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槽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他们努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在戏剧的剧场里,观众的神情始终是关注的,观众席上始终是寂静的,大家都在悄悄地“偷看”台上发生的“事件”。观众即使被“事件”触动,也不敢即席发声与伙伴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不敢打扰旁人的生活一样。走出剧场,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像”还是“不像”,反思自己“知”还是“不知”。如果“知”了就不再进剧场。西方戏剧以及类似样式的艺术,一般很难吸引没有偏爱的回头客。中国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中国戏曲剧场中,名演员的折子戏(剧目中最能表现其演技的片断)专场往往比完整的戏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重演技的结果锻炼出了演员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如青年演员能扮演老年;老年演员能扮演青年;男演员能扮演女人,如京剧的梅兰芳;女演员能扮演男人,如越剧的徐玉兰。这种强调表现力而不重客观真实的舞台准则,是西方戏剧闻所未闻,不敢想象的。(摘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材料二: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画筌》里一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有独创性,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中国的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式,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变成角色,就是为了舞台逼真,让演员的表演更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B.与西方的戏剧力图逼真相比,中国戏曲存在强调表现力而不重客观真实的舞台准则,中国的戏曲在情节等方面不要求逼真。C.西方观众看戏剧基本上都抱着认知的目的,关注的核心是演员和情节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收获的是“知性”。D.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写的对戏剧进行理论总结的名著《诗学》,与后来的西方戏剧理论一脉相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戏曲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与客观现实无关。B.中国观众看戏,主要是看演员的表演能力,因此老练的观众对那些最代表名演员表演能力的折子戏专场更有兴趣,百看不厌。C.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布景,为的是不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D.《画筌》里关于画面空间的理论,与中国戏曲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相通,这说明中国戏曲理论受到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启发。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中国戏剧舞台空间“虚实相生”观点的一项是()A.白雪阳春都妙句,高山流水自知音。B.数声唱出千秋事,双手招来百万兵。C.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D.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德国戏剧改革家布莱希特在导演《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时,在舞台上表现随军女商贩大胆妈妈跟着大军转战欧洲,却让演员拉着小篷车只走了几圈。布莱希特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他的做法的理解。【答案】1.B2.B3.C4.(1)对比论证,如“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等,把西方的戏剧和中国戏曲对情节的要求进行对比,写出了两者戏曲的不同。(2)引用论证,如“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阐述悲剧的内涵。(3)举例论证,如“他在排演莎士比亚《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举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的细节处理,表明“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5.①是为改革西方的戏剧表演的需要,学习借鉴了中国戏曲。②西方戏剧舞台强调客观真实,但受舞台的限制。③中国戏曲舞台能够运用程式和手法来表现无限时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中国的戏曲在情节等方面不要求逼真”错,原文是“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可见中国的戏曲在情节方面也要求逼真,只是“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与客观现实无关”错,根据原文“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可见是“无中生有”地表现出的现实情境。因此与客观现实是有关系的。C.“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布景”错,原文是“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D.