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海绵城市小区道路改造施工方案_第1页
岑溪市海绵城市小区道路改造施工方案_第2页
岑溪市海绵城市小区道路改造施工方案_第3页
岑溪市海绵城市小区道路改造施工方案_第4页
岑溪市海绵城市小区道路改造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岑溪市海绵城市小区道路改造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与目标本项目位于岑溪市主城区典型老旧小区,总改造面积约22000平方米,涉及车行道8500平方米、人行道6800平方米及附属绿化区域6700平方米。根据国家《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及岑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通过低影响开发技术实现三大核心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雨水资源利用率≥40%、面源污染削减率≥60%。同步解决小区内涝频发(现状内涝点5处,最大积水深度0.4米)、路面破损(裂缝率达35%)、绿化退化(覆盖率不足18%)等问题,打造"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海绵型社区典范。1.2现状分析小区建成于2000年前后,现状道路系统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排水体系老化,雨污合流管道占比90%,管径多为DN300-DN400,排水能力不足;二是硬化率过高,传统沥青路面占比93%,雨水渗透系数仅0.08mm/h;三是竖向设计不合理,场地平均坡度1.2%,局部低洼区域雨后积水超过12小时。土壤检测显示表层土渗透系数0.6-1.8m/d,地下水位埋深2.8-4.2m,为海绵设施建设提供有利条件。1.3设计标准严格遵循《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技术导则,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透水铺装结构渗透系数≥1.5×10⁻³m/s植草沟纵坡控制在1%-3%,边坡比1:2雨水花园蓄水深度50-200mm,调蓄容积按3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设计路面设计荷载BZZ-100标准轴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0年透水铺装结构设计年限≥8年,绿化植物成活率≥95%二、主要技术措施2.1透水铺装系统改造车行道改造采用"沥青+透水基层"复合结构:上面层:4cmSMA-13改性沥青(掺0.3%聚酯纤维,空隙率3-5%)中面层:6cmAC-20C透水沥青混凝土(透水系数3×10⁻³m/s)基层:20cm大粒径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孔隙率18-22%,抗压强度≥4.5MPa)垫层:30cm级配碎石(粒径20-50mm,不均匀系数Cu≥5)路缘石:C30透水混凝土预制(尺寸100×30×15cm),每10米设置直径10cm透水孔,孔内填充透水土工布包裹的碎石滤层人行道改造推行"生态透水砖+砂基找平"方案:面层:6cm厚仿花岗岩透水砖(规格600×300×60mm,抗压强度≥30MPa)找平层:3cm生态砂基(含5%透水胶结剂)基层:15cm透水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孔隙率15-20%)垫层:20cm级配砂石(渗透系数≥5×10⁻³m/s)盲道系统:采用C35彩色透水混凝土预制砖,触觉圆点高度5mm,间距50mm,表面防滑处理(摩擦系数BPN≥65)生态停车场改造实施植草地坪系统:结构层:8cm植草砖(C30混凝土,开孔率≥25%)+5cm砂垫层+15cm透水混凝土基层+20cm级配碎石垫层停车位布局:采用垂直式排列,单车位尺寸2.5m×5.3m,间隔设置0.8m宽绿化隔离带排水系统:每2个车位设置1处集水井,通过DN150透水盲管接入植草沟2.2雨水生态设施建设线性排水系统沿道路两侧布置生态植草沟,采用倒梯形断面设计:结构参数:上口宽1.2m,下口宽0.6m,深度0.3-0.5m,纵坡1.5%内部构造:30cm种植土(改良配方:泥炭土:珍珠岩:本地土=3:2:5)+20cm碎石排水层(粒径30-50mm)植被配置:狗牙根、结缕草等本地耐涝草种,混播比例7:3,播种量15g/m²辅助设施:沟壁采用生态袋护砌(内置椰丝纤维滤网),每20m设置沉沙池(尺寸0.5m×0.5m×0.6m)节点调蓄设施在小区低洼处新建4处雨水花园,总面积1200平方米:三段式结构:沉淀池(深0.6m,内置格栅网)+过滤区(填充沸石与活性炭复合滤料,厚度0.8m)+蓄水区(水深0.3m)植物配置:上层种植香樟(胸径8-10cm)、栾树(胸径6-8cm);中层配置紫薇、红叶石楠;地被层选用菖蒲、鸢尾等水生植物溢流系统:设置砖砌溢流井,井底高程低于周边路面0.3m,安装DN200溢流管接入雨水管网调蓄利用系统建设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PP模块拼装(尺寸12m×6m×3.5m),有效容积252m³,配套50m³/d处理能力的一体化净化设备处理工艺:格栅→沉淀池→生物滤池→消毒(紫外线消毒,剂量≥30mJ/cm²)回用系统:敷设DN100中水管道至绿化灌溉点(设置智能控制滴灌系统,带土壤墒情传感器)和道路清扫取水点,年利用量预计达1.5万立方米2.3排水系统优化雨污分流改造更换现状合流管道:雨水管网:新建DN400-DN600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8kN/m²),总长980m,最小坡度0.3%污水管网:采用DN200-DN300UPVC螺旋管,总长760m,坡度≥0.5%节点处理:管道交汇处设置截流井(旱季截流倍数3倍),雨水口增设截污挂篮和透水铺装溢流口检测要求:污水管道施工后进行CCTV检测,接口严密性符合《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要求竖向优化设计调整场地坡度:道路横坡由1.5%调整为2.0%,向两侧植草沟找坡建筑散水坡延长至1.5m,坡度3%,散水与道路间设置0.5m宽下凹式绿地停车场采用0.5%双向坡,雨水汇入周边植草沟局部低洼区域抬高处理,采用级配碎石换填(厚度0.5-1.0m)三、施工组织设计3.1施工总体部署采用"分区流水、分段包干"施工模式,将项目划分为3个施工段:Ⅰ段(西北区域):重点改造车行道和雨水主管网,工期60天Ⅱ段(东南区域):主攻人行道、雨水花园及绿化工程,工期50天Ⅲ段(中心区域):实施调蓄池和公共设施配套,工期40天每个施工段按"地下管网→基层施工→面层铺装→设施安装→绿化种植"的顺序组织流水作业,投入管理人员35人、作业人员180人,配备挖掘机4台、摊铺机2台、压路机3台等主要机械设备,高峰期日完成产值25万元。3.2关键施工流程透水沥青路面施工:原路面处理:采用维特根W100H铣刨机铣刨4cm旧沥青层,铣刨料破碎筛分后回用(用作垫层骨料)基层检测:对原有水泥稳定基层进行弯沉检测(要求≥45MPa),不合格路段采用冲击碾压(25kJ以上冲击压路机)处理透层油喷洒:采用乳化沥青(用量0.7-1.0L/m²),同步撒布5-8mm石屑(用量3m³/1000m²)透水基层施工:摊铺机连续摊铺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松铺系数1.3-1.35,20t振动压路机碾压(频率30Hz,振幅1.5mm),碾压次数≥6遍沥青面层施工:SMA-13改性沥青拌合温度175-185℃,摊铺机行走速度2-3m/min,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原则,终压温度≥160℃雨水花园施工:场地整形:全站仪精确放样,机械开挖后人工修整边坡(误差≤0.5%)防渗处理:底部铺设1.5mm厚HDPE土工膜(两布一膜),接缝热熔焊接(宽度10cm),焊接后气压检测(0.2MPa保持30min压降≤2%)滤料铺设:分层填筑沸石(粒径5-8mm)和活性炭(粒径3-5mm),每层虚铺厚度25cm,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振捣时间30s/m²)植物种植:选择阴天或傍晚施工,乔木带土球直径不小于胸径6倍,灌木土球直径不小于冠幅1/3,种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设置三角支撑固定HDPE管道安装:沟槽开挖:机械开挖(深度≤3m),沟槽底宽=管外径+0.6m,坡度1:0.5,软土层采用钢板桩支护基础处理:铺设150mm厚中粗砂,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管道连接:采用热熔对接