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安全教育活动方案_第1页
幼儿园班级安全教育活动方案_第2页
幼儿园班级安全教育活动方案_第3页
幼儿园班级安全教育活动方案_第4页
幼儿园班级安全教育活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班级安全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安全意识启蒙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幼儿认知经验有限、行为自控力弱,易因环境探索中的疏忽陷入安全隐患。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立良好安全与健康习惯”的发展要求,以及班级幼儿“对陌生环境好奇、模仿行为多”的日常特点,特设计本安全教育活动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化、游戏化的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安全认知,掌握基础防护技能。二、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幼儿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如尖锐物品、陌生人搭讪、交通信号灯含义),理解“危险行为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基本安全规则。(二)技能目标通过情景模拟、实操练习,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如正确拨打求助电话、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口鼻低姿前行、陌生人诱骗时的拒绝技巧(如“我要问老师”)。(三)情感目标在安全游戏、小组合作中,逐步养成“安全第一”的行为意识,面对潜在危险时能保持冷静,主动规避风险。三、活动内容与实施形式(一)交通安全小卫士(第1-2周)绘本浸润:共读《红绿灯,眨眼睛》《汽车嘟嘟嘟》,结合图片对比“安全过马路”与“闯红灯/在马路上玩耍”的场景,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做才安全”。情景模拟:在班级区角设置“迷你马路”(用胶带贴出斑马线、人行道),幼儿分饰“行人”“交警”“司机”,用玩具车、交通标志道具还原“过马路看灯、走斑马线”“乘车系安全带”等场景,教师观察并纠正危险行为(如奔跑抢行)。儿歌巩固:学唱《交通安全歌》(“红绿灯,真奇妙,红停绿行要记牢;斑马线,像条纹,行人走路它引导……”),将规则融入韵律记忆。(二)消防安全我知道(第3-4周)知识启蒙:观看动画《消防小奇兵》,认识消防车、灭火器的用途;用实物(如烟雾报警器模型)演示“火灾预警信号”,引导幼儿发现“起火时不能坐电梯、要走安全通道”。实操演练:开展“火灾逃生”模拟活动——教师提前在教室制造“烟雾”(安全的烟雾发生器或湿毛巾蒙眼模拟),幼儿用湿毛巾捂口鼻、弯腰扶墙,沿预设逃生路线(贴有荧光安全标识)撤离至操场,结束后复盘“哪些小朋友的动作最安全”。手工延伸:用彩纸制作“家庭消防逃生图”,请幼儿回家与家长合作标注“安全出口”“避难位置”,次日分享交流。(三)防拐防骗大挑战(第5-6周)情景剧场:邀请家长志愿者或教师扮演“陌生人”,设置三种场景:①用糖果诱骗幼儿“跟我去买玩具”;②冒充“妈妈的朋友”接幼儿;③以“宠物走丢”求助幼儿带路。观察幼儿反应,活动后讨论“哪些行为有危险”“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做”。策略学习:通过儿歌《陌生人,我不怕》(“陌生人,给我糖,不要不要;陌生人,来牵我,不行不行;陌生人,来敲门,不开不开;我是聪明好宝宝,安全意识要记牢”),提炼“四不原则”: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帮陌生人带路、不随意开门。家园联动:发放《防拐防骗家庭小任务》,请家长在周末带幼儿外出时,随机模拟“陌生人搭讪”场景(如请路人帮忙递东西,观察幼儿是否求助家长/拒绝),记录幼儿表现反馈至班级群。