“中国戏曲理论受到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启发”没有依据。原文只是说“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画筌》里一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句话强调的是中国戏曲理论与绘画理论的相通之处,不能看出“中国戏曲理论受到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启发”。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说的是表演的唱腔之美,表现音乐效果,使用比喻修辞,化虚为实,但并非舞台空间。B.这是民间关于皮影戏的总结描述,形容表演形式灵活多样,都是表演时的虚实相生,即表演效果,并非舞台空间。C.抓住“三五步”“天下”“七八人”“百万兵”等关键信息,就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夸张的虚拟化场景。描写戏台情况,属于舞台空间。D.用历史来教育现在的人,就是以史为鉴,说的也是表演的认知功能或作用,不属于舞台空间。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如结合“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等分析,运用对比论证,把中西方的戏剧对情节的要求进行对比,全面展示两者的不同特点。如结合“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他们努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中国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等分析,把中西方看戏剧观众的心态进行对比,表明中方戏剧追求表现力等。结合“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分析,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阐述悲剧的内涵。结合“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分析,引用名言,强调情节的重要性。如结合“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分析,运用举例论证,举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的例子,表明“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如结合“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分析,运用举例论证,写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的评价,强调“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内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材料一“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可知,西方的戏剧表演强调客观真实,因此舞台的布置要完全符合剧本的要求,但是这就导致西方戏剧极大地受到舞台的限制。由“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可知,中国的戏剧注重真实,但是可以“无中生有”“虚实相生”,能够运用程式和手法来表现无限时空。因此,德国戏剧改革家布菜希特“在舞台上表现随军女商贩大胆妈妈跟着大军转战欧洲,却让演员拉着小篷车只走了几圈”,无疑是为改革西方的戏剧表演的需要,借鉴了中国戏剧的表演理论、程式。(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微博橙子辅导,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朱光潜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丐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大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学校初办,我们奔走筹备,都显得很忙碌,子恺仍是那副雍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却不比旁人做得少。虽然由山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们传看,心中各自欢喜,也不多加评语,在文艺中领取乐趣。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们都有一股清气,即日常生活也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风雅相高。子恺于“清”字之外又加一个“和”字。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居然微笑;他自己画成一幅画,刻成一块木刻,拿着看看,欣然微笑;在人生世相中他偶然遇见一件有趣的事,他也还是欣然微笑。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黄山谷尝称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我的朋友中只有子恺庶几有这种气象。当时一般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他是子恺的先生。在许多地方,子恺都得益于这位老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在我初认识他时,他就已随弘一信持佛法。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他通常吃素,不过做客时怕给人家添麻烦,也随人吃肉边菜。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能了解佛家精神的人。他的性情向来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弘一法师近来圆寂,他不远千里,亲自到嘉定来,请马蠲叟先生替他老师作传。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品。