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管道防腐补口施工方案_第1页
热力管道防腐补口施工方案_第2页
热力管道防腐补口施工方案_第3页
热力管道防腐补口施工方案_第4页
热力管道防腐补口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力管道防腐补口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城镇集中供热管网及工业热力管道系统的防腐补口施工,涵盖新建管道接口处理、老旧管道修复补口及异形管件(弯头、三通、变径管)的防腐处理。补口施工需满足介质温度≤350℃、设计压力≤2.5MPa的钢制管道工程要求,施工环境温度范围为-15℃~45℃,相对湿度≤85%。1.2设计标准施工全过程执行《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23257-2017、《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25及《钢质管道内防腐补口技术规范》SY/T4078-2023最新标准。防腐层设计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补口处耐冲击强度≥5J,剥离强度≥100N/cm(23℃)、≥70N/cm(60℃)。二、材料选择与技术参数2.1外防腐补口材料体系材料类型结构组成关键性能指标适用场景双层热收缩带高密度聚乙烯基材(≥1.0mm)+热熔胶层(≥1.5mm)周向收缩率≥15%,耐温范围-40℃~120℃埋地直管段补口辐射交联聚乙烯热缩套三层结构(PE基材+胶黏剂+环氧底漆)吸水率≤0.5%,耐电压≥30kV/mm潮湿土壤环境无溶剂液体环氧涂料双组分环氧体系干膜厚度500μm,附着力≥5MPa管道内补口及异形件2.2配套材料要求表面处理材料:石英砂(粒径0.6~1.2mm,含泥量≤1%)、不锈钢丸(硬度HRC40~50)底漆:环氧富锌底漆(锌含量≥80%,干膜厚度60~80μm)补伤材料:聚乙烯补伤片(厚度≥1.2mm)、专用修补胶(剪切强度≥8MPa)2.3材料验收标准所有进场材料需提供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及3C认证文件。每批次热收缩带抽样检测收缩性能(自由收缩率纵向≤4%、横向≥15%),液体环氧涂料需检测混合后适用期(23℃条件下≥4h)及固化时间(≤24h)。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完成审批,进行BIM技术交底,制作1:1实体样板段施工人员需通过SY/T4078-2023标准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编制材料追溯台账,建立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3.2设备配置清单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校验要求喷砂除锈机工作压力0.6~0.8MPa2台每台班校准压力表智能温控预热机红外测温范围0~300℃3台每日首班校准温度传感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范围0~3000μm2台每周校准标准试块电火花检漏仪输出电压15~30kV2台每月绝缘电阻测试3.3现场准备管道接口处开挖操作坑(尺寸:长×宽×深=1.5m×1.2m×1.0m),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搭建防雨防尘棚(高度≥2.5m),配备强制通风系统(换气次数≥6次/h)安装环境监测仪(实时监测温湿度、风速),设置安全警示区(半径5m)四、施工工艺流程4.1表面预处理除锈前检查:用钢丝刷清除焊口毛刺、飞溅物,测量坡口角度(宜为30°~35°),圆弧过渡半径≥2mm喷砂除锈:采用压入式喷砂工艺,喷嘴距表面150~200mm,移动速度30~50cm/s,表面达到Sa2.5级(除锈等级符合GB/T8923.2-2025),表面粗糙度50~80μm清洁处理:用无油压缩空气(压力0.4MPa)吹扫灰尘,异丙醇擦拭去除油污,检测表面盐分≤50mg/m²4.2外防腐补口施工(热收缩带法)预热处理:采用中频感应加热,circumferentialheatingmethod,加热温度控制在180~220℃,测温点不少于3处,温差≤15℃底漆涂刷:环氧底漆按配比(主剂:固化剂=4:1)混合,搅拌3min(转速600r/min),湿膜厚度80~100μm,表干时间≤30min热缩带安装:采用"中心定位法"安装,确保与原防腐层搭接宽度≥100mm用液化气喷枪(火焰长度15~20cm)从中间向两端均匀加热,收缩温度110~140℃采用辊轮(硬度70ShoreA)施压,排除气泡,确保胶层完全熔融流淌冷却定型:自然冷却≥15min,期间严禁触碰,环境温度低于5℃时采用保温棉覆盖缓冷4.3内防腐补口施工(液体环氧法)表面处理:采用旋转钢丝刷除锈达St3级,压缩空气(0.6MPa)吹扫后,用专用内表面处理机进行喷砂(砂粒粒径0.3~0.5mm)涂料配制:无溶剂环氧按重量比(A:B=10