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二中2025-2026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甲→乙→丙B.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图中的甲是分解者2.古代诗文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下表中的诗文与所蕴含生命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古代诗文所蕴含生命科学知识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植物的向光性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物质的循环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次生演替,此情况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A.A B.B C.C D.D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被牛、羊适度采食有利于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B.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C.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负反馈调节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可来源于生物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育种不仅周期长,而且可选择的范围有限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育种周期一般比较长C.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率,但不能控制基因突变的方向D.基因工程育种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5.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不仅物种种类繁多,而且营养结构复杂。某科研团队以其中的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胡桃楸(高达20余米)、白桦(高达25米)、红松(高达40米)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密度(株/平方千米)占比(%)密度(株/平方千米)占比(%)密度(株/平方千米)占比(%)胡桃楸9492.1687.8400白桦13834.2412531.0214034.74红松604.2230721.57105674.21A.该生态系统中胡桃楸种群、白桦种群和红松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属于衰退型、稳定型和增长型B.红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1423株/平方千米C.在自然演替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种群密度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D.在长白山地区,针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增多,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减少,这说明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与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有关6.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比较项目A.反应速度B.作用范围C.作用时间D.信号分子体液调节较缓慢较局限比较长激素等神经调节迅速较广泛短暂神经递质等A.A B.B C.C D.D7.蒸馏时要提高产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A.严控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B.提高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C.降低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D.严控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8.(10分)血清是由血浆去除纤维蛋白原以及某些凝血因子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下图是某人的血清化验报告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代号项目结果参考值TBA总胆汁酸2.40.1—12μmol/LBUN尿素氮4.131.43—7.14μmol/LCREA肌酐7035—97μmol/LBUN/Scr尿素氮/肌酐0.06UA尿酸306170—428μmol/LTCH总胆固醇3.730—5.17μmol/LTG甘油三脂0.780—2.3μmol/LHDL高密度脂蛋白1.090.91—2.74μmol/LLDL低密度脂蛋白2.390—0.1μmol/LAPOA载脂蛋白A1.191—1.6μmol/LAPOB载脂蛋白B0.820.6—1.2μmol/LGLU葡萄糖4.833.89—6.11μmol/LA.该报告单所显示各项数据均符合健康标准B.该报告单未包含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数据C.若项目检测结果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便可确定被检测人患相应疾病D.该报告单中的参考值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二、非选择题9.(10分)研究人员在amL的培养液中放入m个酵母菌,每隔24h统计一次酵母菌的数量,经反复实验,种群数量星“S”型曲线增长。回答下列问题:(1)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_____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2)培养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作用___________(填“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或“不变”),该过程中,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为___________,当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为___________,此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种群增长速率为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分布如图所示,该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应计数为____________个。10.(14分)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高使用价值,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对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以及构建海洋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图是长江口某海域的食物网(局部),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中型鱼类”属于第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若不考虑其它生态系统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则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中型鱼类”的体重每增加1kg最少要消耗的浮游植物__________________kg。(3)人类对该生态系统中的小型鱼类、虾类、蟹类大量捕捞,结果是中型鱼类的数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海洋中的重金属元素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DDT是一种有机杀虫剂,上述海域中的虾类和南极的企鹅体内均能检测到DDT,说明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发机体患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我国研制的九价HPV疫苗能预防9种高危型HPV引发的子宫颈癌,对年龄为16~26岁的人群效果最佳,半年内完成3剂接种后,能大大增强对子宫颈癌的预防作用。如图表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注射多“价”疫苗可预防多种HPV亚型引发的子宫颈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细胞②是________,其分泌的物质A是________。当再次注射HPV疫苗时,疫苗能直接刺激图中的细胞________(填数字序号)。细胞免疫________(填“能”或“不能”)清除HPV。(3)HPV二价疫苗主要成分是HPV的主要衣壳蛋白(L1)、次要衣壳蛋白(L2),既安全又有效,原因是________。(4)目前,针对HPV已经研制出预防效果较好的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HPV疫苗价数越多,可以预防的HPV类型越多。我国普遍使用四价疫苗,为得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医生建议半年内三次注射疫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医生判断其出现了________。(5)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白细胞都会识别自身细胞表面的HLA而不攻击自身的细胞。研究发现,受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人类白细胞杭原)表达水平往往下降。据此分析,感染HPV会使人患子宫颈癌的概率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为种群的三种典型的年龄组成类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所示三种典型年龄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分析种群年龄组成可以________________,C类型种群的幼年个体所占比例较小,老年个体所占比例较大,预测其种群密度将________。(3)在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B类型种群的数量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保持稳定。(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可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图中________类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据图分析: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详解】A、图中乙是分解者,不是营养结构的成分,故乙不参与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A错误;B、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错误;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中往复循环的,C正确;D、图中甲是消费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意在强化学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2、D【解析】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生长的现象。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详解】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A正确;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飘落的“花瓣”等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利用,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物质的循环,B正确;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C正确;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写的是由于战争,人们流离失所,农田荒废发生的次生演替,生物多样性向更复杂的方向发展,D错误。故选D。3、D【解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3、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具有全球性、循环性。