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都是艺术的。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是他有至性深情的流露。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些只是浮面的形象,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我二十年前看过他的一些画稿——例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到于今脑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人物装饰都是现代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以为超逸空灵,其实是画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的征候。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而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文本二:我们经常说某篇文章“有意思”,这“意思”无法说出,它是一种感觉,混杂了多种感觉,比如嗅觉、触觉、听觉、视觉。由觉而悟、使我们或者得到一种启示或者得到愉悦。这一类散文,它多是多义性的,主题的模糊,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能进入的。这类散文,最讲究的是真情和趣味。没有真情,它就彻底失败了,而真情才能产生真正的诗意。这是我谈一个文学艺术作品秘结的问题。我在阅读别人作品和自己写作中的一个体会。任何作品都有他产生作品的秘结。有的是在回忆,有的是在追思,有的是在怀念。比如,我们读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都觉得好,我们之所以觉得好是它勾起了我们曾经也有过的感情,但这些诗李商隐绝对是有所指的,他有他的秘密,只是这秘密谁也不知道。历史上许多伟大文学艺术作品被人揭开了秘结,而更多的则永远没人知道。这就说明,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产生诗意。现在有些散文似乎蛮有诗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诗意。如有些诗一样,有些诗每一句似乎都有诗意,但通篇读完后,味似嚼蜡,它是先有一两个好句子然后衍变成诗的,而有些诗每一句都平白如话,但整体却留给了我们东西,这才真正称作诗。我是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品多而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得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天才的作家都是这样,有灵性才情的作家都是这样。如果用心去读沈从文、张爱玲、林语堂他们的散文,你就能发现到处都是。(节选自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散文情节安排巧妙自然,描写丰子恺酒后乘兴作画的情节,与后文他跟随客人吃肉边菜形成呼应,突出他的随性洒脱。B.文章所写的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细致生动地描摹一个人品与画品统一的画家形象,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崇敬。C.作者描写丰子恺亲到嘉定请人替他圆寂的老师作传,既突出了师生二人的情谊深厚,又凸显了丰子恺善良和侠义的性格。D.作者认为丰子恺的画作技艺高超、画品一流,和他骨子里的至性深情以及中国传统诗词古画对其画品的熏陶有密切关系。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的语言平易,较少堆砌辞藻,虽然加入排比、比喻等手法,但整体上不饰浮华、引人入胜。B.文本一先集中刻画丰子恺的人品,再详细解读他的画品,结构安排紧凑,较文本二的散漫更显清晰。C.文本二作者将李商隐的诗与现代人写的东西相比,一褒一贬,强调了诗意在散文创作中的重要作用。D.文本二中作者善于旁征博引,运用多个事例来佐证目己的创作主张,让整个文章颇具哲学思辨气息。8.文本一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丰子恺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文本二指出,散文要创作“有意思的散文”,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做到“有意思的散文”这一主张的。【答案】6.B7.A8.①将朋友们的“清气”和丰子恺的“和气”对比,突出他温和、自然本真的性格。②将当下画家作品的笔力虚浮与丰子恺的笔力沉着对比,突出他善于钻研、勤勉刻苦的性格。9.①文本一是为画展写的一篇序,却成为散文佳作,体现题材的拓展,符合“有意思的散文”创作要求。②文本一中丰子恺的形象都出于作者的真实观察感受,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意,充满诗意,符合“有意思的散文”创作要求。③文本一写了丰子恺书法功底的事,看似“闲话”,但却表现了丰子恺的人品和画品,增加了文章的趣味。【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与后文他跟随客人吃肉边菜形成呼应”错。丰子恺酒后乘兴作画与跟随客人吃肉边菜是表现丰子恺为人性情的不同的事件,两个情节没有形成呼应关系。C.“凸显了丰子恺善良的性格”错误。原文表述是“他的性情向来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弘一法师近来圆寂,他不远千里,亲自到嘉定来,请马蠲叟先生替他老师作传”,此处应该展现了他性格的侠义和深挚。D.“传统诗词古画对其画品的熏陶有密切关系”错,原文“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只能推出丰子恺的画品受到中国传统精神的影响,但不能推出他的画品是从“传统诗词古画”中得来的。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较文本二的散漫更显清晰”有误,文本二并不“散漫”,先说有的散文“有意思”,再谈到创作作品的“秘结”,再谈散文要有趣要会说“闲话”,这些都是作者对当今散文的看法,因此文本二结构也很清晰。C.