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安徽省蚌埠市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6届安徽省蚌埠市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6届安徽省蚌埠市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6届安徽省蚌埠市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6届安徽省蚌埠市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安徽省蚌埠市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群落和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群落中种群密度呈正相关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C.群落演替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群落演替总是向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方向进行2.在由裸岩向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快,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D.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到达顶极群落时均是森林群落3.已知遗传病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者。一对健康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甲病的男孩。两人离异后,男方又与另一个健康女性再婚,则这对再婚的夫妇生一个患甲病女孩的概率为()A.1/204 B.1/102 C.1/50 D.1/254.对强脚树莺的数量调查可采用鸣叫计数法。用录音机记录强脚树莺的鸣唱,测量并绘制音图结构(如下图),可精准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音调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强脚树莺在不同时期音调变化基本相同B.独特的音调变化是进行种群数量调查的基础C.此方法对动物干扰小,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D.鸣叫计数法不能应用于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5.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②传递到①,反射过程完成C.④代表突触前膜 D.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6.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由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B.生长素和脱落酸都参与了植物“瓜熟蒂落”的过程C.喷洒高浓度2,4-D溶液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植物基因组的调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请根据书本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后才能接种酵母菌的原因是________。(2)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如果实验后期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目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使用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3)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下表),其中用缓冲液维持培养液的pH恒定。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实验结果略。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培养液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上述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4)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中25×16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如图表示的是其中一个中方格的情况,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________个。如果将某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进行计数时,5个中方格的细胞平均数为2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___个。(5)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采用________法,调查青蛙数量时,第一次捕获32只,将捕获的青蛙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次捕获,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没有标记的20只。若该地区青蛙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只。A.30B.32C.64D.968.(10分)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作出反应。(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___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下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A、B分别是_____、_____;过程①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时,机体将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_____。(4)饭后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促进组织细胞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调节。9.(10分)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为_________细胞,④为_________细胞,⑦为_________细胞。(2)⑦与④在功能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__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的模板。(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所涉及到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依次为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4)过程⑤表示__________。10.(10分)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油菜素内酯的类似物24-eBL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一:用不同浓度的类似物24-eBL处理拟南芥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幼根长度,结果如图1,实验二:将含有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的固体培养基(在将要凝固时),滴在用24-eBL处理过的拟南芥幼根切段上(在图2箭头所示的位置),一段时间后取方框内的部分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往往由某一部位产生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B.实验一结果表明24-eBL能促进根伸长,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C.实验二结果表明24-eBL对生长素在根尖的极性运输比反向运输的促进作用强D.以上实验不能得出“24-eBL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幼根生长”的结论11.(15分)蚜虫是果园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为探究更有效的防治蚜虫的方法,研究者选择三个各种环境因素高度相似的苹果园,在苹果园A中施用化学杀虫剂,在苹果园B中种植功能草(蛇床草等),苹果园C不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统计蚜虫和天敌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表。昆虫类型物种数个体数ABCABC天敌24232510628341947蚜虫3345393371755天敌害虫比1.972.471.11(1)据表中数据可知,种植功能草和施用化学杀虫剂两种人工干预方式,均对蚜虫种群数量有一定的_______作用。(2)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这种方法的弊端有_______a.见效慢b.常对天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c.害虫产生抗药性后数量快速增长d.常会造成果园生态环境恶化(3)研究者认为苹果园B中天敌对蚜虫的控制能力最强,理由是_______。(4)在苹果园B中存在着多种天敌和害虫,为明确其中存在的一种天敌对一种害虫的增长具有控制关系,建立室内微型果园,研究种植蛇床草对蚜虫和瓢虫(蚜虫的天敌)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5.25-6.24为蚜虫爆发期)。结果显示_________,说明种植蛇床草有助于瓢虫对蚜虫的数量控制。(5)以蛇床草为代表的多种功能草在果园中发挥了生态调控的作用,蛇床草花能够为瓢虫提供保育所,二月兰的花蜜为瓢虫喜食,金盏菊的挥发气味能够诱集瓢虫并干扰蚜虫对果树的识别。请归纳种植功能草控制害虫的原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详解】A、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的物种数,与种群密度无关,A错误;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处于动态变化中,B错误;C、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正确;D、群落演替总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生物多样性不一定增加,也可能减少,D错误。故选C。2、D【解析】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A正确;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B正确;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C正确;D、并不是所有群落最终都能演替到森林群落,还与气候等环境因素有关,D错误。