【详解】A、被牛、羊适度采食后的草原植物的再生能力增强,有利于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A正确;B、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指的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而后再由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中的过程,显然碳循环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B正确;C、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C正确;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来源于生物,也可来源于无机环境,D错误。故选D。4、B【解析】1、四种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1)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2、转基因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详解】A、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A正确;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育种周期一般比较长,B错误;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所以诱变育种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但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往往不能控制基因突变的方向,C正确;D、基因工程可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原理是人为的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B。5、D【解析】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中胡桃楸种群中的老年树比例较大、幼年树比例为0,故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而白桦种群中的老年树、成年树和幼年树所占比例相当,故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红松种群中的老年树比例较小、幼年树比例较大,故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正确;B、由于红松个体数量多、体积较大,竞争阳光的能力更强,所以红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1056+307+60=1423株/平方千米,B正确;C、由于红松较高大,与白桦树竞争阳光的能力更强,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所以在自然演替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树种群密度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C正确;D、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分布不同,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故选D。6、B【解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传递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详解】根据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可知,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作用范围准确,而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所以反应较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较广泛。故选B。7、A【解析】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详解】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蒸馏时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例如,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品质就比较差。如果要提高品质,就需要延长蒸馏时间,严格控制蒸馏温度,A正确。故选A。8、B【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构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所谓相对稳定是指在某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生理指标是变动的。而在长时间的范围内,生理指标总体是恒定的。【详解】A、该报告单显示低密度脂蛋白不在正常范围内,不符合健康标准,A错误;B、表格中只是显示了内环境部分物质的含量情况,但该报告单未包含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数据,B正确;C、若项目检测结果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不可确定被检测人患相应疾病,需进一步检查,C错误;D、内环境稳态处于动态平衡,该题述变化范围是机体容许存在的波动范围,属于正常现象,不是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①.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②.不同的③.逐渐增强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⑥.0⑦.5【解析】1、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2)特点:①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②种群增长速率是先增加后减少为0。【详解】(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不相同的;(2)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培养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作用逐渐增强,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此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种群增长速率为0;(3)如图②是计数室中一个小格的酵母菌分布示意图,在统计时,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能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否则会产生误差,所以该小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计为5个。【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10、(1)①.三、四②.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①.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②.25(3)中型鱼类所属营养级降低/食物链变短/从浮游动物和小型软体动物获得的能量增多(4)①.生物富集②.生物富集现象具有全球性【解析】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一般来说,在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2、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放大,指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和浓缩的过程,营养级越高,积累的有害物质越多。【小问1详解】分析图可知,中型鱼类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型鱼类、虾类和蟹类)→中型鱼类着几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在其余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若不考虑其它生态系统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则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小问2详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理论上“中型鱼类”的体重每增加1kg所需要消耗的浮游植物,最少是1÷20%÷20%=25kg。【小问3详解】人类对该生态系统中的小型鱼类、虾类、蟹类大量捕捞,那么会使中型鱼类所属营养级降低,且使食物链变短,和使中型鱼类从浮游动物和小型软体动物获得的能量增多,因此结果是中型鱼类的数量增加。【小问4详解】在生态系统中,某些重金属盐类和难于分解的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DDT是一种有机杀虫剂,长江口某海域的虾类和南极的企鹅体内均能检测到DDT,说明生物富集现象是全球性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1、(1)不同亚型HPV具有不同的抗原,多价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和记忆细胞,可抵御多种HPV亚型(2)①.辅助性T细胞②.细胞因子③.④④.不能(3)疫苗中不包含病毒的核酸,无法在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对人体安全L1、L2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4)①.初次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再次免疫会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②.过敏反应(5)受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表达水平下降,会导致癌细胞无法有效地向T细胞(或白细胞)呈递抗原信息,可能会使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增加患子宫颈癌的概率【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③是B细胞,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细胞⑤是浆细胞,物质A是细胞因子,物质B是抗体。【小问1详解】(1)注射HPV疫苗能抵御HPV感染的原理是HPV疫苗含有与HPV相似的抗原结构,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抵御HPV感染。不同亚型HPV具有不同的抗原,多价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和记忆细胞,可抵御多种HPV亚型。【小问2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物质A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当再次注射HPV疫苗时,由于记忆B细胞保留有抗原的记忆,因此能够被抗原直接刺激,并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的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抗体可与HPV结合,阻止HPV的传播。细胞免疫不能清除病原体,还要借助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的作用才可以。【小问3详解】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外营销激励方案
- 心肺复苏操作与理论考试题库
- 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全真试卷
- 校企合作实习管理规范与协议样本
- 即时写作训练素材及范文大全
- 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案例分享
- 运输服务诚信承诺函(7篇)
- 2025年新入职工入职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腐乳制作教案
-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认识食物与排泄物的关系(2025-2026学年)
- 浙江凯美餐饮设备有限公司年产20万台商用制冷设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旅游前台接待管理制度
-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增值税纳税人区别
- 便民服务中心考勤制度
- 课后答案(固体枯燥)
- (34)-妇人病证治特点解读《金匮要略》
- 麦西纪腰坡铝土矿 矿业权出让收益计算结果的报告
- GB/T 42044-2022空间站应用有效载荷通用设计要求
- GB/T 35230-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蒸发
- GB/T 12970.4-2009电工软铜绞线第4部分:铜电刷线
- 江苏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