“强调了诗意在散文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错,结合原文“这就说明,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产生诗意。现在有些散文似乎蛮有诗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诗意”可知,这是强调散文创作中融入真情的重要性。D.“哲学思辨气息”错误。文章引用李商隐的诗是为了证明“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产生诗意”;谈到沈从文、张爱玲、林语堂他们的散文是为了说明文章要写的有趣,要“会说闲话”。这些事例使文章表达更明晰充分,并不是有“哲学思辨气息”。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塑造手法及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题干中提示要从“对比”的角度去分析丰子恺的形象。我们首先找到相关对比,然后结合原文提示的句子来概括人物形象。比如文章开头写丰子恺和朋友们的对比,“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们都有一股清气,即日常生活也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风雅相高。子恺于‘清’字之外又加一个‘和’字”,又用具体事例对他的“和”进行描写,如“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居然微笑;他自己画成一幅画,刻成一块木刻,拿着看看,欣然微笑;在人生世相中他偶然遇见一件有趣的事,他也还是欣然微笑。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将朋友们的“清气”和丰子恺的“和气”对比,突出他温和、自然本真的性格。再就是将丰子恺先生的画与当下画家的作品进行对比,“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以为超逸空灵,其实是画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的征候。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而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并揭示了原因,“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将当下画家作品的笔力虚浮与丰子恺的笔力沉着对比,突出他善于钻研、勤勉刻苦的性格。【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观点,运用信息分析鉴赏作品审美特征的能力。首先分析文本二中,作者认为要创作“有意思的散文”要注意哪些方面,然后结合这个观点去评价文本一的写作内容及技巧。文本二中,作者认为“有意思的散文”“它多是多义性的,主题的模糊,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能进入的”。而文本一是朱光潜先生为丰子恺先生的画展做的一篇序,却成为散文佳作,体现题材的拓展;文中既有对丰子恺先生性情为人的描写,又有对其画作特点的评价,还有对其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内容丰富,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欣赏;这些都符合“有意思的散文”创作要求。文本二中作者认为有意思的散文“最讲究的是真情和趣味。没有真情,它就彻底失败了,而真情才能产生真正的诗意”。而文本一的作者朱光潜是丰子恺先生的朋友,对于丰子恺的描写都来自作者的细致观察和真实感受,比如“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刻都在片时中完成”“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居然微笑;他自己画成一幅画,刻成一块木刻,拿着看看,欣然微笑”;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也是对友人的真情挚意,如“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能了解佛家精神的人”;因此文本中充满了真情和趣味,富有诗意,符合“有意思的散文”创作要求。文本二中作者认为“有意思的散文”要“会说闲话”。文本一中就有这样的“闲话”,比如文本一末尾写了丰子恺书法功底的事,“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貌似“闲话”,却让我们更加了解丰子恺作品功底深厚的原因,通过“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也表现了他的人品和画品;这样的“闲话”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征和四年春三月丁已,(汉武帝)以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数月取宰相,封侯,世尝有也。然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先是,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轮台东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可遣屯田卒,置校尉三人分护,益种五谷;张掖、酒泉骑假司马为斥候,募民壮健敢徙者诣田所,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辅乌孙。”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益西乎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丐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ト、龟蓍皆以为‘吉,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封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乃言‘缚马者,匈奴诅军事也’。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耐饥渴,失一狼,走千羊’。