(四)食品安全小当家(第7-8周)食物探秘:开展“健康食物大搜索”活动,幼儿从家中带来一种“安全食物”(如苹果、面包)和一种“危险食物”(如过期零食、尖锐果核),分组讨论“为什么这个不能吃”,教师补充“变质食物的气味/外观特征”“小颗粒食物(如花生)容易呛到气管”等知识。实验感知:用面包片模拟“变质过程”(第一天新鲜、第二天喷水后密封、第三天观察发霉),引导幼儿观察“变质食物的变化”,理解“吃变质食物会生病”。实践操作:在生活区角设置“水果切切乐”,幼儿用安全刀具(塑料刀)切香蕉、黄瓜,学习“正确握刀姿势”“小口进食”,教师强调“吃东西时不打闹、不说话”的安全要点。(五)防溺水与戏水安全(第9-10周)故事警示:讲述绘本《小熊不玩水》,分析“小熊独自去河边玩水”的危险后果,结合图片对比“泳池游泳(有大人陪同、带泳圈)”与“野外戏水(无防护)”的场景,明确“远离无防护水域”的规则。技能练习:在盥洗室开展“呛水自救”模拟——幼儿将脸靠近水面(安全高度),练习“用嘴巴呼气、捏住鼻子抬头”的简单自救动作,教师强调“游泳必须有大人陪同,不能在浴缸/河边独自玩水”。标志认知:认识“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安全标志,绘制“我的安全戏水地图”(标注家附近的危险水域),增强场景化安全意识。四、活动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活动前1周)资源筹备:收集安全主题绘本、动画视频;制作交通标志、消防器材等教具;联系交警/消防员志愿者(视园所资源);准备烟雾发生器、湿毛巾、安全刀具等实操材料。人员分工:教师A负责活动设计与组织,教师B负责安全保障与观察记录,保育员负责活动后场地整理与幼儿情绪安抚;邀请2-3位家长志愿者参与“防拐防骗”情景剧场。环境创设:在班级区角增设“安全小剧场”(投放角色扮演道具)、“安全知识墙”(张贴幼儿绘画的安全规则),营造安全教育氛围。(二)实施阶段(共10周,每周1-2个主题活动)每日渗透:晨间谈话时分享“安全小新闻”(如“今天我看到小朋友在走廊跑,差点摔倒”),引导幼儿讨论安全行为;离园前进行“安全小检查”(如书包里是否有尖锐物品)。主题推进:每周聚焦一个安全主题,按“认知-体验-巩固”的节奏开展活动:如周一绘本导入,周三情景模拟,周五儿歌/手工延伸,确保幼儿从“知道”到“做到”。家园同步:每周通过班级群推送“家庭安全小任务”(如防拐防骗模拟、消防逃生图制作),鼓励家长用照片/视频记录幼儿在家的安全行为,形成家园教育合力。(三)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1周)成果展示:举办“安全小达人”成果展,展示幼儿的“家庭消防逃生图”“安全戏水地图”“防拐防骗绘画”,邀请幼儿现场表演安全儿歌、情景短剧。反馈调整:发放《安全教育活动反馈表》(家长、教师双维度),收集“幼儿安全意识变化”“活动形式建议”,分析活动效果,为后续安全教育优化提供依据。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成立班级安全教育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配班教师、保育员、家长代表为成员,明确“活动设计-实施-评估”的分工,确保活动有序推进。(二)资源保障材料保障:提前采购/自制安全教具(如交通标志、消防模型),确保活动材料安全无毒、符合幼儿操作特点(如塑料刀具、软质烟雾发生器)。场地保障:活动前检查“迷你马路”“逃生路线”等场地的安全性,清除障碍物;消防演练时提前规划逃生通道,确保无踩踏风险。(三)制度保障日常排查:每日开展“班级安全隐患排查”(如电源插座是否遮蔽、玩具是否有尖锐边角),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家园共育:每月召开“安全主题家长会”,分享幼儿在园安全表现,讲解家庭安全教育要点(如阳台防护、药品收纳),签订《家庭安全责任书》,明确家园安全责任边界。六、效果评估(一)幼儿行为观察通过日常观察(如过马路时是否看灯、遇到陌生人是否求助)、情景再现(如再次模拟“防拐”场景),记录幼儿安全行为的养成情况,对比活动前后的变化。(二)技能掌握测评在消防演练、食品安全操作等活动中,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使用防护技能(如湿毛巾捂口鼻、安全握刀),统计技能掌握率。(三)家园反馈收集整理家长反馈的“家庭安全小任务”完成情况、幼儿在家的安全意识变化(如主动提醒家长“关好煤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