后那段较为复杂的经历。C.当看到相册内容时,作者用“万箭穿心”来描述当时的感受,以此表达对父亲的不解和痛恨之情。D.这段文字通过“我”的视角揭示了父亲的秘密,也解释了文章开篇提到父亲活得谨小慎微的原因。8.这篇回忆性的散文,包含了作者对父亲颇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9.肖复兴的散文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总会加入一些适当的修辞和描写手段,让人眼前一亮。请结合文本,谈谈这一点在父亲身上是如何体现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公卿侍从皆在此,愿陛下问之。三司使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佐人主,安用例?苟用例,则胥吏矣。今为看详中东,立籴法,时米斗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籴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臣恐异材料二: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以变更祖宗旧(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是知条例一司A已不当B置而置之C又于其中不次D用人E往往暴得F美官G以变更祖宗旧法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主持政务,施行新法,司马光却认为不可改变祖宗之法,他以汉武帝和汉元帝改变祖制导致国家出现问题为例,佐证自己的观点。B.针对吕惠卿的说法,司马光认为“刑罚世轻世重”说的并不是改变旧法,他还以修补房子为喻,说明旧法非不得已是不应改变的。C.司马光从百姓的利益出发,提到太宗曾制定的和籴法,认为该法虽有一时之效,但最后却成祸患,并由此判定了青苗法的结局。D.司马光在给王安石的书信中,表明自己反对那些对其毁谤、污蔑的做法,并指出王安石变法的主张是其用心过头和太过自信导致的。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可也,不可使执政侵其事。1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司马光对设置三司条例司的看法,请简要概括。(5分)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语文试题第8页(共8页)(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刘长卿兰桡缦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旧浦满来移渡口,垂杨深处有人家。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里赊。君见渔船时借问,前洲几路入烟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与朋友在春日泛舟耶溪,但见山水相接相映,充满了诗情画意。B.颔联写旧浦曾挤满了人群和眼前的幽居人家,视听结合,令人无限遐想。C.颈联有对兰亭盛况的感慨,也有对故乡的无限眷念,意境高远,情真意切。D.耶溪景色让人有悠然、超尘出世之感,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相似之处。16.本诗尾联没有正面写耶溪美景,却令人回味无穷。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清明来临之际,小强准备写一篇回忆祖父的文章,他想用苏洵《六国论》中的(2)昨天,李老师应约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名人画展,其中有一幅山水之作,令人震撼,其山峰之高与绝壁之险,不由让她想起李白《蜀道难》中 (3)古代文人常用“泪”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直击人心。比如唐诗宋词中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甲)。其中最常见的是用自己的体温判别周围物体的冷热程度。当然,这个判别结果A,但由于正常人的体温基本相同,所以判别偏差不会很大。其实,在很早以前,古人已经意识到人体是最恒定的“温度计”,并用这种特殊的“温度计”感知气温、家人有没有发烧等,还把这种感知方式用在制作工艺中,比如制作奶酪、豆豉和茶叶加工工艺等。①除了用体温感知物体温度,②古人还通过观察物体的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白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许昌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电路分析基础》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大全
- 2025年白山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长治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鹤岗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连江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绵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石家庄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校本培训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 中远海运校招题库及答案
- 汽车维修收费管理办法
- DB41∕T 1244-2022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 2025-2030年中国慢性伤口管理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物流安全品质管理制度
- 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患者知情同意及告知培训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趣味数学竞赛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冰雪运动赛事组织与管理的优化策略论文
- 单项选择之名词性从句-2025年天津高考英语复习专练(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