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四章神奇的透镜》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体温计的读数应用了放大镜的知识D.阳光通过凹透镜可以点燃纸屑2.如图所示,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切成三部分,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有()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①②③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经过透镜在光屏上成一缩小的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
)A.光屏上能呈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B.光屏上能呈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像C.调节光屏远离透镜时,光屏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像D.调节光屏移近透镜时,光屏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像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如图所示,在蜡烛从光具座上43cm处逐渐移至光具座10cm处的过程中,烛焰所成像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变小 B.先变大后变小C.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D.先成倒立实像后成正立虚像5.小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A.f=8cm,h=10cm B.f=8cm,h=5cmC.f=15cm,h=16cm D.f=15cm,h=15cm6.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7.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面镜B.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靠近靠近黑板C.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D.屏幕中老师是正立的,所以手机镜头成的是正立的像8.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0cm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B.当物体距透镜15.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在距透镜20.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变大D.当物体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9.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像未画出)。此时所成像的特征及凸透镜的焦距是()A.倒立、缩小、实像,10cm B.倒立、等大、实像,10cmC.倒立、放大、实像,40cm D.正立、放大、虚像,40cm10.如图所示是小明做实验的情景。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B.若想让像变小,蜡烛与光屏都应向左移动C.放大镜成像规律与此情景相同D.照相机成像规律与此情景相同1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点为F,要想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小,蜡烛应放在透镜左边的()A.F处 B.c处 C.b处 D.a处12.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自制的望远镜结构图,关于设计简易望远镜,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B.目镜的直径应大一些,物镜的直径要小一些C.观察最远处的物体时,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约等于两块凸透镜的焦距之和D.目镜焦距和物镜焦距的比值越大成像质量越好二、填空题13.图是人眼结构简图,正常人看到汽车从远处驶近的过程中,其眼部晶状体的厚度(选填“变厚”“变薄”“不变”),人眼看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像(填像的性质)。14.如图所示,有一条经过平面镜反射过点P的反射光线且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凹透镜上,S′为像点,请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并补全光路图。图中的凹透镜对光有作用。15.采用纯视觉方案的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依赖摄像头实现环境感知。凸透镜是摄像头的基本元件,它对光具有作用,远处物体通过摄像头所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16.某同学想了解近视眼矫正的原理,于是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进行实验,如图是代表正常人眼镜,如果他想模拟近视眼成因,保持发光体和透镜不动,应当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在凸透镜左侧放一个镜即可进行矫正。17.如图所示,是利用紫外线诱导可见荧光摄影技术,用照相机拍摄的花卉照片,该技术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生活中的(选填“验钞机”或“遥控器”)也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拍照时,花朵通过镜头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拍摄花朵顶部的特写,照相机要(选填“靠近”或“远离”)花朵,同时将照相机镜头(选填“前伸”或“后缩”)。三、作图题18.根据下图中透镜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入射或折射光线。、四、实验题19.生活中,当你越走进被观察物体时,感觉物体越大,于是,小组同学决定利用水透镜、平行光源、光屏进行实验,来模拟眼睛由远及近观察物体时的成像情况。(1)与实验室常见的凸透镜相比,水透镜的优势是;(2)改变透镜的注水情况,利用平行光源进行了多次实验,如图甲所示可知:当眼睛的晶状体变凸时,它的变小;(3)将点燃的蜡烛、水透镜、光屏如图乙顺序放置,此时光屏上正好成清晰的像,此像成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4)保持光屏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图乙的基础上进行下表中的操作和现象记录,分析表中的操作与现象,可知“越靠近被观察物体,感觉物体越大。是因为:靠近被观察物体时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的像选填(“变大”或“变小”)。蜡烛位置的调节液体透镜的调节光屏上像的大小变化蜡烛由40cm处移至30cm处抽水变薄变小蜡烛由30cm处移至20cm处抽水变薄更小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实验前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2)当蜡烛和透镜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类似;(3)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向移动光屏可重新得到清晰的像(选填“左”或者“右”);(4)实验中,光屏上已经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达辉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凸透镜,则光屏上会观察到;A.指尖的影子 B.指尖的像 C.完整的烛焰的像 D.被挡住一部分的烛焰的像(5)在完成上一步实验后,达辉又做了图实验,他将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拿走近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是。A.将光屏或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B.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D.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BBCCBBB题号1112答案DC1.C【详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戴具有发散能力的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A不符合题意;B.照相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被照者须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不符合题意;C.体温计中的液柱很细不便于观察,体温计的外壳呈弧形,起到凸透镜的作用,液柱处于其1倍焦距之内,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体温计的读数应用了放大镜的知识,故C符合题意;D.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不能使光会聚在一起形成高温,阳光不能通过凹透镜点燃纸屑,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中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切成三部分,其中①和③的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②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详解】当成缩小倒立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物屏调换,则此时物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2倍焦距,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故选B。4.B【详解】AB.