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联考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2025~2026学年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联考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2025~2026学年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联考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2025~2026学年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联考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2025~2026学年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联考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联考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银外流量为684万银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388万银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锐减到219万银元。导致白银外流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B.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2.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著名将领一览表。据此可知,这些将领()壮烈捐躯的清朝著名将领一览表

人物官职牺牲的时间和地点陈连升(土家族)副将1841年1月广州沙角、大角关天培水师提督1841年2月广州虎门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总兵1841年10月浙江定海裕谦(蒙古族)钦差大臣、两江总督1841年10月浙江镇海陈化成江南提督1842年6月上海吴淞海龄(满族)副都统1842年7月江苏镇江

A.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B.遏制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出路D.体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3.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岛被帝国主义割占开始于()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4.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上到咸丰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公使驻京的条款,都是既恐惧又害怕的。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一条。这说明()

A.关税在晚清地位不重要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C.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5.某校学生在表演中国近代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A.法国军队攻陷北京城B.英国向中国走私大量的鸦片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6.下面所示是《近代中国史纲》的部分目录,其中横线处的标题应该是()

第四章西方冲击(下)(1850—1860)

第一节西方国家的携手

第二节______________

第三节中国境遇的再变

A.鸦片战争与内溃的加剧B.三元里人民反抗侵略C.英法联军与俄国的机会D.太平天国军队的末路(★)7.下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这是为了纪念()

A.太平天国运动B.虎门销烟C.甲午中日战争D.镇南关大捷(★★★)8.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而之后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C.传播了变法改良理念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9.下表是太平天国运动部分重大事件,该表中的内容共同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重大事件1853年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1856年天京事变,领导集团公开分裂

A.利用宗教发动人民群众B.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C.革命纲领带有空想色彩D.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0.“作为清政府统治集团的一员,恭亲王奕䜣亲眼目睹了清朝武备废弛落后,不堪一击,于是提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奕䜣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兴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企业C.建设新式海军D.维护清朝统治(★★)11.1848年刊行的《瀛寰志略》指出,西方能够在变革中国火器基础上制造出锐利且易用的枪炮,对此中国既要反思,更要仿效。1866年,清政府刻印此书供官员阅读。此举意在()

A.建立新式海军B.宣传维新变法C.推进洋务运动D.抗击英法联军(★★★)12.下面所示是《中国近代史通鉴》的单元目录(部分)。据此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二)日、美进犯台湾

(三)西南、西北狼烟四起

(四)中法战争

A.洋务运动B.边疆危机C.鸦片战争D.农民起义(★★★)13.美国汉学家芮玛丽在评价近代某一事件时说:“由于19世纪60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大清帝国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有关该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A.对日本侵略野心予以重创B.追求富国强兵以实现自救C.推动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D.属于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14.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八年级某班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板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邓世昌可归入的栏目是()

A.革命先烈B.禁烟英雄C.变法志士D.甲午英烈(★★★)15.《马关条约》签订仅六天,俄、法、德三国就联合照会东京,指出日本占有辽东半岛是对北京安全的威胁,建议日本停止攫取该地。俄、法、德三国的主张本质上反映了()

A.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B.国际公平正义的伸张C.中国民族独立的实现D.日本全面侵华的失败(★★)16.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提出的口号是()

A.振兴中华B.自强求富C.实业救国D.睁眼看世界(★★)17.1895年,康有为上书痛陈,值此千年变局,“病症已变而犹用旧方”,未有不危者。为此,康有为开出的“新方”是()

A.师夷长技B.教育先行C.变法图强D.实业救国(★★★)18.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B.师夷长技思想兴起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戊戌变法取得胜利(★★★)19.1896年,《时务报》创刊于上海。它对“科举”“学会”“师范”“幼学”“女学”和“译书”都有专门论述。材料反映出()

A.清政府宣传科举考试的调整B.洋务派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C.顽固派宣传旧式教育的优势D.维新派提倡重视教育启民智(★★★)20.下表所示为维新人士发表的关于八股取士的言论。由此可知()

代表言论康有为令诸生荒弃群经,惟读“四书”;谢绝学问,惟事八股梁启超使学者坠聪塞明,不识古今,不知五洲严复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破坏人才,国随贫弱

A.有识之士希望打破选才限制B.废除八股取士成为时代潮流C.选才成为维新运动重中之重D.科举制在当时已无存在必要二、材料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军屡战屡败。1841年6月,林则徐在江苏京口会晤了魏源。林、魏二人对榻倾谈,对了解“夷”情的必要性形成了共识。林则徐将他组织人手翻译的《四洲志》等资料交给魏源,嘱他编纂《海国图志》。1842年,魏源著成《海国图志》50卷,在叙述撰述宗旨时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摘编自雷平《“师夷长技以制夷”考论》材料二尽管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洋务派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的层次和阶段。——摘编自雷颐《取静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编纂《海国图志》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的目的及其发展历程。(3)综合两则材料,说明魏源的思想与洋务运动的关系。三、综合题(★★★)22.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事年表(部分)

年份事件1856年10月三艘英国军舰闯入珠江口,炮轰广州1858年5月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清军奋起还击。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瑗珲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英、法控制了北京城,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后又纵火焚烧1860年10月、11月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材料二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模仿西方近代化起步时期的一次军事较量,同时也是对两国“被动模仿”成效的一次大检验。自此中国在贫弱的道路上继续衰落,半殖民地化更加严重。——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事年表所述的战争名称。并指出该战争期间割占中国领土的两个国家。(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结束后日本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再次割让了大片领土。(3)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请从清政府方面探究晚清时期中国领土不断丧失的原因。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四、材料题(★★★★)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摘编自《资政新篇》材料二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李大钊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摘编自《洪仁玕自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文献的相同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时候,不少老百姓其实是叫好的,他们都认为国家杀了奸臣。对老百姓而言,康、梁就是奸臣。启蒙可能是一个方面,而文化的改造一直会是个难题。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和变法取向。——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下表是戊戌变法的部分评价。

书籍或人物评价《戊戌政变记》政变之总原因有二大端:其一由西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也。其二由顽固大臣痛恨改革也《清代通史》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赫德他们(维新派)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