,接口错边量≤10%壁厚,吸热时间按"壁厚×10s"控制回填压实:管道两侧采用级配砂石回填(压实度≥95%),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素土回填(压实度≥90%)闭水试验:试验水头管顶以上2m,浸泡24小时后开始,渗水量≤20m³/(d·km)为合格3.3施工进度计划本项目总工期150天,分五个阶段实施:准备阶段(15天):图纸会审、材料采购(透水砖、PP模块等提前20天进场)、施工围挡搭设(高度2.5m彩钢板)管网施工阶段(45天):雨污分流改造,每日完成管网敷设180-220m,第30天实现雨水主管网贯通基层施工阶段(30天):路基处理、透水基层铺设,第20天完成车行道基层验收面层及设施施工阶段(40天):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调蓄池建设,第25天完成调蓄池闭水试验绿化及验收阶段(20天):乔木栽植、地被种植、土壤改良,第10天完成行道树种植,最后7天进行海绵性能检测四、质量安全控制4.1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三检制+第三方检测"质量管控模式,实行二维码追溯管理:材料控制:透水砖抗压强度≥30MPa,劈裂抗拉强度≥3MPa;透水混凝土孔隙率15-25%,28d抗压强度≥C30;土工布等效孔径O90≤0.1mm,垂直渗透系数≥1×10⁻¹cm/s过程控制:透水铺装平整度:5m直尺检测误差≤3mm排水坡度:允许偏差±0.3%,且不小于设计值调蓄池渗漏量:24小时满水试验渗漏量≤2L/(m²·d)植物成活率:竣工验收时≥95%,养护期满达到100%检测频率:透水系数每500m²检测1组,压实度每200m检测1点,管道闭水试验每500m为一个试验段4.2安全文明施工防护措施:设置连续封闭围挡(高度2.5m),安装喷淋系统降尘(每5m设置旋转喷头)基坑开挖深度≥2m时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夜间悬挂警示灯临时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高空作业(≥2m)搭设脚手架,使用防坠器(承载能力≥15kN)扬尘控制:施工便道硬化处理(20cm厚C20混凝土),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含三级沉淀池)易扬尘材料覆盖(土工布或防尘网),堆场设置围挡(高度1.8m)机械挖土时采用雾炮降尘,PM10浓度超过0.5mg/m³时停止作业运输车辆必须覆盖篷布,出场前冲洗轮胎(水压≥0.3MPa)噪声控制:高噪声设备(破碎机、空压机)设置隔音棚,昼间噪声≤70dB,夜间≤55dB避免夜间施工(22:00-6:00),确需施工时办理夜间施工许可并公告周边居民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将噪声大的工序集中在9:00-15:00进行4.3成品保护措施透水铺装完成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14天,禁止车辆碾压雨水花园植物种植后设置警示标识,禁止踩踏,搭设防护围栏(高度0.8m)HDPE管道安装后24小时内不得回填,接口处设置警示标志路缘石安装后采用泡沫板包裹,防止碰撞损坏调蓄池模块安装完成后及时加盖临时盖板,防止杂物坠入五、环境保护与后期管养5.1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采取严格环保措施:施工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沉淀时间≥2h),不外排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可回收材料(钢筋、木材等)回收率≥85%施工场地设置4个垃圾收集点,每日清运1次保护周边植被,施工边界外3m范围内树木设置保护围栏(直径1.5m)5.2后期管养方案设施维护:透水铺装:每季度清理孔隙堵塞物,每年进行1次高压水洗(压力2-3MPa)植草沟:每月清理落叶杂物,每半年修剪1次植被,每年补充种植土5cm雨水花园:每月检查溢流设施,每季度清理沉淀池沉积物,植物按需修剪调蓄池:每季度清洗1次过滤设备,每年排空检修1次,更换滤料智慧管理:安装雨量监测站(监测精度0.2mm)和土壤墒情传感器(数据传输间隔1小时)建立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