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又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此五伯所弗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岂得行其计乎!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由是不复出军,而封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摘编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益西乎B.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益西乎C.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益西乎D.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益西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屯田:汉代以来历代政府利用地方驻军或招募农民开荒种地,以取得军饷。B.骑假司马:官名。汉官名凡加“假”,表示副贰。骑假司马即骑司马的副贰。C.蓍龟:“蓍”指蓍草,“龟”指龟甲,古人用它们占ト凶吉,因此用“蓍龟”指占ト。D.亭隧:又叫“亭燧”,指古代修筑在边境上亭子,以供来往客商休息之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顶是()A.大鸿胪田千秋,因为人敦厚、富有智慧,就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封为富民侯。他居位自称,成绩超过他前后的几位丞相。B.搜粟都尉桑弘羊等人上奏汉武帝,建议在轮台东施行屯田政策,慢慢修筑列亭,用来威震西域诸国,但是汉武帝没有采纳。C.贰师将军带兵攻打匈奴,战败,汉武帝常为此痛心不已;汉武帝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向百姓表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的决心。D.汉武帝认为当务之急是严禁对百姓擅自增加赋税,全力务农,发展生产,恢复养马免除徭役赋税的法令,补充战马的空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2)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岂得行其计乎!14.汉武帝自述出兵匈奴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0.B11.D12.A13.(1)前不久曾有职官上奏,请求増加百姓赋税每人三十钱,(用来)补助边防费用,这是加重老弱孤独者的困苦。(2)况且匈奴得到汉朝投降的人,常常挟住他们的两腋将人拎起拷问,全身搜查,详细盘问,那种报仇的想法怎么能实施呢?14.①听信了军候弘的话。②汉朝使者长期被扣留在匈奴,武帝想借出兵维护汉使的威信。③占ト的卦辞说匈奴必败,机不可失。【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此句大意:现在又请求派士兵到轮台屯田。轮台在车师国西面一千余里,以前开陵侯攻打车师时,虽然取得胜利,国王被降服,因路途远,缺乏粮食,死在路上的有数千人,更何况现在更往西呢?从句法结构和断句标志看,“卒”是一兼语,既充当“遣”的宾语,又充当“田”(动词“屯田”)的主语,且“卒田轮台”是一省略介词“于”的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句式为“卒(于)轮台田”,故“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是一完整句意,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D项;依据语境,“降”的主语承前省略,指“前开陵侯”,“降”在此是使动用法,“其王”是其宾语,故“降其王”是一完整句意,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C项。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以供来往客商休息之用”理解有误,正确的理解应为:亭隧指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因为人敦厚、富有智慧,就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封为富民侯”理解有误,依据原文“特以一言寤意,数月取宰相、封侯”理解可知,田千秋只因一句话使汉武帝如梦初醒,就在数月之间取得宰相的职位,被封为侯,故其被任命丞相和封侯的原因错误。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有司”,官吏通称;“益”,增加;“是”,这;“重困”,加重困苦,“重”,使动用法;“是重困老弱孤独也”是一判断句式,译时应加上判断动词“是”。(2)得分点:“且”,况且;“提掖”,挟住两腋将人拎起;“问以所闻”是一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以所闻问”;“岂……乎”是固定句式,可译成“难道……吗”“怎么……呢”的语气。【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信息在第二段,依据文句“曰……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丐若马’”可概括汉武帝是听信听信了军候弘上书的话。依据“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可概括,由于匈奴长期扣押汉朝使者,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兵征讨,想以此维护汉使的威信。依据文句“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ト、龟蓍皆以为‘吉,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可概括,求神占卜的官员,都认为吉利,匈奴一定被击败,时机不可再得。附译文:征和四年(前89年),春季三月丁已(二十五日),汉武帝任命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封其为富民侯。