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春》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春》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春》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春》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春》的作者是______,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______抚摸着你。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______。4.“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5.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______,像细丝。6.《春》中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句子是“红的像火,______,白的像雪”。7.文中描写春雨细密、轻盈特点的句子是“像牛毛,像花针,像______”。8.“‘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______,有的是希望”。9.文中描写蜜蜂嗡嗡地闹着的句子所在段落描绘的是______图。10.“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B.“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C.“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D.这句话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的特点。2.下列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的理解,错误的是()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红的、粉的、白的花比作火、霞、雪。B.从颜色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艳丽。C.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了春花。D.三个比喻句的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红、粉、白的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列的。3.下列对“‘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一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A.总结全文,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B.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春天里人们活动的描写。C.强调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应该珍惜春天的时光。D.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4.下列对“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表现了春雨的频繁,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春雨的厌烦之情。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C.这句话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春雨的形态。D.此句为下文描写雨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做了铺垫。5.《春》中从触觉角度描写春风的句子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D.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6.下列词语中,描写春花的一项是()A.花枝招展B.繁花嫩叶C.呼朋引伴D.抖擞精神7.下列对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中“抚摸”一词的表达效果,理解最准确的是()A.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B.体现了春风的力度很小。C.表明春风像母亲一样温柔善良。D.突出了春风的凉爽。8.《春》中描绘的第一幅画面是()A.春花图B.春草图C.春风图D.春雨图9.下列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一句的理解,正确的是()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热闹景象。B.说明花儿们都很自私,不愿意让别人先开。C.表现了花儿们争强好胜的性格。D.强调了春天的花儿开得很迟。10.文中“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一句的表达作用是()A.写出了乡村房屋在雨中的宁静、祥和之美。B.表现了雨中房屋的破旧、冷清。C.说明乡村房屋分布得很分散。D.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厌恶。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对《春》的主题理解正确的有()A.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B.反映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C.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D.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2.《春》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有()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D.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3.下列属于文中描写春天景物的画面有()A.春草图B.春花图C.春风图D.春雨图4.下列对“‘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要珍惜春天的时光。B.表达了人们在春天里充满活力和希望。C.说明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D.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5.《春》中描写春风的角度有()A.触觉B.嗅觉C.听觉D.视觉6.下列词语能体现春天生机勃勃特点的有()A.繁花嫩叶B.花枝招展C.抖擞精神D.稀稀疏疏7.下列对“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分析正确的有()A.写出了春雨的多、细、密的特点。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D.从视觉角度描写了春雨。8.文中描写春花的特点有()A.数量多B.颜色艳C.味道香D.形态美9.下列对“‘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赏析正确的有()A.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B.运用比喻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C.从触觉角度描写春风。D.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10.《春》的语言特点有()A.生动形象B.富有感染力C.简洁明快D.含蓄深沉四、判断题1.《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3.“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春花的自私。()4.“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强调了春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5.文中描写春雨时,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角度进行了描写。()6.《春》中描绘的五幅画面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7.“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之手。()8.文中“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表现了乡村的宁静。()9.“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只写出了春雨细密的特点。()10.《春》的结尾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五、简答题1.请概括《春》中春花图的特点。2.文中描写春风时从哪些角度进行的?有什么作用?3.作者为什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4.请分析“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句话的表达效果。六、讨论题1.《春》中作者描绘的春天景象对你有什么启发?2.文中描写春天的景物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讨论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的理解。4.讨论《春》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这种风格对表达情感有什么帮助?答案一、填空题1.朱自清2.母亲的手3.雪4.一年之计在于春5.花针6.粉的像霞7.细丝8.工夫9.春花10.拟人二、单项选择题1.D2.C3.A4.A5.A6.B7.A8.B9.A10.A三、多项选择题1.ABD2.ABC3.ABCD4.ABD5.ABC6.ABC7.ABCD8.ABC9.ABCD10.ABC四、判断题1.√2.√3.×4.√5.×6.√7.×8.√9.×10.√五、简答题1.春花图的特点是:数量多,“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颜色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味道香,“花里带着甜味儿”。2.从触觉、嗅觉、听觉角度描写春风。触觉写春风温暖、柔和;嗅觉写春风带来泥土、青草、花香;听觉写鸟儿、牧童短笛声音。多角度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风特点,表达作者喜爱之情。3.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象征着新的起点。人们在春天有充足时间去计划和行动,能为全年目标努力,所以充满希望,鼓励人们珍惜春光积极奋斗。4.运用比喻,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特点。“可别恼”体现作者对春雨喜爱,为下文写雨中景和人做铺垫。六、讨论题1.启发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像春天万物一样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以乐观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