故选D。3、A【解析】遗传病甲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者,说明a的基因频率为1/50,A的基因频率为49/50,由此可以计算出人群中AA比例为2401/2500,人群中Aa比例为98/2500,因此,正常个体中Aa的概率=人群中Aa比例÷(人群中AA比例+人群中Aa比例)=2/51。【详解】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男孩,所以该男性的基因型为Aa,两人离异后,男方又与另一个健康的女性(分析已经计算出正常个体中基因型为Aa概率是2/51)再婚,则这对再婚的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2/51×1/4×1/2=1/204。故选A。4、D【解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小、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图示是采用鸣叫计数法统计鸟的种群密度。【详解】A、由图可知,同一强脚树莺在不同时期的鸣叫频率基本不变,即在不同时期其音调变化基本相同,A正确;B、不同的鸟的鸣叫频率不同即音调不同,所以独特的音调变化是进行种群数量调节的基础,B正确;C、由题干可知,该方法是用录音机记录强脚树莺的鸣叫,此方法对动物干扰小,有助于保护濒危动物,C正确;D、由题干可知,对强脚树莺的数量调查可采用鸣叫计数法,所以鸣叫计数法可以应用于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D错误。故选D。5、B【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A正确;反射过程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而②传递到①只是兴奋由突触间隙传到突触后膜,B错误;图中④是突触前膜,释放了神经递质,C正确;⑤是突触间隙,含有的液体是组织液,D正确。6、C【解析】1、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详解】A、题干诗句体现的是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植物的生长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A正确;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B正确;C、2,4-D为生长素类似物,高浓度时具有抑制作用,导致落花落果,C错误;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②.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③.适当稀释菌液(或用无菌水稀释)④.用自来水冲洗⑤.培养液温度和用量(或营养成分)⑥.24⑦.5×108⑧.样方法⑨.D【解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调查乔木的种群密度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选用的样方面积大;(3)对样方中位于顶点和边线上的个体计数时,采用取相邻两边和这两边的顶点原则。

计算种群密度时,样方法是计算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计算时要注意样方的面积大小相等,标志重捕法也要根据环境面积,再计算种群密度,而不是一定面积内的个体数。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抽样检测法的操作: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详解】(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避免高温杀死酵母菌,需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后才能接种酵母菌。(2)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如果实验后期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目过多,难以数清,则说明酵母菌数量太多,难于数清,则需要适当稀释菌液(或用无菌水稀释)后,重新计数,使用结束后,需要用自来水冲洗血球计数板。(3)根据实验表格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温度和用量(或营养成分),因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培养液温度和用量(或营养成分)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4)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中25×16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如图表示的是其中一个中方格的情况,根据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的原则对方格内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24个。如果将某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进行计数时,5个中方格的细胞平均数为2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20×25÷10-4×100=5×108个。(5)对于植物的调查方法通常用样方法进行,对于草地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样方法进行;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青蛙来讲,调查其种群数量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第一次捕获32只,将捕获的青蛙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次捕获,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没有标记的20只。若该地区青蛙种群个体总数为N,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得出,N=32×(10+20)÷10=96只,故选D。【点睛】熟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其操作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目的并能做出合理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是本题的重要考点。8、(1)①.下丘脑、脊髓②.神经冲动③.突触(2)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③.(负)反馈调节(3)①浆细胞②.凋亡(4)①.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②.神经-体液【解析】由图可知,激素A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①属于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小问1详解】骨骼肌产生的战栗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脊髓;神经调节的基本途径是反射弧,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突触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激素A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会通过过程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小问3详解】注射疫苗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时,机体一方面由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细胞免疫消灭抗原。免疫系统清除被感染的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小问4详解】饭后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该过程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且胰岛素发挥了降血糖的作用,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能进行迁移应用;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9、(1)①.辅助性T细胞②.B③.浆(2)①.7可分泌抗体4不能②.mRNA③.翻译(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4)病菌直接刺激④【解析】据图分析,②表示辅助性T细胞,③表示辅助性T细胞呈递抗原,④表示B细胞,⑤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⑥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⑦表示浆细胞。【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②表示辅助性T细胞,④表示B细胞,⑦为浆细胞。【小问2详解】⑦表示浆细胞,④表示B细胞,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细胞的分化是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④分化为⑦时,细胞核内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为蛋白质的合成即翻译提供模板。【小问3详解】抗体是分泌蛋白质,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场所)→内质网(初步加工)→高尔基体(成熟加工)→细胞膜→细胞外。【小问4详解】⑤表示病菌(抗原)直接刺激④(B细胞)的过程。【点睛】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免疫的过程,属于考纲分析比较层次。10、B【解析】分析题图:图1结果可知,随着24-eBL浓度的升高,幼根逐渐变短,说明24-eBL的作用是:抑制幼根生长,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分析图2和图3:结果是处理基部后尖端的放射性强度低于处理尖端后基部的放射性强度,这表示表明:24-eBL对生长素尖端向基部运输的促进作用较强,对基部向尖端运输促进作用较弱。【详解】A、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合成,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发挥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物,是一种信息分子,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中与对照(0浓度)相比,随着24-eBL浓度的升高,幼根逐渐变短,故可推知24-eBL的作用是抑制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B错误;C、据图3实验结果可知:处理基部后尖端的放射性强度低于处理尖端后基部的放射性强度,这表明:24-eBL对生长素尖端向基部运输的促进作用较强,对基部向尖端运输促进作用较弱,即实验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