田千秋没有其他的才干和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学问,也没有什么功绩资历和特殊贡献,只因一句话使汉武帝如梦初醒,就在数月之间取得宰相的职位,被封为侯,这是世上不曾有的事。然而田千秋为人敦厚,有智慧,身居相位称其职守,成绩超过他前后的几位丞相。先前,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上奏说:“轮台东有可灌溉的农田五千顷以上,可以派屯田兵去垦荒种植,设置校尉三人分别进行管理,多种植五谷;由张掖、酒泉二郡两位骑假司马为斥候(斥候:进行侦察的士兵),招募身体强壮敢于迁到边塞的人去田所,灌溉垦荒,慢慢修筑亭燧,一直连起来向西延伸,用来威震西域诸国,辅助乌孙。”汉武帝便颁布诏书,陈述以往的所作所为,自己后悔不已,说:“前不久曾有职官上奏,请求增加百姓赋税每人三十钱,(用来)补助边防费用,这是加重老弱孤独者的困苦。现在又请求派士兵到轮台屯田。轮台在车师国西面一千余里,以前开陵侯攻打车师时,虽然取得胜利,国王被降服,因路途远,缺乏粮食,死在路上的有数千人,更何况现在更往西呢?过去是我一时糊涂,由于听信军候弘的上书,说匈奴困住马的四蹄,扔到城下,扬言:‘中原人,我给你们马匹。’再加上汉朝的使者长久被扣留在匈奴,不肯放回,因此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兵征讨,想以此维护汉使的威信。古时候,与卿大夫共谋大事,一般要参照占ト的结果,如果不吉利就不行动。所以我便将军候弘关于奴缚马的书信,交给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有文辞修养的郎官,包括各郡、属国的都尉等传阅,(他们)都或认为‘匈奴捆住他们的马匹,是很不吉祥的’,或认为‘匈奴想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强盛,实际上是(他们的量不足)却要显示有余’。那些公车、方士、太史官、星象家、望气家和求神占卜的官员,都认为吉利,匈奴一定被击败,时机不可再得。又说派军北伐,到了鬴山匈奴必然被攻克。卦辞显示诸将中贰师最吉利。所以朕亲自派贰师率军前往鬴山,命令他不必深入。如今(事实与)计谋、卦兆截然相反。重合侯(马通)俘获的匈奴侦察兵,竟然说捆住马的四蹄,是匈奴人对汉军军事的诅咒。匈奴常说汉朝极为广大,然而士卒不能忍耐饥渴,为追赶一只狼,而损失了千只羊。以前李广利战败,将士们或战死,或被俘,或四处逃散,朕心中常常悲痛。现在又请求到边远的轮台屯田,备建亭隧,一定是扰劳天下的百姓,不是用来优惠天下的民众的,朕不忍心听这些!大鸿胪等人又建议想招募囚徒护送匈奴使者返回,这明明是以封侯为赏赐引诱他们去刺杀匈奴单于,以发泄我们心中的怨愤,这是连春秋五霸都不肯做的事。况且匈奴得到汉朝投降的人,常常挟住他们的两腋将人拎起问,全身搜查,详细盘问,那种报仇的想法怎么能实施呢!当务之急是严禁对百姓实行暴政,禁止擅自増加赋税,全力务农,发展生产,恢复养马免除徭役赋税的法令,补充战马的空缺,不使国家军备缺乏罢了。郡、国、二千石的官员,各自上报本地畜养战马补充边塞的实施计划,与呈送户籍和财政簿册的人员一起到京奏对。”从此,汉朝不再对外用兵,并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此表示,从今以后使百姓休息,希望能增加财富,养育百姓。(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上礼部李侍郎·白鹭刘长卿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题目看,这首诗是献给礼部李侍郎的诗;它既是咏物诗,又是自荐诗。B.首联刻画白鹭在江河之上亭亭独立,伸延长颈,突出了它的幽雅风姿。C.颔联的“孤影”照应首联的“独立”,而夕阳的背景为诗歌增添了亮色。D.尾联字面上说的是若得长风相送,白鹭必能高飞远举,实际上另有深意。16.有人认为,咏物诗讲究“粘脱”。粘,即笔墨集中在写物上;脱,即离开此物而言它。一首好的咏物诗,应该是粘脱自如。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这首诗集中笔墨描写白鹭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它的孤独与内心的渴望,这是粘。②诗人的用意却并不在写白鹭上,而是以鹭喻己,表现自己的处境及对李侍郎提携、举荐的希望,这是脱。③全诗句句写鹭,又句句写己,粘脱不露痕迹,可谓自如。【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而夕阳的背景为诗歌增添了亮色”错误,“秋水”“夕阳”皆为哀景,衬托白鹭的孤独。故选C。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能力。全诗笔墨集中在写白鹭上,“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独立”“孤影”,表现它的孤独;“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自有美姿,渴望振翅长空一展风采,揭示了白鹭内心的渴望。这是粘的手法。诗人的用意却并不在写白鹭上,而是以鹭喻己,借白鹭的孤独来表现自己的处境,借白鹭的“延颈”以及尾联如果有长风吹送,白鹭必能高飞远举的假设表达对李侍郎提携、举荐的希望,这是这是脱的手法。总之全诗句句写鹭,可又让读者感觉句句在写诗人自己,粘脱不露痕迹,可谓自如。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_”。(2)“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戍边将士的报国宣言。其实,家国情怀一直在我们的文化中流淌,无数诗人用诗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屈原就曾在《离骚》中写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体恤民生疾苦饱含爱国热忱的诗句。(3)古诗中,猿猴以其自身的独特性博得诗人的青睐,借猿啼写别离和悲苦之情的诗并不少见。请从高中阶段所学的“诗仙”或“诗圣”或“诗魔”的诗中任意摘取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犹且从师而问焉②.而耻学于师③.长太息以掩涕兮④.哀民生之多艰⑤.其间旦暮闻何物⑥.杜鹃啼血猿哀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形有:“太”“暮”“渚”“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一株中草药都是大自然之子,内敛含蓄,仿佛守护着一个个古老的秘密。看似一株普通的植物,它的四气五味却隐藏着生命的奥秘。普通常见的茎叶花果,妙手配置,熬出一碗药汁,便是痼疾克星。