根据凸透镜与蜡烛的位置分析,在蜡烛从光具座上43cm处逐渐移至光具座10cm处的过程中,是物距从7cm增大到40cm的过程。在物距7cm到10cm阶段(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虚像的过程中,随着物距增大,虚像是逐渐变大的;在物距大于10cm后,并逐渐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成倒立的实像,成实像的过程中,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越大,像是逐渐变小的,因此整个过程中,像的大小是先变大后变小的,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当物距小于10cm(u<f)时成虚像,大于10cm(u>f)时成实像,因此蜡烛移动过程中先成虚像后成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D.当物距小于10cm时成正立虚像,大于10cm时成倒立实像,故像先成正立虚像后成倒立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详解】A.f=8cm,h=10cm,此时h>f,成倒立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B.f=8cm,h=5cm,h<f,满足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故B符合题意;C.f=15cm,h=16cm,h>f,成倒立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D.f=15cm,h=15cm,h=f,不成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详解】远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则甲是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近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乙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C【详解】A.手机的镜头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B.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相当于缩小物体在手机内呈现的像,像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应该要变大,所以手机应该远离黑板,故B错误;C.手机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类似,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故C正确;D.手机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类似,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光屏上成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即凸透镜的焦距f=40.0cm-30.0cm=10.0cmA.当物体距透镜5.0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物体距透镜15.0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物体在距离透镜20.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故C错误;D.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光屏上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即物距变小时,像距应变大,即光屏远离透镜;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故选B。9.B【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距u=40.0cm-20.0cm=20.0cm像距v=60.0cm-40.0cm=20.0cm则u=v,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详解】ACD.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投影仪成像规律与此情景相同,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CD错误;B.若想让像变小,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蜡烛与光屏都应向左移动,故B正确。故选B。11.D【详解】要想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小,则物距应该大于2倍焦距,且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由图可知,蜡烛放在a点时,物距最大,则光屏上的像是最小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2.C【详解】ABD.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为了提高放大倍数、优化光学性能以及便于制造和维护,一般物镜的焦距比较长,直径要大一些,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直径小一些,且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的比值越大成像质量越好,故ABD不符合题意;C.使用望远镜观察最远处的物体时,被观测物体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物镜的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像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为了提高放大倍数,物镜成的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但靠近焦点,所以观察最远处的物体时,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约等于两块凸透镜的焦距之和,故C符合题意。故选C。13.变厚倒立缩小的实【详解】[1]正常人看到汽车从远处驶近的过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变大,为了使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则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强。[2]眼睛的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在看物体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14.发散【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点光源S,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补全光路图如图所示:[2]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5.会聚缩小【详解】[1]根据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6.右凹透【详解】[1]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前,所以,如果他想模拟近视眼成因,保持发光体和透镜不动,应当将光屏向右移动。[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应该在凸透镜左侧放一个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进行矫正。17.验钞机倒立靠近前伸【详解】[1]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2]拍照时,镜头的成像原理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体即花朵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4]若想要拍摄花朵顶部的特写,即像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进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应使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故摄影者要靠近花朵,同时应增大像距,即将相机镜头前伸。18.【详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经过焦点;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2]经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不变;射向凹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19.焦距可调焦距缩小变大【详解】(1)[1]由题意可知,与实验室常见的凸透镜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中医药大学《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河南省濮阳市台前一高生物高一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建筑设计(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中师范大学《融媒体监测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放射科胃癌放疗方案
- 眼科玻璃体出血管理方案
- 居住区规划设计汇报
- 药剂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规范
- 全科疑难病症诊断指南
- 内分泌科肥胖症管理规范
- 丝印印刷知识培训
- 医学美容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增强CT造影剂外渗课件
- TCHCIA029-2024化妆品风险物质调查和特定检出值安全评估指南
- 视力残疾教学课件
- 个人教育职业发展历程
- 道路创新设计
- 职业生涯规划课件演讲
- DB4105∕T 227-2024 甲骨文广播体操动作规范
- (2025)汽车专业技能大赛理论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 江苏的历史文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