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_第1页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_第2页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_第3页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_第4页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

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

风、往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

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欢迎阅读与收藏。

(1)《劝学》(10年29考)

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

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

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

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

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劝学》中的〃青,,〃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

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

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

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

的道理。

8、〃〃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

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

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

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

中说〃_______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

木不折;_______

12,,,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

六跪而二螯,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

能获得成功。

14、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1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

两个句子是:—,—O

16、《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在后面又

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17.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

___O

18、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

答案:

1、学不可以已。

2、学不可以已。

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0、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膳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

13、学不可以已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6、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逍遥游》(庄子)Q0年11考)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鲸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

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

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蠕蛀〃为例来说明〃小年〃一

词的两句是〃〃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

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仟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是:

__,__O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

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

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

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

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

的句子分别是:_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

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了三类人的句

子是•__/__0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

答案: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阿房宫赋》(杜牧)(10年18考)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

广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

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2、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

3、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

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4、《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

5、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6、《阿房宫赋》的文眼是:〃〃。

答案:

1、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一人之心,千万

人之心也泰爰纷奢,人亦念其家3、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4、灭

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5、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秦爱纷奢

⑸《赤壁赋》(苏轼)(10年34考)

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

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________

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o

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

成一片的诗句是:________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的语句是:_

5、用蛟龙、整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6、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_

7、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_

9、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答案: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舞幽壑之潜狡,泣孤舟之麓妇。

6、寄蜉蟒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9、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⑹《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10年12考)

L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________O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

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________

3、桑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爰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

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________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

5、女子对爰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爰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

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

子是•,。

7.反映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于嗟鸠兮,无食桑意”。

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⑺《离骚》(屈原)(10年11考)

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

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

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

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

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

4、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

日•

At.•/o

5、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

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

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

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

无穷的艺术效果。在选文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

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

6、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7、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8、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爰美当做常态

的句子是:________

9、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10.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

人的模样的句子是:O

11、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__,__O

12、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

13.写诗人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

句子是:

14.表现作者只要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了解不了解也不

在乎的句子是:______0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诿谓余以善淫

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制美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6、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0、宁淹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4、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8)《蜀道难》(李白)(10年24考)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

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_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________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

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

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进一步表

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

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

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

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

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_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

险的风光。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的特点的句子是〃〃

答案: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魅,秋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噫吁曦!危乎高哉!

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

绝峨眉颠。

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m爸n)参(Shen)历井仰胁

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pCi)流争喧魅(hui),

琳(ping)崖转石万壑雷。

12、剑阁峥嶂而崔嵬(wC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登高》(杜甫)(10年19考)

L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

2、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O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__O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__/__。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

的句子是:_

答案: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问。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艰难苦恨繁霜鬓(bin),潦倒新停浊酒杯。

(10)《琵琶行》(唐•白居易)(10年22考)

1、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2、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

诗句是:,O,。

3、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是_

4.、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

诗句是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

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

5、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6、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

句是________/0/O

7、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8、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

次演奏的诗句是:而琵琶女面对

诗人的邀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10、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夜深忽梦少年时

1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_〃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

〃弟走从军阿姨死,。门前冷落鞍马稀,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1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

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

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13、《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

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

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

是〃〃。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

境界里。

14、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

琶行》〃〃,表现出被贬而

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15、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

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16、《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

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

17、《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

〃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

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

"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

作者又用〃。,〃作侧面

描写。

18、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

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

19.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

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

的两句是:〃广

答案: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

一声如裂帛。

3、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

嫁作商人妇。

4、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必曾相识!嘈嘈切切措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5、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6、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识。

7、住近潞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8、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

坐促弦弦转急。

9、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梦啼妆泪红阑干

1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

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1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

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4、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5、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6、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秋月春风等闲度绕船月明

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7、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满座重闻

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8、此时无声胜有声。

1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锦瑟》

1、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作者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

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用典的四句诗是:_

4、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

•/o

答案: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

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2)《虞美人》(李煜)(10年8考)

L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反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

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这其中

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

是___________/O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

多与深广的句子是:这与李白的〃白发三

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5、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

的句子是:_

答案:

L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Q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0年8考)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

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

2、《念奴娇赤壁怀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