看似娇小柔弱的金银花能粗暴地消灭热毒疮痈,多么奇妙的存在!那些穗状花序的一串串紫花,不起眼地开在路边,俗名鼠尾草,中药却称丹参,能活血祛瘀,防血栓。“沉香”是我最喜欢的一味中药名。它具有镇静、麻醉、止痛等作用,让我想起写作,令人解忧去烦,意犹未尽。它们采摘熬制成汤,做成药丸,从辽阔山野走入摇摇晃晃的身体,抚慰人类,疗愈身心。它们又是慢生活的文化符号,不装腔拿调,不张扬喧嚣。它们不像西药那么热情直率,单刀直入,唯有微火慢熬,才能散发出升降沉浮的药性。想象古代中医看病,端坐于一排排中草药中间,望闻问切,目光纯净,于病人如春风拂过。拿一根细长的银针,轻轻一扎,通经脉阻塞,除沉疴痼疾;几味草药喝下,补气血亏虚,增浑身气力……标本同治,驱邪祛病。中医的神奇在于博大精深,也在于简便廉价,于无声中润万物,那是古老东方的智慧,也是一种民族精神。18.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上文中“沉香”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B.他平日里特别喜欢占小便宜,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为好。C.“小”的哲学并非是小器或者吝啬,而且是小巧而精致的艺术境界。D.自然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B.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答案】18.C19.D20.它们被采摘熬制成汤,做成药丸,从辽阔山野走入摇摇晃晃的身体,疗愈身心,抚慰人类。【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沉香”的引号作用是强调。A.“招牌”引号作用是特殊含义;B.“聪明人”引号作用是反语;C.“小”引号作用是强调;D.“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引号作用引用。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中草药”拟人化,“不装腔拿调”“不张扬喧嚣”。A.借代,“东风”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B.比喻,将洞庭湖水比作银色的盘子,将洞庭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C.双关,“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晴”和“情”谐音双关。D.拟人,“桃花”拟人化,赋予桃花人的动作“笑”。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它们采摘熬制成汤”错误,不合逻辑,它们不能采摘,它们只能被采摘,改为“它们被采摘熬制成汤”;“抚慰人类,疗愈身心”错误,语序不当,先“疗愈身心”再“抚慰人类”。即它们被采摘熬制成汤,做成药丸,从辽阔山野走入摇摇晃晃的身体,疗愈身心,抚慰人类。(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的人倾向于早上活动,往往早饭、午饭和晚饭都吃得很早。他们的生物钟属于“早晨型”,此类人被称为“百灵鸟”。相反,①。他们的生物钟属于“夜晚型”,此类人被通俗地称为“猫头鹰”。研究发现,“猫头鹰”们饮食习惯往往不如“百灵鸟”们健康。②,“夜晚型”的人一般吃饭较晚,更容易发胖,因为这种生活习惯不利于减肥,还可能增加发生炎症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该研究组之前的一项研究表明,(),也就是说,我们生下来就注定了自己是“百灵鸟”或“猫头鹰”。然而,相关代谢风险的高低却③——“猫头鹰”的生活习惯通常不如“百灵鸟”。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早晨型”还是“夜晚型”生物钟的拥有要被人类基因限制B.人类基因受人们拥有“早晨型”还是“夜晚型”生物钟限制C.人类基因限制着人们拥有“早晨型”还是“夜晚型”生物钟D.拥有“早晨型”还是“夜晚型”生物钟是受人类基因限制的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D22.①有的人则倾向于晚上活动
②与“早晨型”的人相比
③取决于我们的生活习惯【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阅读文段,可以明确文段核心话题为“早晨型”“夜晚型”生物钟。根据后文“我们生下来就注定了自己是‘百灵鸟’或‘猫头鹰’”,可知“人类基因”限制人们的“生物钟”,B项颠倒二者关系,故排除。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C项的陈述对象为“人类基因”,故排除。A项表述不如D项更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牙齿外伤选择题库及答案
- 电路分析期末试卷及答案
- 后期制作考试题及答案
- 互联网创业项目方案
- 公务员面试陪练面试题及答案
- 华夏航空秋招真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乱答面试题及答案
- 河钢集团秋招试题及答案
- 广汽集团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供应链管理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新课程答案七)
- 浙江赞生药业有限公司年产20亿片(粒)中成药口服固体制剂项目环评报告
- 国家生态安全课件
- 师生交通安全教育:筑牢校园平安防线
- 2025-2030中国酸枣市场供需格局与营销渠道发展趋势报告
-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资治通鉴》与为将之道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武警指挥学院
- 2024年广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T-QASE 005-2024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设备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作业规范
- 招标代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年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