:1)混合,使用双组分动态混合器(混合效率≥95%),熟化时间15min喷涂施工: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机(压力15~20MPa),喷嘴直径0.43mm,走枪速度30~50cm/s,干膜厚度分两次喷涂(第一道300μm,第二道200μm)固化养护:23℃条件下固化24h,或80℃强制固化2h,固化期间管内保持通风(风速≥1m/s)五、质量检测与验收5.1外观检查采用10倍放大镜检查补口表面,应平整无褶皱、气泡、焦斑,边缘粘结严密,无胶层溢出热收缩带搭接处应形成连续均匀的热熔胶熔瘤,圆周方向错位量≤10mm5.2无损检测电火花检测:采用直流高压检漏仪,检测电压25kV(防腐层厚度>1mm时),以无击穿火花为合格,检测速率300mm/s超声波测厚:每道补口检测6点(均匀分布),最小厚度≥设计值的85%,单点厚度偏差≤-10%剥离强度测试:每100道补口抽样1组,在23℃±2℃环境下,以50mm/min速率剥离,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5.3破坏性试验(见证取样)冲击试验:采用落锤式冲击仪(500g重锤,高度1m),冲击后无裂纹、无剥离耐候性测试:紫外老化试验(720h)后,光泽保持率≥80%,色差ΔE≤5阴极剥离试验:在3.5%NaCl溶液中,施加-1.5V(SCE)电位,28d后剥离距离≤30mm六、特殊工况处理措施6.1低温施工保障环境温度-15℃~5℃时,采用电伴热预热系统(功率20W/m),确保钢表面温度≥15℃底漆采用低温固化型(固化温度5℃~15℃),混合后适用期延长至6h(通过冷却浴控制温度)热缩带安装后采用电热毯(温度80℃)恒温加热2h,促进胶层充分交联6.2潮湿环境施工相对湿度>85%时,启用除湿机(露点温度≤-10℃),使表面露点温度低于钢表面温度5℃以上采用湿固化型环氧底漆,添加专用防潮剂(用量3%),并在2h内完成热缩带安装补口完成后缠绕防水胶带(拉伸强度≥15MPa),形成二次防护6.3异形管件处理弯头补口:采用"虾米腰"分片热缩技术,每片搭接宽度≥50mm,转角处增加补强层(厚度≥2.0mm)三通补口:采用分体式热缩套+辐射交联补伤片组合工艺,支管与主管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处理(半径≥50mm)法兰接口:采用可拆式防腐罩(内衬丁基橡胶密封垫),螺栓部位涂抹防腐蚀脂(滴点≥180℃)七、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7.1过程质量控制点工序名称控制指标检查频率控制方法表面处理清洁度Sa2.5级,粗糙度50~80μm每道接口对比样块+粗糙度仪预热温度180~220℃100%红外测温仪(精度±2℃)搭接宽度≥100mm100%钢卷尺(分度值1mm)固化时间≥24h(23℃)每批次时间继电器记录7.2安全防护措施个人防护: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P100滤毒盒)、耐高温手套(耐温≥300℃)、防冲击护目镜动火管理:动火点与易燃物保持10m距离,配备2具4kg干粉灭火器,设置防火隔离带(宽度3m)有限空间作业:管道内氧含量19.5%~23.5%,可燃气体浓度<LEL的10%,强制通风量≥3次/h八、验收标准与资料归档8.1验收等级划分合格标准:外观检查100%合格,无损检测合格率≥98%,剥离强度测试达标优良标准:在合格基础上,厚度偏差≤±5%,外观评分≥95分(按CJJ28-2025标准)8.2竣工资料要求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原件)施工记录(含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曲线)质量检测报告(含无损检测图谱)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附影像资料)电子档案应包含BIM模型(精度LOD400)及材料追溯二维码九、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9.1人员配置(按1000道补口/月)岗位人数资质要求职责范围技术负责人1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建造师方案编制与技术交底质量检查员2无损检测Ⅱ级证书全过程质量监督施工班组长35年以上同岗位经验现场施工组织专业施工员15特种作业操作证补口作业实施9.2进度控制节点表面处理:10道/台班(8h)热缩带安装:15道/台班内防腐施工:8道/台班质量检测:每50道为一个检验批,检测时间≤4h十、应急预案与环境保护10.1常见问题处置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处理方法气泡预热不均/底漆未干切开排气后热风枪加热修复,补伤片补强剥离表面污染/胶层未熔融彻底除锈后重新施工,剥离范围扩大100mm针孔基材杂质/加热过度电火花定位后,采用修补胶(直径≥50mm)覆盖10.2环保措施喷砂除锈采用封闭式回收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